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70
篇一: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市垃圾处理场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市桥头镇紫阳林场猪场作业区西侧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管单位:市人民政府编制单位:1.2建设单位简介1、项目法人简介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29日经工商部门批准设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和市交通基础实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760万元和240万元作为公司两个股东组建。
公司现有员工5人,均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公司在去年完成验资、注册登记、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清理登记等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加快了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的移交、过户工作,目前,全市科局一级单位的土地、房产移交工作已基本结束,移交的土地面积611647平方米、房产面积111180平方米。
其中对已经过户并办理新证的园区22号地块、原田野饲料厂、市政府大院以及食堂四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228338平方米,约343亩)交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城投公司的有效资产预计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
2、法人代表简介1.3编制依据和主要资料1.3.1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9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8、《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2008;10、《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12、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14、《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1998;15、《生活垃圾中转站技术规范》cjj47-2006;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1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19、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的规定。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活垃圾填埋场逐渐成为
城市污染的主要源之一、为了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废水处理问题,本研究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的扩建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
通过
对现有设施的分析和对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概述研究,本报告提出了扩建工
程的目标、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可行性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与分析。
第一部分: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报告结构
第二部分:现状分析
2.1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现状及问题
2.2类似案例分析
2.3相关政策法规
第三部分:扩建工程规划
3.1扩建工程目标
3.2工程布局设计
3.3技术方案选择
第四部分:投资分析
4.1原有投资回收情况分析
4.2扩建工程投资估算
4.3投资效益评估
第五部分:环境影响分析
5.1污染物排放分析
5.2噪音、震动及地质灾害分析
5.3环境保护措施
第六部分:可行性评价
6.1技术可行性
6.2经济可行性
6.3社会可行性
第七部分:风险控制
7.1管理措施
7.2应急预案
7.3法律风险控制
结论:
通过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本报告提
出了该工程的目标、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行投资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可行性评估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
水处理站扩建工程在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均具备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希望本报告的研究成果能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1章概述................................................................................................................................ - 6 -1.1 项目名称及实施单位................................................................................................. - 6 -1.1.1 项目名称.......................................................................................................... - 6 -1.1.2 项目主管单位与建设实施单位...................................................................... - 6 -1.1.3 建设地点.......................................................................................................... - 6 -1.2 编制依据..................................................................................................................... - 6 -1.2.1 法律依据.......................................................................................................... - 6 -1.2.2 文件依据.......................................................................................................... - 6 -1.3 规范和标准................................................................................................................. - 7 -1.3.1 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 - 7 -1.3.2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 - 7 -1.4 编制原则..................................................................................................................... - 7 -1.5 编制目的..................................................................................................................... - 8 -1.6 编制内容..................................................................................................................... - 8 -1.7 项目概况..................................................................................................................... - 9 -1.7.1项目概况............................................................................................................. - 9 -1.7.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9 -第2章基础资料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11)2.1 某某县概况 (11)2.1.1 地理位置 (11)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1)2.2 自然条件 (11)2.2.1 地形地貌 (11)2.2.2 气候条件 (12)2.3 垃圾收运及处理简介 (12)2.3.1 垃圾收运体系规划 (12)2.3.2垃圾处理措施 (13)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第3章垃圾处理方案 (16)3.1 垃圾处理方式 (16)3.2三种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比较 (17)3.3 垃圾处理方式确定 (18)第4章项目服务范围及工程规模 (19)4.1 项目服务范围 (19)4.2 工程规模 (19)4.2.1 垃圾产量预测 (19)4.2.2 工程规模 (20)第5章场址选择及建场条件 (21)5.1 选址原则 (21)5.2 场址初步筛选 (21)5.3 场址分析 (22)第6章填埋场工程 (23)6.1填埋终场标高确定 (23)6.2有效容积和垃圾消纳量的确定 (23)6.3垃圾坝高度的确定 (23)6.4 垃圾坝 (24)6.5 填埋场土方清理 (25)6.6 防渗工程 (25)6.6.1 防渗措施 (25)6.6.2 防渗措施选择 (26)6.7 地下水导排系统 (27)6.8 场区雨水排除系统 (28)6.8.1 防洪标准 (28)6.8.2永久截洪沟 (28)6.8.3封场表面排水 (28)6.9 渗沥液收集系统 (28)6.9.1 渗沥液的水量 (28)6.9.2 渗沥液收集系统 (30)6.10 渗沥液调节池 (31)6.11 填埋作业 (32)6.12 填埋气体导排系统 (33)6.13 封场覆盖与生态修复 (34)6.13.1 终场覆盖 (34)6.13.2 生态修复 (34)6.14 填埋机械及设备 (35)第7章渗沥液处理工程 (36)7.1 渗沥液水质、水量 (36)7.1.1 渗沥液水量 (36)7.1.2 渗沥液进出水水质确定 (36)7.2渗沥液处理方案选择 (38)7.2.1工艺技术背景 (38)7.2.2工艺技术路线 (39)7.2.3工艺技术比选 (40)7.2.4工艺确定 (42)7.3渗沥液处理工艺设计 (42)7.3.1工艺流程 (42)7.3.2工艺过程及原理 (42)第8章总图布置 (45)8.1 总图布置 (45)8.1.1 总平面布置原则 (45)8.1.2 总图布局 (46)8.2 生产管理区及渗沥液处理管理区 (46)8.3 垃圾计量设计 (46)8.4 道路工程 (47)8.4.1 进场公路 (47)8.4.2 场内道路 (47)8.5 给排水设计 (48)8.5.1 设计依据 (48)8.5.2 设计范围 (48)8.5.3 给排水设计 (48)8.6 供配电设计 (49)8.6.1 设计依据 (49)8.6.2 设计范围 (50)8.6.3 负荷估计及负荷等级 (50)8.6.4 供电电压等级及供电电源 (51)8.6.5 变压器的选择 (51)8.6.6 变配电系统 (51)8.6.7 防雷接地系统 (51)8.6.8 照明 (52)8.7 自控设计 (52)8.7.1 设计依据 (52)8.7.2 设计原则 (52)8.7.3 设计范围 (53)8.7.4 设计方案 (53)8.7.5 控制系统功能 (53)8.8 消防设计 (54)8.9 绿化 (55)8.10 通讯 (55)第9章环境保护与监测 (56)9.1 污染源 (56)9.1.1 大气污染物 (56)9.1.2 场区污水 (56)9.1.3 固体废弃物 (57)9.1.4 噪声 (57)9.1.5 臭气 (57)9.2 环境保护措施 (57)9.2.1 设计采用标准 (57)9.2.2 大气污染物控制措施 (57)9.2.4 固体废物处理 (58)9.2.5 噪声控制 (58)9.2.6 臭气控制 (58)9.2.7 环境绿化 (58)9.3 环境监测 (59)9.4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设备 (61)第10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62)10.1 项目建设的实施 (62)10.2 项目建设的管理 (62)第11章项目进度安排 (64)第12章管理体制与劳动定员 (65)12.1 管理体制 (65)12.2 工作制度 (65)12.3 劳动定员 (65)第13章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 (66)13.1 编制依据 (66)13.2 重要性 (66)13.3 安全 (66)13.3.1 防火、防爆 (66)13.3.2 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67)13.4 职业卫生 (68)第14章节能 (69)14.1 节能目的 (69)14.2 节能措施 (69)第15章土地利用 (71)第16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2)16.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72)16.1.1 编制依据 (72)16.1.2 定额和标准 (72)16.2 投资估算 (72)16.2.1投资构成 (72)16.2.2价格采用依据 (73)16.2.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标准 (73)16.3资金筹措 (74)第17章经济分析 (81)17.1编制依据 (81)17.2评价的基础数据与条件 (81)17.3总成本费用分析 (82)17.3.1可变成本 (82)17.3.2固定成本 (82)17.3.3总成本 (82)17.4经营成本 (83)17.5 财务分析与评价 (83)17.6结论 (83)第18章社会评价 (84)18.1社会影响分析 (84)18.2社会对项目适应性和可受接程度分析 (84)18.3社会评价结论 (85)第19章结论与建议 (86)19.1 结论 (86)19.2 建议 (87)第1章概述1.1 项目名称及实施单位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某某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1.1.2 项目主管单位与建设实施单位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某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是某某县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的主管部门,政府确定由该局负责项目前期工作。
污水厂扩容项目报告范文通用1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污水厂扩容项目报告范文通用18篇污水厂扩容项目报告范文第一篇20__年,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坚持以污水处理为核心,优化控制工艺,精心维护设备,认真化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gz市lk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概述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建设内容 (1)1.3项目建设单位 (1)1.4项目性质 (1)1.5编制依据 (1)1.5.1设计依据 (1)1.5.2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2)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2项目概况 (5)2.1项目地理位臵 (5)2.2与本项目有关的设施情况 (5)2.3本项目工程现状 (9)2.4项目建设条件 (10)2.4.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0)2.4.2气候条件 (11)2.4.3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 (12)2.4.4供配电条件 (13)3项目建设必要性 (14)4工程应用方案分析 (16)4.1调节池防渗技术 (16)4.2调节池加盖技术 (17)5工程建设内容 (20)5.1调节池防渗改造 (20)5.1.1土方工程 (22)5.1.2防渗工程 (22)5.2调节池加盖工程 (23)5.2.1覆盖材料选择 (23)5.2.2覆盖膜系统设臵 (24)5.2.3重力压管系统 (25)5.2.4调节池排水系统 (25)5.2.5周边锚固 (26)5.2.6气体收集排放系统 (27)5.3外电工程 (29)5.4各分部工程材料及工程量汇总 (30)6节能与环保 (31)6.1节能方案 (31)6.2环保评价与措施 (31)6.2.1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1)6.2.2污染源与防治措施 (32)7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33)7.1有毒有害物质及生产危害的识别 (33)7.2劳动安全保障 (33)7.3消防安全 (34)8机构设臵与人力资源管理 (35)8.1组织机构与运行管理 (35)8.2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35)9项目建设与实施进度 (36)9.1工期安排 (36)9.2实施进度保证 (36)10项目招标与投标要求 (37)11投资估算 (38)11.1投资估算范围与内容 (38)11.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38)11.3投资估算 (39)12资金筹措与计划 (43)13财务评价与分析 (43)14社会评价与风险分析 (44)14.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44)14.2风险分析和防范对策 (44)15结论与建议 (45)15.2建议 (45)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处理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然而,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废弃物数量的增加,原有污水处理站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生活垃圾的处理需求。
因此,本项目旨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进行扩建,以提高其处理能力,并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二、技术可行性扩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的技术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流程:通过对扩建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可以合理利用现有设备,通过增加处理单元、扩大处理规模等方式来提高处理能力。
同时,我们需要优化工艺流程,使得处理更加高效、稳定。
2.设备投入:随着处理规模的扩大,我们需要引进更多的设备和器材来满足新的处理需求。
对于已有设备,需要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经济可行性1.投资规模:扩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具体投资规模要根据扩建项目的规模、设备的品质和数量等因素来决定。
2.投资回报:通过扩建工程,我们可以提高处理能力,增加废水处理量,从而提高收入。
同时,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更新,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社会可行性1.环保效益:扩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可以有效处理废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可以收集并利用一些可回收的资源,如沼气等,达到资源的再利用。
2.健康效益:合理处理废水可以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3.社会稳定:通过扩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可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干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
五、风险评估1.技术风险:扩建工程涉及到多个工艺单元,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整合问题,可能导致处理能力下降,无法满足处理需求。
2.经济风险:投资规模较大,如果经济效益无法达到预期,可能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进行,投资无法回收。
3.环境风险:如果处理过程中出现泄漏、溢出等情况,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引起社会负面反应。
垃圾填埋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常见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垃圾投放到设计好的填埋场地,然后利用压缩和覆盖等手段,使垃圾尽量稳定地分解和堆积。
垃圾填埋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旨在评估该项目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可行性,并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二、研究目标1.评估垃圾填埋场项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2.分析垃圾填埋场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3.研究垃圾填埋场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和社会接受度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估。
1.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或在线调查的方式,收集关于垃圾填埋场项目的意见和看法,了解公众对该项目的接受程度;2.实地考察:前往已建设的垃圾填埋场,观察其运营情况和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并采集相关数据;3.文献研究:收集和分析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包括相关政策文件、经济报告和环境评估报告等。
四、可行性评估1.经济可行性评估:-分析项目投资和运营成本,并进行经济模型预测;-评估项目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包括就业机会和税收贡献等;-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回收期进行评估。
2.环境可行性评估:-评估垃圾填埋场项目对当地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研究项目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
3.社会可行性评估:-调查垃圾填埋场项目的社会接受度,并分析可能的社会冲突和风险;-研究项目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包括健康风险和社区认同等。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垃圾填埋场项目在经济上具备可行性,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贡献;2.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来减少或消除;3.项目可能引起一定的社会冲突和争议,需要重视社会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社会管理措施。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垃圾填埋场项目的可行性,可以得出以下建议:1.在项目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2.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合作,提高项目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3.在经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长远的投资规划和回报预测,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养生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于2006年,位于市郊区的山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市的生活垃圾量逐年增加,填埋场每天处理的垃圾量已经接近饱和。
同时,由于填埋场周边没有居民区,填埋场附近的地下水资源对垃圾填埋的渗滤液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些问题,填埋场管理方案定于建设污水处理站,对填埋场污水进行处理,减轻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根据市政府的环保政策,为确保填埋场的环保合规和市民生活水平,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计划启动。
二、项目概述项目名称: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养生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地址:某市郊区山区建设内容: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建设规模:规划设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50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2000吨/日建设周期:2年投资总额:1000万资金来源:填埋场管理方资金建设性质:民营三、项目建设条件1、地理位置:填埋场位于市郊区山区,离主城区较远,毗邻的居民区少,环境较为适宜,方便项目建设。
2、政策支持:建设该项目符合市政府环保政策,有望获得政策支持。
3、技术条件:填埋场治理技术稳定成熟,污水处理技术也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4、人力资源:填埋场拥有一支管理规范、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5、资金保障:该项目建设资金来自填埋场管理方,资金流通稳定,资金保障有力。
四、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的扩容和配套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以下设施:1、调节池:对排放物质进行调节,平衡进出水变化。
2、预处理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颗粒物和悬浮物等。
3、生物反应池:采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深度、厌氧处理技术,最终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进行高效处置。
4、沉淀池: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沉淀和去除,以保证污水产生的污泥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
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建设单位及主要负责人 (1)1.3建设场址 (1)1.4建设项目及规模 (1)1.5可行性研究报制依据 (1)1.6编制围 (2)1.7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原则 (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2.1某区概况 (3)2.2环境概况综述 (5)2.3项目建设背景 (5)2.4垃圾处理现状及环卫远景规划 (6)2.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建设条件概况 (7)3.1工程建设场地概况 (7)3.2 气候条件 (7)3.3基础配套设施条件 (8)第四章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介绍及技术方案选择 (9)4.1我国城市垃圾特点及处理现状 (9)4.1.1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 (9)4.1.2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现状 (10)4.2垃圾处理技术分析 (11)4.2.1卫生填埋 (11)4.2.2垃圾焚烧 (12)4.2.3垃圾堆肥 (13)4.2.4综合处理 (15)4.3方案选择 (16)第五章生活垃圾的预测及建设规模 (17)5.1垃圾量与垃圾成分预测 (17)5.2垃圾成分的预测 (18)5.3垃圾处理规模的确定 (19)第六章场址的选择 (20)6.1设计依据 (20)6.2填埋场选址原则 (20)6.3场址的确定 (21)6.4填埋厂场址评析 (21)6.5填埋场用地 (23)第七章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及设备方案 (23)7.1技术方案 (23)7.1.1设计的依据 (23)7.1.2设计的原则 (23)7.1.3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 (24)7.1.4垃圾填埋工艺设计 (26)7.2工程方案 (27)7.2.1垃圾收运系工程方案 (27)7.2.2垃圾填埋场工程方案 (28)第八章总图运输及公用工程 (37)8.1总图布置 (37)8.2压装式垃圾转运站 (37)8.3生产生活辅助区 (39)8.4道路工程 (41)第九章消防、节能、劳动安全与卫生 (42)9.1设计依据 (42)9.2设计围 (42)9.3消防设计 (43)9.4消防设施 (43)9.5节能 (44)9.6劳动安全与卫生 (45)第十章环境保护及监测 (46)10.1编制依据 (46)10.2环境保护 (47)10.3环境监测 (50)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53)11.1组织机构 (53)11.2劳动定员 (54)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5)12.1项目的管理 (55)12.2施工进度安排 (56)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描 (56)13.1编制说明 (56)13.2估算汇总表 (57)13.3总投资估算 (58)13.4资金来源 (58)1 4.7国民经济评价 (58)14.8评价结论 (59)第十五章工程效益分析 (60)15.1环境效益 (60)15.2社会效益 (62)15.3经济效益 (62)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63)16.1结论 (63)16.2建议 (64)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某区鹿楼乡蔡庄村黑山垃圾填埋厂建设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及主要负责人项目单位:某区人民政府1.3建设场址某区鹿楼乡蔡庄村西1公里黑山1.4建设项目及规模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包括两个子项目:(1)垃圾填埋场及道路建设设计规模:填埋场长300米,宽50米;道路全长2.5公里,设计标准为四级砂石路。
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节项目概述 (4)一、项目背景 (4)二、项目规划 (6)第二节市场分析 (9)一、目标市场 (9)二、市场需求 (11)第三节技术可行性分析 (13)一、填埋场选址 (13)二、填埋场设计 (15)三、填埋场施工 (18)四、填埋场运营 (21)第四节经济可行性分析 (24)一、投资规模 (24)二、投资回报期 (27)三、财务指标分析 (31)第五节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 (34)一、社会影响评价 (34)二、环境影响评价 (36)第六节风险分析 (39)一、项目风险分析 (39)二、应对措施 (42)第七节结论与建议 (43)一、项目可行性评价 (43)二、建议 (46)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第一节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一)垃圾问题的日益严重性1、全球垃圾增长速度加快: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垃圾产生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垃圾填埋场资源紧缺: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填埋来处理垃圾。
然而,现有的垃圾填埋场数量有限,而且很多填埋场已经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
这导致垃圾处理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垃圾填埋场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会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有害物质。
这些气体和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
(二)政策和法规的推动1、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垃圾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垃圾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法规,以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2、垃圾处理技术的创新:为了解决垃圾问题,各种垃圾处理技术不断涌现。
如焚烧发电、生物降解、厌氧发醉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垃圾处理更加高效和环保。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容 (1)1.3 项目建设单位 (1)1.4 项目性质 (1)1.5 编制依据 (1)1.5.1 设计依据 (1)1.5.2 采用的主要规及标准 (2)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 项目概况 (5)2.1 项目地理位置 (5)2.2 与本项目有关的设施情况 (5)2.3 本项目工程现状 (9)2.4 项目建设条件 (9)2.4.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9)2.4.2 气候条件 (10)2.4.3 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 (11)2.4.4 供配电条件 (11)3 项目建设必要性 (12)4 工程应用方案分析 (14)4.1 调节池防渗技术 (14)4.2 调节池加盖技术 (15)5 工程建设容 (19)5.1 调节池防渗改造 (19)5.1.1 土方工程 (21)5.1.2 防渗工程 (21)5.2 调节池加盖工程 (21)5.2.1 覆盖材料选择 (21)5.2.2 覆盖膜系统设置 (22)5.2.3 重力压管系统 (22)5.2.4 调节池排水系统 (23)5.2.5 周边锚固 (24)5.2.6 气体收集排放系统 (24)5.2.7 渗滤液导排工程 (26)5.3 外电工程 (27)5.4 各分部工程材料及工程量汇总 (28)6 节能与环保 (30)6.1 节能方案 (30)6.2 环保评价与措施 (30)6.2.1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0)6.2.2 污染源与防治措施 (30)7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32)7.1 有毒有害物质及生产危害的识别 (32)7.2 劳动安全保障 (32)7.3 消防安全 (33)8 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管理 (34)8.1 组织机构与运行管理 (34)8.2 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34)9 项目建设与实施进度 (35)9.1 工期安排 (35)9.2 实施进度保证 (35)10 项目招标与投标要求 (36)11 投资估算 (37)11.1 投资估算围与容 (37)11.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37)11.3 投资估算 (38)12 资金筹措与计划 (42)13 财务评价与分析 (42)14 社会评价与风险分析 (43)14.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43)14.2 风险分析和防对策 (43)15 结论与建议 (44)15.1 结论 (44)15.2 建议 (44)1概述1.1项目名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1.2项目建设容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现有调节池进行防渗处理,增加HDPE膜浮动盖,以及污水处理站外电工程建设等容。
1.3项目建设单位市容环境卫生局1.4项目性质市政环保公益性项目1.5编制依据1.5.1设计依据(1)原##生活垃圾填埋场建场工程设计图纸与部分扩容工程资料,##市环境卫生研究所;(2)《##垃圾场工程地质报告(坝部分)》,##市水电勘测设计室,1991年4月;(3)##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地形测量图(比例:1:500),##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6年5月;(4)关于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sui环管影[2005]456号);(5)《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gd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2006年4月;(6)关于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sui发改城[2006]65号);(7)##垃圾渗滤液处理扩容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及图纸,gd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2007年02月;(8)《关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扩容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工作的报告》(sui建科办[2007]90号);(9)《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配套工程项目建议书》,gd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年8月;(10)《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扩容配套工程的复函》,sui发改城[2007]72号;(11)可研报告委托编制合同。
1.5.2采用的主要规及标准(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 CJJ17-2004(3)《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4)《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 CJJ/T107-2005(5)《室外排水设计规》 GB50014-2006(6)《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10)《建筑结构荷载规》 GB50009-2001(1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5003-2001(12)《砌体结构设计规》 GB50003-2001(1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 GB50069-2002(1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 GB50332-2002(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GB50007-2002(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d省标准) DBJ15-31-2003(17)《建筑基础处理技术规》 JGJ79-2002(18)《建筑基础处理技术规》(gd省标准) DBJ15-38-2005(1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 DB50108-2001(2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 GB50052-95(2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 GB50053-94(22)《低压配电设计规》 GB50054-95(2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 GB50217-94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配套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所示。
表1-1 配套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项目概况2.1项目地理位置2.2与本项目有关的设施情况根据##污水处理站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简称污水扩容可研和污水扩容初步设计)有关资料,与本项目有关的环卫处理设施基本情况如下:1.##生活垃圾填埋场1992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3月底正式封场。
目前该场已完成封场和生态恢复工程的建设,只有少部分堆体因边坡稳定问题,尚未做复绿工程。
但垃圾堆体仍有较多的渗滤液产生,预计渗滤液产生量约为100m3/d。
垃圾经过长时间的厌氧分解,使得封场后的渗滤液的有机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可生化性越来越差,BOD/COD值降至0.1以下;氨氮浓度较高,封场后较长时间基本保持在1500~2500mg/l左右;SO42-/Cl-的比值越来越低,重金属含量逐渐降低。
预计封场后5年,渗滤液各指标的浓度将逐渐下降,见表2-1。
封场后5~10年后,无论水质和水量,垃圾场的渗滤液还将会大幅度下降。
表2-1 ##填埋场封场5年渗滤液各指标浓度预计表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2005年10月投入运营,采用机械滚动式炉排焚烧炉和凝气式气轮发电机系统处理##市城区生活垃圾并供电上网。
设计处理规模900吨/日(热值7500kJ/kg),最大处理规模为1035吨/日(热值6500kJ/kg),全年平均处理量28.08万吨。
污水产量约为100m3/d。
经过现场实际排水和水质检测,高浓度的污水主要有垃圾贮存坑渗出水、炉渣贮存坑排出的炉渣水和卸料平台冲洗水,此外化验室废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可能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因此焚烧发电厂产生的污水成分复杂且浓度高。
焚烧厂现场实测高浓度污水水质检测数据见表2-2:表2-2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废水水质情况3.##生活垃圾焚烧二厂预计于2008年投产,将采用逆推式炉排焚烧炉和中温中压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处理##市城区生活垃圾,设计处理规模为2000吨/日,年处理量73.00万吨。
污水产量预计约为210m3/d。
其污水来源和水质情况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基本一致。
4.##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预计于2009年投产,主要采用先进的垃圾分拣设备与堆肥技术,日可分拣城市生活垃圾1000吨。
利用生物工程的专利技术将分拣后的筛下可降解有机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发电,厌氧硝化残留物进行熟化堆肥;回收##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以沼气为原料,通过燃发电机来发电,预计产生高浓度污水量为320m3/d。
由于垃圾综合处理厂目前尚未建设,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只能参考同类工程,同时结合##市生活垃圾特性,预测渗滤液及厌氧发酵残留物脱水后的废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见表2-3:表2-3 综合处理厂高浓度废水水质情况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现有的污水处理站:主要处理来自##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渗滤液和##生活垃圾焚烧厂产生的高浓度渗滤液,污水处理量约为200 m3/d,经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基本能达到国家渗滤液二级标准。
由于污水站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原系统各构筑物容积偏低,处理能力有限,仍有部分渗滤液需要外运其他污水厂处理。
新建扩容后的##污水处理站:(1)根据污水扩容可研和初步设计,目前使用中的##焚烧发电厂、新计划建设的##焚烧发电二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均不单独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其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污水送入##填埋场污水处理站处理,加上已封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合计水量约800m3/d。
其各期废水产生量见表2-4。
表2-4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各期废水产生量一览表(2)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800m3/d,处理工艺采用UASB+MBR+DTRO工艺,处理站出水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在各处理厂及封场区回用。
其进水设计指标最大值如下表2-5。
表2-5 ##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设计进水水质最大值(3)由于本设计来水水源不同,其水质相差比较大,目前没有可靠的来水调蓄设施,因此,必须设置一个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调节水量为15d,调节池库容为12000m3,而目前坝外现有调节库未做防渗处理,只能作为事故状态时储存,需增加并尽快实施调节池的防渗及加盖工程。
(4)污水处理站设备安装容量为1353KW,计算容量为1277KW,采用两台变压器供电,一台1250KVA,负荷率67.2%,另一台630KVA,负荷率74.1%。
2.3本项目工程现状现有的调节池是在##垃圾场填埋作业期间,填埋区北侧垃圾挡坝侧特意不填垃圾,自然形成一个调节池。
用于调节渗滤液全年水量,最大容积达5万m3。
经过长时间积累,调节池南侧逐步形成一个较大的垃圾堆体陡坡,局部坡度超过1:1以上,目前暂时用HDPE膜进行覆盖,垃圾堆体自然沉降已经相对稳定。
其现状见图2-2和图2-3。
图2-2 调节池及周边环境现状图1图2-3 调节池及周边环境现状图22.4项目建设条件2.4.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调节池的工程用地原为##山塘水库坝脚处库地带,地面标高为48~50米,底部较为平坦,地形基本呈缓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