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中化学一模卷试题及答案(2013年1月,即是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中化学一模卷试题及答案(2013年1月,即是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中化学一模卷试题及答案(2013年1月,即是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中化学一模卷试题及答案(2013年1月,即是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杨浦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初三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013.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

1、下列成语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刻舟求剑

B . 百炼成钢

C .风吹草动

D . 量体裁衣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

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氮气用作保护气 B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酒精做燃料

D .氧气用于呼吸

3、潜水员在深水下呼吸所用的人造空气,由氦气和下列哪一种气体混合而成

A .O 2

B .H 2

C .CO 2

D .天然气

4、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植物油 B. 食盐 C. 白糖 D. 食醋

5、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 2O 5)常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I 2O 5中碘元素(I )的化合价为

A .-5

B .+5

C .+3

D .+2

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

的是 A .氢氧化钾KOH B .碳酸钠NaCO 3 C .氧化铁Fe 2O 3 D .硫酸H 2SO 4

7、每千克的海水约含钠10.62 g ;镁1.28g ;钙1.40g 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 .单质

B .原子

C .元素

D .分子

8、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2H ——两个氢元素

B .Ca 2+——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C .2CO 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 .FeCl 2——氯化铁

9、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 .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 .金属锈蚀,动物呼吸,白磷燃烧都是缓慢氧化

C .将铁丝放入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0、在反应Fe 2O 3 + 3CO ??→

?高温

2Fe + 3CO 2中,作还原剂的是 A .Fe 2O 3 B .CO C .Fe D .CO 2

1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8g N 2含lmol 氮

B .1个CO 2分子的质量是44g

C .l mol CO 2含有3mol 原子

D .H 2O 的摩尔质量是18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3、部分城市即将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

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的是

A .焚烧秸杆

B .汽车尾气

C .燃烧煤炭

D .光合作用

14、下图是X 、Y 、Z 、W 四种溶液的近似pH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X 一定显酸性

B .Y 一定是水

C .Z 一定显碱性

D .W 的碱性一定比Z 强

15、臭氧水是臭氧(O 3)溶入水中制成的,能脱色去臭,还是很好的杀虫、杀菌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臭氧是单质

B .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 .臭氧水是氧化物

D .臭氧水是混合物

16、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 2Cr 2O 7???→高温

4K 2CrO 4 + 2X + 3O 2↑, 则生成物X 的化学式是

A .CrO 2

B .CrO 3

C .Cr 2O 5

D .Cr 2O 3

17、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象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是

A .称取10.0g 氯化钠,放入90ml 水中,充分搅拌

B .称取10.0g 生石灰,放入90ml 水中,充分搅拌

C .量取10.0ml 浓盐酸,放入90ml 水中,充分搅拌

D .称取10.0g 碳酸钙,放入90ml 水中,充分搅拌

19、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试判断他们所指的化

学方程式是:

A.S +O 2??→

?点燃

SO 2 B .2CO+O 2??→

?点燃2CO 2 C .2H 2+O 2??→

?点燃2H 2O D .CH 4+2O 2??→

?点燃CO 2+2H 2O 20、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 原子可结合成N 60分子。下列关于N 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 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一个N 60分子中含有30个N 2分子

C .N 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D .N 60和N 2混合后形成的是纯净物

2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

22、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3、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24、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 g,其中碳元素的质麓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

量的灼热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30 g B.50 g C.l00 g D.150 g

二、填空题(本题共46分)

25、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干冰B.硬铝C.甲烷

D.石油E.酒精F.食盐

(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2)可用作制造飞机

(3)可用于人工降雨(4)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5)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6)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6、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真空包装的目的是,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填充气应具有的性质是。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饮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建筑工地的工人下班前,通常在用剩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沙土,以便第二天使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7、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某兴趣小组对海水晒得的粗盐进行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

题:

(1)海水中含有的颜色、异味可以用除去。

(2)下图为粗盐的提纯过程,其中操作①、②、③依次

为、、;玻璃棒的作用依次是、、。

(3)若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

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4)用上述实验所得NaCl晶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配制时需要

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

28、右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1)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类型。

(2)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 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写

名称)。

(4)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

29、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 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3)工业上利用煤为原料在反应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

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P点表示的含义是

31、有一种无色气体,可能是CH4、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将该气体进行如下实验,以确

认某气体存在与否。

(1)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无浑浊现象;

(2)将气体经导管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小烧杯内壁上有水雾生成。

则该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 ,一定没有__________ 。可能有___________。

2017年上海杨浦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生命科学学科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題纸上,不要超过答题框,否则不得分。 一. 单选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构成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有机成分是 A .蛋白质和核酸 B .糖类和蛋白质 C .蛋白质和脂质 D .糖类和核酸 2. 如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 . 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C . 过程②染色体数会减半 D . 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3. 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稻叶肉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 .叶绿体和液泡 B .内质网和核糖体 C .核糖体和细胞膜 D .细胞核和线粒体 4.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能看到的现象是 ①区域1扩大 ②区域1缩小 ③区域2紫色变浅 ④区域2紫色加深 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⑥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清晰 A . ①③⑤ B . ①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④⑥ 5. 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要使视野的右下方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须将装片移向左上方 B .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 .高倍镜放大了观察视野,增大了放大倍数 D .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 6. 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能同时产生乳酸和CO 2 B .该细胞有氧呼吸产物与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相同 C .会使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发生蓝→绿→黄的变化 D .该细胞呼吸产物与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相同 7.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分解反应的是 ①核酸→核苷酸 ②葡萄糖→丙酮酸 ③麦芽糖→葡萄糖 ④丙酮酸→二碳化合物+水 1 2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2、、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有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2017年杨浦区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7年杨浦区区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12 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4分)本大题共有12题,1-6每题4分,7-12每题5分。 1、若“a b >”,则“33 a b >”是 命题。(填:真,假) 2、已知(],0A =-∞,(),B a =+∞,若A B R =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3、294z z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 。 4、若ABC ?中,4a b +=,o 30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是 。 5、若函数()2 log 1 x a f x x -=+的反函数的图像过点()2,3-,则a = 。 6、过半径为2的球O 表面上一点A 作球O 的截面,若OA 与该截面所成的角是o 60,则该截面的面积是 。 7、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刻有12345,6, ,,,)三次,得到的数字以此记作,,a b c ,则a bi +(i 为虚数单位)是方程2 20x x c -+=的根的概率是 。 8、设常数0a >,9 ()a x x + 展开式中6x 的系数为4,则()2lim n n a a a →∞ +++= 。 9、已知直线l 经过点() 5,0-且方向向量为()2,1-,则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 10、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20x y +=,且双曲线与抛物线2 y x =的准线仅有一个公共点,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出点()1,0A ,()40B ,,若直线10x my +-=上存在点P ,使得 2PA P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12、函数()y f x =是最小正周期为4的偶函数,且在[]2.0x ∈-时,()21f x x =+,若存在 12,,,n x x x 满足120n x x x ≤<<< , 且 ()()()()()()122312016n n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 ,则n n x +最小值 为 。 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20分)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

2016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全卷共30个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Fe-56 H-1 C-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 选,漏选均不能得分)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矿矿井里的煤层气发生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盐酸除去铁制用品表面的锈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白色污染B.酸雨C.臭氧层被破坏D.温室效应 3.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6 D.+7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Zn C.Cl2 D.H 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净化水时,常会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用它作杀菌、消毒 B.过滤是通常净化水必须采纳的基础工序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6.下列各图所示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完整word版)上海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上海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态。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 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碳和铁的可变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 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 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系的形态存在。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4、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出不同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5、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6、知道影响晶体和结晶的概念,并能记住几种典型的结晶水合物(胆矾、碳酸钠晶体)的俗名和化学式。能正确描述加热硫酸铜晶体时的现象,正确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知道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8、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杨浦区2017年一模手敲Word版附答案

杨浦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期末质量调研 初三英语练习卷2017.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卷有七大题,共94小题。试题均采用连续编号。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在答题纸上完成,做在试卷 上不给分。) Part 1 Listening (第一部分听力)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听力理解)(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6分) 1._______ 2. _______ 3._______ 4. _______ 5. _______ 6._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 (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择最恰当的答案)(8分) 7. 8. A) Shy. B) Pretty. C) Serious. D) Active. 8. A) A teacher. B) A TV host. C) A bank clerk D) A writer. 9. A) 2:00. B) 2:15. C) 2:30. D) 2:45. 10. A) By check. B) By cash. C) By credit card. D) By Apple Pay. 11. A) A TV guide. B) A part-time job. C) A plan for movies D)A choices of courses 12. A) The shoes are too heavy. C) She doesn’t like the shoes. B) Cookies. B) The ground is wet. D) It is raining outside. 13. A) Some Chinese were hit by local people. C) Some tourists were killed in a flash flood. B) An earthquake occurred there last night. D) Some tourists were injured in a car accident. 14. A) A good website helped Alina get some customers. B) Alina helps people by donating clothes and furniture. C) Alina borrowed money from the bank to start her business. D) Alina’s business is to give people advice on creati ng website.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

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试卷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冰雪融化C.酒精燃烧D.汽油挥发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 氮元素 C. 铝元素 D. 铁元素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镁条C.红磷D.铁丝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糖水C.米粥D.豆浆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MnO 2B.NaCl C.NaOH D.H2SO4 8.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B.O2C.CO D.CO2 10.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霉变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11.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12.下列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C.H2D.2H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MnO2 C.CO2 D.H2O2 14.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 1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19.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26 B.88 C. 50 D .38 20.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9O2点燃4CO2 + 2SO2 +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4H12S2 B. C2H6S C. C2H6O2 D. C2H6S2 2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B.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D.钚元素的中子数为150 试管1 试管2 水

上海市初中毕业化学试卷及答案A版

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u-64 六、选择题(共20分) 27.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2O B. 2N C. He D. 2CO 28. 属于金属的是( ) A. Mg B. 2O C. S D. P 29. 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A. Cu B. CO C. KCl D. 3KNO 30.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3O B. 2H O C. ()2Cu OH D. 23H CO 31. 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 碳 B. 氧 C. 氢 D. 氯 32. 氢氧化钙俗称( ) A. 烧碱 B. 纯碱 C. 熟石灰 D. 石灰石

33. 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 A. 难溶性 B. 稳定性 C. 吸附性 D. 可燃性 34.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 B. 铁粉和铁丝 C. 液氧和氧气 D. 银和汞 35. 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 A. 氯化钠溶液 B . 稀盐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水 36. 关于“23K CO ”说法错误的是( ) A. 名称:碳酸钾 B. 类别:盐 C. 焰色反应:黄色 D. 用途:可作钾 肥 37. 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 分子种类 B. 分子间距 C. 原子大小 D. 原子种类 38.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343Fe+2O Fe O ???→点燃 B. 22Fe+O FeO ???→点燃 C. 234Fe+O Fe O ???→点燃 D. 2234Fe+3O 2Fe O → 39. 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 减少空气通入量 B. 充分利用热能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计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计算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道,每道25分) 1.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所呈现的信息如下表: 根据信息,下图所示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综合计算 二、解答题(共3道,每道25分) 1.将2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与7.3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 为7。(1)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实验室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36%~38%之间为合格药品。题中的稀盐酸是用质量为2g的浓盐酸加水配制而成的,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是否为合格药品。 答案:(1)10%(2)36.5%,该浓盐酸为合格药品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综合计算 2.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0g,向其中加入57.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4.4g,请回答问题:(1)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88.3%(2)20%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综合计算 3.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已知该溶液中含HCl的质量为3.65g。某同学为测定该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向烧杯中逐渐加入10%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最终得到沉淀的总质量为g,该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g。(2)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克?(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 答案:(1)4.9;8(2)80g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综合计算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 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 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 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 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 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 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有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 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 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负极产生,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在实验中常加稀H2S 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017上海市杨浦区高三化学一模试卷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化学学科试卷2017.12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r-80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291117Ts中数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291是Ts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291是Ts元素的质量数 C.117是291117Ts的质子数D.117是291117Ts的中子数 2.漂粉精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失效其原因与下列叙述无关的是()A.HClO的酸性比和H2CO3弱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反应 C.HClO见光易分解D.Ca(ClO)2是正盐 3.石油分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 A.沸点差异B.密度差异C.溶解度差异D.化学性质差异 4.离子晶体具有的性质是() A.易导热B.易融化C.熔化状态下导电D.有延展性 5.下列有关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B.分子中无碳碳双键、碳碳单键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能发生取代反应 6.工业上仅以食盐和水为原料,不能得到了产品是() A.烧碱B.NaClO溶液C.盐酸D.氮肥NH4Cl 7.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O2和空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中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分子数C.质量D.密度8.反应物X生成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X(g)→Z(g)+(a-b)kJ B.2X(g)→Z(g)+(b-a)kJ C.2X(g)→Z(g)+(c-a)kJ D.2X(g)→Z(g)+(b-c)kJ 9.对NH3有关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NH3极易溶于水 B.NH3具有还原性 C.NH3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 D.右图中浓盐酸换成浓硫酸时现象相同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 别() 2、人们常说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A、铁单质 B、铁分子 C、铁原子 D、铁元素 3、目前缓解石油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将汽油和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 种汽车燃料。乙醇汽油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 ..一步实现的是() A.CO2 →H2CO3 B.O2→H2O C.CO2→CaCO3 D.CO→CaCO3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6、自2004年5月1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交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对司机酒后开车的监控处罚力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依次为() A、+6,+3 B、+3,+6 C、+3,+5 D、+5,+3 7、“绿色化学”是指() A、颜色为绿色的化工产品 B、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环保的产品 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无害产品 D、只能使用,不能再生产的化学产品 8、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有以下药品柜。实验室购进一瓶锌粒,应放于( ) 9、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其二)》) 2、,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雪尽马蹄轻。(《观猎》) 4、六十而耳顺,,。(《孔孟论学》)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者的精神面貌。(2分)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词开篇“聊”“狂”两字,虽隐有怨愤之情,但更多见作者豪迈气概。 B.本词中词人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C. 本词结句卒章显志,传神描绘了作者驰骋于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 D. 本词表面写的是一次秋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黔之驴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交代了黔之驴的由来及虎初见驴时的反应。 B.第②段描绘了虎惧驴、察驴、戏驴、吃驴的经过。 C.标题直指写作意图,讽刺了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本文启示我们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必将陷入困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孙子荆与王武子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育新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 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