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高铁城市综合体案例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6.06 MB
- 文档页数:32
六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项目初探一、北京公园悦府1、项目概况项目所在的平西府车辆段隶属地铁8号线,位于昌平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北侧。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融合了住宅、商业、交通枢纽等多元化复合型物业而被打造成一体化城市综合体,使其成为区域内的宜居示范样板。
图1:北京平西府车辆段上盖物业项目效果图2013年1月18日,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和京投置地联合体一举拿下玉渊潭乡地块和昌平东小口地块,分别是地铁6号线慈寿寺车辆段和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用地。
平西府车辆段项目处于地铁8号线、13号线、昌平线三轨交汇的位置,多轨道路网纵横,交通便利。
2、物业构成项目作为集合“公交枢纽+公租房+住宅+商业+公寓+公园+教育”多种物业形态的综合体,由于是轨道车辆段上盖,因此项目在地势上具有0米,9.5米,和16.5米三个标高,分别为落地区、咽喉区和上盖区。
项目住宅涵盖上盖区域9栋11层及22层住宅楼,西贴区域5栋8层住宅楼(去除3层底商),落地区域7栋14-27层住宅楼及29层公租房住宅楼;项目配备6万平方米办公和商业配套,包括2万平方米集中商业、千米特色商业街、多元化商业及写字楼,项目商业涵盖西贴区域3层底商,上盖区域局部4层综合体,P+R楼,3层的,落地沿街商业及内街商业;9.5米的咽喉区将形成一个5万平方米的社区私属中央公园,配备有篮球场和儿童游乐区域,满足了不同年龄层业主的休闲娱乐需要。
此外,项目自身配备专属幼儿园及学校,教育体系较为完善。
图33:北京平西府车辆段物业分布项目住宅产品名为公园悦府,主力户型为80-90m²2居、100-125m²3居。
一期于2014年5月开盘。
目前,项目一期和二期已全部售罄,三期于2018年2月25日开盘,均价58500元/m²,推售楼栋为27层产品,两梯四户,主力推售产品为:约87m²2居,112-135m²3居。
装配式建筑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而装配式建筑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兴起的。
装配式建筑,也称预制建筑,是指在工厂中生产出构件,然后将构件运输至现场进行现场组装,以达到房屋的建造目的。
这种建筑方式的优点在于时间短、成本低、质量好、环保等多种方面,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
本文将围绕装配式建筑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典型案例一:绿地D6-1住宅项目绿地D6-1住宅项目是一座由绿地集团斥巨资兴建的项目。
其特点在于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车库、生活区、电梯厅、门卫室等多种功能区。
该项目的建筑周期仅需60天,可谓是典型的快速装配式建筑。
采用工厂化装配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室内施工噪音和颗粒污染,实现了室内外立体质量管控。
典型案例二:北京公租房北京公租房项目采用的也是装配式建筑的方式进行建设。
整个项目包括多套高层住宅,色彩和图案也非常鲜明。
整个建筑群共有1300个房间,施工周期为300天,在节省施工时间与节流成本方面,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
此外,采用钢结构梁柱体系,增强了建筑群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典型案例三:华润中心华润中心是一座由华润置地兴建的商业综合体。
整座建筑采用的是玻璃幕墙体系外墙,主框架采用焊接构件。
内部设计则始终贯彻“轻、薄、节、短”的理念。
由于采用了工厂化装配的方式,整个施工周期被压缩在了7个月之内,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
华润中心的成功落成更加证明了装配式建筑在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做到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效果。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装配式建筑以其快速、经济、环保等优点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日后的使用和发展中,装配式建筑也需要不断的深化,注重探索细节问题,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就业场所的需求,不断推动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宁波绿地中心项目超高层塔楼及裙房商业综合体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宁波绿地中心这个项目,主要以240m高的5号楼塔楼为代表,对设计中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梳理,以期作为一个经验总结,对将来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超高层布局;造型设计;商业动线;竖向交通及核心筒设计;塔冠设计;BIM技术近年来国内的超高层建筑发展迅猛,尤其是超高层塔楼带商业裙房的综合体项目。
“区域第一高“、“全国第一高”等称号的争夺也是无比激烈。
由于此类项目的复杂性,一直是设计中难啃的“硬骨头”。
随着国内项目的增多,行业在此类综合体项目的设计领域也积累一定的经验。
如同“千人千面”一样,每个项目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本人有幸参与并负责了宁波绿地中心项目2,4号地块的设计工作。
也希望借此文把项目的一些重难点梳理出来,以期作为设计经验的积累,为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项目简介宁波绿地中心由世界500强的绿地集团下属的浙江事业部开发,是浙江区域的第一座绿地中心。
项目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核心区,坐拥三江口绝佳的地理位置,左邻大庆南路,右接人民路,南北分别为惊驾路和板桥街,是宁波“三江六岸”和“两江北岸”开发建设的战略引擎项目之一。
整个项目用地被南北向的桃渡路和东西向的使君街两条市政路划分为四个地块,由五栋高层建筑(其中三栋超高层,最高240m)以及地下三层的大底盘地库组成。
项目用地面积:36800㎡建筑占地面积:18389㎡建筑密度:49.97%计容建筑面积:272133㎡地下建筑面积:125268㎡总建筑面积:397401㎡容积率:7.69绿地率:20%建筑高度:1#地块--89.35m2#地块--154.85m3#地块--150m,71.75m4#地块--240m地下二三层为机动车库,地下一层为商业及非机动车库和大型设备用房区。
地上裙房主要为商业功能,五栋塔楼全部为办公功能。
方案设计阶段主要由日本设计完成,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国内设计方,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及规范的把控以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绿地集团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绿地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建设项目。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司发展,提升品牌形象,我们决定启动新的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本次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并建设不少于30个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以满足不同城市的发展需求。
三、项目内容。
1. 地产开发,通过收购、合作或自主开发,选址并建设不少于3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涵盖住宅、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2. 品质保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司的品质标准进行施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 绿色环保,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智慧城市,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智慧城市项目,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前期策划,成立项目策划小组,确定项目选址、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2. 土地储备,积极寻找符合项目规划的土地资源,进行土地储备和谈判,确保项目用地的顺利获取。
3. 合作开发,与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项目开发和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 施工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计划,组织施工队伍和相关供应商,进行工程施工和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5. 营销推广,制定项目营销推广方案,开展品牌宣传和销售活动,吸引客户和投资者,推动项目的销售和运营。
五、项目风险及对策。
1. 市场风险,针对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及时调整项目策略,降低市场风险。
2. 资金风险,严格控制项目资金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资金安全。
3. 技术风险,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项目的技术水平,降低技术风险。
4. 环境风险,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减少环境风险。
六、项目成果评估。
1. 项目建设情况,定期对项目的建设进展和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