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盈利模式-实战派养猪专家经验汇集》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17
一、猪场如何获利猪场想要获得利润,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要有好的品种。
好品种的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繁殖性能好。
这些好的特征还必须通过最佳的杂交配套系来实现。
2、要有好的营养。
几十年前养猪要养一年多才出栏,而现在不到六个月就能出栏,全价配合饲料已得到了很多养猪户认可,但还有些养猪户买预混料或浓缩料时光捡便宜的买,营养和能量都达不到要求,结果要晚出栏一个月左右。
3、要有好的管理。
管理就是给猪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环境,让猪在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最合理的密度和通风、最小的应激下快速生长。
4、要保持好健康。
这是目前养猪最重要的一条,通过防疫、保健、消毒、管理等措施让猪不发病或少发病、少死亡来实现养猪赚钱的目的。
猪群的健康又必须通过良好的营养、精细的管理来实现。
5、把握好市场机遇。
这点虽重要,但我们不能完全左右市场。
所以我们关心的是我们怎样把猪养好,怎样要猪健康出栏。
猪价虽高,但养猪人没有猪照样不赚钱。
二、猪为什么生病正常情况下,猪的体内环境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当应激原因引起体内环境改变,影响正常生理代谢功能就会出现平衡失调,这时就会生病,在这种情况下的生病是自身平衡遭到破坏引起,我们一般称为内科病,如糖尿病、癌症等,是不传染的。
但体内平衡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而体外环境的污染,病原浓度高时就会大量感染病原而生病,这种疾病是可以传染的。
因此我们必须降低整个猪群中病原的数量(包括外界环境中的病原数量和机体的病原数量)使病原数量达不到临界致病点,减少应激造成的平衡失调,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增强猪群的防御机能。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自繁自养,全进全出,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净化病原,建立生物安全体制,制定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规范。
三、应激是病吗?应激本身并非病。
所谓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受到体内外非特异性的有害因子(应激原)的刺激所表现的防御反应和机能障碍(应激反应)。
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即在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下,机体能依靠本身的自动平衡机制来维持机体的平衡状态。
规模化养猪场的养猪利润与成本的测算方法我们知道,猪群的变动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如何较准确地测算出猪场的生产成本,对有效进行猪场管理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饲料是养猪生产所需的最主要的成本源,一般饲料占一头猪生产总成本的70%~80%。
本文以一个500头母猪的猪场为例,着重从饲料成本的测算来阐述如何进行模拟成本测算:l饲料成本测算l.l计划生产技术指标(以每头母猪年均计)产仔2.2胎,猪多多论坛养猪人交流与学习的互动平台。
产活仔22头,断乳成活20.9头,63日龄育成20.2头,出栏l9.8头,仔猪断乳成活率95%、63et龄成活率97%,料肉比l.6:l。
育肥猪死淘率2%,料肉比3.0:l。
种猪更新淘汰30%,公母比例为l:25,母猪实行产后28日龄断乳。
l.2计划饲料单价(单位:7l/千克)教槽料5.0,过渡料4.8,仔猪料2.53,小猪料2.28,大猪料2.l7,空怀料2.0,哺乳料2.26。
l.3各阶段饲料消耗(以每头母猪年均计)l.3.l配种怀孕期(母猪断乳后配种前喂哺乳料3千克/a,轻胎期喂空怀料2.2 千克/d,产前一个月开始喂哺乳料3千克/d)。
母猪空怀料:(365mdash;2.2times;65)times;2.2=488.4 千克(976.8元)。
母猪哺乳料:2.2x 30 x 3.0=l98千克(447.5元)。
公猪料分摊给母猪:365times;3.0divide;25=43.8 千克(99元),小计74l.3 千克(l 523.3元)。
l.3.2分娩期(仔猪0~8千克,28日龄断乳,母猪产前-周进产房,喂哺乳料4.5 千克。
本阶段仔猪增重:aw=20.9times;8=l67.2 千克,哺乳料:母猪35x 2.2x4.5=346.5.千克(783.l元),教槽料:仔猪0.ltimes;l67.2=l6.72 千克(83.6元),小计363.22千克(866.7元),至本阶段饲料成本(l 523.3十866.7)divide;l67.2 fl.l4.29元/千克。
规模化养猪场的养猪利润与成本的测算方法
我们知道,猪群的变动是-个动态平衡过程,如何较准确地测算出猪场的生产成本,对有效进行猪场管理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饲料是养猪生产所需的最主要的成本源,-般饲料占-头猪生产总成本的70%~80%。
本文以-个500头母猪的猪场为例,着重从饲料成本的测算来阐述如何进行模拟成本测算:
l饲料成本测算
l.l计划生产技术指标(以每头母猪年均计)产仔2.2胎,猪多多论坛养猪人交流与学习的互动平台。
产活仔22头,断乳成活20.9头,63日龄育成20.2头,出栏l9.8头,仔猪断乳成活率95%、63et龄成活率97%,料肉比l.6:l。
育肥猪死淘率2%,料肉比3.0:l。
种猪更新淘汰30%,公母比例为l:25,母猪实行产后28日龄断乳。
l.2计划饲料单价(单位:7l/千克)教槽料5.0,过渡料4.8,仔猪料2.53,小猪料2.28,大猪料2.l7,空怀料2.0,哺乳料2.26。
l.3各阶段饲料消耗(以每头母猪年均计)
l.3.l配种怀孕期(母猪断乳后配种前喂哺乳料3千克/a,轻胎期喂空怀料2.2 千克/d,产前-个月开始喂哺乳料3千克/d)。
母猪空怀料:(365—2.2×65)×2.2=488.4 千克(976.8元)。
母猪哺乳料:2.2x 30 x 3.0=l98千克(447.5元)。
公猪料分摊给母猪:365×3.0÷25=43.8 千克(99元),小计74l.3 千克(l 523.3元)。
l.3.2分娩期(仔猪0~8千克,28日龄断乳,母猪产前-周进产房,喂哺乳料4.5 千克。
本阶
1。
养殖业务的盈利模式与策略养殖业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制定有效的盈利模式和策略,是养殖业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讨论养殖业务的盈利模式和策略,以帮助养殖业主有效提升盈利能力。
一、盈利模式1. 商品销售模式养殖业务最直接的盈利方式是商品销售。
通过培育健康、优质的动物或禽鸟,将其出售给市场,获取销售额。
在制定商品销售模式时,以下几点需要考虑:(1) 品种选择:选择市场需求旺盛、饲养风险较低、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的品种,以增加销售的利润空间。
(2) 规模效益: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 市场调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和价格走势,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以获取更好的销售收益。
2. 附加价值服务模式除了商品销售以外,养殖业务还可以通过提供附加价值服务来获取额外的盈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附加价值服务模式:(1) 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养殖服务,例如定制化饲料配方、养殖环境定制设计等,以增强客户黏性和满意度,获取额外的服务费用。
(2) 教育培训服务:通过开设养殖技术培训班、提供养殖指导等形式,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变现,吸引更多的客户并获取相应的教育培训费用。
(3) 休闲观光服务:针对特定类型的养殖场,例如蜜蜂养殖场、海洋养殖基地等,可以开设休闲观光服务,吸引游客参观,同时收取门票费用。
二、盈利策略1. 控制成本策略控制养殖业务的成本是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控制成本的策略:(1) 优化饲料配方: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合理利用农副产品,减少饲料成本。
(2) 疾病预防与控制: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降低因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和治疗费用。
(3) 节约能源和资源:合理利用养殖场周边的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2. 增加附加价值策略除了提供基本的产品之外,增加附加价值是提高养殖业务盈利能力的有效策略。
猪肉养殖的盈利模式猪肉养殖作为一种传统的畜牧业,一直是农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人们对肉食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猪肉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猪肉产业链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改善为猪肉养殖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猪肉养殖的盈利模式。
一、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是现代猪肉养殖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养殖设备的改进,规模化养殖得以快速发展。
规模化养殖以其高效性和规模效益而成为猪肉养殖业的主流模式。
通过集中养殖、标准化管理和科学饲养,规模化养殖能够实现猪群的高密度养殖,减少人工和物资的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猪肉养殖盈利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猪只的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养环境以及规范的养殖操作都可以提高猪肉养殖的盈利能力。
三、品种选择和良种繁育选择适宜的猪品种对于猪肉养殖的盈利至关重要。
良种繁育是确保高质量肉产品供应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取生长快、肉质好、抗病性强的品种,并进行良种繁育,可以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进而提高盈利能力。
四、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是猪肉养殖必须重视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规范的养殖操作、合理的饲养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监测措施都成为了猪肉养殖的重要环节。
同时,合理利用猪粪等废弃物、科学精确的除臭处理等环保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猪肉养殖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五、销售渠道拓宽拓宽销售渠道是提高猪肉养殖盈利的有效手段。
除了传统的批发市场和生鲜超市,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物流技术,可以开拓电商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提高产品的销售覆盖面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进行国际贸易,也是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
六、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提升猪肉养殖业可以通过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提升来实现盈利的多元化。
如何提高规模化猪场的有效产出汇报人:日期:contents •猪场管理概述•猪场生产管理•猪场人员管理•猪场财务管理•猪场技术管理•猪场风险管理•猪场发展策略目录猪场管理概述01CATALOGUE规模化猪场通常拥有大量的猪只,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大饲养密度高饲料成本高由于规模化猪场空间有限,饲养密度高,猪只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
规模化猪场饲料成本占比较大,对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03规模化猪场的特点0201应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提高猪场管理效率。
智能化管理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行绿色养殖。
环保化养殖实现饲养、销售等环节的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猪场的发展趋势通过提高有效产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提高有效产出的意义与价值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出效率,满足市场对猪肉产品的需求。
满足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猪场的竞争力。
提升竞争力猪场生产管理02CATALOGUE生产计划管理精细化管理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如对种猪进行精细分类、对饲料进行精细配比等,以提高生产效率。
合理安排生产时间根据猪的生长周期和繁殖季节,合理安排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猪场规模、饲养技术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种猪配种计划、妊娠计划、分娩计划等。
科学饲养根据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保证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优良品种,提高种猪的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
疫病防治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治方案,加强种猪的保健和免疫接种,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种猪管理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合理配制饲料选用优质原料,严格控制饲料加工和储存过程,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严格控制饲料质量根据猪场的生产计划和猪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饲料供应,避免浪费和短缺。
合理安排饲料供应饲料管理0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管理措施,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和生产性能。
养殖技术的盈利模式分析养殖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且稳定的行业。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食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养殖技术的盈利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现有养殖技术的盈利模式,探讨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和商机。
一、科技驱动下的养殖业如今养殖业正处于科技革命的春天。
传统的人工养殖方式逐渐被技术驱动的养殖方式所取代。
例如,智能养殖设备的出现让养殖环境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有效地减少了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
而养殖技术领域的创新不仅是为了提高养殖效益,还能够降低环境影响,打造绿色养殖模式。
二、规模化养殖的盈利模式规模化养殖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盈利模式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饲料技术的进步,大规模养殖能够保证产量的稳定和质量的可控性。
在规模化养殖中,养殖户通常会选择养殖高效率、市场需求量大、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同时,他们会引入科技设备,提高饲养效能和产品质量。
此外,规模化养殖能够形成集中化的销售和营销渠道,与供应商进行大宗采购,降低成本,并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的养殖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养殖模式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垂直养殖模式将养殖设施设置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减少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和时间。
另一种创新性的养殖技术是水中养殖,利用大型水池或温室养殖植物和水生动物,节约了土地资源,并实现了多种农产品的共同生长。
此外,养殖业还可以与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等领域相结合,形成更为可持续的养殖模式。
四、农产品品牌化的盈利模式农产品的品牌化是提高附加值和实现盈利的有效途径。
在养殖业中,培养并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溢价和消费者忠诚度。
品牌化养殖可以通过优质饲养、环境友好、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来实现。
例如,一些农户通过与大型连锁超市的合作,将其产出的农产品销售到城市消费者,取得了可观的盈利。
此外,通过建立线上销售平台和进行品牌推广,也能够拓宽养殖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盈利机会。
五、市场需求驱动的养殖模式养殖业的盈利模式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转型。
养殖业盈利模式实战方案第1章养殖业市场分析与投资评估 (3)1.1 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分析 (3)1.1.1 市场需求概述 (3)1.1.2 竞争态势分析 (3)1.2 投资成本与盈利预测 (3)1.2.1 投资成本分析 (3)1.2.2 盈利预测 (4)1.3 养殖业政策与法规解读 (4)1.3.1 国家政策对养殖业的影响 (4)1.3.2 地方政策对养殖业的影响 (4)1.3.3 养殖业法规解读 (4)第2章养殖业盈利模式概述 (4)2.1 传统盈利模式 (4)2.2 创新盈利模式 (5)2.3 盈利模式选择与优化 (5)第3章品种选择与养殖技术 (5)3.1 品种选择原则 (5)3.2 养殖技术要点 (6)3.3 技术创新与升级 (6)第4章饲料与营养管理 (7)4.1 饲料选择与搭配 (7)4.1.1 饲料种类及特点 (7)4.1.2 饲料搭配原则 (7)4.2 营养需求与供给 (7)4.2.1 营养成分及其功能 (7)4.2.2 营养需求与供给策略 (8)4.3 饲料成本控制 (8)4.3.1 降低饲料成本的方法 (8)4.3.2 饲料成本控制策略 (8)第5章疫病防控与健康管理 (8)5.1 常见疫病与防控措施 (8)5.1.1 禽流感 (8)5.1.2 猪瘟 (9)5.1.3 牛结核病 (9)5.2 养殖场卫生与消毒 (9)5.2.1 养殖场卫生管理 (9)5.2.2 消毒措施 (9)5.3 健康监测与应急处置 (9)5.3.1 健康监测 (10)5.3.2 应急处置 (10)第6章养殖环境控制 (10)6.1.1 场地选择 (10)6.1.2 场地规划 (10)6.2 环境污染与治理 (10)6.2.1 污染来源 (11)6.2.2 治理措施 (11)6.3 养殖设施优化 (11)6.3.1 养殖舍设计 (11)6.3.2 养殖设备选型 (11)6.3.3 养殖管理信息系统 (11)第7章生产流程与管理 (11)7.1 生产计划与组织 (12)7.1.1 确定养殖规模及目标 (12)7.1.2 制定生产计划 (12)7.1.3 人员组织与培训 (12)7.2 养殖环节管理 (12)7.2.1 繁殖管理 (12)7.2.2 饲养管理 (12)7.2.3 疾病预防与控制 (12)7.2.4 环境管理 (12)7.3 生产数据分析与改进 (12)7.3.1 收集生产数据 (12)7.3.2 数据分析 (12)7.3.3 改进措施 (12)第8章市场营销策略 (13)8.1 品牌建设与推广 (13)8.1.1 品牌定位 (13)8.1.2 品牌视觉设计 (13)8.1.3 品牌传播 (13)8.1.4 品牌合作与赞助 (13)8.2 销售渠道拓展 (13)8.2.1 直销渠道 (13)8.2.2 分销渠道 (13)8.2.3 社区团购 (13)8.2.4 跨界合作 (14)8.3 市场分析与定价策略 (14)8.3.1 市场需求分析 (14)8.3.2 竞争态势分析 (14)8.3.3 定价策略 (14)8.3.4 价格调整策略 (14)第9章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 (14)9.1 成本分析与控制 (14)9.1.1 直接成本分析 (14)9.1.2 间接成本分析 (14)9.2 财务管理要点 (14)9.2.1 资金管理 (14)9.2.2 财务报表分析 (15)9.2.3 税收筹划 (15)9.3 风险评估与应对 (15)9.3.1 市场风险 (15)9.3.2 自然风险 (15)9.3.3 政策风险 (15)第10章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15)10.1 生态养殖模式摸索 (15)10.1.1 生态养殖的定义与类型 (15)10.1.2 生态养殖的优势 (16)10.2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16)10.2.1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6)10.2.2 养殖业产业链延伸 (16)10.3 养殖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机遇 (16)第1章养殖业市场分析与投资评估1.1 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分析1.1.1 市场需求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类、禽蛋、水产等养殖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