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尺寸链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381.00 KB
- 文档页数:9
尺寸链期末复习考试模拟测试练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尺寸链是指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2.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一条尺寸链中封闭环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3.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环。
()4.在装配尺寸链中,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影响装配精度。
()5.在确定工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时,要根据零件的工艺方案紧紧抓住“间接获得”的尺寸这一要点。
()6.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按加工顺序确定,加工顺序改变,封闭环也随之改变。
()7.封闭环常常是结构功能确定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位置精度等。
()8.零件工艺尺寸链一般选择最重要的环作封闭环。
()9.组成环是指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没有影响的全部环。
()10.尺寸链中,增环尺寸增大,其它组成环尺寸不变,封闭环尺寸增大。
()11.封闭环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12.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13.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值确定后,组成环越多,每一环分配的公差值就越大。
()14.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5.当所有增环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6.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就要增大各组成环的公差值。
()17.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就应尽量简化结构,即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
()18.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
()19.尺寸链的特点是它具有封闭性和制约性。
()20.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能保证零部件的完全互换性。
()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1.如图4-1所示尺寸链,属于增环的有____。
A.A1B.A2C.A3D.A4E.A52.如图4-1所示链,属于减环的有______。
A.A1B.A2C.A3D.A4E.A53.如图4-2所示尺寸链,属于减环的有______。
制造工程基础—2013年春季学期工艺尺寸链计算与综合80±0.0850±0.1A 1要求标注尺寸时,应有计算过程2-±0.18 0±0 . 0 8 5 0±0 . 1800.08 =±250 =±1 =2-±0.180±0.0850±0.1800.08=±0.017507.5+=?=0.017507.5+=2-±0.18 0±0 . 0 8 5 0±0 . 1800.080.0175 7.5?0.01757.52-±0.180±0.0850±0.1合格与否,要视孔直0.08±例2.某零件的最终尺寸要求如图(a)所示,加工顺序见图(b),求钻孔工序尺寸F。
10-0.215 0.250-0.34图2(a)50-0.4工序1车孔及端面50-0.3410.4-0.3工序2车外圆及端面F工序3钻孔10-0.2工序4磨外圆及台肩面图2(b)10-0.215 0.250-0.34图2(a)50-0.4工序1车孔及端面50-0.3410.4-0.3工序2车外圆及端面F工序3钻孔10-0.2工序4磨外圆及台肩面图2(b)AA1FA2A1=10-0.2A2=10.4-0.3A=15±0.2用一个尺寸链求解A 0A 1FA 2A 1=10-0.2A 2=10.4-0.3A 0=15±0.2封闭环公差小于已有组成环公差之和,要进行公差调整A 1=10-0.13A 2=10.4-0.13尺寸链环增环A 2增环F A 0算式ES 0算式EI 0算式封闭环A 015+0.2-0.210.40-0.1314.6+0.07-0.07减环A 1-10+0.130F =14.6±0.07必须提高前道工序的精度,才能保证本工序加工精度要求例3:在图示的偏心零件中,表面A 要求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规定为0.5~0.8mm ,零件上与此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1)精车A 面,保证尺寸2)渗碳处理,控制渗碳层深度为H 1;3)精磨A 面,保证尺寸;同时保证渗碳层深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五章工艺尺寸链一、填空题1.尺寸链中的环按性质不同分成和两种。
2.组成环按其对封闭环的影响分为和两种。
3.按尺寸链的功能要求分为、和三种。
4.按尺寸链各环的空间位置、和三种。
5.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分为和两类。
6. 应用尺寸链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时,有、和三种计算形式。
7. 反计算中对各组成环分配公差主要有、和三种方法。
二、判断题〔〕1.尺寸链必须是一组相关尺寸首尾相接构成的尺寸封闭图,应包含假设干个间接保证的尺寸和一个对此有影响的直接保证的尺寸。
〔〕2.尺寸链中间接保证的尺寸的大小和精度受直接获得的尺寸大小和精度的影响,并且间接保证的尺寸的精度必然低于任何一个直接获得的尺寸的精度。
〔〕3.极值法是按误差最不利的情况〔即各增环极大减环极小或相反〕来计算的,其特点是简单、可靠。
〔〕4.反计算主要用于工艺过程设计时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尺寸时的设计计算。
〔〕5.等公差值分配方法计算简单,但没考虑到各组成环加工的难易、尺寸的大小及要求的不同,显然这种方法是不够合理的。
三、名词解释2.工艺尺寸链3.装配尺寸链4.封闭环5. 组成环四、分析题1.试述如何判断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五、计算题1. 如下图零件的尺寸6±不便于直接测量,生产中一般通过测量尺寸3A 作间接测量。
试确定测量尺寸3A 及其偏差,并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会出现假废品。
2. 以下图为某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尺寸024*******..++φmm 和键槽深16004.+=t mm 。
其工艺过程为:〔1〕车外圆至0100528..-φmm ;〔2〕铣键槽深至尺寸H ;〔3〕热处理;〔4〕磨外圆至尺寸024*******..++φmm 。
试求工序尺寸H 及其偏差。
3.图为轴套类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端面,现需在铣床铣出右端槽并保证00605.-及26±0.2的尺寸,求试切调刀时的度量尺寸H 、A 及上、下偏差。
4.图所示零件,其内外圆均已加工,现要铣键槽。
1.采用火花磨削方法加工某齿轮轴的端面如下图所示,其前后有关的工序为:(1)精车工序,以精车过的A 面为基准精车B 面,保持工序尺寸L 1;再以B 为基准,精车C 面,保持工序尺寸L 2。
(2)在热处理后的磨削工序中,对B 面进行磨削,控制磨削余量为0.10.02Z =±mm 。
求车削工序的尺寸L 1和 L 2。
(10分)、解:(1)① 建立尺寸链:(1分)②00.1745-为封闭环,1L 为增环,0.10.02±为减环。
(1分)③45=1L -0.1 1L =45.1mm (1分)④0=1ESL -(-0.02) 1ESL =-0.02mm-0.17=1EIL -0.02 1EIL =-0.15mm (1分)⑤故工序尺寸1L =45.10.020.15--mm=45.0800.13-mm (1分) (2)① 建立尺寸链:(1分)②00.5233-为封闭环,2L 、0.10.02±为增环。
(1分)③233=2L +0.1 2L =232.9mm (1分)④0=2ESL +0.02 2ESL =-0.02mm-0.5=2EIL -0.02 2EIL =-0.48mm (1分)⑤故工序尺寸2L =232.90.020.48--mm=232.8800.46-mm(1分)2. 如下图所示为一台阶零件,若以A 面定位用调整法铣平面C 、D 及槽面E 。
已知L 1=60±0.2mm ,L 2=20±0.4mm ,L 3=60±0.8mm ,试求工序尺寸及其极限偏差。
(8分)解:(1)建立加工D面的尺寸链:(1分)L2为封闭环, L1为减环,L D为增环(1分)20 = L D -60 L D =80 0.4 = ESL D -(-0.2) ESL D =+0.2-0.4= EIL D -0.2 EIL D =-0.2 故加工D面的工序尺寸L D =80±0.2mm (2分)(2) 建立加工E面的尺寸链(1分)L3为封闭环, L1为减环,L E为增环(1分)60 = L E -60 L E =120 0.8 = ESL E -(-0.2)ESL E =+0.6-0.8= EIL E -0.2 EIL E =-0.6 故加工E面的工序尺寸L E =120±0.6mm (2分)3. 零件的简图及工序图如下图所示,试求工序尺寸L1、L2。
1、 加工下图所示阶梯轴 ,其相关工序如下 :(1) 车端面1 ;(2) 车台阶面2 ,保证端面1和台阶面2之间的尺寸A 1 ;(3) 车端面3 ,保证尺寸A 2=00.2080-mm ; (4) 磨台阶面2 ,保证尺寸A 3=00.1430- mm ;根据工艺能力,磨台阶面2的余量Z 若在0.10mm~0.64mm 之间则较合适,已定工序尺寸A 1的基本尺寸为49.5mm ,试确定工序尺寸A 1的上下偏差。
2、 加工下图所示齿轮内孔,其相关工序如下:(1) 拉孔至尺寸D 1为0.100039.6φ+mm ; (2) 拉键槽保证尺寸A 1;(3) 热处理(略去热处理变形的影响);(4) 磨孔至尺寸D 为0.050040φ+mm ; 为了使轮毂槽深度满足设计要求A 为0.300046+ mm ,试确定工序尺寸A 1及其上、下偏差。
3、 加工下图所示轴上键槽,其相关工序如下:(1) 车轴外圆至d 1为00.10028.5φ-mm ;(2) 在铣床上按尺寸H 1铣键槽;(3) 热处理(略去热处理变形的影响);(4) 磨外圆至尺寸d 为00.01628.024φ-mm ;为了使键槽深度H 满足设计要求为0.16004+mm ,试确定工序尺寸H 1及其上、下偏差。
4、 加工下图所示轴套,各轴向尺寸见图,其中L 1=00.0536- mm , L 2=0.050.0526-+mm ,零件加工时要求保证尺寸L =0.100.106-+mm ,但这一尺寸不便于测量,只好通过度量L 3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 3及其上下偏差。
5、 装配车床溜板部件,已知床身尺寸A 1为0.084025+mm ,溜板尺寸A 2为0.0650.06520-+ mm ,压板尺寸A 3为0.0060.0065-+mm ,现要求装配间隙A 0尺寸为0.005~0.025mm ,试校核装配间隙A 0能否得到保证。
若得不到保证应更改哪一环比较合理?6、 加工下图所示的机座零件,其中A 、B 、C 面已先行加工至要求尺寸,A 、B 面间距离H 1=0.100280+ mm ,B 、C 面间距离H 2=00.0680-mm ,现以A 面为工序基准按工序尺寸L 镗孔,要求保证孔中心线和C 面之间距离H 3=0.150.15100-+ mm ,试确定工序尺寸L 及其上、下偏差。
第十二章尺寸链12-1填空:1、零、部件或机器上若干并形成得尺寸系统称为尺寸链。
2、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分尺寸链尺寸链与尺寸链.3、尺寸链由与构成。
4、组成环包含与。
5、封闭环得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得基本尺寸之与减去所有得基本尺寸之与.6、当所有得增环都就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得减环都就是最小极限尺寸,封闭环必为尺寸。
7、所有得增环下偏差之与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与,即为封闭环得偏差。
8、封闭环公差等于。
9、如图所示,若加工时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2与A3,则尺寸为封闭环;若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1与A2,则尺寸为封闭环.10、“入体原则”得含义为:当组成环为包容尺寸时取` 偏差为零.12—2选择题:1、一个尺寸链至少由个尺寸组成,有个封闭环。
A、1 B、2C、3 D、4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得尺寸称为。
A、增环B、减环C、封闭环D、组成环3、封闭环得精度由尺寸链中得精度确定.A、所有增环B、所有减环C、其她各环4、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应.A、向材料内分布B、向材料外分布C、对称分布12-3 判断题:1、当组成尺寸链得尺寸较多时,封闭环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2、封闭环得最小极限尺寸等于所有组成环得最小极限尺寸之差.()3、封闭环得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得公差值、()4、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时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得一环,() 也即为装配得精度要求。
( )5、尺寸链增环增大,封闭环增大(),减环减小封闭环减小()、6、装配尺寸链每个独立尺寸得偏差都将将影响装配精度( ).12—4简答题:1、什么叫尺寸链?它有何特点?2、如何确定尺寸链得封闭环?能不能说尺寸链中未知得环就就是封闭环?3、解算尺寸链主要为解决哪几类问题?4、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分组法、调整法与修配法各有何特点?各运用于何种场合?12-5计算题:1、某厂加工一批曲轴部件,如图12—13所示,(在教材P234页).经试运转,发现有得曲轴肩与轴承衬套端面有划分现象。
12・1填空: 1、零、部件或机器上若干 秤尾相接 并形成 封闭环图形得尺寸系统称为尺寸链。
2、 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分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与II 艺尺寸链. 3、 尺寸链由封闭环与组成环构成.4、 组成环包含增环 与减环 。
5、 封闭环得基本尺寸等于所有 增环 得基本尺寸之与减去所有 减环 得基本尺 寸之与・6、 当所有得增环都就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得减环都就是最小极限尺寸,封闭环必为 最大极限 ___________ 寸.7、 所有得增环下偏差之与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与,即为封闭环得 下偏差。
8、 封闭环公差等于 _____________ ・9、 如图所示,若加工时以I 面为基准切割A2与A3,则尺寸 A 1 为封闭环;若以 I 面为基准切割A1与A 2 ,则尺寸 A3 为封闭环。
10、 “入体原则”得含义为:当组成环为包容尺寸时取_ 偏差为零.12—2选择题:一个尺寸链至少由 —个尺寸组成,有 __个封闭环。
1、 什么叫尺寸链?它有何特点?答:在一个零件或一台机器得结构中,总有一些互相联系得尺寸,这些尺寸按一立顺序连接成一个封 闭得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尺寸链具有如下特性:(1) 封闭性:组成尺寸链得各个尺寸按一立得顺序排列成封闭得形式。
(2) 相关性:英中一个尺寸得变动将会影响其它尺寸变动。
2、 如何确定尺寸链得封闭环?能不能说尺寸链中未知得环就就是封闭环?答:装配尺寸链得封闭环往往就是机器上有装配精度要求得尺寸,如保证机器可靠匸作得相对位置尺寸 或保证零件相对运动得间隙等。
在建立尺寸链之前•必须查明在机器装配与验收得技术要求中规怎得 所有集合精度要求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就就是这些尺寸链得封闭环。
零件尺寸链得封闭环应为公差等级要求最低得环,一般在零件图上不需要标注•以免引起加工中得 混乱.工艺尺寸链得封闭环就是在加工中自然形成得,一般为被加工零件要求达到得设讣尺寸或工艺过 程中需要得尺寸。
尺寸链试题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十二章尺寸链12-1填空:1、零、部件或机器上若干首尾相接并形成封闭环图形的尺寸系统称为尺寸链。
2、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分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
3、尺寸链由封闭环和组成环构成。
4、组成环包含增环和减环。
5、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6、当所有的增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7、所有的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即为封闭环的下偏差。
8、封闭环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9、如图所示,若加工时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2和A3,则尺寸 A1 为封闭环;若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1和A2,则尺寸 A3 为封闭环。
10、“入体原则”的含义为:当组成环为包容尺寸时取下偏差为零。
12-2 选择题:1、一个尺寸链至少由 C 个尺寸组成,有 A 个封闭环。
A、1B、2C、3D、4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 C 。
A、增环B、减环C、封闭环D、组成环3、封闭环的精度由尺寸链中 C 的精度确定。
A、所有增环B、所有减环C、其他各环4、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应 A 。
A、向材料内分布B、向材料外分布C、对称分布12-3 判断题:1、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封闭环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2、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所有组成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3、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 √ )4、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时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也即为装配的精度要求。
(√)5、尺寸链增环增大,封闭环增大(√),减环减小封闭环减小(×).6、装配尺寸链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将影响装配精度(√)。
四、简答题:1、什么叫尺寸链它有何特点答:在一个零件或一台机器的结构中,总有一些互相联系的尺寸,这些尺寸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1. 图示偏心轴零件表面P 要求渗氮处理。
渗氮层深度规定为0.5~0.8mm ,工艺安排为:(1)精车P 面,保证尺寸mm 01.04.38-Φ;(2)渗氮处理,控制渗氮层深度;(3)精磨P 面,保证尺寸mm 0016.038-Φ, 同时保证渗氮层深度0.5~0.8mm 。
画出尺寸链,指出封闭环、增环和减环;确定渗氮处理过程需要控制的渗氮解因为磨后渗氮层深度为间接保证尺寸,所以为封闭环L 0, L 0=mm 3.005.0,L 1=mm 005.02.19-,L 2为磨前渗氮层深度, L 3=mm 0008.019-。
L 1为减环, L 2、L 3为增环。
尺寸链如图所示(2分): 因为∑∑=-+=∑-=mi n m j ji AA A 111所以L 2的基本尺寸为0.5+19.2-19=0.7mm 又因为:∑∑-+==-=1110n m q qmp p EIES ES∑∑-+==-=1110n m q qmp p ESEI EI所以,ES L2=0.25mm ,EI L2=0.008mm ,即L 2=mm 25.0008.07.0。
(4分)P2. 下列三图中:A )表示了零件的部分轴向尺寸,B )、C )为有关工序示意图,在B )工序中加工尺寸mm 01.050-和mm 1.0010+,在C )工序中,加工尺寸h H ∆+0,试计算H 和Δh 值。
(12分)解设计尺寸中没包括mm H 膆0,图B 给出的是按照设计要求的尺寸mm 01.050-和mm 1.0010+,基准重合.图C 的加工尺寸mm H 膆0则转换了基准,从而间接保证了mm 3.004.mm 3.004为封闭环, mm H 膆0,mm 1.0010+为减环, mm 01.050-为增环. (3分)尺寸链如图所示: (1分)因为∑∑=-+=∑-=mi n m j ji AA A 111,所以H 的基本尺寸为50-4-10=36mm.又因为∑∑-+==-=111n m q qmp p EIES ES ,∑∑-+==-=111n m q qmp p ESEI EI 所以,ES H =-0.2mm ,EI H =-0.3mm ,即H =mm 362.03.0--,即H =mm 7.351.00,Δh =0.1mm(8分)H mm1.0010+mm01.050-mm 3.004mm膆3. 加工下述零件,以B 面定位,加工表面A ,保证尺寸10+0.20 mm ,试画出尺寸链,指出封闭环、增环和减环并求出工序尺寸L 及公差。
(6分)解绘出尺寸链图如示。
1分)10+0.20是间接保证的,所以是封闭环。
50±0.05是减环, L 、30+0.050为增环 (1分)。
因为∑∑=-+=∑-=mi n m j ji AA A 111,所以L 的基本尺寸为10+50-30=30mm又因为∑∑-+==-=111n m q qmp p EIES ES ,∑∑-+==-=111n m q qmp p ESEI EI 所以,ES L =0.2-0.05-0.05=0.1mm ,EI L =0+0-(-0.05)=0.05mm ,即L =mm 301.005.0++(4分)4. 图示轴承座零件,Φ300.030mm 孔已加工好,现欲测量尺寸80±0.05mm 。
由于该尺寸不好直接测量,故改测尺寸H 。
画出尺寸链,确定尺寸H 的大小及偏差并指出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6分)解绘出尺寸链图如示。
(1分)80±0.05是间接保证的,所以是封闭环。
Φ15+0.0150mm 是Φ300.030mm 孔的半径,是增环, H 也是增环,尺寸链中没有减环。
(1分) 因为∑∑=-+=∑-=mi n m j ji A A 111,所以H 的基本尺寸为80-15=65mm又因为∑∑-+==-=111n m q qmp p EIES ES ,∑∑-+==-=111n m q qmp p ESEI EI 所以,ES H =0.05-0.015=0.035mm ,EI H =-0.05-0=-0.05mm , 即H =mm 65035.005.0+-(4分)80±0.05 Φ15+0.0150H5. 一轴套工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和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A 定位铣出表面C ,保证尺寸02.020-mm ,求铣C 面工序尺寸。
(6分)解在铣床上以端面A 定位铣出表面C ,求铣C 面工序尺寸即求端面A ——C 距离L1。
要求保证尺寸02.020-mm ,所以尺寸02.020-mm 为封闭环。
尺寸链如图所示,所以65±0.05为减环, 0.05040、L1为增环。
(3分)因为∑∑=-+=∑-=mi n m j ji A A 111,所以L1的基本尺寸为65-40+20=45mm.又因为∑∑-+==-=111n m q qmp p EIES ES ,∑∑-+==-=111n m q qmp p ESEI EI 所以,ES L =-0.1mm ,EI L =-0.15mm ,即H =mm 451.015.0--。
(3分)6. 图示工件A 1=600-0.1,以底面A 定位,加工台阶面B ,保证尺寸A 0=250.250,试确定工序尺寸A 2。
(4分)解工艺尺寸链如图(1分)可知,A0是封闭环,A2是减环, A1是增环。
(1分)解得A2=35-0.1-0.25=34.90-0.15(2分)7.图示箱体Ⅲ、Ⅳ孔中心距尺寸要求为(127±0.07)mm,因不好直接测量,改测内侧孔边距L2,试确定测量尺寸L2。
(4分)解建立尺寸链,其中孔心距L0为封闭环,Ⅲ、Ⅳ孔的半径L1、L3和孔边距L2是组成环(均为增环)。
(1分)由题意:L1=40+0.002-0.009,L3=32.5+0.0150,L0=127±0.07,可求出:L2=54.5+0.053-0.061(3分)8. 图示键槽孔加工过程如下:1)镗内孔至D 1=Φ49.80.0460 ;2)插键槽,保证尺寸X ;3)热处理;4)磨内孔至D 2=Φ500.0300,同时保证键槽深度尺寸H=53.80.300。
试确定尺寸X 的大小及公差。
(6分)解建立尺寸链如图所示(1分),H 是间接保证的尺寸,因而是封闭环。
X 、R 2为增环,R 1为减环(1分)。
计算该尺寸链,可得到: X 基本尺寸:X=H+ R 1- R 2=53.8+24.9-25=53.7(1分) 又因为∑∑-+==-=1110n m q qmp p EIES ES ,∑∑-+==-=1110n m q qmp p ESEI EI 所以,ES x =0.285mm ,EI x =0.023mm ,即X =mm (753285)00230。
(3分)9. 双联转子泵装配要求轴向装配间隙A 0为0.05~0.15mm 。
装配尺寸链如图。
相关尺寸为mm A 02.0317-=,mm A 005.047-=,mm A 02.0517-=,mm A 1.005.0641=。
试:(1)通过计算分析确定能否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2)若用修配法装配,A 4为修配环,T 4=0.05mm ,确定修配环的尺寸及偏差,计算可能出现的最大修配量。
(12分) 解(1)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根据装配尺寸链, A 3 、A 4、 A 5为减环, A 6为增环。
所以封闭环基本尺寸为:)(54360A A A A A ++-==0,偏差为:)(min 5min 4min 3max 6max 0A A A A A ++-==41.1-(16.8+6.95+16.8)=0.55mm ; )(max 5max 4max 3min 6min 0A A A A A ++-==41.05-(17+7+17)=0.05mm 。
所以A 0=mm 55.005.00,因此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不能满足要求。
(6分)(2)采用修配法装配,A 4为修配环,T 4=0.05mm 。
因为修配环A 4为减环,在修配时使封闭环尺寸变大,即越修越大,应满足A 0max =0.15mm 。
即有:)(min 5min 4min 3max 6max 0A A A A A ++-==0.15mm ,所以A 4min =41.1-(16.8+0.15+16.8)=7.35mm ,由T 4=0.05mm ,得A 4=mm 40.035.07。
最大修配量Fmax=mm T Ti 40.010.0)05.02.005.02.0(0=-+++=-∑(6分)10.误差复映现象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特点?若一个工艺系统,其误差复映系数为0.5,工件在本工序前的圆度误差0.5mm,为保证本工序0.01mm的形状精度,本工序最少走刀几次?(6分)(ln0.01= -4.605,ln0.5=-0.693)解工艺系统的刚度视为常量时,若毛坯存在形状误差或材料硬度不均匀,使切削力产生变化,工艺系统受力变形随之变化而产生的尺寸、形状加工误差即误差复映现象。
(2分)特点:毛坯表面上的误差传递到加工表面上,加工表面上必然也有同样性质的误差。
(2分)因为Δg n=εnΔm所以0.01=(0.5)n0.5化简取对数得:n=5.64所以本工序最少走刀6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