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内容1. 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2. 常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 实际操作练习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分类和常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句子变换案例,引发学生对仿用变换句式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分类和常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运用。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句子变换。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仿用变换句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分类和常用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句子变换。
3. 观察生活中的句子,尝试发现和分析其中的仿用变换句式。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句式模式。
4.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量,注重质量,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运用。
2.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仿用变换句式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七、练习与实践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句子变换。
2.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成果,进行互评和讨论。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创意写作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段创意写作。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句式模式。
仿写句式:仿写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或相似、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这类考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段、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等方面,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①仿词造句:仿词造句是仿写句式要考查的一项基本能力。
此种命题旨在考查学生模仿所提供的句式并能够在新语境中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能力,因此题目设置在形式上往往呈现出一种束缚性,即要求学生必须符合题目要求,不能另起炉灶,同时在内容上又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创造性,即要求学生不能重复原来的内容,而要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力求开拓出新的境界。
②句间逻辑:仿写句式不只考查仿词造句的能力,同时还考查学生对句间逻辑关系把握的能力。
仿词造句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给定词句内在逻辑的模仿,而不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模仿。
一个句子的展开往往隐含着内在逻辑的前后照应,句间逻辑测试内容的考查即重在检测学生对被仿及仿写句子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内隐逻辑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就学生在高考中解答此题的得分情况来看,一般是得分容易,得高分、得全分难。
考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仿写新句子时对例句没有弄清意义情感(即所谓的“神”),句式特点、修辞手法(即所谓的“形”)等,仿造的句子经常出现与例句或原句不一致、不合情理、有语病等问题。
如何避免考试失分呢?要注意两点:(1)审清题意,尽量找全仿写点,是避免失分的重要方法。
(2)注意仿写时“形似”与“神似”的统一。
变换句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不改变句子意义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
简言之,就是内容不变,形式变化。
变换句式,实际上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要了解现代汉语常用句式,掌握常见句式的变换方式。
常见句式变换类型长句与短句的变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整句与散句的变换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口语句式与书面句式的变换变换句式的原则:①不改变原意;②不能增删改变内容;③可增删个别词语;④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⑤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高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仿用变换句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高考语文写作中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2. 常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 仿用变换句式在高考写作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写作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掌握仿用变换句式的技巧。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运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高考语文作文中仿用变换句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3. 讲解常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4. 分析高考写作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仿用变换句式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7.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实例,总结仿用变换句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请学生课后练习运用仿用变换句式,修改一篇自己的作文片段,提高其表达效果。
七、课程回顾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2. 复习常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学生课后作业,点评并指导改进。
八、进阶技巧讲解1. 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进阶技巧,如: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注重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等。
2. 通过高考真题案例,分析进阶技巧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九、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的进阶技巧,进行课堂练习。
2. 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评和自我反思。
十、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进阶技巧,强调其在高考写作中的重要性。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十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A、知识点解说句式种类A、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C、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D、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E、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F、根据语体风格分:语句、书面句G、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H、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各种句式的特点陈述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
一般性叙述,没着重强调。
疑问句:谁说不是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一生?强调毒品危害的肯定性。
感叹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啊!着重于抒发感叹语气。
被动句:讲师范可同的一生被毒品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受事主语。
把字句:毒品把讲师范可同的一生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动词谓语。
否定句:毒品不是没有毁掉讲师范可同的一生。
强调事实的存在。
六种不同句式,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可表达效果有差异。
孰优孰劣,要看需要和语言环境。
例如:“我们打败了大连队。
”变换句式为:1.主动句:我们把大连队打败了。
2.被动句.大连队被我们打败了。
3.反问句:难道我们不是把大连队打败了吗?将它们填入下列句子,看该用哪种句式好。
(1)_____,要取代我们去参加超霸杯的希望破灭了。
(2)大连队从八一队招来了两个边锋,满以为能夺冠,但是,_____,获得了优胜杯。
(3)_______难道我们不是手捧着金杯吗?弱者不一定不能胜强者。
经常考查到的几种主要的句式一、长句与短句句子使用的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叫长句,反之,就可称为短句。
长句特点: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短句特点: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阐释《考试大纲》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
从形式上看,一般用定位选句的形式考查。
从所考句式看,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选用是考查的热点。
在近年高考中,“选用”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我们在复习时,仍然不可轻视,因为只要高考还在考,就说明它依然有存在的价值。
目前,该题型的考查已经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联合考查,不单纯停留在对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等的考查了。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本能力点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题目要求,服从表达需要,掌握句式特点,参照所仿句式,注意内容连贯,确保文面整洁。
句式仿用主要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
对联仿写,诗词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是近年考查的热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是指操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能。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包括三项内容:第一是了解各类不同的句式,学会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
第二是仿造列举的一句或几句话,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
这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
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
这一类题从思维的角度看,是考查考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语法的角度看,是考查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从表达方面看,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第三是掌握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能根据语境要求,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
知识点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有关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主要考查语言的运用。
从考题形式上看,现在主要以主观表达题——简答的形式在第Ⅱ卷中考查,2009年考试继续沿用了这一特点。
⾼考复习精编教案:选⽤、仿⽤、变换句式(第⼀课时)⾼考复习教案:选⽤、仿⽤、变换句式(第⼀课时)教学参考0918 0759⾼考复习教案:选⽤、仿⽤、变换句式(第⼀课时)【教学⽬标】1、掌握⼀些常见句式概念、特点及其在表达中的作⽤。
2、掌握各种句式变换的要领。
3、注意句式变换的难点。
4、注意仿⽤句式的隐含要求。
【教学重点】仿写中的联想、想象、创新。
【课时安排】第1课时【课前导⼊】选⽤句式,重点考查根据侧重点选择恰当的句式的能⼒,涉及到的知识有对语境的把握,语⽓的辨别,汉语常⽤习惯的了解等。
历年⾼考虽然较少单独命题,但结合表达连贯、仿⽤句式等⼏乎年年都要涉及到。
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有两种题型:①复位填充题(⼀般为“定位选句”);②句式评析题。
仿⽤句式,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
排⽐句、⽐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
仿写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为基础。
仿⽤句式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已经成了语⽂⾼考的热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我们⾜够的认识。
变换句式,考查的是对给定语句换⼀种句式表达的能⼒。
这⾥所要换的句式是命题者给的,“变换句式”是为了增强和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
变换句式指的是各种句式间的互变。
⾼考中是指按题⽬要求,对表达特定情景的语句进⾏重新组合、改写的考题。
仿写语句试题有⼀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式、语意连贯、修辞运⽤、风格谐调等。
许多⽅⾯,也间接地考查考⽣的知识范围及⽂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等多层级的能⼒要求。
平时应以阅读为基础,关注社会现实,给⾃⼰以更多的材料储备;掌握常⽤的句式和修辞⽅法;不断提⾼⾃⼰的语⾔应⽤能⼒。
句式也就是句⼦的结构形式,汉语中的句式是丰富多彩的。
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采⽤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不同的句式,其表达效果⼤多是不⼀样的。
恰当地“选⽤、仿⽤、变换句式”,可以使语⾔表达的准确性、⽣动性和说服⼒得到增强。
下⾯简要介绍⼏种常⽤的句式及其表达效果。
选用、变换句式教案(07,11,15)(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选用、变换句式教案(07,11,15)(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选用、变换句式教案(07,11,15)(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以选用和变换句式为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学会选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意思。
2. 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不同的句式。
3. 提高思维敏捷度,加强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选用和变换句式,是英语写作技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选用适当的句式,能够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变换句式,能够避免文章内容单调重复,增强阅读体验。
因此,本节课将全面介绍选用和变换句式的技巧以及实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1. 通过一个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同样的意思,如何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3. 引入选用和变换句式的知识点,说出其重要性。
二、讲解1. 选用句式的方法:多读、多记、多用。
2. 句式的选择原则:简练、明确、自然、精美。
3. 句式的分类和应用: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独立主格句等。
4. 变换句式的方法:颠倒主谓语序、加强修辞、使用同位语、使用省略等。
5. 句式的变换在语法上的改变(如从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等)。
三、示范1. 案例分析:例如针对一篇英语文章,讲解如何通过变换句式来提升文章的魅力。
2. 互动答题环节:让学生尝试应用知识点进行答题。
四、合作与分享1. 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写作中运用过的句式和变换句式的方法。
2. 工作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小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今天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平时的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点和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选用和变换句式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写作的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一. 教学内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二. 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句式的表达特点。
2. 把握修辞的特点,使用效果,为仿句做准备。
三. 教学重难点:1. 把握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变化。
2. 让仿句更有文采。
四. 知识分析:〔一〕考纲要求分析《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是指操作能力,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选用是指在语言使用中,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这就存在着选用哪种句式表达得最好的问题;仿用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即俗语所说的“依葫芦画瓢〞,这是一种有很高实用价值的语言技能,考查的是学生的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变换句式那么是指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改变原句句式的能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规律技巧归纳1. 选用句式⎪⎩⎪⎨⎧要和调整语序结合起来要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要和句意理解结合起来2. 仿用句式⎪⎪⎪⎪⎪⎪⎪⎩⎪⎪⎪⎪⎪⎪⎪⎨⎧忌色调不合忌修辞不符忌结构不一忌话题脱离有一点情意有一点深意有一点新意有一点诗意修辞恰当内容统一句式一致3. 变换句式⎪⎪⎪⎪⎪⎩⎪⎪⎪⎪⎪⎨⎧变换直接语气和间接语气的句式变换意思相同和语气不同的单句和复句的变换整句和散句的变换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长句和短句的变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三〕解题技巧仿句⎪⎪⎪⎩⎪⎪⎪⎨⎧定法定类定心审例句审题干审题型变换、选用句式⎩⎨⎧技巧注意长句变短句的方法点注意句式变换选用的特[典型例题][例1] 按要求改写下边画横线的文字〔198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像“芦柴棒〞一样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他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为止。
改写成被动句:析:第一步,看。
看整个句段,句子陈述的主体是包身工,是人。
故画线句子的受动对象应为包身工“他们〞,而不是“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教案教案标题:仿用、选用、变换句式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技巧来提升写作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句式的概念,并提问:你们在写作中遇到过句式单一、表达乏味的问题吗?有没有尝试过使用不同的句式来丰富文章表达?请谈谈你们的经验。
解释概念:2. 解释仿用句式的概念和作用:仿用句式是指通过模仿他人的句式结构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
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优秀的句式,增加写作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3. 解释选用句式的概念和作用:选用句式是指根据写作目的和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强调不同的信息,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 解释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变换句式是指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词序或句型等方式来增加句子的多样性和表达力。
示范与练习:5. 提供一篇篇幅适中的短文,并请学生阅读。
然后,选取其中的一个段落,引导学生一起进行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练习。
a. 仿用句式练习:请学生找出段落中的一个句子,然后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进行仿写,使其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b. 选用句式练习:请学生找出段落中的一个句子,然后让他们思考如何根据写作目的和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式来替换原句。
c. 变换句式练习:请学生找出段落中的一个句子,然后让他们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词序或句型等方式来增加句子的多样性和表达力。
合作探究:6.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并分享他们的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练习成果。
鼓励他们讨论不同的句式对文章表达的影响,并提供具体的例子。
巩固练习:7. 给学生分发一篇短文或写作题目,并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技巧来进行写作。
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句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总结:8.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积极运用这些技巧来提升表达能力。
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学案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学案【考纲解读】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E级(表达应用)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
从形式上看,一般用定位选句的形式考查。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选用句式。
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选用是考查的热点。
(2)仿用句式。
本能力点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句式仿用主要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
对联仿写,诗词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是近年考查的热点。
【真题共赏】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17题,5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案: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作答本题注意要求,要选用一个对象,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注意拟人要用词贴切,体现出拟人的特点,内容上要合理通顺,所选话题要相关,如梅花、昙花都属植物。
2、(2012全国大纲卷,第20题,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案:没有奋斗,生命就如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建造,都只是徒劳无益;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天上的彩虹,无论怎样描绘,都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消逝;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干涸土壤中的种子,无论怎样耕耘,都只是空壳一只。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第一章:选用句式的概念与重要性1.1 选用句式的定义1.2 选用句式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1.3 选用句式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句式的仿用与变换2.1 句式仿用的概念与方法2.2 句式变换的目的与作用2.3 句式变换的技巧与步骤第三章:日常交流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3.1 日常交流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3.2 日常交流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3.3 提高日常交流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四章:文学创作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4.1 文学创作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4.2 文学创作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4.3 提高文学创作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五章:职场沟通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5.1 职场沟通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5.2 职场沟通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5.3 提高职场沟通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六章:学术写作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6.1 学术写作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6.2 学术写作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6.3 提高学术写作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七章:新闻报道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7.1 新闻报道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7.2 新闻报道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7.3 提高新闻报道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八章:广告文案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8.1 广告文案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8.2 广告文案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8.3 提高广告文案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九章:演讲与辩论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9.1 演讲与辩论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9.2 演讲与辩论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9.3 提高演讲与辩论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10.2 学习句式选用与变换的长期目标10.3 鼓励学生持续练习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选用句式的定义及重要性解析:选用句式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技巧,指的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句式进行表达。
句式的选用对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复习选用、变换、仿用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各种句式。
2掌握几种重要句式的变换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式】析练结合【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平时作文,不时出现语言不通顺,行文不流畅的毛病。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在于没有掌握句式变换。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这种语言运用方法。
【解读考纲】《考纲》说明:“‘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变换句式是根据既定的表达目的而变换表述形式。
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
现代汉语的句式十分丰富。
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
变换句式,属于广义修辞的范畴,即为适应题旨和特定的情境,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以求把话说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
变换句式有两大原则:一是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句式变换主要应注意三种形式:长句短句变换;整句散句变换;句子重组等【认识句式】下列句子各属于什么句式,请填在括号内。
⑴寒风吹落了树叶。
(主动句)寒风把树叶吹落了。
(把字句)树叶被寒风吹落了。
(被字句)⑵人人都称赞姚明篮球打得好。
(肯定句)没有一个人不称赞姚明篮球打得好。
(否定句)⑶既有自然野趣的山光水色,又有瑰丽精致的楼阁亭台,集我国南北园林建筑艺术之精华,被康熙誉为“自由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的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在前年度过肇建300周年之后,如今更加扬名海内。
(长句)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对我国四千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短句)(4)明媚的山和秀丽的流水本无知,天空中飞翔的大雁、鲜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也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散句)明山丽水本无知,翔雁舞蝶亦无情。
(整句)(5)我匆匆地逃回四叔家中。
高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高考写作中选用合适句式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类型。
2. 常见仿用变换句式举例。
3. 仿用变换句式在高考写作中的应用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仿用变换句式的练习,并提供反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和类型。
2. 示例法:提供典型例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对仿用变换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3. 高考写作:分析学生的高考作文,评估其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方面的表现。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应用不同的仿用变换句式。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句式运用的理解。
七、教学内容1. 高级仿用变换句式的技巧。
2. 仿用变换句式在不同文段中的应用。
3. 高考作文中仿用变换句式的实例分析。
八、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2. 深入讲解:讲解高级仿用变换句式的技巧和方法。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九、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作文中的优秀例文,指出其中的仿用变换句式运用。
2.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完成练习。
3. 模拟写作法:模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十、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模拟写作: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和反馈。
3. 长期跟踪:通过长期观察,评估学生对仿用变换句式的掌握程度和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能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导课:(朗读积累材料)句式本身无所谓优劣,有各自的表达作用。
由于说话目的的不同,对象、场合不同,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须选用恰当的句式。
有时虽然目的相同,但对象、场合不同,则须变换句式。
而仿用,多用于扩展语句。
汉语的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掌握句式的变换才能更好的选用和仿用。
二、知识网络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和选择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是人们运用语言的一种必需而有效的方法。
它包含了以下内容:⒈“选用句式”即根据特定语言环境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句式。
⒉“仿用句式”即能根据提供的语句句式特点,仿写一个或几个内容相关、句式相同的句子,这种考查还往往同对修辞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⒊“变换句式”即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给句子改写,以适应特定语境的要求。
句子的类型: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依句子结构形式:单句与复句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三、几个需要辨别的句型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
整句的表达效果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可以起到强调某种意义的加强语势的作用。
散句:指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
恰当地交替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收到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而又节奏鲜明、气势贯通的效果。
长句:句子成分复杂,枝叶多的句子。
短句:成分简单,枝叶少的句子。
常式句:单句中的各种成分和复句中的各个分句,按一般习惯用法的稳定次序的句子。
汉语中单句正常的语序一般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变式句:改变了单句中的成分次序或复句中分句的语序的句子。
选用句式由于说话目的的不同,对象、场合不同,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须选用恰当的句式。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A.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2)她胡乱地挽着头发,(A裙子歪斜地系着B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04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源】一、解答变换句式题的方法1.明确变换句式的原则(1)不能改变原意变换句式,只是句式的变换,除了根据需要对个别文字调整之外,其他都不能变换,尤其是内容。
所以试题一般规定“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即使题干不标出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变动,因为这是基本原则。
(2)要同语境协调句式变换,有的是对一段文字的某一部分进行调整,这种条件下的变换,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使变换的部分在内容上、形式上都要与上下文连贯,并协调一致,变换后的句子也不能是病句。
2.掌握变换句式的方法(1)长句与短句的变换长句的“长”主要在于句子主干的修饰限制成分比较多,而短句的“短”主要是将长句之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加以分解,让其单独成句。
长句变短句就是将长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限制成分提取出来,把它们变成独立的单句,特别要注意把长句中的并列成分拆开,使之成为并列关系的分句,有时为了句子的连贯畅通还需添加连词、代词等。
短句变长句的关键,就是要找到题中所给的一组短句中最有可能做即将变成的长句的主干的那个短句,然后再将其他的短句作为主干句的修饰限制成分添加进去即可。
(2)整句与散句的变换整句主要指的是以对偶、排比等形式出现的句子。
散句是指结构不整齐、句式不同、长短参差不齐的一组句子,其表达效果是富有变化,能够自如地表情达意。
散句变为整句,关键就是把散句变成对偶或排比的形式,而对偶或排比的要素又是重复结构。
因此在变换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两个环节,一是要运用相同的词语和结构,二是要增加或删除部分词语。
(3)重组式变换重组式变换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见题型,它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意的准确把握和对语言形式的灵活变换。
重组句子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新组合成一个新句子。
答好此类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反映原句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内容不得有任何的变动。
选用、变换句式和仿用教案2007·3根据表达需要,仿用、变换和选择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运用语言的一种必需而有效的方法。
句式的分类:从句子的结构看:有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从语体风格看:有口语句、书面句;从主语是施动者还是受动者看:有主动句和被动句;从句子的交际功能看: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从句子成分或分句排列次序看:有常式句,变式句,各种倒置句、把字句等称变式句。
从句子的表达性质看:有肯定句和否定句;从句子的形式看:有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等等一.句式的选用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尽量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
高考句式选用题通常与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查。
句子选用基本要求:1、围绕中心;2、根据语意侧重点;3、调整句式,使之明晰。
示例:根据语境,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②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然悟到:,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
a.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
b.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二.句式的变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1.语法方面的变换。
2.重组句子。
重组句子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
不同句式,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可表达效果有差异。
孰优孰劣,要看需要和语言环境。
句式的转换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②不能混淆句式分类的界限;③要体会语意,把握语境,恰当地转换。
(一)语法方面变换:1、长句和短句的变换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句式的变换主要是长短句的互换,而又以“长句变短句”最为常见。
长句和短句只是就单句而说的。
一般的单句中结构复杂、修饰成分的句子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
长短句的变换,首先要认清他们的特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聚焦考纲句式变换是小综合性质的语言运用题,须要一定的语法基础,但主要的是语感,能力层级属D级。
根据要求不同,分两种形式。
一是明确规定将句子改变成某种句型。
二是不提供变换的句型,但提供了变换句子开头的词或短语。
复习点津1.选用句式题的解法(1)审清题目要求,要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以便思考时更有针对性。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如果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
(3)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2.变换句式题的解法(1)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等,为改换句式打下基础。
(3)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须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就要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和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互换。
1999年高考第25题也要改变原句结构。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第一课时选用句式复习提示(1)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
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句式的基本知识,以便恰当地选择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
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性等。
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高考句式的选用题,通常是与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查的。
(2)选用句式的基本要求。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基本保持给定语句原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材料,以新的句式体现命题者的要求。
变换句式学案
一.考点阐释
二.变换和选用的原则:
①不改变原意;②不能增删改变内容;③可增删个别词语;④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⑤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三.. 常见题型
1、长句与短句变换
a. 句子使用的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叫长句,反之,就可称为短句。
b. 长句特点: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短句特点: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c. 长句变短句的方法
长句变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
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一是修饰(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①提取主干法例
例1.: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载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
②并列分离法
例2:把下面的长句改为几个短句,语序标点可变动。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五项工作。
③语意分层法
例3: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中华人国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作出的“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的科学预言必定实现。
4.短句变长句(找准主干,添加枝叶)
例4:把下面的短句变成一个长句。
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他们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
【牛刀小试】
1.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瑞士正在进行由禁烟协会倡议的修改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上为香烟做广告的现行法令工作。
2..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院的指示的禁令。
3.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4. 把下面的短句变成一个长句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
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旋转。
2.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主要是排比、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是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
整句改为散句是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
散句改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之和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例如:
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
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
( 散句)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
( 整句)
【牛刀小试】
1、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变为整句。
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远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难。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正常生活受到威协,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3..重组句子
【考点阐释】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变换句式的能力。
1、在历年的高考及模拟试卷中,大概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某些词语或短语作开头。
(2)用某些词语或短语作主语。
(3)以某词为开头写一个单句
2.重组句子的解题思路:
(1)弄清原句的句间关系。
(2)分析开头的词语在原句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了原句结构的调整方向。
(4)增删字词,衔接语意。
3.【例题分析】
例1、(1999年全国卷)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例2、(2007江西卷)按表达要求在规定空格内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
(不能增减词语)
5月3日校长是在会上向灾区提议捐款全校师生
(1)以“5月3日”为表达重心:
(2)以“校长”为表达重心:
【牛刀小试】
1、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2.、用“音乐”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3.以“伟大”为主语将下面这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
(文字可增减,语序可调整,但不能改变原意。
)
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宇宙的智慧生物,正是伟大的宇宙自己用纯粹的物质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