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路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90.50 KB
- 文档页数:34
第10章课后习题详解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例题分析★★1. 计算ds y x L⎰+)(,其中L 为连接)0,0(O ,)0,1(A ,)1,0(B 的闭折线。
知识点:第一类曲线积分.思路: L 由三段直线段组成,故要分段积分.解: 如图L OA =AB +BO +则=+⎰ds y x L)(⎰+OA(⎰+AB⎰+BOds y x ))(10,0:≤≤=x y OA ,dx dx y ds ='+=2)(1,2121)0()(1021==+=+∴⎰⎰x dx x ds y x OA10,1:≤≤-=x x y AB ,dx dx y ds 2)(12='+=, 2221)(1010==⋅=+∴⎰⎰x dx ds y x AB注:利用被积函数定义在AB 上,故总有1),(=+=y x y x f10,0:≤≤=y x BO ,dy dy x ds ='+=2)(12121)0()(1021==+=+∴⎰⎰y dy y ds y x BO2121221)(+=++=+⎰ds y x L. 注:1)⎰⎰+=+BAABds y x ds y x )()(,⎰⎰+=+OBBOds y x ds y x )()(对弧长的曲线积分是没有方向性的,积分限均应从小到大. 2)对AB 段的积分可化为对x 的定积分,也可化为对y 的定积分,但OA 段,OB 段则只能化为对x (或对y )的定积分.★★2.计算⎰L yds ,其中L 为圆周4)2(222a a y x =-+.知识点:第一类曲线积分.思路: L 为圆周用极坐标表示较简单.解:L 的极坐标方程:πθθ≤≤=0,sin a rθθθθθad d a a d r r ds =+='+=2222)cos ()sin ()(θθ2sin sin a r y ==∴22020222212212sin 2sin a a d aad a yds Lππθθθθππ=⋅⋅==⋅=⎰⎰⎰.★3. 计算曲线积分⎰Γ++ds z y x 2221,其中Γ为曲线tt t e z t e y t e x ===,sin ,cos ,应于t 从0到2的一段弧.知识点:第一类曲线积分.思路: Γ空间曲线,用空间间曲线第一类曲线积分公式. 解:dt e dt e t e t e dt z y x ds t t t t 3 )sin ()cos ()()()(222222=+'+'='+'+'=∴原式=dt e dt e e tt t-⎰⎰=+⋅2222t 2331e 1)1(2323220---=-=e e t . ★★★1. 计算曲线积分⎰Γ++ds xz z x 22,其中Γ为球面2222R z y x =++与平面0=++z y x 的交线。
第十章:交通可达性分析交通可达性分析可在路网优化、土地使用规划、地价评估、区位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分析区域各位置至其他任意位置的交通便捷程度基于最小阻抗的可达性分析方法不考虑出行目的,可对路网作一般性评价。
()()11111ni ij j j i ni i i A d n A A n =≠==−=∑∑式中,i A 表示网络上节点i 可达性;A 为整个网络的可达性;ij d 表示节点i 、j 间的最小阻抗,可以为距离、时间或费用等。
式(1)节点i 的可达性,为该节点到网络上其他所有节点的最小阻抗的平均值,最小阻抗可以为最短距离、最短时间、最少费用等。
式(2)整个网络的可达性为各个节点可达性的平均值。
该模型主要优点是计算方便,基础数据简单。
主要缺陷是把所有目的地都作同等对待,没有考虑出行目的的差异。
10.2基于最小阻抗的可达性评价研究各路口至整个区域的可达性。
可达性评价包括三个主要步骤:(1)利用ArcGIS 网络分析功能下的【新建OD 成本矩阵】工具计算各路口至其他路口的最短出行时间;【新建OD 成本矩阵】主要用于在交通网络中查找从多个起始点到多个目的地的最小成本路径,并计算出其成本。
成本可以是路程、时间、费用等。
(2)根据公式(1)、(2)统计各路口可达性和路网可达性;(3)利用【插值】工具生成整个研究区域的可达性分布图。
10.2.1 计算O-D 成本矩阵步骤1:打开【基于最小阻抗的可达性评价\可达性研究mxd 】。
步骤2:启动O-D 分析工具。
【Network Analyst 】工具→【Network Analyst 】→【新建OD 成本矩阵】。
步骤3:加载起始点【起始点】→【加载位置】,【加载自】栏设为【交通网络_Junctions 】,即所有路口为起始点。
步骤3:加载目的地点【目的地点】→【加载位置】,【加载自】栏设为【交通网络_Junctions】,即所有路口为目的地点。
步骤5:设置“位置分配”属性【Network Analyst】面板→【图层属性】→【分析设置】,【阻抗】为【车行时间(分钟)】。
十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即利用合理的工程方法和原则来获得在真实机器上工作的可靠软件10.1 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最初由开发者小组开发。
通常,在它需要修改之前会使用一段时间。
由于软件中会发现错误、设计改变规则或公司本身发生变化,这些都导致需要经常修改软件。
为长久使用考虑软件应该被修改。
使用和修改,这两个步骤一直进行下去直到软件过时。
“过时”意味着因效率低下、语言过时、用户需求的重大变化或其他因素而导致软件失去它的有效性。
开发过程模型开发过程包括4个阶段: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最常见的两种开发过程模型1.瀑布模型: 开发过程只有一个方向的流动,这意味着前一个阶段不结束,后一个阶段不能开始优缺点–优点:在下一个阶段开始前每个阶段已经完成–缺点:如果过程中一部分有问题,必须检查整个过程1.增量模型(迭代模型): 软件的开发要经历一系列步骤。
开发者首先完成整个系统的一个简化版本,这个版本表示了整个系统,但不包括具体的细节10.2 分析阶段整个开发过程始于分析阶段,这个阶段生成规格说明文档,这个文档说了软件要做什么,而没有说明如何去做分析阶段的两种独立方法•面向过程分析:依赖于实现阶段使用过程编程语言•面向对象分析:依赖于实现阶段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面向过程分析如果实现阶段使用过程式语言,那么面向过程分析(也称为结构化分析或经典分析)就是分析阶段使用的方法。
这种情况下的规格说明有使用多种建模工具•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显示了系统中数据的流动。
•实体关系图: 用于数据库设计•状态图: 它通常用于当系统中的实体状态在响应事件时将会改变的情况下面向对象分析如果实现阶段使用面向对象语言,那么面向对象分析就是分析阶段使用的方法。
规格说明文档至少使用下列几个工具,•用例图: 给出了系统的用户视图:它显示了用户与系统间的交互。
4种组件–系统、用例、动作者和关系。
•系统(用矩形表示)执行功能。
•系统中的行动由用例(圆角的矩形)显示•动作者(线条人物)是使用系统的某人或某事。
第十章市场营销组合策略14V 策略2差异化与功能化3附加价值与共鸣案例:携程44V策略: 4V是指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的营销理论。
4V营销理论首先强调企业要实施差异化营销,一方面使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树立自己独特形象;另一方面也使消费者相互区别,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其次,4V营销理论要求产品或服务有更大的柔性,能够针对消费者具体需求进行组合。
“4V ” 营销理论强调的是顾客需求的差异化和企业提供商品的功能多样化,它通过提供高附加值以使顾客和企业达到共鸣。
“4V”营销组合理念既兼顾社会和消费者的利益,又兼顾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可以培养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它对于增加产品的功能价值,提高受众满意度和忠诚度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4V 策略的形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原来那种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状态得到改善,沟通的渠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整合。
在这种背景下,营销观念、方式也不断丰富与发展,并形成独具风格的4V 营销理论。
差异化: 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良好形象。
差异化营销一般分为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3个方面。
①产品差异化是指某一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明显优于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从而形成独自的市场。
例如海尔集团满足我国居民住房紧张的需要,推出小巧玲珑的小王子冰箱;美菱集团满足一些顾客讲究食品卫生要求,生产出美菱保鲜冰箱。
②市场差异化是指由产品的销售条件、销售环境等具体的市场操作因素而生成的差异。
大体包括销售价格差异、分销渠道差异和售后服务差异。
③形象差异化指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CI 战略而产生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