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折折撇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横折--横折钩-教学设计横折横折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区别两种不同的折及其形态。
2、运用“三度四适法”写好笔画横折和横折钩及典型例字“口、日、向、同,进一步巩固书写方法,提高笔锋效果。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笔画和例字的书写方法,运用三度四适法写好每一个字。
教学方法:自主实践、体验探究。
教学流程:一、课前互动。
师:同学们,又到写字课的时间了。
课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拍手接口令的游戏:我说笔画,你们接着说书写要求,好吗?生:好!(我说横——横要平,我说竖——竖要直,我说撇——撇有锋,我说捺——捺有脚,我说折——折要方,我说弯——弯要圆)师:同学们很了不起,牢牢地记住了笔画的书写要求。
那老师也相信,在今天的这节写字课上,你们的表现会更加出色。
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生:有!师:好了,现在我们就开始上课。
师生问好。
二、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字就是优秀文化中最独具魅力的一种。
写好汉字是每个人一生学习、工作、生活必备的基本功和文化素养。
在众人面前如果能写一手好字,的确是令人骄傲的事情。
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同来欣赏几幅优美的书法作品。
配乐(现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是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他的楷书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下面这幅作品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他的书法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他的字,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这幅是唐代欧阳询的作品,他的书法骨气劲俏,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
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他的字端秀清新,漂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是当代书法家司马彦的作品,他的字体运笔平正雄健,结构雍容大方。
这是当代的著名书画家田夫的书法,他的作品笔走奇险,雄浑精强。
高古不失秀美,苍劲而又灵动。
)同学们,欣赏了这么漂亮的书法作品,此时你最大的感受什么?生:我也想写一手好字;生: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书法家;生: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刻苦努力练字,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美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3课横折折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横折折撇的概念和书写方法;
2.掌握横折折撇的基本笔画和规律;
3.能够正确、流畅地书写横折折撇。
二、教学准备
1.教学用纸及书法笔;
2.教学PPT。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概念讲解
讲解横折折撇的基本概念:横折折撇是由一横、一折和一折撇组成的汉字基本笔画。
它较难书写,须重新掌握一定的书写规律。
2. 教学展示
通过教学PPT向学生展示横折折撇的基本笔画和规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理解书写方法和规范。
3. 模仿练习
学生按照PPT上所示的横折折撇书写方法,进行模仿练习。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认真检查和纠正,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和规范。
4. 练习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评估,对书写规范和技巧进行指导和改进,要求学生不断探索和尝试,完善自己的书写技能。
四、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掌握书写规范和技巧,提高其书写水平;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教学需要注意,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差异化教学,保证学生实际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第5课横折折撇》西泠印社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横折折撇的正确写法和基本笔画;2.通过练习横折折撇,训练学生书写的规范、流畅和美观;3.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4.增强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横折折撇的正确写法和基本笔画;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牢记书写规律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主要围绕《第5课横折折撇》展开,教学内容包括:1.横折折撇的正确写法和基本笔画;2.横折折撇的典型写法和创意构思;3.练习题目及字帖选择;4.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指导。
(二)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准备好黑板、粉笔、毛笔、墨汁、字帖等教学工具和材料;2.引入导入:通过举例、板书、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横折折撇的定义和书写技巧;3.展示或播放典型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书法艺术的美;4.示范教学:老师通过实际书写来演示横折折撇的书写技巧,并结合一些错误写法进行讲解;5.练习及指导:让学生放下铅笔,拿起毛笔,在横练、竖写的字帖上进行练习,并根据学生的书写质量进行指导和点评;6.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认真练习、反复操练,以加深印象和提高水平;7.课后讲解:在下一次课堂上,老师可以对上一次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适时给出一些参考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
四、教学评估评估方式:1.老师在课堂上实时观察、指导、点评;2.自评互评:让学生互相检查评价,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3.老师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评分和评语,帮助学生总结和回顾自己的学习成果;评价指标:1.正确书写横折折撇的能力;2.书写规范、流畅、美观的能力;3.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4.认真听课、积极参与、与他人友好沟通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书法字帖、毛笔、墨汁、黑板、粉笔、PPT等。
六、教学反思1.开展《第5课横折折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横折折撇的正确书写技巧,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和艺术审美;2.对于教育大纲要求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初中硬笔笔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折等,并能够熟练书写。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通过例字归纳书写要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书写中。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要领。
2.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书写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美的硬笔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基本笔画: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折等,并通过示例展示如何书写。
3. 示范与练习:教师示范书写基本笔画,学生跟随练习,注意观察教师的书写顺序和笔顺。
4. 比较与分析:学生相互比较书写的作品,分析其中的差异和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书写要领的归纳与总结:学生通过观察例字,总结书写要领,教师进行归纳和讲解。
6. 应用与拓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书写一些复杂的字,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书写的基本笔画是否规范、准确。
2. 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写。
3. 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 示例作品:展示一些优美的硬笔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2. 练习纸:提供一些练习书写基本笔画的纸张,供学生练习使用。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示范和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示范书写,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 鼓励学生练习:学生要多加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
3. 创造展示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并能够熟练书写。
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1 《横折折撇的写法》教学设计宁化县城东小学 刘世明 2017.03.31教学目标:1.认识横折折撇笔画,了解其形态特点及写法。
2.写好例字中的横折折撇笔画,把例字写得正确、端正。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审美,写好汉字。
教学重点:1.掌握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及要领。
教学难点:1.掌握横折折撇的书写要领。
培养学生初步书写审美能力、写法技巧、运笔方法。
2.把“及、延、道”等字写得正确、端正。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 课件、写字课本教 学 过 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已学习了“横折、横撇”的写法,今天,我们要带领同学们更上一层楼---学习由它们组成的复合笔画“横折折撇”的写法。
二、认识笔画横折折撇的形态特点:1.初识笔画“横折折撇”的形态。
(“横折折撇”像什么?)三、探究写法:(一)学习笔画的写法。
1.研讨横折折撇的写法图。
(怎么写好这两个折笔呢?)a .小组讨论交流写法。
b .讲解示范横折折撇的写法。
c .学生练写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先描后写再评)d .评价练笔。
(二)学习例字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延、道、及”例字写法。
a .明白横折折撇有三种写法。
1)第一种是在及字当中的应用。
它的横长撇略长。
如:“及”字。
2)第二种建字底。
横短,撇却长。
如:“延”字。
3)第三种写走之儿。
横短,撇极短。
如:“道”字。
b .示范例字的写法。
c .生练笔,师巡视指导。
(先描后写再评)d .例字展评:四、课堂小结:1.回顾课堂要点,评价学情。
2.《怀素学字》故事融汇学习方法。
五、作业布置:1.完成P50练习。
六、板书设计附右:。
人美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3课横折折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横折折撇在书法作品中的应用。
3. 横折折撇的美学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横折折撇在书法作品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第13课横折折撇》。
2. 讲解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1)讲解横折折撇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
(2)示范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强调横折折撇的书写要领,如用笔力度、笔画粗细等。
3. 练习横折折撇(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练习横折折撇,教师巡回指导。
(2)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3)让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提高书写水平。
4. 讲解横折折撇在书法作品中的应用(1)展示一些含有横折折撇的书法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讲解横折折撇在书法作品中的布局和美感。
(3)引导学生尝试在作品中运用横折折撇,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横折折撇,提高书写水平。
(3)布置作业:运用横折折撇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下节课分享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互相帮助。
2. 学生练习成果:横折折撇书写规范、美观、有力。
3. 学生作品:运用横折折撇,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第15课横折折折钩和横撇弯钩》西泠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的是横折折折钩和横撇弯钩的写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这两种字形的书写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丰富学生的书写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横折折折钩和横撇弯钩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2.掌握横折折折钩和横撇弯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书写这两种字形。
3.能够应用所学的技巧,进行创作,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
教学重点掌握横折折折钩和横撇弯钩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横折折折钩和横撇弯钩的书写技巧和要领。
教学过程1.导入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会学习两种字形-横折折折钩和横撇弯钩,并掌握它们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这两种字形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将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写好汉字,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
2.引入当我们写汉字时,我们通常是从左到右一笔一笔地写。
但是,如果汉字里有很多直线和曲线相互交错,我们该怎么书写呢?今天我们学习的两种字形,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横折折折钩和横撇弯钩是两个非常常见的字形,掌握它们的书写方法和技巧,对于我们写好汉字非常重要。
3.讲解 - 横折折折钩的构造:横钩由一横,三折,一钩组成。
横钩的横和钩应平行,左右对称。
- 水写横折折折钩的书写方法和要领:先写横,向左下方方向转向,向上再次转向,按要求书写好钩。
- 硬笔横折折折钩的书写方法和要领:先写横,向左下方方向转向,向上再次转向,向右下方书写三折,以要求书写好钩。
- 横撇弯钩的构造:横撇钩由一横,一撇,一弯钩组成,横撇钩的横和钩应平行,左右对称。
- 水写横撇弯钩的书写方法和要领:先写横,在横的右边写一小撇,再横过去,从撇的左下方写弯钩。
- 硬笔横撇弯钩的书写方法和要领:先写横,向右上方写一小撇,向右下方方向转向,以要求正确书写好钩。
4.操练 - 分别用水写和硬笔写两种方法,书写横折折折钩和横撇弯钩各5-10遍,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技巧和速度。
小学班会教案新硬笔书法第八周“横折”、“撇折”的写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和“撇折”的基本写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的硬笔书法水平,激发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横折”的写法2. “撇折”的写法教学重点:1. “横折”的起笔、转折和收笔技巧。
2. “撇折”的起笔、折笔和收笔技巧。
教学难点:1. “横折”的转折处的书写技巧。
2. “撇折”的折笔和收笔的书写技巧。
教学准备:1. 硬笔书法教材。
2. 书法练习本。
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横折”和“撇折”的基本概念。
2. 展示一些含有“横折”和“撇折”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书法的美。
二、新课内容1. 讲解“横折”的写法:a. 起笔:从左到右,轻入纸面。
b. 转折:在转折处稍作停顿,调整笔锋,然后向下转折。
c. 收笔:向下稍作停顿,调整笔锋,然后向右收笔。
2. 讲解“撇折”的写法:a. 起笔:从上到下,轻入纸面。
b. 折笔:在折笔处稍作停顿,调整笔锋,然后向右折笔。
c. 收笔:向右稍作停顿,调整笔锋,然后向下收笔。
3. 教师示范“横折”和“撇折”的写法,并强调书写要领。
三、学生练习1.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独立练习“横折”和“撇折”的写法。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横折”和“撇折”的书写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 继续练习“横折”和“撇折”的写法,每个写法各写一行。
2. 观察身边的字体,找出含有“横折”和“撇折”的字,并尝试模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横折”和“撇折”的基本写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书法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他们在练习中掌握书写技巧。
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走之底的字教学目标:1.指导写好两个基本笔画:“横折折撇”“平捺”。
2.指导观察“走之底”三个笔画的关系位置,写好“走之底”这个偏旁。
3.学会观察,学会比较,体会运笔过程,写好“迷、过、边、还、近、这、道、送、连、达”等字。
4.感受中国的汉字之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写好基本笔画和“走之底”,学会写“走之底”的字。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学会比较,感受中国汉字之美,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对汉字的热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个笑话:古代有一个写字潦草的人,一次写信给他的岳父大人,让其代为买杏,由于写得潦草,“杏”字没出头,变成“否”字了,父也不知“否”为何物。
经过多人的论证,疑是“杏”字,于是就买了一筐杏寄去了,并附言:你来信让我去买否,急得我东街转西街跑,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
看来,字迹潦草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我相信我们硒都小学同学们的字肯定不会写这么潦草的,因为写字教学是硒都小学的特色。
我们中国是书法的故乡,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我们要继承这一宝贵的遗产,从小就要学成一手好字,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能写出一手好字常会使人刮目相看,受人尊敬,让人羡慕,无疑也会增强自己的信心。
看来:一手漂亮的字将给你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莫大的帮助。
现在我们来欣赏几幅书法作品,用眼睛去感受书法艺术之美。
二、学习两个基本笔画1.指导观察“横折折撇”,总结写好这个笔画的规律。
描红2.看老师写捺,感受老师的运笔过程,并描红,仿写三、指导观察走之底,写好走之底1.指导观察“走之底”三个笔画的关系,找出规律。
2.学写“走之底”,描红。
四、学习“走之底”的字1.观察“走之底”字的结构,总结规律。
2.掌握方法,练习“逗”字。
五、练写“走之底”的字在写好“逗”字的基础上,练习写“迷、过、边、还、近、这、道、送、连、达”等字。
新硬笔书法第七周“横折”“横撇”的写法(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横折”“横撇”的基本笔画;2.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指导下自觉练习和掌握笔画技巧;3.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增强美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横折”“横撇”的写法;2.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笔画连笔技巧。
三、教学内容1.介绍“横折”、“横撇”字形及相应的笔画基本要领;2.模拟示范笔画过程,注意姿势、速度和力度的控制;3.学生书写练习,重点在于掌握笔画的形态和连笔技巧;4.教师挑选某些作品作为示范,让学生欣赏。
四、教学方法1.演示教学法:教师现场演示笔画技巧;2.群体授课法:全班集中学习课件内容,学生自主跟读书写;3.小组讨论法:分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笔画心得,相互指导。
五、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横折”、“横撇”的基本要领;2.展示反复练习“横折”、“横撇”的过程;3.示范学生正确的姿势和书写方法;4.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实践;5.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笔画心得;6.教师提取学生中优秀的作品做出分享和点评。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作品、听教和问答等方式进行评价;2.学生对所撰写的字行进行互相分享,并提出改进的建议;3.教师每节课需要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监控学生的进步。
七、教学扩展1.在家做作业,进一步练习书写技巧;2.参加书法比赛,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3.利用网络资源,调研并分享各种不同流派的书法,并且可以考虑经典名言排版实践。
八、教学资源1.课件:精选“横折”、“横撇”的范例,并讲解笔画;2.笔墨纸砚:新硬笔、毛笔、颜料、宣纸等;3.视频:笔画教学视频,让学生能够不断回放观看,并理解书法技巧的细节和技巧;4.书画作品:收集一些写作到了丰富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九、学生评价在本节课中,我学到了新硬笔书法“横折”、“横撇”这两个笔画,通过实践练习逐渐掌握了书写技巧,收获颇丰。
同时,我逐渐提高了对书法的兴趣,并且意识到书法与审美、修身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欣赏了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内涵,学习书法的意义,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知道毛笔的种类,怎样挑选毛笔。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上第11课横折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能在书空和运笔书写过程中体会折锋。
2.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了解书法内涵和相关的书法小故事小知识以及学习书法的意义,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传承。
教学重点:横折的写法,横轻竖重。
教学难点: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出示课件)师问:“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写字歌么?”领读《写字歌》,然后,师指出:希望同学们在写字的时候能有正确的坐姿。
二、导入新课: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组合笔画——横折。
”,同时在黑板出示米字格,贴出字卡“”。
同时,板书课题:横折三、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横折像什么?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一把镰刀)师:谁把你观察到的横折的特点说给大家听听?(横折是横画的尾部与竖画的头部拼接而成的,横画的收笔即竖画的起笔。
学生若说出横折是由横和竖组成的也可以)2、横折的写法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现在我们试着研究横折的写法,以及横折的哪个部分最难写。
(小组交流,填写小组需要交流的内容)小组交流内容师:哪个小组试着说说横折的写法?(横折的写法是先写横画,再写一个折角,然后写竖画,竖画写的时候,要向内倾斜)师提问:“这个笔画中你觉得哪里难写?”(横竖连接折角处)提醒学生,在这里要顿笔,成方形。
(出示课题)现在我们来学习横折的运笔(出示课件),同时读横折的运笔(1)逆锋入笔。
(2)折锋向右上行笔。
(3)顿笔、铺毫、调锋、向左下行笔。
(4)顺势提收。
请大家再看一遍,重点看横折的折角处的写法。
教师示范,边写边说重点:横折的写法写横到转折处,将笔锋轻轻提起,转锋向右下横斜按笔,笔毛铺开后,锋根略提,折锋沿中心线向左下运行,至末端收笔同竖画的写法。
注:若学生没看清,可再示范一个。
课题:基本笔画八(横撇弯钩、横折折撇)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笔画横撇弯钩、横折折撇的写法;通过书写练习,使学生对汉字的构成从外形轮廓方面进一步加深认识。
2.示范演示让学生掌握这一笔画的写法。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横撇弯钩”“横折折钩”笔画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能够写出“横撇弯钩”的形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写一个笔画“横折弯钩”,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横折弯钩的书写。
板书:横折弯钩二、新知探究(一)学习“横折弯钩”1.介绍横折弯钩:横折弯钩是横撇的末尾连写弯钩。
2.谁来说说书写横折弯钩时应该怎样写。
3.师范写,讲解,生练写。
(1)确定好起笔的位置,毛笔顺锋入纸,向右上行笔写短横。
(2)轻轻顿笔调锋,向左下方撇出。
(3)提笔调锋,向右下方行笔写弯。
4.展示写好的笔画,横折弯钩在汉子中应该怎样书写呢?5.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提示,自主学习例字。
(1)了解例字的结构特点。
(2)小组交流。
(二)学习“横折折撇”1.分析探究、自学“横折折撇”的写法。
出示横折折撇的写法图:请观察横撇和横折折撇有哪些异同?2.小组讨论交流写法。
在写“横折折撇”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横折折撇”的运笔方法?3.尝试练写“横折折撇”,在练写中体会笔画的特点及写法。
觉得自己能写出起笔、运笔、收笔的同学自己写一写。
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的可以向别人请教。
4.让学生说横折折撇笔画书写要点。
5.讲解示范横折折撇的写法。
横折折撇是由横折与横撇组成的复合笔画。
横折折撇有三种写法。
(1)第一种用在建字旁。
写法是到折时要顿笔,要写出棱角,撇略长。
如:“廷、延”等字。
(2)第二种写法专门用来写走之底。
这种横折折撇的第二折写得要圆滑一些,撇略短。
如:“通、迫”等字。
(3)第三种写法是在字当中的应用。
如“及、级”等字当中横折折撇的横与撇都比较长。
《横折折撇》写字教学周华玉教学目标:1.认识横折折撇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折、弯笔画变化的认识,学写“建”、“送”两个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横折折撇的正确书写方法。
难点:笔画折后的角度和弯度。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皇帝练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
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
有一次,他练习“戬(jian)”,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
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
”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
”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
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小结: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学习横折折撇的写法。
1. 观察,读注意点,说说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老师进行讲解:横折折撇:先向右横出,顿笔往左折,再向右折,顿笔后向左下方撇出。
出示例字:送、建提醒:横折折撇应一笔写成,注意每次折笔的方向与长度。
捺画伸展,托住“关”字。
建:横的间隔均匀。
笔顺规则为先内再外。
2.教师示范写法。
3.学生练习写横折折撇的写法。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11课横折》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横折字,掌握横折笔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学习横折字的正确写法,掌握基本的书写规律和技巧。
3.善于观察横折字的构造和创意,并积极进行创作。
二、教学内容1.横折字的特点与构造;2.横折字的基本笔画;3.预习:听写横折字;4.课堂:书写横折字;5.课后:书写练习。
三、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横折字的基本笔画和写法;2.培养观察、认真、细致、耐心的书写态度,提高书写技能。
四、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横折字的结构和画法;2.掌握横折字的运笔方法;3.善于运用横折字进行创作。
五、教学步骤1.激发学生学习横折字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横折字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观察横折字的结构和画法,了解它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律。
3.在预习环节中,让学生听写横折字,提高听、写的能力。
4.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演示横折字的书写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5.小组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在横折字书写中的体会和感悟,相互学习。
6.在课后的作业中,要求学生进行横折字的写作练习,提高笔画的熟练度和书写的规范性。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况,包括听、说、写等方面。
2.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估和批改,检查学生的笔画和规范性。
3.在小组交流中,观察学生对横折字书写的掌握程度和创意水平。
七、教学资料1.《湘美版三年级上册》教材2.书法作品、书写练习纸、笔八、延伸拓展1.学习书法小常识,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观察名家书法作品,从中汲取灵感,提高对于横折字的感知能力。
3.参加书法比赛或者活动,展示自己的创作水平和积极性。
九、教学反思1.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比较高,书写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对横折字的掌握不够,需要继续加强。
2.教师需要着重指导一些书写技巧和细节,让学生在书写中更加规范和熟练。
3.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书写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1.在本单元,我们感受了课文生动的语言,还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了下来。
在小组里展示一下自己的摘抄成果,并和同伴说说摘抄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和启发。
2.学生展示摘抄,交流收获。
3.大家摘抄积累得真不不错。
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小伙伴们的摘抄方法。
(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内容)4.听了小伙伴的分享,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你还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体验要和大家一起分享?5.自由交流、发言。
交流预设:预设1:摘抄形式可以更丰富,如做便条、小卡片、剪报,长的文段还可以直接复印下来……预设2:摘抄有利于理解课文,摘抄可以丰富知识,摘抄的词语和句子可以用在习作中。
预设3:摘抄的内容要时时翻看,还要读一读、背一背,要能在习作中运用起来……6.大家介绍的积累的方法可真多!基本方法有:随机摘抄好词佳句;归类摘抄;摘抄时写下感受,把特别喜欢的语句背诵下来;摘抄时注明出处。
摘抄时要注意注意:摘抄时要注明出处,既尊重原作者,又便于需要时查阅资料。
7.教师总结。
边阅读边摘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好词好句,为自己的习作积累素材。
可以摘抄写得生动的语句,并进行归类。
经常翻看这些摘抄并记下来,这样才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灵活摘用。
学习任务二:词句段运用一、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
1.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然后照样子写句子。
◇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得.。
我发现:这几个句子中都有“得”字。
2. 比一比下面的两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它的声音很小。
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王老师很急。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在跑。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我发现:“得”后的内容能让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
3.联系生活实际,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累得.。
(1)出示图片。
提示:妈妈每天辛苦地照顾我们,非常劳累。
想象一下,妈妈累了会怎样?(2)预设:妈妈累得.直流汗。
妈妈累得.直不起腰。
4.这样的表达不仅能够写人,还能写生活中的动物、植物等,请你试着写一写。
《横折、撇、弯钩写法》敎學设计北流市隆盛镇中和小學覃小芳敎學背景:基于多媒体条件下语文學习學习内容:“横折”、“撇”、“弯钩”正确写法。
學习目标:1、通过學习,掌握横折、撇、弯钩正确写法。
2、通过學习,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横折、撇、弯钩笔画汉字。
3、通过學习活动,了解语文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學习语文知识兴趣,养成规范书写汉字良好习惯。
學习重点和难点:掌握“横折”、“撇”、“弯钩”正确写法。
學习过程:一、导入。
导语:同學们好,在我们生活中藏着丰富语文知识,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學习生活中语文。
二、學习笔画写法。
1、學习“横折”正确法。
①欣赏嘴巴图片。
②图片中抽象出“口”字,學习笔画“横折”写法。
③小结“横折”写法: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
(口诀:横折从左写到右,顿笔再折向下竖。
)注意问题: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断。
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2、學习“撇”写法。
①欣赏人物图片。
②导出“人”字,學习“斜撇”写法。
③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你知道说是什么吗?(月亮)④欣赏月亮景色。
⑤显示“月”字,學习“竖撇”写法。
⑥介绍“短撇”,學习它写法。
⑦小结“撇”写法: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口诀:斜撇左下重到轻,收笔出尖不要停。
竖撇先要竖大半,左下撇出要出尖。
短撇同样先左下,由重到轻笔画短。
2、學习“弯钩”写法。
①赏小狗图片。
②导出“狗”字,學习“弯钩”写法。
③小结弯钩写法:从上弯到下,内钩,以竖为准,起笔和收笔要在一条垂直线上,弯中求正。
口诀:弯钩从上弯到下,起收都要一条线。
四、小结今天,我们學习了“横折”、“撇”、“弯钩”写法,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它们正确写法。
《横折折撇》写字教学
周华玉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折撇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折、弯笔画变化的认识,学写“建”、“送”两个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横折折撇的正确书写方法。
难点:笔画折后的角度和弯度。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皇帝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
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
有一次,他练习“戬(jian)”,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
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
”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
”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
去甚运”。
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学习横折折撇的写法。
1. 观察,读注意点,说说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
老师进行讲解:
横折折撇:先向右横出,顿笔往左折,再向右折,顿笔后向左下方撇出。
出示例字:送、建
提醒:横折折撇应一笔写成,注意每次折笔的方向与长度。
捺画伸展,托住“关”字。
建:横的间隔均匀。
笔顺规则为先内再外。
2.教师示范写法。
3.学生练习写横折折撇的写法。
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横折折撇的写法,接着练习“建”“送”两个字。
4.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点评。
二、书法欣赏(出示几幅书法作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精妙之处。
)
今天,我们学习了横折折撇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建”“送”两个字,大家掌握了它们的写字要领了吗?当然要想真正的练好书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希望我们多加练习,相信我们都能成为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