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子宫内膜癌的CT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各期的ct表现。
方法 15例经手术或诊断性刮宫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6例行ct三维重建,分析其相关ct表现。
结果子宫内膜癌大多表现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增大,宫腔内可见无强化的均匀水样低密度影及乳头状或息肉样突起。
结论子宫内膜癌ct表现多样化,结合临床多能确诊,ct主要对病变分期的判断可作出比较理想的评价。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03-01子宫内膜癌是指子宫内膜发生的癌变,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
其临床表现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检查时偶然发现,较为特异的症状为老年妇女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排液,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晚期侵犯周围组织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临床根据病史、超声及诊断性刮宫一般就能确诊,但上述手段对肿瘤侵犯程度的判断能力有限,ct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它可以宏观的了解肿瘤的生长侵犯情况,对于病变的分期、治疗评估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5-68岁之间,平均57岁,其中13例为绝经妇女,临床表现为绝经后无痛性阴道流血,2例未绝经患者月经量增多、月经不规则。
其中12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3例诊断性刮宫病理证实。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行盆腔ct平扫加增强扫描,采用西门子64排全身ct机,扫描参数为120kv、20mas-160mas,层距5mm。
增强扫描对比剂为优维显300,按公斤体重计算用量。
扫描前1h-2h口服温水500ml-1000ml充盈膀胱。
扫描范围从骨盆入口至盆底,部分患者作全腹扫描。
6例患者行三维后处理,将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cpr),曲面重建(cpr)。
螺旋 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规划为样本收集区间,并以该区间内在我院行胃癌诊断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对象均就术前行螺旋CT 平扫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分析比对两种检测方式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种扫描方式胃癌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情况。
结果:CT三期增强扫描的胃癌检出率(98.44%)显著高于CT平扫(67.19%),比对结果差异显著(P<0.001);且该扫描方式的诊断准确率(93.75%)也显著高于CT平扫(57.81%),比对结果差异显著(P<0.001)。
结论:在胃癌诊断中应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能有效提高胃癌检出率,提升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胃癌诊断;螺旋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影像特征;诊断准确率据调查显示,我国胃癌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占全球胃癌发病人数的50%。
此症也是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病症,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1,2]。
目前,手术是治疗胃癌疾病的主要方式,但由于胃癌的病程周期不同,在手术前对患者的患病情况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估,掌握争取的胃癌分型、分期信息对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3]。
CT检查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式,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扫描效果,取得的影像学图像更加准确、细致[4]。
故本文特就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基线资料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规划为样本收集区间,并以该区间内在我院行胃癌诊断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对象中男性32例,女性32例,年龄范畴为24~71岁,平均年龄为(49.45±6.43)岁。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疑似胃癌,且后期经病理学检测确诊;(2)谨遵医嘱,依从性较好,对本次试验的所用器械和药物均耐受;(3)对象临床病例资料完整可用。
多层螺旋CT在术前诊断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术前诊断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6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与淋巴结清扫术病理结果对比,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多层螺旋CT对于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敏感性、特异性。
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0.77%(42/52),特异性为69.23%(9/13),阳性预期值为91.30%(42/46),阴性预期值为47.37%(9/19)。
结论:多层螺旋CT在术前诊断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已成为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标签:多层螺旋CT;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排名第二。
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新发宫颈癌约53万例,我国宫颈癌患者高发年龄段是45~50岁,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发病率趋于年轻化,且恶性程度较高,预后不良。
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宫颈癌的预后与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有密切关系。
研究指出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宫颈癌患者生存率随之下降,因此评价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診治的65例宫颈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6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31~56岁,平均年龄(42.53±5.04)岁;病理类型:鳞癌56例、腺癌7例、腺鳞癌2例;FIGO分期:ⅠA期12例、ⅠB期19例、ⅡA期24例、ⅡB期10例;临床症状:阴道流血34例、阴道排液26例、症状并存者5例。
1.2筛选标准1.2.1入选标准1)所有入选者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癌。
进展期与早期胃癌螺旋CT三期增强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进展期与早期胃癌螺旋CT三期增强的诊断价值。
方法:本次选取的对象为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92例患者均接受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将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
观察螺旋CT三期增强的结果。
结果:92例胃癌患者中正常胃壁呈单层结构和2-3层结构的比例分别为43.48%和56.52%;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胃癌T分期、N分期、TN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2.61%、85.71%、80.95%。
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在诊断早期和进展期胃癌的术前分期上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螺旋CT三期增强;进展期;早期胃癌本文旨在探讨进展期与早期胃癌螺旋CT三期增强的诊断价值,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2例(属于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
男58例,女34例,年龄34~78(58.76±5.83)岁。
癌症类型:胃窦癌24例,贲门癌46例,胃体癌12例,胃体及胃窦浸润癌10例。
其中4例早期胃癌,88例晚期胃癌。
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以及腺鳞癌各4例,黏液腺癌14例,管状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42例。
1.2方法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仪器设备选择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患者在空腹状态接受检查,在检查前5分钟将盐酸山莨10mg进行肌肉注射,温开水800-1000ml口服。
使用纤维胃镜或钡餐造影确认病变部位,以此结果选择相应的扫描体位,仰卧位--胃体部病变,左侧位或仰卧位--贲门及胃底部病变,右侧位或仰卧左前斜位--胃窦部。
使用CT机平扫病变部位,设置准直、螺距参数分别为10mm、1,扫描参数分别为280mAs和120kVp。
增强扫描时采用率2.5~ 3.0ml/s的注射速率从肘静脉注射欧乃派克(300mgI/ml)。
类型例数不同期CT 值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近端胃胃体远端胃全胃弥漫型5310(18.87)9(16.98)28(52.83)6(11.32)21(39.62)34(64.15)肠型2514(56.00)2(8.00)8(32.00)1(4.00)9(36.00)19(76.00)混合型124(33.33)2(16.67)6(50.00)0(0.00)5(41.67)9(75.00)表1MS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Lauren 分型诊断情况[(%)]多层螺旋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曾果文章编号:1005-619X (2019)06-0601-02DOI 编码:10.13517/j .cnki .ccm .2019.06.017作者单位:473000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90例行MS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胃癌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诊断价值。
结果MS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T1~T4分期、N0~N2分期、M0~M1分期的整体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4%、91.49%、96.00%;弥漫型、肠型、混合型胃癌患者在位置、肿瘤厚度、不同扫描期CT 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不同分型患者在淋巴结转移、浆膜受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MS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判定胃癌位置、厚度、转移情况等,对术前TNM 分期、Lauren 分型诊断的敏感性强。
【关键词】MSCT 平扫;胃癌;TNM 分期;Lauren 分型;三期增强扫描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1]。
我国胃癌患者众多,发病人数约占全世界胃癌总人数的50%,且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手术是临床治疗胃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术前明确胃癌分型、分期对手术方案选择、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2]。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冉卫明【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8(11)30【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营山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40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早期胃癌分型检查符合率,并比较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TNM分期轴位与轴位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诊断准确率。
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出早期胃癌15例,灵敏度为37.5%、特异度为0、准确度为37.5%。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早期胃癌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的符合率分别为60.0%、28.6%、33.3%。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TNM分期轴位TNM1期、TNM3期、TNM4期诊断准确率低于轴位结合MPR(P<0.05)。
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早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虽较低,但隆起型早期胃癌检出率较高,且轴位结合MPR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较高。
【总页数】2页(P126-127)【作者】冉卫明【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相关文献】1.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结肠癌中的价值2.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3.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上皮内瘤变和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与磁共振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5.早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研究刘娜;崔凤珍;张哲;赵月芹;王世雷【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and three-phas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scanning in diagnosis of rectal cancer. Methods Clinical and imaging data of 49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dmitted during March 2015 and December 2016 was selected, and results of CT scan and three-phas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sca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used as a gold standard to compare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between CT scan and three-phas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scan in diagnosis of rectal cancer. Results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by CT three-phas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sca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y CT scan (P<0. 01). CT scan showed that patients had irregular thickening in lo-cal intestinal wall accompanied by nodular-like changes in some positions; demarcation between diseased intestinal wall and normal intestinal wall was very clear; lesions of 23 patients showed eccentric growth, and the rest showed irregular shape, and no normal intestinal wall morphology was found. CT three-phas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scan showed that intestinal canals of patient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stenosis and irregular shapes, and cauliflower lesions were more com-mon; mucosal surface was uneven with obvious enhancement in arterial phase of the lesion; lesions in venous phase and delayed phaseshowed continuously intensified. Conclusion Multi-slice spiral CT three-phas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has a high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s in diagnosis of rectal cancer, and it may clearly show lesion siz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with adjacent organs.%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图像表现,并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CT平扫与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平扫(P<0. 01);CT平扫发现,患者均出现局部肠壁不规则增厚,可伴局部呈结节样改变,病变区域肠壁与正常肠壁分界较清楚,23例患者病灶呈现偏心性生长,其余多表现为不规则形状,无正常肠壁形态.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发现,患者肠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形态不规则,病灶多为菜花状,黏膜表面凹凸不平,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病灶持续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直肠癌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可清晰显示病灶大小、内部结构及与邻近脏器的解剖关系.【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8(030)006【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三期动态增强;直肠肿瘤;诊断【作者】刘娜;崔凤珍;张哲;赵月芹;王世雷【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放射科;050051 石家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放射科;050051 石家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放射科;050051 石家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放射科;050011 石家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目前,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致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以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及延长生存期限为主;直肠癌的预后效果并不乐观,故选取准确、快捷的检查方法对直肠癌及时进行治疗意义重大[1-2]。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子
宫内膜癌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常见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发病年龄58~61岁[1]。
发病原因雌激素依赖型:多见于无排卵疾病,功能性卵巢肿瘤,绝经后长期无P的HRT和长期TAM,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患者较年轻;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预后好;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绝经后延。
非雌激素依赖型:与雌激素无关,少见病理学类型、多见于老年体瘦妇女、雌孕激素受体多阴性,预后不良[2-4]。
该病主要见于老年妇女,极早期无明显症状,尽在检查时发现,阴道流血表现在绝经后阴道流血,围绝经期阴道流血,月经不调。
阴道流液为浆液或浆液血性,疼痛的原因主要是浸润周围或宫颈梗阻[5]。
螺旋CT的扫描方法,突破了传统CT的设计,沿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扫描床同步匀速递进,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6]。
本文为了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诊断
早期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1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1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实验室和病理检查证实,年龄28~77岁,平均(±)岁,病程1~5年。
其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中,Ⅰ期3例,Ⅱ期4例,Ⅲ期2例,Ⅳ期2例。
按照病理分型,分为中高分化癌3例,透明细胞癌4例,乳头癌4例。
检查方法
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机,高电压120 kV,低电压就调至60 kV,管电流和时间选用自动调节,子宫CT平扫加三维重建(MPR平面重建、曲面重建、MIP最大、最小密度投影、SSD表面遮盖法重建)。
操作人员透视前做好暗适应准备,X线机透视条件的调节,一般为55~70 kV,2~4 mAs,距离175 cm。
受检者须脱去裤子。
透视操作,先放大CT荧屏视野,对子宫进行全面观察,然后缩小视野,自上而下,左右对比,并转动患者体位,然后观察病变情况,透视结果应详细记录。
2 结果
通过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显示,Ⅰ期3例,Ⅱ期4例,Ⅲ期1例,Ⅳ期3例。
Ⅰ期、Ⅱ期与临床的符合率为100%,Ⅲ期的符合率为%,Ⅳ期的符合率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详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比较例
方法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增强扫描(n=11)3413
病理确诊(n=11)3422
3 讨论
CT平扫肿瘤与正常子宫肌层呈稍低或等密度,较难判断宫颈与宫体的界限,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子宫内膜及癌肿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癌肿呈轻中度强化,与正常子宫肌层形成对比。
可多角度观察宫颈与宫体的关系,明显改善对宫颈受浸的判断,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
本研究中采用CT平扫加三维重建技术,对图像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及曲面的重建,大大提高了图像后期处理的质量,可以多方位观察病变和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遗漏病灶[9]。
CT平扫不仅检出率低,而且对病灶的定型和鉴别能力也是有限的,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增强的有无、程度和增强方式或类型可以提高病灶的定型能力,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率,或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Ⅰ期子宫内膜癌肿瘤位于子宫内膜内,CT平扫表现可正常,或子宫内膜的增厚,呈低密度,边缘可不规则。
如果肿瘤位于一侧,则两侧的低密度内膜不对称。
增强扫描,肿瘤强化明显低于子宫肌层,肿瘤轮廓更清楚。
Ⅱ期CT横断面图像较难辨别宫颈与宫体的界限,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多角度观察宫颈与宫体的关系,可明显改善对宫颈受浸的判断。
Ⅲ与Ⅳ期的子宫内膜癌,肿瘤侵犯子宫颈时,表现为子宫颈增粗、不对称,密度减低。
可根据CT增强扫描图像判断对周围结构的侵犯与转移[10-11]。
对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显示,动态增强扫描更是必不可少的;对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病变的鉴别,增强扫描同样很重要,如血管和小的淋巴结的鉴别更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浓度高的血管与强化不明显的淋巴结之间密度差异增大,很容易区分[12]。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通过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显示,Ⅰ期3例,Ⅱ期4例,Ⅲ期1例,Ⅳ期3例。
Ⅰ期、Ⅱ期与临床的符合率为100%,Ⅲ期的符
合率为%,Ⅳ期的符合率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增强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以利于发现病灶,或更清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性质,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的诊断工具。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