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天地、香港太古汇等14个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7
国内部分城市综合体项目成功案例综合体项目在近年来国内城市发展中,成为推动城市经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载体。
下面就国内部分城市综合体项目成功案例进行介绍。
1.上海环贸广场上海环贸广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国内最早的综合体项目之一、该项目将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会展中心等多种业态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集购物、餐饮、办公、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通过打造一个集高端品牌和时尚潮流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同时,在购物中心设立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旗舰店,成为国内新的奢侈品消费地标。
该项目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周边商圈的商业价值,还为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北京燕莎友谊商城燕莎友谊商城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座综合体项目,是国内最早的百货商城之一、这座综合体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成为了北京市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通过不断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并且给予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这座商城已经成为了国内消费者奢侈品购物的重要地点。
同时,商城还积极为消费者提供特色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3.广州海心沙综合体广州海心沙综合体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是一个集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规模宏大,拥有数万平米的商业面积,引入了大量国内外知名品牌和时尚潮流品牌。
同时,该项目还拥有多个大型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举办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活动。
此外,综合体还包括了高档住宅楼、写字楼和五星级酒店,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这座综合体项目的成功,带动了周边商业区的发展,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形象。
4.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是一个集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公寓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引入了大量国际奢侈品牌,并且是国内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之一、购物中心的高端品牌和时尚潮流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成为了成都的奢侈品购物地标。
同时,写字楼和酒店等业态的引入,也提升了这个区域的商业和经济价值。
商业地产项目案例一--上海新天地商业项目案例一——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Xintiandi•Shanghai)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
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
上海新天地就是由石库门建筑与现代建筑组成的时尚休闲步行街。
是一个具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
上海新天地坐落在市中心,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毗邻黄陂南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
它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六万平方米。
这片石库门建筑群的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20 世纪20年代。
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
谭永麟、成龙等百位香港明星经营的“东方魅力餐饮娱乐中心”,是明星文化结合餐饮的创意,那里将是追星族经常可以与心中偶像交流的场所;台湾著名电影演员杨慧珊经营的琉璃工房主题餐厅,将使游客置身于七彩水晶宫中用餐;法国餐厅的巴黎歌舞表演和地下酒窖餐室令人神往;日本音乐餐厅夜夜摇滚乐绕梁不绝;巴西烤肉餐厅带来了南美风情表演……。
那里的时尚精品店紧追国际流行色,不逊半步,中华文化商场出售的是艺人工匠们独创的居家用品、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完全是地道的中国味。
露天广场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演让旅客有许多的参与。
石库门博物馆通过对一幢楼的重新布置、家具摆设,原汁原味地再现20世纪初上海一家人的生活形态,让游客在怀旧寻根的情绪中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
也可通过博物馆的图片、录像了解上海新天地从石库门建筑旧区到时尚休闲步行街的演变。
新天地的石库门里弄处处体现21世纪的舒适和方便,自动电梯、中央空调、宽带互联网,一应俱全。
消费者上网可以迅速查询商店价格和餐厅、酒吧的菜单,以及电影院上演的电影,并可能以预定座位,还可直接网上浏览,观赏新天地露天广场及餐馆内的文化表演。
上海新天地、香港太古汇等14个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城市综合体的案例 1、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 2、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3、加拿大蒙特利尔玛丽城广场4、香港IFC 5、香港太古城 6、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7、加拿大多伦多伊顿中心 8、东京的阳光城 9、新加坡新达城 10、上海新天地 11、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12、法国拉德方斯13、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14、泰国长春广场城市综合体(1/2)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文娱、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功能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这种建筑形态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且目前全球最典型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也分布于资本发达国家的重点城市之中,如纽约、伦敦、巴黎等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才相继建成一批建筑综合体,如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华贸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深圳的华润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泊来品”,在中国发展逐渐加快,并升级为新都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城市综合体(2/2)城市综合体可以理解成是由城市中多种单一功能的建筑通过赋予建筑商业综合价值,有机组合在一起并互为依存的庞大建筑或建筑组群。
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1/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2/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3/5)新宿区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面貌的城镇,居住了大约30万人新宿是东京都的一个交通枢纽,共有9条地铁线路由此经过,日客流量超过了300万人西新宿以新宿车站为中心,以西的西新宿是东京新规划的行政与商业新都心,东京都的行政中心东京都厅就位在此处,除此之外周遭还包围了许多大型企业总社所使用的摩天大楼,此超高层建筑群是东京地区最早形成的类似区域南新宿新宿车站南口方向则是百货公司与商店街云集的商业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有高岛屋百货公司的旗舰店高岛屋时代广场与知名日本连锁书店纪伊国屋的总社? 东新宿相对于西新宿的现代化与整齐,新宿车站以东的东新宿地区,则是最热闹也是最混乱的传统商业街地区,其中,闻名海外的红灯区歌舞伎町,就是位在新宿区之内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4/5)新宿开发用地规模约11个街区计50公顷,开发超高层办公建筑面积160万平米,规划就业人口30万,90年代初全部建设完毕,每天人流量高达300万人次,地下连通系统完善,成为东京的国际商务办公集聚区新宿的开发,部分疏解了市中心的商务功能和“拦截”了市中心的商务压力东京市在新宿区全面开发建设之前,先将该区内的所有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包括高速公路、广场、停车场、公园等,使新宿成为完全的“熟地”,得以很快地吸引了大量开发商,建成的物业同样很快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使新宿成为最成功的CBD之一新宿CBD的规划和建设是很细致的,它的特点是避免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导的建设,而是对商务、居住及商业用途规划比较合理,且执行到位,二是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达到日本最大,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当地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东京地铁新宿站链接八条轨道交通线路,但是新宿站不仅是一条地下商业街,更是将公共汽车站、出租汽车站、地下停车场以及商店、银行、地下商业街等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新宿采用地下步行街系统,将整个地区车站、商场、文化、娱乐等设施连为一体。
目录一、城市综合体的定义 (1)二、香港太古广场的定位 (1)三、香港太古广场地理位子 (1)四、香港太古广场各部分简介 (2)1.甲级写字楼部分 (2)2.顶级购物中心部分 (2)3.五星级酒店和顶级公寓 (3)五、香港太古广场的项目特点 (4)1.综合体价值的利用 (4)2.海景价值的利用 (4)3.经营方式 (4)六、香港太古广场成功的关键因素 (5)1.外因 (5)2.内因 (5)香港太古广场一、城市综合体的定义“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二、香港太古广场的定位定位:香港最顶级的综合体物业甲级写字楼+顶级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顶级公寓三、香港太古广场地理位子●太古广场位于金钟地铁站上盖,是香港及九龙(荃湾)两条地铁线的交汇点;●太古广场座落于香港核心地带,香港的重要地点,例如香港公园、香港政府办公大楼、高等法院、英国领事馆及英国文化协会等都近在咫尺,占尽地利优势;●太古广场向北可拥览浩瀚的海景,而向南则面对占地十公顷香港公园宁静的环境;●太古广场总占地三十二万平方呎,于一九九零年落成,包括四座大楼及一个购物中心,共提供近五百万平方呎的楼面,包括有甲级写字楼、酒店式公寓、三间五星级酒店、购物商场和会议中心等。
四、香港太古广场各部分简介1.甲级写字楼部分太古广场一座:建筑面积860,000平方呎(约1858.0608平方米)、楼高36层的甲级商厦,每层面积由20,000平方呎至22,000平方呎,首层为会议中心设施。
太古广场二座:建筑面积700,000平方呎、楼高27层的甲级商厦,每层面积由21,000平方呎至22,000平方呎。
太古广场三座:建筑面积644,000平方呎、楼高34层的甲级商厦,每层面积约20,000平方呎2.顶级购物中心部分太古广场购物中心共分四层,提供楼面面积七十一万平方呎,场内提供超过一百三十间零售店铺及食肆,并提供多个展览场地;国际品牌专卖店为主、主力核心店为国际品牌百货店;除百货店外,全部采用室内街;优越的共享空间,五百个车位的停车场。
城市综合体的案例 1、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 2、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 3、加拿大蒙特利尔玛丽城广场 4、香港IFC 5、香港太古城 6、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7、加拿大多伦多伊顿中心 8、东京的阳光城 9、新加坡新达城 10、上海新天地 11、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 12、法国拉德方斯 13、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 14、泰国长春广场城市综合体(1/2)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文娱、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功能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这种建筑形态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且目前全球最典型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也分布于资本发达国家的重点城市之中,如纽约、伦敦、巴黎等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才相继建成一批建筑综合体,如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华贸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深圳的华润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泊来品”,在中国发展逐渐加快,并升级为新都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城市综合体(2/2)城市综合体可以理解成是由城市中多种单一功能的建筑通过赋予建筑商业综合价值,有机组合在一起并互为依存的庞大建筑或建筑组群。
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1/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2/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3/5)新宿区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面貌的城镇,居住了大约30万人新宿是东京都的一个交通枢纽,共有9条地铁线路由此经过,日客流量超过了300万人西新宿以新宿车站为中心,以西的西新宿
是东京新规划的行政与商业新都心,东京都的行政中心东京都厅就位在此处,除此之外周遭还包围了许多大型企业总社所使用的摩天大楼,此超高层建筑群是东京地区最早形成的类似区域南新宿新宿车站南口方向则是百货公司与商店街云集的商业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有高岛屋百货公司的旗舰店高岛屋时代广场与知名日本连锁书店纪伊国屋的总社? 东新宿相对于西新宿的现代化与整齐,新宿车站以东的东新宿地区,则是最热闹也是最混乱的传统商业街地区,其中,闻名海外的红灯区歌舞伎町,就是位在新宿区之内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4/5)新宿开发用地规模约11个街区计50公顷,开发超高层办公建筑面积160万平米,规划就业人口30万,90年代初全部建设完毕,每天人流量高达300万人次,地下连通系统完善,成为东京的国际商务办公集聚区新宿的开发,部分疏解了市中心的商务功能和“拦截”了市中心的商务压力东京市在新宿区全面开发建设之前,先将该区内的所有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包括高速公路、广场、停车场、公园等,使新宿成为完全的“熟地”,得以很快地吸引了大量开发商,建成的物业同样很快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使新宿成为最成功的CBD之一新宿CBD的规划和建设是很细致的,它的特点是避免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导的建设,而是对商务、居住及商业用途规划比较合理,且执行到位,二是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达到日本最大,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当地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东京地铁新宿站链接八条轨道交通线路,但是新宿站不仅是一条地下商业街,更是将公共汽车站、出租汽车站、地下停车场以及商店、银
行、地下商业街等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新宿采用地下步行街系统,将整个地区车站、商场、文化、娱乐等设施连为一体。
新宿西区根据地势将地下和地上高架步行街有机链接,并设置了两条自动人行步道,行人可方便、迅速地从车站到达东京都政府、各商务办公设施和中央公园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5/5)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1/4)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2/4)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3/4)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4/4)加拿大蒙特利尔玛丽城广场(1/2)加拿大蒙特利尔玛丽城广场(2/2)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开发体量香港IFC(1/4)香港IFC(2/4)香港IFC(3/4)香港IFC(4/4)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开发周期香港太古城地理位置香港太古城开发历程香港太古城实景照片香港太古城整体定位香港太古城功能布局香港太古城功能布局香港太古城发展模式香港太古城开发经验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空间布局纽约洛克菲勒中心(1/2)纽约洛克菲勒中心(2/2)加拿大多伦多伊顿中心(1/2)加拿大多伦多伊顿中心(2/2)东京的阳光城(1/2)东京的阳光城(2/2)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功能协同新加坡新达城(1/3)新加坡新达城(2/3)新加坡新达城(3/3)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运营模式(1/3)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运营模式(2/3)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运营模式(3/3)上海新天地―项目背景上海新天地―改造历程上海新天地―开发现状上海新天地―整体开发规划上海新天地―开发借鉴经验(1/2)上海新天地―开发借鉴经验
(2/2)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开发模式华润新鸿基合作链开发模式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1/4)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2/4)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3/4)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4/4)城市综合体城市价值(1/3)城市综合体城市价值(2/3)城市综合体城市价值(3/3)商业价值案例:法国拉德方斯(1/3)商业价值案例:法国拉德方斯(2/3)商业价值案例:法国拉德方斯(3/3)社会价值案例: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1/4)社会价值案例: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2/4)社会价值案例: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3/4)社会价值案例: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4/4)社会价值案例:泰国长春广场城市综合体最大的优势是人流的聚合优势,通过不同的功能组合,满足人们不同需求都市综合体的价值体现从根本上来说在于其特殊的功能复合性。
都市综合体集酒店、写字楼、商业、高档公寓等多种城市业态于一体,将商业、办公、居住等多功能城市空间通过合理的交通连接,有机组合、相互依存、协同促进从城市与区域的价值来讲都市综合体不仅是现代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更是催生繁荣与文明,激发城市活力的发动机从项目自身的价值看,都市综合体很好地克服了纯粹居住、商务所造成未来发展的局限,具有很强的自我成长、自我繁荣、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是都市24小时跳动的心脏都市综合体通过其内部商业、商务及居住等各种功能综合互补,建立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从而使它能够适应不同时段的城市多样化生活,并能够进行自我更新与调整根据都市综合体所处的区位、功能和与周边的关系,归纳起来有如下突出的价值特征:城市综合体
城市价值巨大辐射力极大的潜在升值价值整体功能复合性高可达性便利性高密度集约型整体一致性土地使用均衡性空间连续性内外部功能联系完整性城市综合体也是对分散的城市功能一种整合,以往功能单一的时候,各个物业功能相对独立,之间关联度较弱,作为目前商业地产开发的主流模式和选择之一,城市综合体城市价值的主要表现集中在以下两点:每一个“城市综合体”都是一个与城市高度融合的项目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是一个城市文化与灵魂的标签;是一个城市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者对加快城市商业产业升级换代,对区域经济的良性再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运营过程中会极大地彰显这一商业形态的价值魅力城市综合体本身就是一个可循环再生的商业生态系统,以一种功能为主,多种功能配套的商业形态之间相互促进,互为价值链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和运营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其价值如何使现金流量和现金流速的最佳成了最核心的问题城市综合体在做足自身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会带动项目地块的价值提升,以及同区域的土地价值、建筑价值、产业价值和价格的提升,同样会带动整个城市房地产业的价值提升社会价值商业价值拉德方斯原是巴黎西郊一片僻静的无名高地,位于巴黎市的西北部,巴黎城市主轴线的西端巴黎拉德方斯区改造(1958-至今)既是巴黎市中心周围九个副中心之一,又是巴黎最大、最重要的商务、商业中心。
该区的定位是工作、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商务区目前已建
成写字楼247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区215万平方米、公园区32万平方米、法国最大的企业一半在这里,共10家;建成住宅区1.56万套,可容纳3.93万人,其中在商务区建设住宅1.01万套,可容纳2.1万人;在公园区建设住宅5588套,可容纳1.83万人;并建成了面积达10.5万平方米的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成为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RER高速地铁、地铁1号线、14号高速公路、2号地铁等在此交汇建成67公顷的步行系统、集中管理的停车场设有2.6万个停车位,交通设施完善;建成占地25公顷的公园,商务区的1/10用地为绿化用地,种植有400余种植物,建成由60个现代雕塑作品组成的露天博物馆,环境的绿化系统良好拉德方斯交通系统行人与车流彻底分开,互不干扰,做了大面积的立体三层交通体系,将车流完全放在地下,为新区保留充分的地面空间以及街面的完整性商业价值世界三大顶级CBD之一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商务中心独特的公共运输设施?
高水准的服务设施? 社会价值成功进行了旧区改造吸引了无数艺术家、观光客的足迹? 平静祥和的生活工作空间拉德方斯城市价值融合了观光旅游、商务、购物、会议、展览、博物馆与一体的新城市片区综合体横滨港未来21区是在1989年曾举办横滨博览会的旧址上兴起的一座未来都市项目分布在东京湾横滨港沿线,整体通过约20年的开发而形成如今的大型滨水<div id="loadingAD"><div class="ad_box"><div class="waiting"><strong>文档加载中...</strong>广告还剩<em
id="adtime"></em>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