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香港unionsq1148292070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1
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城市综合体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项目。
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提供了便利的商业、文化、休闲等服务,并将多功能建筑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以下是北京的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案例分析:案例名称:北京西单城市综合体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建设时间:2024年-2024年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设计理念:将传统商业与现代城市功能相结合,形成一个以商业配套为主体,集办公、文化、娱乐、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功能分布:1.商业配套: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多种类型的商业门店,如百货、超市、餐饮、购物中心等,以满足人们在生活、消费方面的需求。
2.办公空间: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提供了一流的办公设施和配套服务,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办公环境,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
3.文化娱乐:包括艺术展览馆、影院、剧院等文化设施,以及儿童游乐区、健身中心等娱乐设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体验。
4.住宅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提供多种户型的高档住宅,满足人们对于品质居住的需求。
总体特点和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项目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周边人口密集,为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功能齐全:项目涵盖了商业、办公、文化、娱乐、住宅等多种功能,满足了人们对于多样化生活需求的要求。
3.建筑设计独特:项目采用了现代化设计理念,建筑外观美观大气,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艺术与时尚的氛围。
4.配套设施齐全:项目内配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停车场、消防设施、公共广场等,为用户提供便利。
5.经济效益显著:项目于2024年正式开业后迅速获得了商业成功,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总结:通过北京西单城市综合体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与消费环境,也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观点一、城市综合体的内涵与设计流程1.城市综合体是改善城市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案例】九龙站——城中之城香港九龙站是一个结合了两条地铁线的综合物业,其中包含高484米的环球金融大厦,这是香港的最高地标。
这个综合体大厦有多种功能,包括顶级酒店、办公设施等7个不同项目,可以称为“城中之城”。
九龙站坐落在维港旁边,南侧是西九龙的艺术文化区,西北角是西区的海底隧道,东侧是一个高铁站,九龙半岛的中部是区域性的九龙公园,南边是室内购物中心海港城。
九龙站这个超级综合体,首先有非常好的景观资源,如维港的海景。
其次有便利的交通配套设施,包括汽车、高铁、机场快轨、地铁等。
另外,还有周边与商业配套的文化、公园和市政设施。
这三种元素集合在一起时,能为这个综合体带来巨大价值。
这种价值并非偶然,而是根据城市特点进行规划安排的。
香港人多地少,在开发过程中政府会考虑与填海造地、与交通枢纽的结合,这种规划安排背后有巧妙的逻辑思考。
选择九龙站这个位置填海,有非常好的景观资源,能以高价吸引开发商,地标性项目能够使开发商获取合理的回报,能够降低投资风险。
九龙站包含的7个项目中有5个与住宅相关,7个项目的总开发面积超过100万平米,历时10年开发完成。
在开发综合体中,除了常见的办公、住宅功能,最关键的因素是交通。
集体的城市交通不仅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高流量的人群,这为酒店、购物中心以及投资方带来了巨大商机。
另外,5个项目的住宅、办公室人员以及游客为中间的购物中心带来了非常稳定的访客量。
港铁公司前期的广告口号是“一路带动生活”。
在广东话中,“一路”有两个含义,一是地铁的开发带动了城市化的步伐,二是“一直”,意为一直利用轨道交通推动都市化进程。
港铁公司不仅是管理交通的机构,也是一个开发商,背后有香港政府这一重要股东。
政府可以利用交通的开发推动整个地方的都市化进程,并且可以通过与其他开发商合作进行更有效高速的融资。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功能与交通结合,才能为整个城市带来综合效果。
香港太古广场一、太古广场全貌二、太古广场位置太古广场位于金钟地铁站上盖,是香港及九龙(荃湾)两条地铁线的交汇点;太古广场座落于香港核心地带,香港的重要地点,例如香港公园、香港政府办公大楼、高等法院、英国领事馆及英国文化协会等都近在咫尺,占尽地利优势;太古广场向北可拥览浩瀚的海景,而向南则面对占地十公顷香港公园宁静的环境。
三、太古广场交通地铁前往太古广场,可选择乘搭地铁到金钟站。
金钟地铁站是香港及九龙列车的转驳站,除贯通全港地铁沿线各站外,更可接驳九广铁路及机场快线网络,快捷方便。
巴士或电车太古广场位处香港主要交通枢纽,途经的巴士线超过80条,包括CityFlyer机场快线及机场穿梭巴士服务;而连接金锺廊及太古广场的有盖行人天桥下,亦设有来往东西线的电车站。
此外,由附近的香港公园步行往山顶缆车站只需约五分钟。
太古广场一座太古广场二座太古广场三座太古广场总占地三十二万平方呎,于一九九零年落成,包括四座大楼及一个购物中心,共提供近五百万平方呎的楼面,包括有甲级写字楼、酒店式公寓、三间五星级酒店、购物商场和会议中心等。
四、太古广场的定位及组成部分定位:香港最顶级的综合体物业甲级写字楼+顶级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顶级公寓。
太古广场一座占地860,000平方呎(约79,900平方米)的商业大厦太古广场二座占地700,000平方呎(约65,000平方米)的商业大厦太古广场三座占地644,000平方呎(约60,000平方米)的商业大厦(于2004年中落成)购物商场占地710,000平方呎(约66,000平方米)的购物商场270间酒店式住宅单位 (面积由1,220至2,650平方呎) 太古广场酒店式住宅太古广场会议中心可容纳500人的会议中心港丽酒店513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港岛香格里拉酒店565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万豪酒店602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地下停车场逾500多个泊车位1、甲级写字楼部分太古广场一座:建筑面积860,000平方呎、楼高36层的甲级商厦,每层面积由20,000平方呎至22,000平方呎,首层为会议中心设施。
上海新天地、香港太古汇等14个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城市综合体的案例 1、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 2、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3、加拿大蒙特利尔玛丽城广场4、香港IFC 5、香港太古城 6、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7、加拿大多伦多伊顿中心 8、东京的阳光城 9、新加坡新达城 10、上海新天地 11、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12、法国拉德方斯13、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14、泰国长春广场城市综合体(1/2)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文娱、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功能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这种建筑形态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且目前全球最典型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也分布于资本发达国家的重点城市之中,如纽约、伦敦、巴黎等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才相继建成一批建筑综合体,如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华贸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深圳的华润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泊来品”,在中国发展逐渐加快,并升级为新都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城市综合体(2/2)城市综合体可以理解成是由城市中多种单一功能的建筑通过赋予建筑商业综合价值,有机组合在一起并互为依存的庞大建筑或建筑组群。
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1/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2/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3/5)新宿区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面貌的城镇,居住了大约30万人新宿是东京都的一个交通枢纽,共有9条地铁线路由此经过,日客流量超过了300万人西新宿以新宿车站为中心,以西的西新宿是东京新规划的行政与商业新都心,东京都的行政中心东京都厅就位在此处,除此之外周遭还包围了许多大型企业总社所使用的摩天大楼,此超高层建筑群是东京地区最早形成的类似区域南新宿新宿车站南口方向则是百货公司与商店街云集的商业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有高岛屋百货公司的旗舰店高岛屋时代广场与知名日本连锁书店纪伊国屋的总社? 东新宿相对于西新宿的现代化与整齐,新宿车站以东的东新宿地区,则是最热闹也是最混乱的传统商业街地区,其中,闻名海外的红灯区歌舞伎町,就是位在新宿区之内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4/5)新宿开发用地规模约11个街区计50公顷,开发超高层办公建筑面积160万平米,规划就业人口30万,90年代初全部建设完毕,每天人流量高达300万人次,地下连通系统完善,成为东京的国际商务办公集聚区新宿的开发,部分疏解了市中心的商务功能和“拦截”了市中心的商务压力东京市在新宿区全面开发建设之前,先将该区内的所有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包括高速公路、广场、停车场、公园等,使新宿成为完全的“熟地”,得以很快地吸引了大量开发商,建成的物业同样很快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使新宿成为最成功的CBD之一新宿CBD的规划和建设是很细致的,它的特点是避免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导的建设,而是对商务、居住及商业用途规划比较合理,且执行到位,二是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达到日本最大,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当地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东京地铁新宿站链接八条轨道交通线路,但是新宿站不仅是一条地下商业街,更是将公共汽车站、出租汽车站、地下停车场以及商店、银行、地下商业街等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新宿采用地下步行街系统,将整个地区车站、商场、文化、娱乐等设施连为一体。
质感观察xxxx圆方Elements,横向式购物中心的布局之道。
上周与大家分享的购物中心Hysan Place希慎广场高达17层,是罕见的“垂直式”购物中心,当然,xxxx还有高达19层的MEGAbox红点商场。
而这次与大家分享的圆方Elements,是xxxx首个、也是最大的横向式布局购物中心,xxxx本地高端客户聚集的购物天堂。
作为西九龙地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圆方Elements与君临天下、天玺、凯旋门以及ICC环球贸易广场共同组成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都市精华中心。
圆方Elements,取意中国“外圆内方”的智慧,为全球富人打造的顶级购物天堂显然,圆方Elements在最早的定位期,就明确要做HK最顶级的购物中心,这与周边客户群体的财力和消费习惯有关,相比HK其他购物中心的人潮嘘嚷,这里有别样的格调与悠闲,大陆游客来到这里的也不多,这反而为真正有消费力的人群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根据基地的形态,圆方Elements邀请Benoy担任设计,以“外圆内方”概念进行规划和设计,将中国五行元素融入其中,为Elements圆方奠定了浓郁的中国基调,而众多世界顶级品牌则尽显异国风情。
Elements融合中西文化于一体,也是xxxx首个把艺术元素融入建筑规划的购物中心,场内各个区域放置切合主题的雕塑作品,顾客行走其中,如同环游世界。
巨无霸的横向式“分区”,为单层面积超大的购物中心提供分区借鉴圆方Elements主体为两层,而每一层的面积达到约3.7万平米,如此“巨无霸”的单层面积,为购物中心的动线划分和分区布局带来巨大的挑战。
圆方Elements在内部打造了一个大环线的主力动线,并辅以少量的次主力动线,同时根据动线的布局,巧妙的将中国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作为内部分区的五大区域,由此开创xxxx首个横向式大型购物中心,在五大分区之外,圆方Elements还将地铁、的士、巴士等交通建筑和购物中心的结合,增加客流流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顾客往来的便利性。
高密度街区居住综合体设计多维解析——以中国香港天玺项目为例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Complex Design in High-density Neighborhood — A Case Study on the Cullinan in Hong Kong of China■陈述 CHEN Shu【摘 要】 居住综合体是高密度城市常见的居住建筑形态。
居住综合体将多种居住功能高度集成,在有限的基地上容纳尽可能多的居住空间,具有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塑造标志性建筑和提升街区活力等多重效益。
文章以香港天玺项目为例,以九龙站高密度街区为背景,尝试解析该项目与城市系统的关联性、多种混合的功能、高端住区的内部构成以及标志性的建筑形态,旨在从多个维度揭示高密度街区中居住综合体不同于一般高层住区的特性。
从多个维度解析高密度街区居住综合体设计,有助于深化对高密度人居形态的认识和提升类似设计实践水平。
【关键词】 居住综合体;高密度街区;摩天住宅;天玺【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complex is a common residential building form in high-density cities. The residential complex integratesa variety of residential functions, accommodates as many living spaces as possible on a limited base, and has multiple benefits such asimproving land use efficiency, shaping iconic buildings, and enhancing the vitality of the neighborhood. The Cullin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Kowloon Station Development Project, which was analyzed that the relevance to the urban system, multiple mixed functions, the internal composition of high-end residential areas, and the iconic architectural form, aiming to revea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complexes in high-density neighborhood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The analysis about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complexes in high-density neighborhood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in this paper, which would help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high-density human settlement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imilar design practices.【Keywords】 residential complex, high-density neighborhood, skyscraper, the Cullinan0 引言高密度街区是高密度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
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为顺应商业多元化的需求,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集各种城市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儿。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供大家阅读!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篇1:难波公园是位于大阪传统热闹商业区的现代建筑,并非传统意义的公园,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
从远处看去,难波公园(Namba Park)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的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
难波公园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位于邻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新商业区,离机场一站之遥,将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枢功能与办公、酒店、住宅完美结合,是日本开发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代表项目。
开发商NK电气铁道公司邀请捷得公司为其设计一座对大坂产生形象具提升意义的建筑作品。
捷得因此把难波定义为公园,为拥挤喧嚣的城市带来一片绿洲。
沿着一坐30层的高塔,难波彰显了一种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空中花园、屋顶绿树,公园直接跟大街相连,为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人们可以欣赏成群的大树、岩石、悬崖、草坪、溪流、瀑布池塘及露台,人们徜徉在空中花园中尽享体验式购物的乐趣。
难波公园可谓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式体验购物的杰作。
难波公园的商业零售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专卖店,使之成为其独特环境的补充。
同时,难波公园避免了将顾客引入封闭式的购物区,而是将商业区、餐饮区与自然和开放的空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业主的最初构思是建造一个简单的混凝土通道用于连接项目的南北地块,设计师颇有新意地提出了人造峡谷的设计想法。
“峡谷”的设计带来了众多的体验要素;溪水、山石、植物、岩洞、山间的阳光......这种体验手法的空间再造,为项目展现了全新的思路。
难波公园(Namba Park)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序列,它不像一般的购物中心那样,将人们压缩集聚到封闭的空间内,迫人消费,而是以开放的体验化空间吸引人们主动游玩、主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