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x
- 大小:22.94 KB
- 文档页数:9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1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3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4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5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6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7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08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
09
10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1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3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4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5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6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7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8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9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20。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研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2. 种植土3.4. 观察记录表实验步骤1. 将填满种植土。
2. 播种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每天定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持续观察并记录一周。
实验结果1. 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发芽,逐渐生长。
2. 观察到植物的茎、叶、花等生长变化。
实验结论1. 植物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才能生长。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
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
2. 研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1. 光源(如手电筒)2. 透明材料(如玻璃板、塑料袋)3. 实验仪器(如光屏、光具座)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处,对准透明材料。
2. 通过透明材料观察光源在另一侧的光影。
3. 改变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光影的变化。
4.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光源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发现光影的形状和位置会随着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结论1. 光可以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光影的形状和位置受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影响。
实验三:制作简易电路实验目的1.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制作简易电路。
实验材料1. 电池2. 导线3. 灯泡4. 开关5. 绝缘材料实验步骤1. 将电池、灯泡、开关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 使用导线将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3.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4. 尝试改变电路连接方式,观察灯泡亮起的情况。
实验结果1. 成功制作出简易电路,灯泡亮起。
2. 发现改变电路连接方式会影响灯泡的亮起情况。
实验结论1. 电路需要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等元件才能形成。
2. 电路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路的通断和灯泡的亮起情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2.观察不同温度下水中溶解物质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食盐、小苏打实验步骤:1、将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相同的水,分别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搅拌均匀。
2、记录每个烧杯中加入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3、将一个烧杯放在常温下,将另一个烧杯放在热水中加热。
4、观察每个烧杯中的溶解情况,记录温度和溶解的数量。
观察到的现象:1、在常温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2、在加热后,食盐和小苏打都溶解得更多。
3、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数量也增加。
实验结论:水能溶解的物质数量受温度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数量也增加。
在常温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得更多。
4、观察蒸发皿中的变化,直到水分蒸发完毕,留下的是食盐晶体。
5、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火焰放到蒸发皿下方,观察火焰的颜色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1、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沙子被滤掉。
2、随着加热,水分逐渐蒸发,最终留下食盐晶体。
3、火焰颜色变为黄色,说明食盐中存在钠元素。
实验结论: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可逆的。
通过蒸发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
食盐中含有钠元素,可以通过火焰测试进行检测。
2、了解气压和气温对风的影响。
实验器材:酒精温度计、气压计、风力计、水、火源、塑料袋。
实验步骤:1、将酒精温度计放在火源旁边,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2、用气压计测量不同地点的气压,并比较差异。
3、用风力计测量不同风速下的风力,并比较差异。
4、将塑料袋充满水,扎紧口,用手压住一端,将另一端放在高处,松开手,观察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实验结论: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气压和气温对风的影响很大。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温度升高会导致气压下降,从而形成风。
同时,风速也会受到气压和气温的影响。
实验中的塑料袋实验也证明了风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受到气压和气温的影响。
通过测量降水量,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降水量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雨量计、计时器实验步骤:1、在降雨时,将雨量计放在室外合适的位置,开始计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新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C3-3科分组实验报告单普定县小学姓名组别三(班级2)班日年月实验时间常开实观察小动教课认识蚂蚁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实目面包屑和白放大蚂蚁为什么能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实验设想的路线?现象观察实验探究过程身体分为头、胸、腹1.1.用面包屑和和三对足;白糖作为诱饵,把蚂蚁引出窝来蚂蚁用信息素引导22蚂蚁进行观察线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和三对足实用信息素交流信息结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C3-3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认识常见动指导常开贤课题教师物的食性知道不同的动物食性不同实目蚕、蚂蚁、蜗牛、桑叶、面包、菜蚕、蚂蚁、蜗牛会不会都喜欢同一实食物呢设现象观实验探究过程蚂蚁爱蚕爱吃桑叶、、面1.把桑叶吃面包、蜗牛爱吃菜叶。
包、菜叶分别放进蚕、蚂蚁、蜗牛纸盒里观察他们爱2什么不同动物吃的食物不同实结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C3-3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普定县班级姓名组别日月年实验时间.实验认识常见材指导常开贤课教料的性认识金属的共同特征实目铁丝、铜丝、铅丝、砂纸、木头、铁丝、铜丝、铅丝这三种金属的性实一样吗设现象观察实验探究过程1.金属比较硬。
1.比较铁丝、铜丝、铅丝、木头、2打磨后的金属纸的硬度光泽,其他没有23以上三种金属金属传热快,金属传热慢3丝、铅丝、木头入到热水中比较们的传热性能金属有延展性、比较硬、有光泽、热快实结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C3-3科分组实验报告单小学普定县姓名组别班级日月年实验时间实常开课教实通过实验能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目料棉花、蚕茧、粘土、棉线、丝绸、药品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有什么不同?实验设想现象观察实验探究过程棉花、蚕茧、粘1.1.验物观察实土是天然材料。
品。
棉线、丝绸、22区分材料罐是人造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材实有天然材料,也有人造材料结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C3-3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普定县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验证空气的指导常开贤课题教师存在通过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实目塑料袋、玻璃杯、香、火柴、水空气存在吗实设现象观实验探究过程1.打开塑料袋,塑料袋装了一袋1.快速封住口,有什空气。
全套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水的存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证明水的存在。
实验材料- 透明玻璃杯- 自来水或蒸馏水- 干净的纸巾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杯放在桌子上。
2. 将适量的水倒入玻璃杯中。
3. 观察玻璃杯中的水。
实验结果玻璃杯中出现了水,证明了水的存在。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
实验二: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证明空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 一个空的塑料瓶- 蜡烛- 打火机或火柴实验步骤1. 将蜡烛放在桌子上,并点燃蜡烛。
2. 将塑料瓶口完全覆盖在蜡烛上,使其与蜡烛封闭在一起。
3. 观察蜡烛熄灭的情况。
实验结果蜡烛在一段时间后熄灭,证明了塑料瓶中存在空气。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空气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
实验三:磁性物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物质的磁性。
实验材料- 一根磁铁- 一些物体,如纸夹、铁钉、塑料卡片、橡皮等实验步骤1. 将磁铁放在桌子上。
2. 将不同的物体一个接一个地靠近磁铁,观察它们之间是否有吸引力。
实验结果磁铁对铁钉有吸引力,而对纸夹、塑料卡片和橡皮没有吸引力。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铁钉具有磁性,而纸夹、塑料卡片和橡皮没有磁性。
以上是全套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实验报告,通过简单的实验观察和验证,我们可以认识到水、空气和物质的磁性等基本概念。
实验报告的内容简洁明了,无法确认引用的具体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活动名称一棵大树的观察小组成员活动地点我观察的大树大约有()高,大树的树干有()粗, 观察内容大树的树冠下可以站约()个人,还有:我看到的大树的样子我捡到的树叶的样子我的其他发现我在大树上还发现有树皮、()、()、()、()、()、()等,树下还有()树的相同之处树的不同之处它们都长在里, 都需要树冠有,树干有有的树皮,有的,结的不一样,不一样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同学们都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天里,我们周围的植物正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你注意到了吗?活动名称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成员观察地点我们的观察内容1、我们用量叶片、观察叶片颜色的方法观察树的变化。
2、我们用观察狗尾草叶片颜色的变化观察狗尾草的变化。
3、我们用量树干的方法观察树的变化。
4、我们用观察落叶数量的方法观察树的变化。
我们观察的大树我们观察的叶片长有厘米,宽有厘米,都有等颜色;我们测量的树干有厘米;我们观察的狗尾草叶片的颜色由变;我们观察的大树的落叶数量由片变片。
我们从这些现象知道了什么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活动名称:植物的叶我的观察记录:秋天是落叶的季节,整理我们捡的各种各样的落叶,我发现:我捡了片落叶,共种树叶;我们组捡了片落叶,其中树叶最多这是一片完整的叶的结构:请在下面树干上补上合适的树叶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寻访小动物原,只要仔细观察,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小动物的存在: 我的调查记录发现地点观察到的小动物发现地点观察到的小动物我观察到的小动物共有种。
其中有种,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这是我发现的不知名的小动物,我把它们画下了: 蜗牛(一)看这是我画的蜗牛:这是我话的蜗牛:我还观察到,蜗牛用爬行;我还观察到它能在等地方爬行。
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蜗牛(二)◎蜗牛睡觉”了,我的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呢? 我的设想:蜗牛的反应:◎蜗牛吃饭”了。
蜗牛的食谱:我还知道它最爱吃的是:◎蜗牛便便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 电子秤- 不同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实验步骤1. 打开电子秤。
2. 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
3. 观察电子秤显示的数值,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不同物体的质量如下:- 书:200克- 铅笔:10克- 橡皮:5克实验二:水的沸腾温度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水的沸腾温度。
实验器材- 电热水壶- 温度计- 水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电热水壶中。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打开电热水壶,加热水直到水开始沸腾。
4. 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数值,记录下水的沸腾温度。
实验结果水的沸腾温度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观察金属导电性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金属导电性,了解金属的特性。
实验器材- 电池- 电线- 不同金属片(如铜片、铁片、铝片等)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线连接。
2. 将金属片分别与电线的两端连接。
3. 观察金属片上是否有电流通过,即是否有灯泡亮起。
实验结果不同金属片的导电性如下:- 铜片:有电流通过,灯泡亮起。
- 铁片:有电流通过,灯泡亮起。
- 铝片:无电流通过,灯泡不亮。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 尺子- 不同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实验步骤1. 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记录下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不同物体的长度如下:- 书:20厘米- 铅笔:15厘米- 橡皮:5厘米实验五: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观察水的凝固现象,了解水的凝固过程。
实验器材- 冰箱- 水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中。
2. 将放入冰箱中。
3. 等待一段时间。
4. 观察中水的状态是否变为固体。
实验结果水在冰箱中冷却后会凝固成固体。
以上为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三年级上册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研究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实验材料- 尺子- 不同物体(例如铅笔、书、橡皮擦)实验步骤1. 选择一个物体,例如一支铅笔。
2. 使用尺子将铅笔的长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3.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 铅笔的长度为10厘米。
- 书的长度为20厘米。
- 橡皮擦的长度为5厘米。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且了解到不同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来表示。
实验二:浮力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现象,并了解浮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 盆子或水槽- 不同物体(例如塑料球、铁块、木块)- 水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盆子或水槽,并装满水。
2. 将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其浮力现象。
3. 将铁块放入水中观察其浮力现象。
4. 将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其浮力现象。
实验结果- 塑料球浮在水面上,没有完全沉入水中。
- 铁块沉入水中,没有浮在水面上。
- 木块浮在水面上,只有一部分沉入水中。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现象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较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密度较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
实验三:植物的生长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了解植物的基本需求。
实验材料- 豆子或其他种子- 盆子或花盆- 泥土- 水实验步骤1. 在盆子或花盆中放入适量的泥土。
2. 将豆子或其他种子种植在泥土中。
3.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
4.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种子在几天后开始发芽。
- 发芽后的植物逐渐长高,出现叶子和茎。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需要土壤、水和阳光才能生长。
种子发芽后,植物会逐渐长高,并产生叶子和茎。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报告,每个实验都简单易懂,没有法律复杂性的问题。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培养观察、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实验器材:
1.烧杯
2.试管
3.滴管
4.试纸
5.食盐
6.水
7.搅拌棒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确保所有器材干净、干燥。
2.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标记水位。
3.将食盐加入烧杯中,轻轻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过程。
4.使用滴管取少量溶解后的食盐水,滴在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5.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现象。
6.整理实验器材,清洁并归位。
实验结果:
1.在食盐加入水中后,我们观察到食盐逐渐溶解消失,水变得浑浊。
2.当我们将食盐水滴在试纸上时,试纸变色,表明食盐已经溶解在水中。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溶解现象,观察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验证了食盐的存在。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安全。
通过实验,我们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实验一: 测量水的温度目的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结果。
材料- 温度计- 水杯- 水实验步骤1. 将温度计放入水杯中。
2. 等待几分钟,直到温度计的指针稳定不动。
3. 记录温度计上所示的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水的温度为 {记录的温度} 度。
实验二: 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进行比较。
材料- 秤- 不同物体(如水杯、书、铅笔等)实验步骤1. 将秤放在平稳的表面上。
2.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在秤上,记录每个物体的重量。
3. 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重量为:- 水杯:{水杯的重量} 克- 书:{书的重量} 克- 铅笔:{铅笔的重量} 克实验三: 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材料- 尺子- 不同物体(如铅笔、书、水杯等)实验步骤1. 将尺子放在物体旁边并与物体接触。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记录每个物体的长度。
4. 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长度为:- 铅笔:{铅笔的长度} 厘米- 书:{书的长度} 厘米- 水杯:{水杯的长度} 厘米实验四: 测量不同物体的容积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容积并进行比较。
材料- 容积杯- 不同物体(如水杯、书、铅笔等)实验步骤1. 将容积杯放在平稳的表面上。
2.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容积杯中。
3. 记录每个物体所占据的容积。
4. 比较不同物体的容积。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容积为:- 水杯:{水杯的容积} 毫升- 书:{书的容积} 毫升- 铅笔:{铅笔的容积} 毫升实验五: 测量不同物体的表面积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
材料- 尺子- 不同物体(如书、水杯、铅笔等)实验步骤1. 将尺子放在物体旁边并与物体接触。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3. 使用公式计算出物体的表面积。
4. 记录每个物体的表面积。
新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C3-3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三(2)班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观察小动物指导教师常开贤实验目标认识蚂蚁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实验器材或药品放大镜面包屑和白糖实验设想蚂蚁为什么能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用面包屑和白糖作为诱饵,把蚂蚁引出窝来。
2.用放大镜对蚂蚁进行观察。
1.身体分为头、胸、腹和三对足;2.蚂蚁用信息素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实验结论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和三对足,用信息素交流信息。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C3-3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认识常见动物的食性指导教师常开贤实验目标知道不同的动物食性不同。
实验器材或药品蚕、蚂蚁、蜗牛、桑叶、面包、菜叶实验设想蚕、蚂蚁、蜗牛会不会都喜欢同一种食物呢?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把桑叶、面包、菜叶分别放进蚕、蚂蚁、蜗牛的纸盒里。
2.观察他们爱吃什么。
蚕爱吃桑叶、蚂蚁爱吃面包、蜗牛爱吃菜叶。
实验结论不同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C3-3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指导教师常开贤实验目标认识金属的共同特征。
实验器材或药品铁丝、铜丝、铅丝、砂纸、木头、纸实验设想铁丝、铜丝、铅丝这三种金属的性质一样吗?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比较铁丝、铜丝、铅丝、木头、纸的硬度。
2.用砂纸打磨以上三种金属。
3.把铁丝、铜丝、铅丝、木头投入到热水中比较它们的传热性能。
1.金属比较硬。
2.打磨后的金属有光泽,其他没有。
3.金属传热快,非金属传热慢。
实验结论金属有延展性、比较硬、有光泽、传热快。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C3-3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比较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不同指导教师常开贤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能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