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护理查房(1)
- 格式:pdf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25
梗阻性黄疸护理业务查房梗阻性黄疸是指胆道系统内或外的梗阻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从而使得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造成黄疸。
患者出现黄疸后,需要进行护理业务查房,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提高康复效果。
本文将从护理观察、护理措施和护理教育等方面介绍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业务查房。
一、护理观察1.皮肤黄疸程度:观察患者黄疸的程度,以及是否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
2.排尿情况:观察患者的尿量和颜色,梗阻性黄疸患者常常出现尿量减少和深色尿。
3.大便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脂肪泡沫便、灰白色便或粪色便脱色等异常情况。
4.腹胀和疼痛: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胀和疼痛等不适症状。
5.精神状态和食欲: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食欲变化,梗阻性黄疸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
6.体温和心率:观察患者的体温和心率,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7.监测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及时发现贫血和出血倾向。
二、护理措施1.给予营养支持:由于梗阻性黄疸患者常常食欲不振,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高能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2.祛风解湿:根据中医理论,梗阻性黄疸主要是湿热内蕴引起的,因此可以采用适当的中药进行祛风解湿的治疗,如黄柏泻黄汤、茵陈蒿汤等。
3.积极处理并发症:梗阻性黄疸患者容易出现感染、胆红素脑病、胆汁淤积等并发症,需要积极处理,如给予抗生素治疗、进行胆汁引流等措施。
4.监测胆红素水平:定期监测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保持患者安静: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6.防止晕厥和跌倒:梗阻性黄疸患者常常出现晕厥和跌倒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在床边放置护栏,协助患者进行活动。
三、护理教育1.饮食疗法:教育患者按照医嘱进行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药物治疗:教育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利胆药和解痉药等。
3.术后护理: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教育患者注意伤口护理和恢复的相关知识。
梗阻性黄疸护理查房梗阻性黄疸护理查房(1)共26页目录-1-梗阻性黄疸疾病知识-2-病例分析-3-相关护理诊断-4-护理目标-5-相关护理措施-6-健康教育梗阻性黄疸的定义-黄疸的概念: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5mg/d1或25.6mo1/L时,-皮肤、巩膜出现黄染体征称为黄疸;即高胆红素血症,可出现-在胆红素代谢的任何一个环节上的障碍。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障碍,从而起胆-汁在肝内淤积的一种病变,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血胆红素明显升高,其症状有:皮肤色泽改变、皮肤瘙痒,腹痛,发热、寒战,尿、粪色泽改变。
-3梗阻性黄疸的良性病因-胆骧-胆管结石-胆囊结石-ww.we-om-胆总管-胆囊中的胆结石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良性病因-1.结石:胆总管、肝总管、肝管、肝内胆管(最多见)2.炎症:重症胆管炎、-急性即慢性胰腺、术后胆管狭窄、胆总管周围粘连3:遗传:先天性胆道-闭锁4:肿瘤:腺癌、乳头状癌、囊腺癌、纤维癌、平滑肌癌等。
很少见.寄-生虫:蛔虫、华枝睾吸虫-恶性病因-1.肝癌2.胆总管癌3.胆囊癌,发现即已晚期4.壶腹周围癌,黄疸出现较早5.头-癌,可切除,52%无痛黄疸6.十二指肠乳头癌7.腹腔内淋巴结转移8.周围脏器-肿瘤压迫(如胃癌)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病史-结石性-嘉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年龄-中年以后多见-中老年-40-60岁好发-性别-女性见-男性多见-多为女性-既往-多有类似反复发作-无反复发作-发热-多有畏寒发热-多数无,可有低热-发作性发热,偶畏寒缓起,进行性加重-急起,升降波动大,-常达1530mg%,-<10mg%-胆管癌时可有波动-腹痛-典型者阵发性绞痛-无明显腹痛体征:-结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体重减轻-不显著-较显著-逐渐消瘦-根据癌肿部位-明显肿大,质硬,-肝肿大-一般-决定,多数无-表面光滑或细颗粒状-腹-水-阴性-有转移时阳性-晚期出现-一般不大-多数肿大检查:-结石性-癌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白细胞-中性增加-不增高-大便-多变,偶变浅-变浅,常呈陶土色-便潜血-阴-壸腹癌可阳性-尿:尿胆原-↓-↓-0-粪:尿胆原-血:胆红素-↑↑-尿:胆红素-阴或阳-SGPT-一般正常-晚期增-AKP-血胆固醇-絮状反应-晚期阳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有可能通过手术或器械的方法得到根治或缓解,手术:-良性:胆道探查、T管引流,胆肠吻合(胆总管十二指-吻合、Roux-en-Y,ERCP取石、乳头切开或安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