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 格式:ppt
- 大小:759.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一单元在整个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以及多位数的加减法等内容做好铺垫。
本单元主要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结构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4.用估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
2.学会用估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难点1.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
2.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计数器、小棒等学具。
五、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口算方法。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突破教学重难点。
4.注重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参观世博会。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口算1、两位数加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方法①、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依次加上整十数和一位数,结果即为所求。
例1、计算23+35,可以先算23+30=53,再计算53+5=58。
所以23+35=58 。
方法②、把这两个两位数都分别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结果即为所求。
例2、计算23+35,可以先算20+30=50,再计算3+5=8,最后计算50+8=58 。
所以23+35=58 。
2、两位数减去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把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去一位数,结果即为所求。
例3、计算87-46,可以先算87-40=47,再计算47-6=41 。
所以87-46=41 。
知识点二、笔算1、几百几十加上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步骤①、对齐相同的数位。
步骤②、相同的数位上的数相加,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
2、几百几十减去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步骤①、对齐相同的数位。
步骤②、相同的数位上的数相减,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加10之后再减。
知识点三、估算1、几百几十加上几百几十的估算方法:方法①:对两个三位数都用四舍五入法,看成是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例4、估算301+498,可以把301看作300,498看作500,然后计算300+500=800 。
所以301+498≈800 。
方法②:对两个三位数都用四舍五入法,看成是与它们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例5、估算321+467,可以把321看作320,467看作470,然后计算320+470=790 。
所以321+467≈790 。
温馨提示:以上两种估算方法,哪一种的结果更接近准确值,就采用哪一种。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全部教案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图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光明小学的同学们进行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今天要去园博园参观啦!老师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
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汇报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
(大屏幕出示)(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师:看到这两个问题,你能列出两个正确的算式吗?(生说算式,师板书:35+34=39+44=)师明确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二、探究新知师:大家看这两个算式,你能口算吗?先独立思考做一做,再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看看应该怎样做,把你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同学听。
学生独立口算,再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方法。
师:请研究完的小组来汇报吧!35+34=这道题,你怎么想?生1:我们先算35+30=65,再算65+4=69。
生2:我先算34+30=64,再算65+4=69。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在算式上标出学生的思考过程(见教材第10页例1(1)下的思路图)。
师:39+44=这道题你们又是怎么想的?生1:我想44可以分成40和4,39+40=79,再算79+4=83。
生2:还可以将39分成30和9,44+30=74,74+9=83。
生3:39可以看作比40少1,44+40=84,再从84里减去多加的1等于83。
生4:30+40=70,4+9=13,70+13=83。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口算。
53+6= 85-5= 67+9= 72-6=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二、探究新知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题。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计算:380+550(3)探究算法。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百十个3 8 0+ 5 1 5 09 3 0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口算。
(15分)42-16=24+45=120+80=65-20=40-16=100-40=210+440=73+7=650-250=670-70=490-290=240+100=9×6=21÷7=90+110=45÷9=64÷8=270+430=800-800=52+25=620+140=240+160=93-23=1800+300=21-12=51-5=49+38=230+40=47+45=50-35=2.用竖式计算。
320+460=630-370=970-240="460+280=800-550=580+210=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12%)《350+200500 9000-800-400401 150-60140-60 600900-300 90+902004.估算。
(12%)481+189≈402+349≈842-601≈398-182≈301+258≈693-381≈5.列式计算。
(1)4600比2400多多少(2)被减数是900,减数是300,差是多少&(3)把40个作业本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多少本(4)60比145少多少(5)64是8的多少倍(6)一个加数是3800,另一个加数是2400,两数和是多少【6.黄花有502朵,比红花少103朵,一共有多少朵花《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比较大小。
(1)25+1525+51 (2)35+66+35 (3)76-1276+12 (4)60-1460-41|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197≈408≈569≈887≈373≈521≈678≈999≈254≈358≈467≈733≈3.口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4.列式计算598+204=307+448=240+380=]572-353=860-390=473+218=276+361=348+587=743-489=|5.小熊现在上学了,在上学的路上它已经走了55米,离学校还有35米,小熊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6.小象说:妈妈,我今年3岁,妈妈你多大了大象妈妈说:你出生时我29岁。
1.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共安排了4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的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例如,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比较熟悉,就能较快地判断出余数的大小以及商是否合适。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新增加的内容。
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会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如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
而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
因此教学时,应注意相关内容的复习。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主要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时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点一、几百几十加或减几百几十知识引入:有一天,小明同学和他的好朋友小亮去逛商场,他们发现了一个很帅气的高达模型,价格是88元。
两个人都想要了它!小明带了39块钱,小亮带了53块钱,他们的钱不够啊!怎么样才能买到它呢??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两个人的钱合在一起去买,如此钱够吗?这就涉及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了,我们来复习一下一百以内的加法。
给大家讲两种计算方法,以39+53为例:①先算()+()=80,再算()+()=12,最后算80+12=()②先算()+()=89,再算89+()=()如果要求小亮比小明多几块钱,就要用到减法了。
用53-39怎么算的呢?我们也来复习一下:先算()-()=23,再算()-()=()刚才复习了一下百以内的加减法,接下来我们讲万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能搞定吗?最近上演了很多好看的电影,于是学校老师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一、二、三年级去了220人,四、五、六年级去了280人。
已知电影院有490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坐的话够座位吗?分析:这题其实就是要求()+(),然后把结果与()作比较。
我们用竖式来计算一下如果问一、二、三年级的总人数比四、五、六年级的总人数多几人,又该怎么算呢?用竖式计算总结:1、笔算加、减法时,()要对齐,从()加、减起。
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位进()。
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位退()再减。
2、验算加法时,可以用()减去(),看是不是等于()。
验算减法时,可以把()和()相加,看是不是等于()。
例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1)320+210= (2)250+470= (3)930-290=思考:小明同学很聪明,听了的课马上会了竖式。
可是小明觉得:题题都用竖式很麻烦啊,能不能口算出来呢?其实很简单的,跟着来试试吧~~口算530+420,可以先算500+400=(),再算30+20=(),最后算()+()=()口算530+420,可以先算530+400=(),再算()+20=()口算470+390,可以先算400+300=(),再算70+90=(),最后算()+()=()口算470+390,可以先算470+300=(),再算()+90=()口算810-380,可以先算810-()=(),再算()-()=()例2、跟着口算一波830+550= 506+707= 703+609= 430+470= 310+590= 170+390= 830-420= 900-360= 530-390= 760-380= 560-180= 410-290= 例3、400克+600克=()千克快乐闯关一、口算203+400= 780-80= 250+300= 468+32= 23+77= 78-19= 423+0= 45+155= 319-0= 46+34= 51-26= 38+62= 480+150= 760-380= 24+68= 73-28= 45+17= 68-19=135-25= 100-84= 36÷9= 399-99= 600+400= 360-80=15+6= 29+7= 58+7= 47+6= 57+36= 38+25=38+17= 27+35= 48+27= 36+39= 48+35= 47+18=二、单位计算500米+500米=()千米1吨-400千克=()千克()+63=245 362-()=5480分=()时()分130秒=()分()秒7时20分+2时30分=()时()分9时-40分=()时()分()+63=245 362-()=54260-()=123 375=()+165三、填空1、4个百和8个十合起来是( ),25个十是(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减法(一)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减法(一)第...第一部分:人民教育版小学三年级第一册万以内数学加减法教案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程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以及加减法的验算。
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和旧教材相比,有以下变化:原来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的数的问题编排在这个单元。
现在这部分内容在三册已经出现。
原来按不连续进位到连续进位、不连续退位到连续退位的顺序编排,现在基本不教学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改革的步子大。
原来把加法验算、减法验算分别编排在加法和减法的部分,并且验算的方法单一现在我们将加法和减法的验算结合起来,突出了加法和减法的相互反比关系,验算策略更加多样化。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10000以内的加减法仅限于三位数的加减。
用计算器可以计算出更多的数字。
对于计算理论来说,不再需要借助可视化图表或动态垂直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学生应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
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有解决计算问题的愿望。
同时,他们可以使用教材中的主题,或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完成计算任务。
学生应利用所学知识,运用迁移和类比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讨论,自行解决计算问题。
然而,也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学生在掌握方面有困难,他们也可以借助直觉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理论。
虽然连续进位加号和连续退位减号的计算理论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中仍容易出错,在教学中应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让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提高评估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检查计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结合情景、小组合作和交流,体验三位数的加减法。
情绪和态度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0分)1.7□-4□的差不可能是几十多?()A.四十多B.三十多C.二十多2.一台点读机原价530元,现价390元,现在这台点读机比原来便宜()元。
A.130B.140C.2403.估一估796-203的得数大约是()。
A.600B.500C.7004.一个数减去542,差是319,这个数大约是()。
A.950B.850C.1505.书店第一天售出图书2014册。
第二天上午售出985册,下午售出1990册,两天售出的图书大约是()册。
A.4000B.5000C.6000D.30006.下面算式中,结果大于500的是()。
A.290+150B.870-390C.490+307.冷饮店原有雪糕511根,卖出219根,大约还剩()根。
A.100B.200C.300D.4008.修路队计划三天修完一条600米的道路,第一天修了150米,第二天修了210米,第三天需要修()米。
A.240B.660C.3409.商店有250台彩电,比洗衣机多150台,洗衣机有多少台?列式正确的是()。
A.150+250B.250-150C.250-150+250二、填空题(共0分)10.(1)先算个位:7+9=,在得数的个位上写,向十位进。
(2)再算十位:1+3=,再加上进位,得,在得11.上海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632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巨幕影院大约多( )个座位。
12.300+( )=520;120+( )=530。
13.一件上衣465元,一条裤子178元,估一估:要买这两件衣服,至少要带( )百元。
14.口算93-65时,先算93-( )=( ),再算( )-( )=( )。
教学设计一、导入情境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加法和减法的话题,如购物时的计算问题。
例子:小明去超市买东西,他买了一些水果和蔬菜,总共花了多少钱?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为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打下基础。
二、基本概念介绍万以内的数的概念讲解什么是一万、二万等。
通过数数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讲解万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详细讲解满十进一、借位等规则。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如:9999 + 1 = 10000,10000 - 1 = 9999。
三、计算方法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详细讲解如何进行竖式计算,强调进位和借位。
横式计算:介绍简单的横式计算方法。
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或纸笔进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练习。
提供一些练习题,如:2345 + 6789,9876 - 5432。
四、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实际问题:例子:小明去超市买东西,买了苹果花了1234元,买了香蕉花了5678元,总共花了多少钱?例子:小红有10000元,她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567元,还剩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讨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五、教学延伸探讨应用场景:讨论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财务管理、购物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法和减法的经验,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七、练习与作业提供练习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题。
实际问题解决题。
布置作业:制作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卡片。
解决实际问题,如记录自己一天的花费并计算总额。
八、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