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城市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38
中国经贸导刊○责任编辑○李志明资源环境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文文辉倪碧野白玮“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和城市科学交叉研究的产物,即针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退化及城乡居民生存条件恶化等城市问题,综合生态学方法,从系统、整体、多因子的角度研究城市系统及其他人类居住地。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的逐步升级,温室气体排放快速上涨,气候变化问题日渐严峻,“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作为一种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新模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
同时,以实现低碳为目的的各种规划建设方面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的成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抓手,为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可操作性。
因此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探索和规划建设都在持续升温,然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市。
一、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一)生态城市发展理念逐渐深入贯彻到各城市发展战略中1994年中国政府继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编制实施《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等一系列指导政策,将生态城市发展理念逐渐融入国家级规划的编制和实践中去,指导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
许多城市相继制定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开展了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与试点。
生态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许多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二)中央各部委出台政策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低碳生态城市试点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承担低碳试点工作的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未来会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试点省和试点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成为当务之急。
低碳生态城市通过优化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交通运输、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二、规划目标1.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排放的减量化。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和水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4.优化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居民的居住和生活品质。
5.塑造低碳文化:鼓励居民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三、规划措施1.能源利用(1)推广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城市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智能能源系统:建设智能化的能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整实现供需平衡和能源的优化使用。
2.交通运输(1)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鼓励低碳出行:推行非机动车与步行交通,建设方便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打造环境友好的城市出行环境。
(3)电动车普及:鼓励居民使用电动汽车和自行车,为居民提供充电设施和服务。
3.建筑设计(1)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节能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2)推广可再生能源: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设备,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
(3)改善室内环境:设计绿色建筑,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增加自然采光和通风。
4.资源循环利用(1)推行垃圾分类: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2)水资源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和灰水利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3)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
低碳城市案例
低碳城市是指采用一系列低碳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城市。
以下是几个低碳城市的案例:
1. 丹麦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是全球最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并通过建设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系统,推广了低碳出行方式。
2. 日本横滨
横滨是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一个著名的低碳城市。
该城市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和交通系统,以及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实现了低碳城市的目标。
3. 美国波特兰
波特兰是美国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技术,如建筑节能和市政供暖系统,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4. 中国深圳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低碳城市试点城市,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通过大规模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和电动车辆,减少了交通排放,并采用了大量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5. 英国伦敦
伦敦是欧洲最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采用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和公共交通系统,以及推广了自行车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 1 -。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2)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2)1。
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2)1。
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1.3 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 (3)2、若干案例的指标体系分析 (12)2.1 中新生态城 (12)2.2 曹妃甸生态城 (14)2.3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1)2。
4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2)3、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24)3。
1 指标选取原则 (24)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5)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 (26)4。
1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 (26)4。
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7)4.3 规划指标体系 (31)4。
4 按规划层次的指标体系 (32)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34)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解决城乡规划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量化操作问题,及控制、引导低碳理念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运用与落实。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1.1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不仅是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而且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的度量。
目前国内外的论著主要集中在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规划设计原则、方法的讨论上,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考核、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
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的分析出发构成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的应用较广泛,另一类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度考虑建立的指标体系,指标综合的方法主要以加权平均为主。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排放,所以也可以用环境、资源核算作为评价指标。
对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少而精,一种是详细而全面.但是两者在应用上都存在争议,过少的指标会被认为不够全面,而过多的指标会因为指标间的相关性导致指标间关系复杂,指标综合结果无法正确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有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中欧盟资助的“生态城市计划”,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代表之一。
当代论坛露镟。
,,我国低碳生态城建设初探O张平赵洪进(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93)【摘要】建设低碳生态城,不仅是城市提升自身层次,应对能源危机、化解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日趋恶化,以及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的大背景下。
本文从我国低碳生态城建设的现状出发,阐述目前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对今后建设低碳生态城的启示。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经济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一、我国低碳生态城建设现状建设低碳生态城,是目前国内城市开发建设的主流。
如何在既有成绩基础上,选择一个落脚点,将生态市建设推向适应低碳化趋势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各地决策者面临的又—道紧要命题。
目前国内城市低碳生态建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发展时间短、推广范围迅速扩张。
从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 w F)与原建设部以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以来,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杭州市、无锡市、厦1]市等几+个城市争相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
低碳已经成为这些城市发展的新坐标。
第二,新城建设大都以低碳、生态为核心或主要目标。
2009年11月初,国家发改委将低碳试点城市项目放在了南昌,而南昌确定低碳经济建设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结合在—起,通过新城建设带动南昌市建设花园城市和绿色南昌。
不仅是南昌市,目前规划建设中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以及湖南长株潭和湖北武汉“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都是以低碳生态城建设为其核一厶内容。
另外国内有20多个城市已经在着手规划生态卫星城。
第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地区差异性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等基础条件各异,并形成各自的特点,在各自的生态城市建设中有不同的城市定位,如长春市提出建立“森林城市”,昆明提出建立“山水城市”,威海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生态化海滨城市”,而贵阳则是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首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试点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个长期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生命体,人类需要不断探索更有效的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方式,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因此,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各国政府和城市规划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定义低碳生态城市,是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通过低碳化途径,达到将城市各种活动与自然生态相互促进和协调,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城市模式。
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1、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机构,制定符合国情和城市经济特征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标准,促进新的城市建设与老城改造的全面低碳化。
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低碳生态产业发展和低碳生活方式形成。
2、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建筑行业是城市中最能消耗能源的领域,通过压缩建筑能耗和建筑垃圾排放,同时推广绿色建筑,可以有效的减少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3、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是城市中比较显著的能源消费领域,城市规划者需要尽可能的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并且创建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区。
在多年的实践中人们已经证明全面推广公共交通,建立步行街区,可以有效的减少城市里的交通污染和噪音。
4、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是指促进生态系统功能、开展行业生产和改善社会生活的人工工程和设施,包括植草造林、水塘治理、园林绿化、森林防火、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生态价值,促进碳排放减少,和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三、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1、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技术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最基本的策略,从节能型灯具到节能型电器等,必须借助技术的力量来降低能耗,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实现低碳化,创新低碳技术对于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浅析低碳\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问题摘要:“低碳、生态、宜居,是21世纪的理想城市。
”所谓“低碳生态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生态城市建设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环保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生态型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顺应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抉择,是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abstract: “low carbon, ecological, livable, is the ideal city in twenty-first century. “ the so-called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 is refers to the city economy to low carbon industry,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as the dominant mode with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 life as the idea and behavior of the government, with low carbon, ecological society as a bluepri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city, ec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transform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keywords: low carbon city;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中图分类号: tu984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资源、环境、人口等社会经济问题也日益尖锐,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