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结构习题一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时间:30分钟)考查点一能层、能级、构造原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D.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n为能层序数)解析同一原子中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离核越远,A、C项均错误;在同一能级中,其轨道数是一定的,不论其在哪一能层中,B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3d轨道的能量小于4s轨道的能量D.同一原子中,2p、3p、4p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解析A项中1个2s电子被激发到2p能级上,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正确;B项中3p2表示3p能级上填充2个电子,错误;C项中由于能级交错,3d轨道的能量大于4s轨道的能量,错误;D项,同一原子中电子层数越大,能量也就越高,离核越远,故2p、3p、4p电子的能量增大,错误;故选A。
答案 A3.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能级的能量高低(1)2s____3s (2)2s____3d(3)3p____3s (4)4f____6f解析相同能层上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n s<n p<n d<n f,不同能层上符号相同的能级的能量高低:1s<2s<3s<4s……答案(1)< (2)< (3)> (4)<考查点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4.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Ca2+:1s22s22p63s23p6B.O2-:1s22s22p4C.Cl-:1s22s22p63s23p6D.Ar:1s22s22p63s23p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构造原理来书写电子排布式,已知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O2-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B错,A、C、D均正确。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基础达标】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分子 B. 原子 . 质子 D.电子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 中子数 B.电子数 C.原子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 g B. 1/12 g C.12 D.1.66×10-27 kg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正确的是()A.②④⑥ B. 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7.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________,电性________,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8.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_,中子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________。
9.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________。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
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22s22p63s23p64s1.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 :[Ar]4s1。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一、原子结构、核素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微粒构成(2)原子构成的表示2.原子结构中的微粒关系 (1)原子(2)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质子数+电荷数3.同位素 核素 (1)概念辨析(2)同位素的特征①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一般不变。
(3)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应用※基础小题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2)34S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3)2H +核外电子数为2 (×)(4)13C 和15N 核内中子数相差1(√)(5)H 3O +和OH -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6)1H 182O 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 -1(√)(7)质量数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8)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9)一种单质中可能含有多种核素,如O 2中含16O 、17O 、18O 三种核素(√)(10)11H +、21H +和31H +互称同位素(×)2.(1)在6Li 、7Li 、23Na 、24Mg 、14C 、14N 六种粒子中,包含___5___种元素,___6_____种核素,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6Li 与7Li____,中子数相等的核素是_____23Na 与24Mg_____。
(2)D 3O +中的质子数为____11____,电子数为___10_____,中子数为____11____。
※常考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A .235 g 核素235 92U 发生裂变反应:235 92U +10n ――→裂变 9038Sr +136 54Xe +1010n ,净产生的中子(10n)数为10N AB .3517Cl 与3717Cl 得电子能力相同C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 92UD .235 92U 和238 92U 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例2.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原子的组成课后作业1.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稳固, 以下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构造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 以下选项中与a、b、 c 相对应的是 ( )A .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 .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 . 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 . 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2.对于原子的表达错误的是() 。
..A.原子还可以再分B.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C.原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对于相对原子质量,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B .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克C . 采纳相对原子质量后, 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D .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4.据中央电视台报导,科学家曾经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 含量来推测古城年月,碳 14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
以下对于碳14 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8B.质子数为 6C.电子数为 6D.原子质量为145.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响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可分红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般氢原子没有中子B.重氢原子的核外有 2 个电子C.重氢原子的中子数为 2D.重氢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6.以下对于原子核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往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②往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概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概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 .②⑦ C .③④ D .②⑥⑦7.原子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 ______________ 组成的,由于 ________________ 不一样,原子也不一样。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本章总目标: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E?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2Pauli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3Hund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hh)。
?Pmv13.6eV。
n2h)。
?m 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第五节:元素周期表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1:原子半径——○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
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3:电子亲和能——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电子亲和能基本呈增加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呈减小的趋势。
4:电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电负性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至下随着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而电负性递减。
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电子
C .中子、电子
D .质子、中子 2.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 ( )
A .原子不能得失电子
B .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
C .原子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 .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 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 )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4. 如右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5.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 )
6.下列粒子中,最外电子层不是稳定结构的是( )
A.氖原子
B.氯原子
C.钠离子
D.硫离子
7.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则该元素属于( )
A.金属元素
B.非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
D.不能确定 8.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会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
B.相对原子质量
C.中子数
D.化学性质 9.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C.Na 比Na +少一个电子 D.Na +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10.Ca 2+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是( )
A.钙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B.钙原子有2个电子层
C.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2个钙离子
1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1) 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 (5)原子核 (6)电子层数 (7)最外层电子数
A.(1)(3)(5)
B.(2)(4)(6)(8)
C.(2)(5)
D.(1)(5) 12 .某元素R 的原子核带x 个正电荷,则R 2+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A.x-2
B.x+2
C.x
D.无法确定
13. 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
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4、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15 B 、 66 C 、49 D 、164 15.某原子获得2个电子后,发生改变的是( )
A .核电荷数
B .电子层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明显增加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稀有气体元素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 .所有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都为8个
C .金属、非金属失得电子后趋向稳定结构
D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
17.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在原子内部的分布情况为 ( )
A .三种粒子均匀地分布于原子内
B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绕核高速旋转
C .质子和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子绕核高速旋转
D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18.有下面两句话:“若两种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所含质子数一定相同”;“若两种微粒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对这两句话可做出的判断是 ( )
A .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 .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 .两者均正确
D .两者均错误
二、填空题
1.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的。
2.在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 ,电性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由 决定,所以核电荷数= =___ __。
不同的原子,______不同,由此可见,______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上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粒子的符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一共表示 种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3)核外电子排相同的是 (
4)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4.下面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原子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离子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核电荷数的增加,依照一定的规律将1~18号元素顺次排列成下表。
运用所学过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根据上表进行填空。
(1)在化学反应中,第Ⅰ纵列的元素比较容易 电子;第Ⅵ纵列、第Ⅶ纵列的元素比较容易 电子,(除去H 之外)通常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数。
(2)从原子结构上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同一纵列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
(3)在表中,和氖原子核外电子排步相同的两种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 和 ,三种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分
是 、 、 。
6.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 3+离子和H 3分子。
请回答: (1)1个H 3+离子中含有____个质子,_ _个电子。
(2)构成H 3分子中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填序号)。
(3)H 3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单质或化合物)
7.某微粒A 核外有10个电子,核内有13个质子,此微粒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_;某微粒B 的结构示意图是,A 、B 两微粒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属于同种____________.
8.下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
(1)A —E 共表示______________种元素.
(2)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_. 9.某微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该粒子为中性,则X=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粒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_,若带2个单位负电荷,则,X=_____. 10.表4-4是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近似相对原子质
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纳 11 12 11 2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