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路径分析法
- 格式:ppt
- 大小:358.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12课《新文化运动》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选择题1. 新文化运动中,有人主张写文章要“讲求文法”、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
据此推断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A.政治革命B.思想革命C.文学革命D.科学革命2. 从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
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运动。
”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因为新文化运动()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B.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D.为维新变法兴起创造了条件3. 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
该漫画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一项内容()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供民主,反对专制C.提供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4. 在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上有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自由、平等D.民主、平等5. 下列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康有为6. 从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强调“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语俗字”。
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反对封建礼教B.主张用白话文写作C.提倡男女平等D.重在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中外纪闻》B.《民报》C.《大公报》D.《新青年》8. 从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A.师夷长技B.实业救国C.救亡图存D.“民主”“科学”9.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该废除。
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A.兴起白话文运动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C.传播社会主义思潮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10.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
第12讲静态测试方法1. 【单选题】下面对数据流分析方法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 数据流分析是在程序代码经过的路径上检查数据的用法。
B. 数据流分析不一定能够发现缺陷,但可以发现异常。
C. 数据流分析过程中,需要检查每个变量的使用情况。
D. 数据流异常通常不明显,并且每个异常都会导致不正确的行为。
2. 【单选题】判断下面代码段中有数据流异常的变量是____。
void exchange (int& Min, int& Max) {int help;if (Min>Max) {Max = Help; Max = Min; Help = Min;}}A. Min 和MaxB. Min 和HelpC. Help 和MaxD. Min、Max 和Help3. 【单选题】在控制流图中,不能仅用带标号的圆圈表示的是______。
A. 一条或多条语句B. 一个处理框序列C. 一个条件判定框D. 一个循环结构4. 【单选题】下面是由Case多分支结构转换的控制流图。
A.B.C.D.5.【单选题】以下控制流图的环形复杂性V(G)等于。
A. 5B. 6C. 7D. 86.【判断题】通过控制流图可以发现程序结构的异常。
______7.【判断题】环形复杂度度量主要用于计算程序基本路径集的路径数量。
______8.【判断题】环形复杂度的值越大,理解程序模块的难度越高。
______9.【填空题】程序控制流图中所涉及的图形符号只有两种,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0.【填空题】控制流图可用矩阵表示,矩阵维数等于控制流图的______,矩阵的每个元素对应于____。
11.【简答题】简述环形复杂度的作用。
12.【应用题】根据下图给出的程序流程图,完成以下要求:(1) 画出相应的控制流图(要求对程序中的复合条件进行分解)。
(2) 写出控制流图的矩阵表示。
(3) 计算环形复杂度V(G)。
(4) 找出程序的独立路径集合。
第12讲灯笼里的秘密——简单的算式谜【教学内容】《佳一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暑期绘本版,二升三第12讲“灯笼里的秘密——简单的算式谜”。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加法与乘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悦。
数学思考仔细观察,独立思考,通过数字迷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沟通交流能力。
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分析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找到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准各个图形或数字代表的量。
教学难点找到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准各个图形或数字代表的量。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现在老师就出几个谜语考考大家好不好?生:好。
师:那你们可听好了:(学生猜谜语)备用谜语:谜语1:一个孩子生的好,衣服穿了七八套,头上带着红缨帽,身上装着珍珠宝。
答案是:玉米。
谜语2:千只脚,万只脚,站不住,靠墙角。
答案是:扫帚谜语3:头戴三朵花,身披五彩衣,斗起花衣裙,夸耀自己美。
(孔雀)生积极参与猜谜游戏。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猜谜语。
少先队员欢欢也很喜欢猜谜语,但是她喜欢的是数学谜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动画:学校少先队组织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到幸福院进行慰问演出,他们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文艺表演、书画比赛……欢欢却被一个个漂亮的灯笼迷住了,为什么呢?原来,一个个灯笼上,有许多有趣的算式谜呢!师:小朋友们,这些算式谜有趣吗?生:有趣。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和欢欢去解决这些算式谜题好不好?生:好。
师板书:简单的算式迷。
二、团结协作,探索研究欢欢先来到幸福院门前,远远的就看到了灯笼上的谜语。
209神州教育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分析张旬丽陕西省旬阳县蜀河中学摘要: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是新课改和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对课堂效果评价的标准之一。
在具体教学中,要有效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其核心要素展开教学,根据各个要素的实际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实践路径,以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要素;实践路径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要建立高效课堂,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寻找和应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
这就需要明确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了解和认识到核心要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针对性的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提高其各种能力的提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1]。
教学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第一,老师和学生平等相待,老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教学和学习的主体,二者真诚相待,创造和谐课堂学习氛围。
第二。
老师要关注学生。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情感,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相应教学方法。
接受和给学生提出意见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了解学生的反应和学习过程。
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对其学习情绪、心态和过程要充分了解,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教学。
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行为动态,了解学生的意向,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习。
(二)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信念学生有坚定的学习信念,会积极应用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行主动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一,要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和情感。
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积极自我暗示,提高学习自信心,培养其积极学习的情感,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第十二讲复杂行程问题这一讲,是我们最后一次系统地学习行程问题,我们将针对扶梯问题、优化配置问题、往返接送问题等几类特殊的行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它们都是整个行程问题中复杂度较高,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大家对以前学过的各种分析方法有比较好的掌握,并能够将它们综合运用.本讲知识点汇总:一. 扶梯问题1. 扶梯问题类似于流水行船问题,解题时要注意人速和电梯速度的合成. 2. 和流水行船的不同,扶梯问题通常会考虑“人走的路程”和“电梯带人走的路程”,所以在解题时通常需要把路程分拆.3. 解题时注意比例法的应用.二. 优化配置问题注意“极值”发生时的状况; 三. 往返接送一般的往返接送问题的过程如下:1. 车载甲出发,乙步行前进;2. 在某地甲下车,甲、乙步行,车返回接乙;3. 车接上乙后继续向目的地前进,甲、乙同时到达终点.往返接送的不同类型:1. 车速不变,人速相同;此时图是对称的,即甲、乙会走同样多路程,此时只要把①和②两个过程合并起来考虑即可.2. 车速不变,人速不同;此时两人走的路程不同(走的快的人会多走一些),所以需要先把①、②过程合并,再把②、③过程合并,用这两次过程分别计算比例.3. 车速不同,人速相同; 4. 车速不同,人速不同; 5. 多组往返接送.A B甲 乙① ①②②②③③例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两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卡莉娅在扶梯向上行走,每秒走两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20级,卡莉娅沿扶梯向上走,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她共走了多少级台阶?「分析」当卡莉娅顺着扶梯向前进时,她所走过的路程应该小于扶梯可见部分长度,因为除了她自身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外,扶梯还把她往前带了一段,这两段路程加起来才是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扶梯可见部分练习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两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卡莉娅在扶梯向下行走,每秒走两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20级,卡莉娅沿扶梯向下走,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她共走了多少级台阶?例2.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甲从顶部向下走到底部,共走了150级;乙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共走了75级.如果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那么扶梯可见部分共有多少级?「分析」甲逆着扶梯走,他走过的台阶数比扶梯可见部分台阶数多还是少?乙顺着扶梯走,他走过的台阶数比扶梯可见部分台阶数多还是少?练习2、自动扶梯由上向下匀速运动,甲从顶部向下走到底部,共走了90级;乙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共走了120级.如果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那么扶梯可见部分共有多少级?例3.四辆汽车分别停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四条岔路上,它们与路口的距离都是18千米,四辆车的最大时速分别为40千米、50千米、60千米和70千米.现在四辆汽车同时出发沿着公路行驶,那么最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它们才能设法相聚在同一地点?「分析」4辆车要能够相聚在同一地点,一个前提要求是在相应的时间内,任意两辆车必须能够相聚到同一地点.练习3、一个边长为4千米的正方形环路,它的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汽车,最大时速分别为10千米、10千米、40千米、40千米.允许调整四辆车的初始位置,但必须保证每个环路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车.如果4辆车同时出发,开到环路上的某个地方集合,最少需要多少分钟?例4.某种小型飞机满油最多能飞行1500千米,但不够从A地飞到B地.如果从A地派3架这样的飞机,通过实现空中供给油料,可以使其中一架飞机飞到B地,另两架安全返回A地,那么A、B两地最远相距多少千米?「分析」只需让一架飞机飞到B地即可,其余两架安全返回.返回的两架飞机其实就是给飞往B地的飞机供油的.练习4、一支轻骑摩托小分队奉命把一份重要文件送到距驻地很远的指挥部.每辆摩托车装满油最多能行120千米,且途中没有加油站.由于一辆摩托车无法完成任务,队长决定派四辆摩托车执行任务,其中一辆摩托车负责把文件送到指挥部,另三辆则在中途供给油料后安全返回驻地.请问:指挥部距小分队驻地最远可能是多少千米?例5.高思学校的80名同学去距学校36千米的铁路博物馆参观.但学校只有一辆接送车,车上最多只能载40人(除了司机).已知车速每小时45千米,同学们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那么他们最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到达博物馆?「分析」首先要把全部同学等分成两队,然后保证两队同时达目的地,为了保证尽可能快的到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6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3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4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路?课堂内外空中霸主---战斗机歼击机又称战斗机,二战时期称驱逐机.相对于战略空军的轰炸机,战斗机是指战术空军的机种,战斗机包括歼击机,截击机,强击机.歼击机是夺取制空权的主力机型,通常中低空机动性好,装备中近程空对空导弹,通过中距空中格斗,近距离缠斗击落敌机以获得空中优势,或为己方军用飞机护航.截击机是高空高速的本土防空型机种,机动性通常不如歼击机,装备远程空对空导弹或反辐射导弹,主要任务是拦截高空高速入侵的敌方侦察机,超音速战.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还可以用远程反辐射导弹攻击远处的敌方预警指挥机.早期的歼击机是在飞机上安装机枪来进行空中战斗的;每架歼击机都装有20毫米以上的航空机关炮,还可携带多枚雷达制导的中距拦射导弹和红外线制导的近距格斗导弹和炸弹或命中率很高的激光制导炸弹,以及其他对地面目标攻击武器.歼击机最大飞行时速达300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20千米,最大航程不带副油箱2000千米,带油箱时可达5000千米.机上还带有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主要用来歼灭空中敌机和其他空袭兵,其特点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机动性好.作业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阿呆在扶梯顶部开始往下行走,每秒走3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00级,那么阿呆从顶部走到底部的过程中,自动扶梯移动了多少级台阶?2.自动扶梯匀速向上行驶,男孩与女孩同时从自动扶梯底部向上走,男孩速度是女孩的两倍,男孩走了27级到达顶部,女孩走了18级到达顶部,扶梯露在外面的有多少级?3.一个边长为36千米的正方形环路,它的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汽车,最大时速分别为32千米、36千米、40千米、50千米.允许调整四辆车的初始位置,但必须保证每个环路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车.如果4辆车同时出发,开到环路上的某个地方集合,最少需要多少分钟?4.在一个沙漠地带,汽车每天行驶250千米,每辆汽车最多可载行驶24天的汽油.现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并在完成探测任务后,沿原路返回.那么通过合理安排,其中一辆车能探测的最远距离为多少千米?(两车均要回到出发点,汽车不可在沙漠中停留)5.甲班与乙班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甲班步行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速度是每小时36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两班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公园,那么甲、乙两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路程之比是多少?第十二讲 复杂行程问题例题:例题1. 答案:96详解:卡莉娅每秒走2级,自动扶梯每秒走0.5级,速度比为2:0.54:1=.卡莉娅沿扶梯向上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卡莉娅和扶梯走的时间相同,所以二者的路程比也为4:1.而路程和就是楼梯可见部分的长120级,所以卡莉娅共走了()12014496÷+⨯=级台阶.例题2. 答案:120详解:如图,甲逆着扶梯向下走,行走的距离比扶梯可见部分要长,同时扶梯又把他向上带了一段,这段距离就是图中甲所走路程比扶梯可见部分长出来的那段.乙顺着扶梯向上走,同时扶梯把它向上带了一段,两者相加恰好等于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由于甲、乙两人的路程比为150:752:1=,速度比为3:1,故所花的时间比为21:2:331=.因此图中左侧扶梯与右侧扶梯运行的时间比也为2:3,相应的路程比也是2:3.而这两段扶梯运行的路程总和等于1507575-=级,所以两段扶梯分别为30级和45级,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等于15030120-=级.例题3. 答案:24详解:速度最慢的两辆车的速度和为每小时405090+=千米,它们要相聚到一起,走过的总路程最少为18236⨯=千米,需要的时间最少为36900.4÷=小时,即24分钟.于是24分钟即为所求的最少时间,此时速度最慢的两辆车都沿最短路径超对方所在的岔路开,直到相遇于某个点C .其余两辆车只要以适当的速度往相遇地点C 行驶就可以了.例题4. 答案:2250千米详解:不妨设甲飞机从A 地飞往B 地,乙、丙两架飞机给甲飞机供油.乙、丙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供油给甲,分情况讨论:(1)甲、乙、丙同时起飞,中途C 点乙、丙同时将自己的油给甲,然后返回,此时甲满油前进到B 点,如图所示.设能够支持飞机飞过1500千米的油量为“1”份,可知AC 一段,是乙、丙共“2”份油,使甲、乙、丙共走过5个AC 的距离,而“1”份油可走过1500米,那么AC 一段的长度就是215005600⨯÷=千米.接下来的CB 段,甲满油飞过1500米.这种情况下,AB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 乙 丙(2)甲、乙、丙同时起飞,中途C 点的时候,丙将油分给甲和乙,使甲、乙满油前进,到达D 点的时候,乙将自己的油分给甲,然后返回,使甲满油前进到B ,如图所示.同样设能支持飞机飞行1500千米的油为“1”份,可知丙的“1”份油支持甲、乙、丙走过4个AC ,那么AC 的长度为15004375÷=千米.然后考虑,乙的“1”份油支持甲、乙走过3个CD 段和乙单独走过1个AC段(返回时).可知,CD 段的长度是()150********-÷=千米,然后甲满油走过DB 为1500千米,此时AB 的路程是37537515002250++=千米,大于2100千米,为AB 的最远距离.例题5. 答案:112分钟详解:如图所示.同学步行速度均为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所以汽车满载时和队员速度比为9:1,路程比也为9:1.设汽车把第一部分同学(40名)放下时已经走了9份,那么这时另外40名同学走了1份.然后汽车回来接乙队,做相遇运动,这时汽车和乙队的距离为918-=份,同学步行速度均为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汽车和同学速度比为9:1,所以汽车走了的7.2份,第二拨同学走了的0.8份.这段时间第一拨也走了0.8份.汽车此时离第一拨的距离为8份.此后汽车和甲队同时到达终点.速度比为9:1,所以路程为9:1,相差8份.所以这段时间汽车走了9份路程,第一拨走了1份路程.经分析可知,全程为10.8份,36千米,可知1份为103610.83÷=千米.那么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就是,汽车满载开过109303⨯=千米,队员步行101.863⨯=千米所用的时间,即为()30456560112÷+÷⨯=分钟.甲 乙 丙例题6. 答案:6.5千米详解:如图所示.汽车先送蝙蝠侠队,然后回来接超人队,最终蝙蝠侠队和汽车同时到达.练习:1.答案:160简答:()120414160÷-⨯=. 2.答案:108 简答:由90120:3:212=,1209030-=,得:扶梯可见部分共有()9030233108+÷+⨯=级.3.答案:12简答:相遇时,两辆时速10千米的车的路程和最少是4千米,所以相遇最少需()410100.2÷+=小时,即12分钟. 4.答案:192千米简答:不妨设甲送文件到指挥部,乙、丙、丁三车给甲供油.按照例题4中方法2供油,第一段由丁供油,然后丁返回;第二段由丙供油,然后丙返回;第三段有乙供油,然后乙返回.最后甲满油前进到指挥部.与例题同样的方法计算,可知最远的路程是192千米.作业:1. 答案:50.简答:整个过程经历了秒,自动扶梯移动了级. 50150⨯= 100(31)50÷-=起点体育馆“3”份 “45”份2. 答案:54级.简答:男女生的路程比是3:2,速度比是2:1,那么他们上扶梯的时间比是3:4,所以男生上扶梯时,扶梯走了3份;女生上扶梯时,扶梯走了4份,因为男生比女生多走9级,所以扶梯走的1份就是9级,所以男生走扶梯时,扶梯共走27份,加上男生自己走的,共54份.3. 答案:72.简答:必有两辆车合走了三条正方形的边才能到达相遇点,所以需要最少时间为小时,即72分钟. 4. 答案:4500千米.简答:甲、乙同时出发,中途乙将自己的油给甲,将甲的油装满,注意此处留下一份能够返回出发点的油,等甲回来的时候,用这份留下的油回到出发点.5. 答案:11:8.简答:先让甲送乙班前进,到达一点后返回接甲班,然后与乙班一起到达公园,具体做法见例题.363(4050) 1.2⨯÷+=。
第12讲“智慧大王”在哪里——行程问题(二)【教学内容】《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暑期创新实验版,四升五第12讲““智慧大王”在哪里——行程问题(二)”。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正确理解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数学思考对于稍复杂或特殊情况的行程问题,能够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
问题解决动手操作演示几种特殊行程问题的过程(如:火车过桥、两车相遇等的过程),从而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好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正确理解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2.对于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能够借助直观图分析一些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生:火车头上桥就开始了。
师:好,现在火车开始上桥了,火车的速度是每秒30米。
(教师把板擦从黑板的一边慢慢向另一边推进,直到板擦头接触到黑板的另一边时停下来。
)师:同学们,火车头已经到桥的尽头了,这时火车通过大桥了吗?生:没有,车身还在桥上呢!师:那火车什么情况下才完全通过大桥?生:火车尾离开大桥时火车才算完全通过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慢慢推动黑板擦,直至板擦离开黑板)通过了吗?生:没有,快了……生:停,通过了。
师:通过刚才的情景再现,你发现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走的路程是哪一段?生:黑板的长度+板擦的长度生:桥长+车身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师:对,火车过桥时,因为本身有一定的长度,不能忽略,因而它的行程包含了它所需要通过的路程与它本身的长度。
这就是我们行程问题中的一种类型——火车过桥问题。
凡是需要考虑运动物体自身的长度(队列、物体等)的行程问题,都是属于这一类问题。
板书课题:火车过桥师:那么现在大家算一算,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乘坐的火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教师可充分利用身边现成的东西,如橡皮、铅笔、粉笔文具盒、笔袋等,根据题意动手演示,使应用题的内容形象化,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题的线索解决较复杂的火车过桥问题。
职业教育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活动而逐步生成,没有人类的生存发展活动,就没有教育、就没有职业教育,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职业教育形成的条件,“职业教育是内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生存发展活动本身的要素”[1]。
职业教育这种生成的属性,一方面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另一方面突出了职业教育培养人的教育功能。
职业教育是根据职业分类要求培养社会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职业岗位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其应遵循该类人才培养规律去实践,凸显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独有特色。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即是综合素质较高、掌握某些专业技能、拥有某些特殊专业技巧的复合类人才。
在此意义上这是被人们广泛认可了的概念,其人才培养包含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科学品德素养、心理道德素养,以及尊重社会规律和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要求。
职业教育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强调其职业性、实用性、社会特征、区域特点和应用类型;以了解学生的需要和体验情况为着眼点安排课程与教学实施,应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注重学生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反思个体行动作为中心,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以“用以致学”的行动文化指导学生学习,直接指向学生的高质量毕业和就业。
在这一特定的人才培养要求下,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理论逻辑、发展机理与路径分析◎李洁,王毛文摘 要:职业教育是一种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以技术作为基本内核,指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育人体系,有其独特的类型属性。
首先,以技术哲学为理论剖口,从技术生存、技术知识、技术理性等三方面阐述理论逻辑;其次,以共生理论为内在依据,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外在补充,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四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发展机理;最后,以社会分工为现实基础,指明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的发展方向,在“四合”育人体系框架中形成“五一一对接”的实现路径。
第十二讲复杂行程问题这一讲,是我们最后一次系统地学习行程问题,我们将针对扶梯问题、优化配置问题、往返接送问题等几类特殊的行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它们都是整个行程问题中复杂度较高,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大家对以前学过的各种分析方法有比较好的掌握,并能够将它们综合运用.本讲知识点汇总:一. 扶梯问题1. 扶梯问题类似于流水行船问题,解题时要注意人速和电梯速度的合成. 2. 和流水行船的不同,扶梯问题通常会考虑“人走的路程”和“电梯带人走的路程”,所以在解题时通常需要把路程分拆.3. 解题时注意比例法的应用.二. 优化配置问题注意“极值”发生时的状况; 三. 往返接送一般的往返接送问题的过程如下:1. 车载甲出发,乙步行前进;2. 在某地甲下车,甲、乙步行,车返回接乙;3. 车接上乙后继续向目的地前进,甲、乙同时到达终点.往返接送的不同类型:1. 车速不变,人速相同;此时图是对称的,即甲、乙会走同样多路程,此时只要把①和②两个过程合并起来考虑即可.2. 车速不变,人速不同;此时两人走的路程不同(走的快的人会多走一些),所以需要先把①、②过程合并,再把②、③过程合并,用这两次过程分别计算比例.3. 车速不同,人速相同; 4. 车速不同,人速不同; 5. 多组往返接送.A B甲 乙① ①②②②③③例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两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卡莉娅在扶梯向上行走,每秒走两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20级,卡莉娅沿扶梯向上走,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她共走了多少级台阶?「分析」当卡莉娅顺着扶梯向前进时,她所走过的路程应该小于扶梯可见部分长度,因为除了她自身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外,扶梯还把她往前带了一段,这两段路程加起来才是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扶梯可见部分练习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两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卡莉娅在扶梯向下行走,每秒走两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20级,卡莉娅沿扶梯向下走,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她共走了多少级台阶?例2.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甲从顶部向下走到底部,共走了150级;乙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共走了75级.如果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那么扶梯可见部分共有多少级?「分析」甲逆着扶梯走,他走过的台阶数比扶梯可见部分台阶数多还是少?乙顺着扶梯走,他走过的台阶数比扶梯可见部分台阶数多还是少?练习2、自动扶梯由上向下匀速运动,甲从顶部向下走到底部,共走了90级;乙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共走了120级.如果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那么扶梯可见部分共有多少级?例3.四辆汽车分别停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四条岔路上,它们与路口的距离都是18千米,四辆车的最大时速分别为40千米、50千米、60千米和70千米.现在四辆汽车同时出发沿着公路行驶,那么最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它们才能设法相聚在同一地点?「分析」4辆车要能够相聚在同一地点,一个前提要求是在相应的时间内,任意两辆车必须能够相聚到同一地点.练习3、一个边长为4千米的正方形环路,它的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汽车,最大时速分别为10千米、10千米、40千米、40千米.允许调整四辆车的初始位置,但必须保证每个环路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车.如果4辆车同时出发,开到环路上的某个地方集合,最少需要多少分钟?例4.某种小型飞机满油最多能飞行1500千米,但不够从A地飞到B地.如果从A地派3架这样的飞机,通过实现空中供给油料,可以使其中一架飞机飞到B地,另两架安全返回A地,那么A、B两地最远相距多少千米?「分析」只需让一架飞机飞到B地即可,其余两架安全返回.返回的两架飞机其实就是给飞往B地的飞机供油的.练习4、一支轻骑摩托小分队奉命把一份重要文件送到距驻地很远的指挥部.每辆摩托车装满油最多能行120千米,且途中没有加油站.由于一辆摩托车无法完成任务,队长决定派四辆摩托车执行任务,其中一辆摩托车负责把文件送到指挥部,另三辆则在中途供给油料后安全返回驻地.请问:指挥部距小分队驻地最远可能是多少千米?例5.高思学校的80名同学去距学校36千米的铁路博物馆参观.但学校只有一辆接送车,车上最多只能载40人(除了司机).已知车速每小时45千米,同学们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那么他们最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到达博物馆?「分析」首先要把全部同学等分成两队,然后保证两队同时达目的地,为了保证尽可能快的到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6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3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4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路?课堂内外空中霸主---战斗机歼击机又称战斗机,二战时期称驱逐机.相对于战略空军的轰炸机,战斗机是指战术空军的机种,战斗机包括歼击机,截击机,强击机.歼击机是夺取制空权的主力机型,通常中低空机动性好,装备中近程空对空导弹,通过中距空中格斗,近距离缠斗击落敌机以获得空中优势,或为己方军用飞机护航.截击机是高空高速的本土防空型机种,机动性通常不如歼击机,装备远程空对空导弹或反辐射导弹,主要任务是拦截高空高速入侵的敌方侦察机,超音速战.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还可以用远程反辐射导弹攻击远处的敌方预警指挥机.早期的歼击机是在飞机上安装机枪来进行空中战斗的;每架歼击机都装有20毫米以上的航空机关炮,还可携带多枚雷达制导的中距拦射导弹和红外线制导的近距格斗导弹和炸弹或命中率很高的激光制导炸弹,以及其他对地面目标攻击武器.歼击机最大飞行时速达300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20千米,最大航程不带副油箱2000千米,带油箱时可达5000千米.机上还带有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主要用来歼灭空中敌机和其他空袭兵,其特点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机动性好.作业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阿呆在扶梯顶部开始往下行走,每秒走3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00级,那么阿呆从顶部走到底部的过程中,自动扶梯移动了多少级台阶?2.自动扶梯匀速向上行驶,男孩与女孩同时从自动扶梯底部向上走,男孩速度是女孩的两倍,男孩走了27级到达顶部,女孩走了18级到达顶部,扶梯露在外面的有多少级?3.一个边长为36千米的正方形环路,它的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汽车,最大时速分别为32千米、36千米、40千米、50千米.允许调整四辆车的初始位置,但必须保证每个环路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车.如果4辆车同时出发,开到环路上的某个地方集合,最少需要多少分钟?4.在一个沙漠地带,汽车每天行驶250千米,每辆汽车最多可载行驶24天的汽油.现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并在完成探测任务后,沿原路返回.那么通过合理安排,其中一辆车能探测的最远距离为多少千米?(两车均要回到出发点,汽车不可在沙漠中停留)5.甲班与乙班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甲班步行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速度是每小时36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两班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公园,那么甲、乙两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路程之比是多少?第十二讲 复杂行程问题例题:例题1. 答案:96详解:卡莉娅每秒走2级,自动扶梯每秒走0.5级,速度比为2:0.54:1=.卡莉娅沿扶梯向上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卡莉娅和扶梯走的时间相同,所以二者的路程比也为4:1.而路程和就是楼梯可见部分的长120级,所以卡莉娅共走了()12014496÷+⨯=级台阶.例题2. 答案:120详解:如图,甲逆着扶梯向下走,行走的距离比扶梯可见部分要长,同时扶梯又把他向上带了一段,这段距离就是图中甲所走路程比扶梯可见部分长出来的那段.乙顺着扶梯向上走,同时扶梯把它向上带了一段,两者相加恰好等于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由于甲、乙两人的路程比为150:752:1=,速度比为3:1,故所花的时间比为21:2:331=.因此图中左侧扶梯与右侧扶梯运行的时间比也为2:3,相应的路程比也是2:3.而这两段扶梯运行的路程总和等于1507575-=级,所以两段扶梯分别为30级和45级,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等于15030120-=级.例题3. 答案:24详解:速度最慢的两辆车的速度和为每小时405090+=千米,它们要相聚到一起,走过的总路程最少为18236⨯=千米,需要的时间最少为36900.4÷=小时,即24分钟.于是24分钟即为所求的最少时间,此时速度最慢的两辆车都沿最短路径超对方所在的岔路开,直到相遇于某个点C .其余两辆车只要以适当的速度往相遇地点C 行驶就可以了.例题4. 答案:2250千米详解:不妨设甲飞机从A 地飞往B 地,乙、丙两架飞机给甲飞机供油.乙、丙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供油给甲,分情况讨论:(1)甲、乙、丙同时起飞,中途C 点乙、丙同时将自己的油给甲,然后返回,此时甲满油前进到B 点,如图所示.设能够支持飞机飞过1500千米的油量为“1”份,可知AC 一段,是乙、丙共“2”份油,使甲、乙、丙共走过5个AC 的距离,而“1”份油可走过1500米,那么AC 一段的长度就是215005600⨯÷=千米.接下来的CB 段,甲满油飞过1500米.这种情况下,AB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 乙 丙(2)甲、乙、丙同时起飞,中途C 点的时候,丙将油分给甲和乙,使甲、乙满油前进,到达D 点的时候,乙将自己的油分给甲,然后返回,使甲满油前进到B ,如图所示.同样设能支持飞机飞行1500千米的油为“1”份,可知丙的“1”份油支持甲、乙、丙走过4个AC ,那么AC 的长度为15004375÷=千米.然后考虑,乙的“1”份油支持甲、乙走过3个CD 段和乙单独走过1个AC段(返回时).可知,CD 段的长度是()150********-÷=千米,然后甲满油走过DB 为1500千米,此时AB 的路程是37537515002250++=千米,大于2100千米,为AB 的最远距离.例题5. 答案:112分钟详解:如图所示.同学步行速度均为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所以汽车满载时和队员速度比为9:1,路程比也为9:1.设汽车把第一部分同学(40名)放下时已经走了9份,那么这时另外40名同学走了1份.然后汽车回来接乙队,做相遇运动,这时汽车和乙队的距离为918-=份,同学步行速度均为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汽车和同学速度比为9:1,所以汽车走了的7.2份,第二拨同学走了的0.8份.这段时间第一拨也走了0.8份.汽车此时离第一拨的距离为8份.此后汽车和甲队同时到达终点.速度比为9:1,所以路程为9:1,相差8份.所以这段时间汽车走了9份路程,第一拨走了1份路程.经分析可知,全程为10.8份,36千米,可知1份为103610.83÷=千米.那么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就是,汽车满载开过109303⨯=千米,队员步行101.863⨯=千米所用的时间,即为()30456560112÷+÷⨯=分钟.甲 乙 丙例题6. 答案:6.5千米详解:如图所示.汽车先送蝙蝠侠队,然后回来接超人队,最终蝙蝠侠队和汽车同时到达.练习:1.答案:160简答:()120414160÷-⨯=. 2.答案:108 简答:由90120:3:212=,1209030-=,得:扶梯可见部分共有()9030233108+÷+⨯=级.3.答案:12简答:相遇时,两辆时速10千米的车的路程和最少是4千米,所以相遇最少需()410100.2÷+=小时,即12分钟. 4.答案:192千米简答:不妨设甲送文件到指挥部,乙、丙、丁三车给甲供油.按照例题4中方法2供油,第一段由丁供油,然后丁返回;第二段由丙供油,然后丙返回;第三段有乙供油,然后乙返回.最后甲满油前进到指挥部.与例题同样的方法计算,可知最远的路程是192千米.作业:1. 答案:50.简答:整个过程经历了秒,自动扶梯移动了级. 50150⨯= 100(31)50÷-=起点体育馆“3”份 “45”份2. 答案:54级.简答:男女生的路程比是3:2,速度比是2:1,那么他们上扶梯的时间比是3:4,所以男生上扶梯时,扶梯走了3份;女生上扶梯时,扶梯走了4份,因为男生比女生多走9级,所以扶梯走的1份就是9级,所以男生走扶梯时,扶梯共走27份,加上男生自己走的,共54份.3. 答案:72.简答:必有两辆车合走了三条正方形的边才能到达相遇点,所以需要最少时间为小时,即72分钟. 4. 答案:4500千米.简答:甲、乙同时出发,中途乙将自己的油给甲,将甲的油装满,注意此处留下一份能够返回出发点的油,等甲回来的时候,用这份留下的油回到出发点.5. 答案:11:8.简答:先让甲送乙班前进,到达一点后返回接甲班,然后与乙班一起到达公园,具体做法见例题.363(4050) 1.2⨯÷+=。
初中数学解题模型专题讲解初中数学解题模型专题讲解专题12 12 蚂蚁行程蚂蚁行程蚂蚁行程模型模型 1 1 立体图形展开的最短路径立体图形展开的最短路径模型分析上图为无底的圆柱体侧面展开图,如图蚂蚁从点 A 沿圆柱表面爬行一周,到点 B 的最短路径就是展开图中 AB′的长。
做此类题目的关键就是,正确展开立体图形,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两边之 和大于第三边”准确找出最短路径。
模型实例模型实例例 1.有一圆柱体油罐,已知油罐底面周长是 12m,高 AB 是 5m,要从点 A 处 开始绕油罐一周建造房子,正好到达 A 点的正上方 B 处,问梯子最短有多长?例 2.如图,一直圆锥的母线长为 QA=8,底面圆的半径r =2,若一只小蚂蚁从 A 点出发,绕圆锥的侧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 A 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长是多少?例3.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30cm、20cm、10cm,一只蚂蚁从 A处出发到 B 处觅食,求它所走的最短路径。
(结果保留根号)模型练习模型练习1.有一个圆锥体如图,高 4cm,底面半径 5cm,A 处有一蚂蚁,若蚂蚁欲沿侧 面爬行到 C 处,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
2.如图,圆锥体的高为 8cm,底面周长为 4cm,小蚂蚁在圆柱表面爬行,从 A 点到 B 点,路线如图,则最短路程是多少?3.桌上有一个圆柱形无盖玻璃杯,高为 12 厘米,底面周长 18 厘米,在杯口 内壁离杯口距离 3 厘米的 A 处有一滴蜜糖,一只小虫 22 杯子外壁,当它正好在蜜糖相对方向离桌面 3 厘米的 B 处时,突然发现了蜜糖,问小虫至少爬多少厘米才能到达蜜糖所在的位置。
4.已知 O 为圆锥顶点,OA、OB 为圆锥的母线,C 为 OB 的中点,一只小蚂蚁 从点 C 开始沿圆锥侧面爬行到点 A,另一只小蚂蚁也从 C 点出发绕着圆锥侧面爬行到点 B,它们所爬行的最短路线的痕迹如图所示,若沿 OA 剪开,则得到的圆锥侧面展开图为 ( )5.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到点 B,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6.如图是一个边长为 6 的正蚂蚁从 P 点出发沿木箱表面爬7.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边长为 2 的正方体表面从点 A 出发,经过 路径是最短的,则最短距离为多少?的正方体木箱,点 Q 在上底面的棱上,AQ=2表面爬行到点 Q,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
功、功率教学主题功、功率、机械能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过程学习功和功率相关知识能量的相互转化1.能量的定义?物体能够对外做功,物体具有能量2.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来自哪里?太阳能3.在火山多发地带,断断续续地喷发热泉水,它的能量转换关系是什么? 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4.森林大火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化学能转化为内能5.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内能6.水电站工作是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7.青蛙从地上跃起捕捉害虫,其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答案】B【例2】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紧,对试管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蒸汽把软木塞“嘭”的一声顶开。
“蒸汽顶开软木塞”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请对此能量转化过程作出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例3】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 B.冬天,嘴对着双手哈气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D.不锈钢汤勺放在热汤中【答案】A【答案】A【知识导入】1.小车陷入草地中,农夫用力但没推出,农夫对小车做功了吗?2.两个小朋友拎着一桶水从水池边水平向前走了100米去浇花,他们对桶做功了吗?(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3)计算式 P=W/t.(4)单位:牛顿/米;国际单位的专用名称:瓦特(W).(5)注意事项A.注意区别功与功率.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转化的能量数量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转化的能量快慢),“数量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功率大小不但与功的大小有关,还和做这些功所需的时间多少有关.B.由P=W/t变形为P=F·v可知: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经典例题】题型一:力是否做功的判断【例1】下列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举重运动员单着杠铃不动接受记者照相B.人提着重物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C.人用力推车同时车沿力的方向在水平地面上运动D.小孩用力搬石头,未能搬动【答案】C【解析】A、运动员对杠铃有力的作用,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故人不做功,故A错误;B、人提着重物沿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人在水平方向上对重物没有力的作用,故人不做功,故B错误;C、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同时车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了距离,故人对车做功,故C正确;D、小孩对石头有力的作用,但是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产生距离,故小孩不会做功,故D错误;故选C.【例2】如图所示,四幅图是小新提着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书包的力不做功的是哪幅图()【答案】B【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F=50N,一层楼高3m,一楼到三楼是两层楼高,又因为提箱子的力竖直向上,即水平方向上没有对箱子做功,所以S=3m×2=6m,根据W=FS进行计算即可.W=FS=50N×6m=300J.故选B变式训练:前不久,闽江口发生一起两船相撞事故,致使一货船沉入几十米深的江底.假设沉船上有一只体积为,重为500N的密闭保险箱.现用绳子将保险箱从江底匀速向上拉,在50s内提升了10m(未露出水面),此过程中:(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1)保险箱受到水的浮力和绳子的拉力各多大?(2)保险箱上升的速度多大?(3)拉力做了多少功?【答案】(1)保险箱受到水的浮力和绳子的拉力各为200N、300N;(2)保险箱上升的速度为/s;(3)拉力做了3000J 的功.【解析】(1)知道保险箱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保险箱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保险箱受到的浮力;而保险箱受到水的浮力加上绳子的拉力等于保险箱重,据此求绳子的拉力.保险箱受到水的浮力:F浮=ρ×103kg/m3×10N/kg×=200N,∵F浮+F拉=G,∴绳子的拉力:F拉=G-F浮=500N-200N=300N;(2)知道保险箱上升的距离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上升速度;保险箱上升的速度:v=s t =10m 50s =/s;(3)知道拉力大小和上升的距离,利用功的公式求拉力做功.拉力做功:W=F拉s=300N×10m=3000J【知识导入】请一位同学讲解机械能的相关知识点【内容讲解】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The Industrial Study | 产业研究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56出境领队问题解决路径分析——基于新政策的迷思石磊 无锡太湖学院 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随着2016年《旅游法》与《旅行社条例》的修改,2017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出境领队的新的政策。
本文通过对于新政策的分析,指出其中对于出境领队长期存在的问题的解决路径。
但新政策中也存在如对英语能力要求的具体规定,固定于一社,排除兼职领队等的局限性。
针对新政策的不足,本研究提出了明确英语能力的具体要求,领队执业多元化,建立高素质兼职领队队伍的建议,以期提升领队职业现状,促进出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政策;出境领队;解决路径一、新政策综述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修改《旅游法》的决定,新修正《旅游法》删除了“领队证”,从此领队证退出历史舞台。
2016年12月12日国家旅游局令第42号修改公布的《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以及2017年3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6号修改公布《旅行社条例》,明确领队职业资格的获取从考证准入转为旅行社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实行职业资质备案。
2017年8月15日《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领队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领队资质获取的细则。
2017年9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中,导游资格进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被列为准入类。
2017年11月1日,国家旅游局第44号令公布《导游管理办法》。
因此在新政策,新背景下研究旅游社出境领队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路径,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
二、出境领队问题存在的层面(一)薪酬不稳定首先,从时间上来说,旅游行业有明显的淡旺之分,不同时期领队需求差异显著。
当下旅游社领队的主要收入由基本工资,出团补贴,以及购物和自费的返佣构成。
领队的基本工资普遍较低,通常为当地的最低标准工资,甚至绝大多数旅行社不给导游或领队支付基本工资,缴纳社会保险。
交流探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2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与路径分析刘芹兰(龙岩市武平县农业农村局,福建龙岩 364300)摘要:根据项目主体区分理论并总结借鉴农田土地环境整治投融资管理经验,提出基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融资管理模式的项目选择参要点,依据农田建设项目的管理分部及其工程建设内容等进行选择,并就融资相关法律问题及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模式;路径分析0 引言针对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融资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主要原因。
通过农田建设理论基础分析与典型案例实证探讨,提出了当前高标准新型农田建设投融资经营模式的发展路径政策选择,并针对农田建设投资相关实际问题重点提出了对策建议。
为鼓励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对相关项目投资范围和财政资金投入比例,提供了合理相应的投资参考作为依据;为鼓励社会国有资本积极参与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投资提供了合理的投资路径作为参考。
这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项目开展多元化的投融资管理模式以及选择研究,奠定了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 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融资现状及问题现阶段,由于以政府资金为载体主导的财政投融资运作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需要积极探索一种多元化的投融资运作模式,以促进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项目的持续发展。
中央大力支持倡导针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采用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各省和地方积极响应,但目前大都仍停留在初步摸索研究阶段。
1.1 高标准农田基地建设项目整体盈利性不明,社会保险资本难以批量进入虽然很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鼓励社会企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诸如ppp融资模式等多种市场性农业融资活动模式。
但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国家农业重点项目,其融资特点是自然投资风险大、期限长、综合投资收益低,再加上项目的整体盈利性不完全确定,以及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企业资本的收益边界仍然划分不清,致使其项目盈利性综合收益处于初步探索先行阶段,导致很多社会企业资本难以积极进入。
第12讲有趣的手工课---- 间隔问题(一)【教学内容】《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暑期创新实验版,一升二年级第12讲“有趣的手工课——间隔问题(一)”。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让学生经历有关间隔与点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找到物体排列时,物体的个数比它们之间的间隔多1,间隔的个数比物体的个数少1的这一规律。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
数学思考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指引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间隔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情感态度能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段数和点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间隔问题进行解答题目。
教学难点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学会爬楼梯之间的学问,知道在解决问题是如何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彩纸、剪刀等。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本讲教材及练习册答案:教材:例1:(1)2个点,1段(2)7个点,6段(3)5个点4段变式练习:剪3次,需要6分钟。
例2:10+10+10=30(级)大胆闯关:1:锯3次,需要9分钟2:8+8+8+8=32(级)3:8-1=7(个)练习册:1:15+1=16(个)2:20÷5=4(段) 4-1=3(次)(学生不理解除法可以用加法尝试)3:10+10+10+10+10=50(秒)4:21÷3=7(段) 7+1=8(棵) 8+8=16(棵)(学生不理解除法可以用加法尝试)补充练习:1.在一根长10米的木棍上每隔2米标上一个记号(两头都不用标)。
一共要标几个记号?2.一个圆形花坛的一周长16米,每隔4米摆一盆花,一共要摆几盆花?3.一根彩带长12米,要把它剪成3米长的小段,共要剪几次?4.公园里有一排杨树,每两棵之间的距离都是3米,则第1棵到第7棵之间共有多少米?5.一根木料每锯一次要2分钟,锯成10段要多少分钟?6.时钟几点就响几下,3点时响三下用了4秒钟,5点时要响几下,需要多少秒钟?7.乐乐从1楼到2楼用了8秒钟,照这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六楼需要多少秒?8.一根绳子被剪了2次后,平均每段长2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是多少厘米?补充练习参考答案:1.4个;2.4盆;3.3次;4.18米;5.18分钟;6.4下 8秒;7. 40秒; 8.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