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土填筑专项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4
石灰土路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石灰土路基工程是指利用石灰和土壤进行改良的一种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石灰土路基工程能够提高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使土壤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下面是一个石灰土路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详细介绍了施工的步骤和要点。
一、施工前准备1.石灰的选择:选用石灰的品种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可选用活性石灰或水化石灰。
2.土壤的选择:选择土壤应符合设计要求,土壤应具有较好的工程性质和可塑性。
3.设备的准备: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机械,如推土机、翻土机等。
4.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二、施工步骤1.清理路基:清理路基表面的杂物和积土,确保路基表面平整。
2.水分控制:控制土壤的含水量,使其达到适当的湿度,一般控制在土壤含水量的光学湿度。
3.铺设石灰:将石灰均匀地铺在土壤表面,铺设厚度一般为石灰的1%~2%。
4.翻土混合:使用翻土机将土壤和石灰进行充分混合,确保石灰均匀地分散在土壤中。
5.反复碾压:使用碾压机对混合后的土壤进行反复碾压,直至土层均匀、密实,并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
6.养护: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保持路基表面干燥,以促进石灰土路基养护。
三、施工要点1.石灰的均匀铺设:石灰应均匀地铺设在土壤表面,确保石灰能够充分地和土壤混合。
2.土壤的湿度控制:控制土壤的含水量,使其达到适当的湿度,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石灰与土壤的混合效果。
3.翻土混合的深度:翻土混合应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通常为土壤与石灰混合层厚度的1~2倍。
4.碾压的反复性:碾压应反复进行,确保土层均匀、密实,并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
5.养护的及时性:对石灰土路基进行及时养护,保持路基表面干燥,避免受到降雨的侵蚀。
四、安全措施1.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佩戴防护眼镜、口罩等必要的防护装备。
2.施工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周边的人员和车辆能够清楚地识别施工区域。
3.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和机械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石灰土施工方案石灰土施工方案是指在土壤改良中使用石灰的技术和方法。
石灰是一种经济实用、效果显著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强土壤的抗病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石灰土施工方案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1.确定施工地点和时间:首先要确定施工地点和时间,通常在春季或秋季施工效果更佳。
2.土壤采样: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土壤采样分析,确定土壤性质和石灰用量。
3.根据土壤分析结果确定石灰用量:根据土壤分析结果,确定石灰的种类和用量,一般石灰的用量为每亩50-100公斤。
4.石灰施工:将石灰均匀撒布在施工地点上,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进行施工,确保石灰均匀分布在土壤中。
5.翻耕深松:将施工地点进行翻耕深松,确保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合。
6.水分管理:在施工后需要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有利于石灰的溶解和作用。
7.监测和调整:在施工后要对土壤进行监测和调整,根据土壤反应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石灰种类:不同种类的石灰有不同的作用和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石灰。
2.石灰施工均匀:石灰施工时要确保均匀撒布,避免出现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3.避免和其他施肥剂混用:石灰和其他施肥剂混用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效果,应避免同时施用。
4.施工后及时进行深耕:石灰施工后要及时进行深耕,确保石灰和土壤充分混合。
5.施工后适时浇水:施工后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有利于石灰的溶解和作用。
6.注意监测土壤反应情况:要密切关注土壤的反应情况,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进行石灰土施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石灰土基层施工方案 (2)一、前言石灰土基层在道路、场地等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石灰土基层的材料选取、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材料选取1. 石灰选用优质石灰作为主要原料,石灰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胶凝性。
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选用适当种类和数量的石灰,以确保石灰土基层的工程性能。
2. 水施工中所需的水应干净、清澈,不能含有杂质。
水的用量应按实际需要合理控制,避免石灰土基层出现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3. 其他辅助材料根据需要,可以在石灰土基层中添加适量的矿渣、粉煤灰等辅助材料,以提高工程性能和耐久性。
三、施工工艺1. 配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比设计,确定石灰、水和其他辅助材料的比例和用量。
2. 搅拌混合将石灰、水和其他辅助材料按设计配比投入搅拌设备中,进行充分混合,直至达到均匀的状态。
3. 整平铺设将搅拌好的石灰土料整平铺设在基层表面,厚度均匀,确保基层的平整性和密实性。
4. 压实处理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对铺设好的石灰土基层进行压实处理,确保其紧密结合并达到设计的强度要求。
四、质量控制1. 施工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 抽样检测在施工现场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石灰土基层的密实度、强度、含水率等,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五、总结石灰土基层的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正确选取材料、合理施工工艺和严格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石灰土基层工程施工组织方案1.项目概述2.施工准备2.1检查和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2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3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等。
2.4确定石灰土的配比和调配方法,根据土壤样品的试验结果确定石灰与土壤的混合比例。
3.施工流程3.1挖掘土壤使用挖掘机将基层土壤挖掘出来,确保挖掘的深度和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3.2石灰土配比根据预先确定的混合比例,将石灰与土壤进行配比。
根据土壤的类型和特性,确定所需的石灰和水的比例。
3.3石灰土混合将石灰和水混合,形成石灰浆。
使用搅拌机将石灰浆和土壤进行混合,确保混合均匀。
3.4铺设石灰土基层将混合后的石灰土均匀地铺设在挖掘的基层土壤上。
使用推土机将石灰土进行压实,确保基层土壤与石灰土均匀结合。
3.5石灰土养护铺设完石灰土基层后,对石灰土进行养护。
保持石灰土的湿润,防止干燥和开裂。
3.6质量检验在石灰土基层施工完成后,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
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检测石灰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4.安全措施4.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必备安全装备。
4.2施工现场必须安装明显的安全标志,并设立警示线,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4.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和协调工作。
4.4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乱堆、乱扔、乱挖等危险行为。
5.环境保护5.1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
5.2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土壤资源,避免土壤污染。
5.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和排污管道,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导致环境污染。
5.4施工结束后,必须对工程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以上是对石灰土基层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详细描述,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可以确保石灰土基层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并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
石灰土基层施工方案一、引言石灰土基层施工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工程环节之一。
石灰土基层在道路工程中起到良好的支撑、加固、防水和防冻的作用,对道路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石灰土基层施工方案的具体步骤和要点,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好地进行施工操作。
二、施工准备1.设计方案:在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前,需要充分了解设计方案,包括基层的材料要求、厚度要求、施工工艺等。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好所需的石灰土、水泥、水等材料,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设备准备:准备好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等必要的施工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三、施工步骤1. 基层准备1.清理基层:将施工现场的基层清理干净,去除杂物、积水等。
2.平整基层:利用挖掘机和平地机对基层进行平整,确保基层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2. 石灰土铺设1.毛坡铺筑:首先在基层上做好毛坡,使石灰土材料能够均匀铺设。
2.石灰土铺设:将预先拌和好的石灰土材料均匀铺设在基层上,厚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 湿拌压实1.湿拌:在石灰土铺设完成后,将适量的水均匀淋在铺设的石灰土上,使其达到适宜的湿度。
2.压实:利用压路机对湿拌的石灰土进行均匀、持续的压实,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四、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记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记录,记录施工时间、材料使用量、压实次数等重要信息。
2.质量检验:在施工结束后,要对石灰土基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密实度、平整度等指标的检测。
3.整改措施:如果发现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基层质量符合要求。
五、施工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严格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随意调整施工工艺和材料使用量。
3.施工结束后要做好施工环境清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结语石灰土基层施工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通过严格遵守施工方案、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升石灰土基层的施工质量,保障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石灰土回填施工方案1. 背景介绍石灰土回填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利用石灰土填充到地基或其他土体中,通过固结和增强土体承载力的方法。
在土木工程中,石灰土回填是一种常见的加固土体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施工准备工作2.1 原材料准备在进行石灰土回填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原材料:石灰土、水泥、沙子、水等。
2.2 设备准备施工所需设备包括搅拌机、挖掘机、铲车、水泵等。
2.3 工地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区域平整、无杂物,做好施工安全措施。
3. 施工步骤3.1 石灰土回填前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石灰土的配比,调配好石灰土和水泥。
2.深度挖掘施工区域,形成均匀的坑道。
3.2 进行石灰土回填1.将配制好的石灰土和水泥均匀的倒入坑道中。
2.利用搅拌机搅拌石灰土和水泥,确保均匀混合。
3.逐步回填石灰土,用铲车等设备压实土体,确保密实度。
3.3 完成回填1.完成石灰土回填后,进行表面整平处理。
2.等待一定时间,让石灰土充分固结。
3.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收。
4. 施工质量控制4.1 对石灰土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在施工前对石灰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2 施工过程控制对石灰土回填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4.3 施工后检验对完成的石灰土回填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5. 施工安全措施5.1 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5.2 作业人员安全施工过程中,要求作业人员穿戴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6. 施工后维护6.1 监测定期对石灰土回填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2 维护对石灰土回填实施定期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性。
7. 总结石灰土回填是一种常见的土体固结和加固方法,在土木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正确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石灰土回填效果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照设计要求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X地区,施工内容包括石灰土基层的施工。
石灰土基层作为路基的重要结构层,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抗冻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1)石灰:选用优质生石灰,细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含水率不大于2%。
(2)土料:选用粒径不大于20mm的砂性土,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
(3)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 机械准备(1)石灰土拌合机:用于石灰土的拌合。
(2)压路机:用于石灰土的压实。
(3)推土机、平地机等:用于土方的平整、压实。
3. 人员准备组织一支专业施工队伍,包括施工队长、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等。
三、施工工艺1. 基层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放样出石灰土基层的宽度、厚度、标高,并设置控制桩。
2. 石灰消解将生石灰倒入消解池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消解。
消解时间不少于3天,确保石灰充分消解。
3. 拌合将消解后的石灰、土料、水泥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
拌合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搅拌均匀。
4. 平铺将拌合好的石灰土均匀铺在基层上,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推土机、平地机等进行平整。
5. 压实采用压路机对石灰土进行压实,压实遍数不少于6遍,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6. 养护压实完成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确保石灰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对石灰、土料、水泥等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检验:对石灰土拌合、平铺、压实等施工过程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3. 养护质量检验:对养护后的石灰土强度进行检验,确保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五、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确保机械操作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石灰土污染环境。
六、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石灰土专项施工方案一、路面清理,施工放样石灰土施工前应对素土路面进行清理,要清除路面垃圾及浮土杂质等,石灰土掺生石灰一起拌和,准备工作就绪后,由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放样,每侧应宽出设计宽30cm,用灰线做标记放出石灰土的摊铺边线。
二、人机摊铺石灰根据设计强度要求,以试验室所出的试验配合比,确定本项目配合比。
在进行施工时,根据路段的最大干密度计算出该路段石灰应摊铺的平方数。
现场采取打方格计量卸水泥,由测量人员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打出方格摆放水泥。
在进行施工时,根据路段的最大干密度计算出该路段每吨应摊铺平米,现场打方格计量卸吨数,人工及装载机摊铺石灰,要用刮板均匀摊铺,防止厚薄不均,摊铺石灰时应距边线10cm,以保证原材料不浪费。
石灰摆放完毕后,经项目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检验认可后,方可摊铺拌合。
三石灰均匀摊铺完毕后,用拌合机进行拌和。
拌合机的拌和宽度2m,施工宽度为17m的需往返九次拌和,拌和速度应根据路面结构状况确定,建议速度为5-8米/分钟拌和深度控制在17cm左右。
拌和时必须配备足够的水车,保证拌后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
拌和时应遵循先外后内的原则进行拌和,先拌和两侧,再拌合中间。
四、整平、碾压拌和结束后,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然后采用水准仪测量配合平地机进行整平,平地机刮平时,应先外后内,先低后高。
整平完毕后,再用1台YZ26t振动压路机压1/3轮弱振1遍,强振1遍,最后用18-21T三轮压路机前后压轮迹碾压2遍,碾压完毕后,试验人员检查压实度,如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压,直到达到设计要求。
从拌和到碾压成型完成,在养生时间内禁止一切车辆碾压。
碾压过程中,有弹簧、松散现象,及时处理对于小面积的弹簧现象施工中采取晾晒加拌石灰处理,对于表面松散的采用洒水湿润,并用压路机排压。
五、养生养生期不小于7天,应使路面在养生期内保一定的湿度,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车辆通行。
六、注意事项(1)灰土作好稳压、测量、精平。
水泥石灰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施工的项目为_____,施工路段位于_____,全长_____米。
该路段的基层采用水泥石灰土结构,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土:选用塑性指数在 12-20 之间的粘性土,土中不得含有杂物、树根等。
(2)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 325 级,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3)石灰:选用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有效钙镁含量不低于 60%。
2、机械设备准备(1)拌和设备:采用稳定土拌和机,确保拌和均匀。
(2)运输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自卸汽车,保证运输及时。
(3)摊铺设备: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摊铺。
(4)压实设备:选用重型压路机,如振动压路机和光轮压路机。
3、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杂物、积水等。
(2)测量放线,确定施工范围和高程控制点。
三、施工工艺流程1、下承层准备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和坡度。
若下承层存在松散、坑洼等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2、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恢复中线,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边线放样,每隔 10-20 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石灰土的设计高程。
3、备料(1)土料:将土料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符合要求。
(2)石灰:将石灰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飞扬。
(3)水泥:将水泥提前运至施工现场,并做好防潮措施。
4、拌和(1)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深度应达到下承层表面 1-2cm 左右,以确保上下层结合良好。
(2)拌和时应先干拌一遍,然后加水湿拌,确保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无灰团、花面等现象。
5、运输将拌和好的水泥石灰土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水分蒸发和离析。
6、摊铺(1)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摊铺,摊铺时应控制好松铺厚度和高程。
(2)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和平整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一、概述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添加石灰等材料来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抗渗性等指标。
本文将从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1. 材料准备•石灰:选用质量稳定的石灰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水:准备充足清洁的水源。
•设备:确保施工所需设备完好,如搅拌机、压路机等。
2. 土壤勘测在施工区进行土壤勘测,了解土壤类型、含水量等基本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三、施工工艺1. 石灰土配制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试验结果确定石灰用量,将石灰和土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进行搅拌拌和。
2. 基层处理将配制好的石灰土铺设在基层表面,采用铲车、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夯实,确保石灰土与基层牢固结合。
3. 处理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状况确定石灰土处理的厚度,通常应在一定范围内,以达到提高基层工程性质的目的。
四、质量控制1. 施工记录施工过程中需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记录石灰用量、水泥土配比、压实次数等数据,以便后期质量验收。
2.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对石灰土基层进行质量验收,检查厚度、均匀性、抗压强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出具相应的施工报告。
五、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材料堆放整齐。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规范进行施工,严禁擅自调整配比和工艺流程。
六、总结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是地基处理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正确施工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做好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关于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相关工程人员在实际施工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同心县同心大道跨清水河大桥至永安街道路工程施工Ⅰ标段路床换填10%灰土专项施工方案青岛公路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同心县同心大道跨清水河大桥至永安街道路工程施工Ⅰ标段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七年六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设计要求 (1)三、施工组织及安排 (2)四、施工方案 (2)五、雨季的施工措施 (8)六、技术保证措施 (8)七、质量保证措施 (9)八、安全保证措施 (10)九、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措施 (11)一、工程概况1、同心大道跨清水河大桥至永安街道路工程1标(K0+000.000~K1+200.000)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2、交通部现行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20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公路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技术规程等。
3、标前会及补遗书有关内容及资料。
4、当地地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特征。
5、工地实际情况踏勘、调查资料以及地方材料资源等。
6、结合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施工能力以及施工同类工程的经验等。
二、设计要求本合同段起点接同心县新区同心大道与清水街交叉口,起讫桩号为K0+000-K1+200,长1200m;包括清水河大桥1座,起点桩号K0+102.4,终点桩号K1+033.6。
路基红线宽度为44米。
道路中心线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设计道路为城市主干路。
根据勘察报告,本路段场地评定为非自重I级(轻微)湿陷性黄土场地。
因此本道路路基应进行地基处理。
本道路路基采用换填方案、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地基,以消除地基土湿陷性,K0+007-K0+040段采用换填方案。
三、施工组织及安排根据人员、机械设备配备情况及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我部拟第一层路床回填作为石灰土填筑试验段,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土的松铺厚度、土的含水量等,即可作为石灰土的施工控制依据。
本路基施工为填方工程,计划安排1个土方机械化施工队组织施工。
投入的主要管理人员:四、施工方案1.原材料的选择和试验本工程所用石灰均通过检测,钙镁含量≥70%以上,符合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对选用的土源和石灰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了取样,并送业主委托的有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了石灰土10%的重型击实检测,掺量10%的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675g/㎝3、最佳含水率为20.4%。
2.施工方案2.1本工程路床换填采用石灰掺量为10%的石灰土,每层20cm,共4层,计0.8m;2.2石灰土采用拌法施工程序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布土→检查布土厚度及含水量→场外拌合→摊铺石灰土→检查含水量和石灰剂量→粗平→稳压→精平→碾压成型→质量检查。
3.准备工作与施工要求3.1施工准备工作路床路槽开挖到位后,此试验段开挖至路床顶以下80cm处,并用平地机刮平处理。
路床整平后,采用光轮压路机进行填前碾压3-5遍,保证碾压密实。
观测碾压后基底标高,并做好记录,以便为后续施工积累经验。
3.1.1石灰土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3.1.2石灰土施工前,对下承层土基用12~15t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3~4遍碾压检验。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翻浆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等、路拌、掺水泥、碾压措施进行处理。
3.2施工要求石灰土在夏季不受气温的影响,避免在雨天进行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石灰土施工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细粒土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②液限≤50%,塑性指数≤26。
③配料必须准确;④石灰土必须摊铺均匀,每层厚度≤15;⑤拌合必须均匀;⑥要严格掌握石灰土层厚度和高程,路拱横坡与面层一致;⑦应在石灰土处于或略小于(如小于最佳含水量1~2%)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压实度标准按重型击实标准。
土基压实度要求≥90%;均为重型击实标准。
4.施工放样根据路面的设计标高,推算出0#台桩顶顶面设计标高,确定地基填筑高度,以满足设计标准,每层压实后需及时进行标高测量,以控制下层回填厚度。
也可以在边桩位置设立指示桩,并将路基各层位标高测放到指示桩上进行施工控制。
石灰土施工前原状土表面应平整,坚实,没有任何松集料和软弱地点;石灰土摊铺前要逐个断面检查下土路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洒水闷料如土过干,要事先洒水闷料,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细粒土闷料一夜,中粒土和粗粒土视细土含量多少可适当缩短闷料时间。
6.拌合与洒水集料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施工过程中设专人看管,随时检查拌合质量,保证灰土拌合均匀,灰剂量达到要求。
在拌合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含水量,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视土类而定可大于1%左右),在洒水拌合过程中,要配合人工拣出超尺寸的颗粒,消除粗细集料“窝”以及局部过分潮湿之处,拌合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含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集料“窝”,且水分合适均匀。
7.整型石灰土拌合均匀后,用拉土车运至工地进行摊铺,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平地机由两侧向中心进行刮平。
8.碾压石灰土施工前,根据试验段施工情况,在地基上和松铺后各测量一次标高,两次所得标高相减得出松铺厚度;压实后再测一次标高,此次标高减去填前所测标高所得值为压实厚度。
由此控制松铺厚度及压实系数K。
整型后,当石灰土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可以进行碾压。
石灰土地基回填先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型,经检查达到规定标高后再进行压实,然后用20T振动压路机全宽碾压1~2遍,每次重叠1/2轮宽,再强振1~2遍、弱振1~2遍,最后再稳压整平。
整个过程一般需碾压6~8遍。
碾压原则为先轻型后重型,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25㎝。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表面土层不受破坏。
碾压过程中,石灰土表面的水分蒸发的太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过程中如又“弹簧”土、松散、起皮等现象,要及时翻开重新处理,以达到质量要求。
两工作段搭接部分,采用对接形式,一段碾压结束后,留未端5m 不碾压,第二天施工时,将前一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拌和碾压。
若第二天不能继续施工的,则在当天最后一端的未端待混合料拌和结束,挖一条与路基宽度一致的槽,槽内放与压实度等厚的方木,方木另一侧用素土回填3m长,然后整型碾压,待继续施工下段时,紧接作业段拌和结束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槽口,造近方木未能拌和部分应人工进行拌和。
宜避免纵向接茬缝,当需纵向接茬缝时,茬缝宜设置在路线中心线附近,接茬应做成梯形,梯级宽度约50cm。
拌和机和其它机械应尽量避免在压成型的灰土上调头,否则需在调头区铺盖一层10cm厚的砂砾,以防损坏灰土表面。
保证施工接茬处要表面平整稳定、密实,无坑洼。
9.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1)搅拌不均匀1、现象:石灰和土掺和后拌合遍数不够,色泽呈花白现象。
有的局部无灰,有的局部石灰成团。
2、原因分析:(1)、拌合遍数不够。
(2)、无强制拌合设备,偷工减料。
3、危害:石灰土的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道路施工效果和使用寿命。
a、4、治理方法:按施工技术规程的规定,将备好的土和石灰按比例交叠堆在拌合场地上,尽量多拌合几遍,达到拌合均匀,色泽一致,无花白现象。
土干时用洒水车补充洒水,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
(2)石灰土厚度不够1、现象:换填石灰土达不到设计厚度。
2、原因分析:(1)、路床底纵横断面高程、平整度、宽度指标未予控制。
(2)、石灰土摊铺厚度控制不均匀。
3、危害:造成道路承载力大小不同,投入使用后出现沉降变形。
4、治理方法:加强路床底标高测量,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所规定的路床工序,控制土路床的密实度、纵横断面高程、平整度、宽度。
尽量将石灰土摊铺均匀,及时进行标高检查。
(3)灰土过干或过湿碾压1、现象:掺拌摊铺的灰土过干或过湿,都偏离最佳含水量较大;往往是过干时,在进行碾压后,再在表面进行洒水,这样只湿润表面,不能使水分渗透到整个灰土中。
过湿时,碾压出现颤动、扒缝现象。
2、原因分析:(1)、土料在开挖、运输或就地过筛翻拌过程中,土料中原有的水分大量蒸发,翻拌过程中又未重新加水。
(2)、所取土料过湿或遇雨或灰土掺拌后未碾压遇雨,没有进行晾晒,在大大超过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碾压。
3、危害:灰土在过干或过湿状态下碾压,均不能达到最佳密实度。
过干的土料或过湿的石灰均不能搅拌均匀;这样将导致灰土层承载力降低,危及整个结构的寿命。
4、治理方法:(1)、石灰土搅拌必须具备洒水设备,及时在翻拌过程中随搅拌随打水花,直到达到最佳含水量。
同时在碾压成活后,如不摊铺上层结构,应不断洒水养生,保持经常湿润。
(2)、取来的土料过湿或遇雨后过湿都应进行晾晒,使其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加灰掺拌。
如拌和后的灰土遇雨,也应晾晒,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如灰土搁置时间过长,还要经过试验,如果石灰失效,还应再加灰掺拌后碾压。
五、雨季的施工措施(1)雨季施工坚持“两个及时”:一遇雨及时检查,积水尽快排除;雨后及时检查、翻浆彻底处理。
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作业的场地不被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2)各工序要紧密衔接,运料车与工地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地基两侧的排水工作,防止地基边坡水毁。
(5)进场的石灰土要随用随进,以免被雨水浸泡。
已摊铺石灰土的,每晚收工前要浅扣一犁,将石灰翻扣于土层中间排压1~2遍,防止夜间降雨被冲。
中午收工前要看天气、阴天如可能有雨来临时亦将石灰翻扣并排压。
六、技术保证措施1.测量放线所用点位,需经常复测、平差后再用;2.加强图纸复核,确保路基断面符合设计;3.石灰实际填筑宽度与设计宽度一致,确保设计有效宽度;4.石灰土压实度的检测密度符合规范要求,特殊地段加密测点;5.每层填筑结束后,顶面要留有1.5%排水坡;控制好压实度是保证地基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使地基压实有较高的质量,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a)正确选用压实设备。
b) 控制碾压速度。
通常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作业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以内。
确保碾压速度均匀,碾压轮迹重叠,前后两次轮迹要重叠1/2轮宽。
碾压通过两个施工段时,压路机碾压轮必须超过该两个施工段的接茬处1m。
c) 碾压遍数可根据试验段来确定,当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低粘性土压实所需的碾压遍数平均为4~6遍,对粘性土压实,平均为6~8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