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展的未来-低碳城市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7
浅析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低碳城市的概念,分析了当前城市规划的主要不足,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实施方法及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未来;城市规划;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低碳城市的概念低碳城市是实现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城市规划是实现低碳社会的重要手段。
低碳城市的内涵是与低碳经济的概念密切相连的。
按照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的,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对低碳经济提出了一些看法,如潘家华研究员认为,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发展。
付允、马永欢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
因此,正如学者们对于低碳经济有不同的表述,对于低碳城市的内涵也有一些定义。
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还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
也有其他学者认为,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在城市空间内发展低碳经济,最大限度减少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
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以及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015年绍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80分2015年绍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80分)1.世界文明史上首先大规模利用的化石能源是什么?答案是石炭。
2.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主要包括哪五个领域?不包括交通物流活动。
3.2007年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是多少吨?答案是4.58吨。
4.2010年10月19日,《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参照国际规则自主研发的首个完整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
5.火力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
6.XXX的学者在其发表的《21世纪议程》[1972]中就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数学模型,第一次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等纳入同一个模型中加以探讨,具有划时代意义。
7.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的名录及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规定。
8.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部门是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
9.农业温室气体清单不包括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10.太阳能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11.培育节能减排市场服务机构,引导节能服务产业规范发展的机制是市场服务机制。
12.从终端用能角度看,能源消费最大的三个部门是工业、交通和建筑。
1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4.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自然。
15.关于低碳模式,以下哪个论述不正确?答案是:低碳模式只关注碳减排,而不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
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按一定的系统规则和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B。
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C。
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
D。
在低碳模式内部,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
16.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发展低碳经济。
17.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是《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研究低碳经济的目的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目标,并以构筑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其中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
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
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碳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其中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为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持续稳定的增长。
2.研究低碳经济的意义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为了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
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2023年绿色低碳的心得体会(大全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2023年绿色低碳的心得体会(大全16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低碳生活的意义》低碳生活的意义(一):低碳生活的意义一、低碳生活,节能环保,不仅仅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低能量和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不仅仅能保护地球环境同时也能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
二、节能减排不仅仅是当今社会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生活的严重问题。
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进行简单的改变,一齐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意义十分重大。
低碳生活是一种很经济,健康而且幸福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仅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反而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低碳生活和低碳生活的意义的相关问题介绍,期望大家透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共同保护我们秀丽的家园。
低碳生活的意义(二):低碳生活的意义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能够得到保证的,能够采取低碳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如城市中能够利用中水浇灌绿地,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的燃料,利用污水源、浅层水源、深层高温地下水源、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解决建筑的供热等。
使用的路灯、地埋灯、庭院灯、草坪灯都是有太阳能带给电源,而且所有的灯具中加入智能控制,实现了白天自动熄灯,晚上自动亮灯,每年可节约用电80万度左右。
当地市民在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身心愉悦的同时,无形中节约了能源资源,减少了碳排放。
比如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期望透过购买汽车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车来改善自己的出行条件,期望购买较大的住房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这些显然与低碳生活格格不入。
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持续或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浅议低碳理论在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摘要: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担负着减缓全球变暖的重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我们带来了低碳理念,这一理念在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我国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上占据有利地位。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应用abstract: as a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we have to slow global warming’s task,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and the 2010 world expo in shanghai have led us to a low carbon concept, this idea in china’s future city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can help china in dealing with global warming in the position where.keywords: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applications中图分类号:r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低碳即“较低的温室气体(co2为主)排放”。
我国工业经济的加快转型、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愈来愈恶化的气候现状,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频繁的在我们的地球村里肆虐,灾难性气候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严重危害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
在严峻的国际环境恶化大背景下,低碳理论和低碳城市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急切的呼唤“一个低碳的未来”。
(一)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意义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将低碳理念应用在城市规划中,如2007年“保定-中国电谷”项目的提出,运用“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的生态低碳理念来建造一座太阳能之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可谓是我国低碳城市理念应用的现阶段最好典范,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采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将屋顶“中国馆园”安装3万多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建设成融景观与低碳技术于一体的低碳建筑,该技术将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降低25%以上的能耗。
低碳环保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5篇低碳环保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低碳,就是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在这个社会一点也不陌生的词,我们天天都把低碳挂在嘴边,但是,我们有做到吗因为温室气体的积聚,气候骤变已经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人们患肾结石的机率大大增加,肺部感染加重,我们可爱的动物体积正在变小,--、--这些国家被无情的海水正一步步吞噬它们的家园,迁居已经开始,背井离乡、热土成废墟。
即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又如何美丽的花儿带不走!可爱的蝴蝶飞不动!--受教育程度之低,以致于他们派不出一个代表在--气候大会上争驳他们的利益。
一个--人帮助--呼喊着:“我希望你们停下手头的事,因为我们的生命和未来都掌握在你们手中……” 沉默过后,路在何方--几天激烈的讨论是失败了,但我们向“低碳生活”迈进的脚步不能停止。
我们在今天做的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彻底摧毁我们子孙的未来!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很多,在出门或长时间不用电器的时候,你是否把电源拔了,虽然处在待机状态,但长时间也会消耗不少能量。
在家里你是否打着空调,吹着电扇,一边又用毯子裹着呢洗澡涂抹沐浴乳的时候水是否一直是放着的呢外面吃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一定用的一次性用品呢外出旅游是否愿意自己带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呢一些身边的小事,我们真正去对待吗低碳环保不只是一个口号,我们要让这个口号变成行动,要让这个行动付诸于每个人身上。
只有彼此都为社会做一份的贡献,我们的明天,城市的未来才会更美好!谢谢大家!低碳环保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的祖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要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要做到低碳环保才可以。
也只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低碳听起来复杂,但是只要实践起来,却是十分简单的。
只要每个人有一点儿低碳的意识,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就能做到低碳。
现在,人们被金钱、利益所诱惑,迷失了方向。
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棵棵绿荫如盖的大树被无情地伐倒;一只只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被残忍地射下来。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历程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
一、碳中和概念的由来《新牛津英语字典》公布二零零六年的年度字汇为「carbonneutral」,意思为「碳中和」。
在二零零七年版的《新牛津英语字典》中,「carbon neutral」这个字正式编列到字典当中。
「碳中和」这个词是通过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获选《新牛津英语字典》的二零零六年年度字汇,主要原因在于它已经从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的一项概念,逐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支持。
2007年10月欧洲摇滚音乐爱好者举办了一次环保音乐节,他们在活动中推行了折椅环保方法。
从而使"碳中和"这一词让更多的人所熟知。
碳中和(carbon neutral,or carbon neutrality),是指中立的(即零)总碳量释放,透过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抵销措施,来达到平衡。
“碳中和”(carbon-neutral)概念始于1997年,由来自英国伦敦的未来森林公司(后更名为碳中和公司)首度提出,指家庭或个人以环保为目的,通过购买经过认证的碳信用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公司亦为这些用户提供植树造林等减碳服务。
随着“碳中和”概念的推广,广义上的“碳中和”则指通过植树造林、生物固碳、节能环保等方式抵消一段时间内国家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使之实现相对“净零排放”,根据所遵循的国际计算标准将碳足迹降至零。
1999年,苏·霍尔(Sue Hall)在俄勒冈州创立了名为“碳中和网络”的非营利组织,旨在呼吁企业通过“碳中和”的方式实现潜在的成本节约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与美国环境保护署、自然保护协会等共同开发“碳中和认证”和“气候降温”品牌。
编者按:国内外研究发现,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互交织,发展低碳城市成为遏制全球变暖的首要选择。
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
清华大学顾朝林教授研究团队的下述研究工作指出,城市是全球碳排放的高度密集区,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80%;城市化过程也将成为我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重要来源,低碳城市规划将成为碳减排的关键技术。
碳排放与城市化:低碳城市规划将减少碳排放全球气候变化和持续升温将导致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危机,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早在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凡特·阿列纽斯(Svante Arrhenius )就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增加大气中CO2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根据气象观测资料,过去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C,与此同时,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和其他温室气体,大气CO2当量浓度增加了约60%左右。
不言而喻,要控制大气中CO2浓度,首要的是弄清大气CO2的产生机制。
事实上,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都向大气排放CO2,例如植物生长过程和能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他们测量的CO2排放量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1 CO2排放与人类活动作用1.1 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当前气候变暖的原因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1。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WMO-GAW)全球温室气体监测网络(Global Greenhouse Gas Monitoring Network)认为:自工业化以来,CO2、CH4、N2O以及CFC-11、CFC-12等5种温室气体引起的辐射强迫达到了97%(表1)。
表 1 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及WMO-GAW监测的全球温室气体趋势 CO2(ppm) CH4(ppb)N2O(ppb)全球平均温度升高(˚C)极值 38522007年383.1 1789 320.9 0.742006年381.2 1783 320.11998年381.1 1786.3 320.13 0.4工业化前280 700 270 0.0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2008年第17期第11页。
低碳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核心场所。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以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1. 低碳城市的概念低碳城市是指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活碳排放的城市形态。
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尽可能降低碳排放量,实现气候变化的缓解和适应。
2. 低碳城市的发展优势低碳城市的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包括:•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低碳城市采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地球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低碳城市倡导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推动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的建设不仅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还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商机,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要实现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 提倡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工具,鼓励市民步行、骑行,减少汽车使用量,降低交通碳排放。
3.2 促进清洁能源利用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使用。
3.3 推动绿色建筑倡导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提高建筑能耗效率,减少建筑碳排放。
3.4 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实施废弃物分类处理,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减少垃圾焚烧排放的二氧化碳。
4. 低碳城市的未来展望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护地球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相信低碳城市将迎来更加璀璨的发展前景,为人类社会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结语低碳城市的建设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低碳城市规划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
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具体实施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低碳城市的认识自低碳概念提出以来。
各方学者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都较为热衷,而低碳城市相对还处于研究初期.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理念推广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控制碳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应该首先关注人口、产业大量聚集的城市地区,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这里是近现代人类工业文明的“结晶”.也是人们各种生产生活活动消耗能源、排放温室气体的重要源头所在。
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探索建立发展低碳城市的模式,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低碳城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夏垄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刘志林、戴亦欣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应当被理解为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
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一)低碳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系统,需要规划、建设以及政策、制度的推动:(二)低碳城市是生产、消费的互动,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是重点:(三)低碳城市是城市循环经济的一种形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能率、高效益、高循环为主要特征。
可见低碳城市理念涵盖着能源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政策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的革新。
二、低碳城市规划定位低碳城市建设要求对城市建设和碳排放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只有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其理论基础,明确低碳城市规划内涵、定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实际中。
当前,低碳城市建设实践迫切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并逐渐系统化。
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
低碳城市规划是在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低碳理念及技术与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对城市进行空间和发展时序的制度性安排,通过相关可以有效发挥规划的综合引导作用,通过明确城市低碳发展目标,识别确定低碳发展任务,提出具体保障措施,探索城市低碳发展模式。
三、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低碳城市规划编制框架研究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即需对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体系进行整体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在功能、开发强度、建筑和空间形态方面的差异,提出各地区在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方面实施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的规划设计对策。
其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重点在于构建适合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框架,揭示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1)在区域规划层面,应注重运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构建“巨型城市”;设计多中心、紧凑型城市的大都市空间结构;用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来组织功能性城市区域;避免重复的城市空间功能分区。
(2)在总体规划层面,应综合考虑城市整体的形态构成、土地利用模式、综合交通体系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及固碳措施。
(3)在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层面,应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对城市中功能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减少碳排放的规划对策。
(二)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目前关于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城市空间结构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
如美洲发展银行FernandaMagalhaes 等认为城市形态影响了城市的能源消费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和街区结构、大小、密度,以及土地利用模式、交通模式等均影响了城市的碳足迹,并通过对巴西首都Brazilia和东南部的Curitiba 两个城市燃料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发的Brazilia 相较于适度密度开发的Curitiba,在城市运行过程中消耗了更多的能量。
(2)合理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
日本学SachihikoHarashina 通过对比东京大都市区与纽约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认为低碳的城市结构应是多核心的。
潘海啸、汤锡等认为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应坚持5 个导向原则:步行导向发展>自行车导向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形象导向发展>小汽车导向发展;低碳目标下的区域规划应采用“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且强调区域公交网络与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相适应。
德国的Reiss Schmidt 在研究“慕尼黑应对气候变化集成战略”时,针对城市结构方面强调:①紧凑、城市性和绿色聚落战略;②高密度化发展、宗地再利用的“内向积聚”;③住房、工作、休憩和购物多元功能构成的混合利用搭配;④建设近距离出行城市,如公共交通方式、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高可达性;⑤突出以“高密度、低高度”为特征的场所;⑥突出包括公园、袖珍公园体系在内的绿带。
(三)低(零)碳社区建设实践关于低(零)碳社区建设理念,全球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
英国政府及地方政府部门于2006 年颁布了“零碳住宅”政策(Zero Car-bonHome)。
其政策目标是从2016 年开始,所有在国内建造的住宅都要达到“零碳”标准。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共同发起“一个地球生活”活动,旨在让可持续的居住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易行、有吸引力,并提出社区开发建造时需遵守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的交通体系等十项原则。
关于低(零)碳社区(城市)的实践,全球已经有部分成功案例,如1980年竣工的丹麦Beder 的太阳和风社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以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
再如英国伦敦南郊的BeddingtonZero EnergyDevelopment(BZED),占地1.65hm2,将众多节能减排的措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在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我国天津的生态城和以低碳技术创新为特征的阿联酋的Masdar 城。
四、低碳城市规划的手段建设低碳城市应重视城市规划、建筑节能和规划环评等领域。
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则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一)城市空间布局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稳定的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于防止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的发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城市内耗,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大城市的空间由局结构应以组团式为主,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应适当集中紧凑布局,以减少交通能源消耗。
(二)产业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
(三)交通规划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2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
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
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以上。
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50%~60%。
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
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五、结语对于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实践与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将低碳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法定编制体系促进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是低碳城市规划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
在总体规划层面,要以“低碳城市作为规划项目的发展目标之一,相关低碳构思主要体现在:城市布局的方法主要是公共交通走廊引导居住用地开发,交通枢纽引导城市服务业发展,同时促进周边用地的混合发展,减少小汽车的使用,促进交通减量和城市运行减碳;在能源利用方面,提出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生态建设方面.进行碳氧平衡分析提出生态固碳措施等。
在控规层面.要在相关低碳构思中体现并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产业减碳策略;以紧凑集中为导向的混合布局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交通系统,以扩大碳汇为导向的多样化生态系统.以新能源利用和节能为导向的清洁能源发展等。
并通过低碳的目标体系和控制指标体系来具体指导城市用地的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1]寇有观.建设低碳城市,促进科学发展[J].中国信息界,2010,(3):22-24.[2]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8): 1-6.[3]罗巧灵,David Martineau.美国交通政策“绿色转型”、实践及启示[J].2010,(9): 5-10.[4]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 (6):1-7.[5]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城乡建设,2009(11).[6]李丹.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城市规划政策与管理[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来源:中研智业集团更多信息请关注:@北京东西部能源技术研究院@陕西中研智业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