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x
- 大小:31.23 KB
- 文档页数:17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
二、实验材料:水、烧杯、小锤子、保鲜膜、塑料袋、水果。
三、实验步骤:1.实验一:水的沸腾a.将水倒入烧杯中,放在燃气灶上加热。
b.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实验二:水的凝固a.向水中慢慢加入冰块,搅拌均匀。
b.观察水随着温度的下降发生凝固的情况。
3.实验三:水的蒸发a.将一些水倒入烧杯中,加入一片保鲜膜覆盖。
b.观察保鲜膜上是否会出现水珠。
4.实验四:水的降雨a.将一个塑料袋围住一棵果树的树枝。
b.观察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在塑料袋内出现水珠。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一中,水加热后温度升高,逐渐沸腾,形成水蒸汽。
2.实验二中,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逐渐凝固成冰块。
3.实验三中,水的一部分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保鲜膜上形成水珠。
4.实验四中,果树叶子的蒸腾作用使得水分蒸发,与塑料袋接触后凝结成水珠。
五、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沸腾,形成水蒸汽。
2.水在冷却过程中会凝固,形成冰块。
3.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冷表面上形成水珠。
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的水分,在与塑料袋接触后会在袋内凝结成水珠。
六、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不仅可以以液态存在,还可以通过加热转化为水蒸汽,通过冷却转化为冰块。
同时,水的蒸发和凝结也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通过实验,我能够观察到水的不同形态的转化过程,并加深了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此次实验还让我认识到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水循环之间的关系。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水分,这部分水分会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汽,并最终凝结在冷表面形成水珠。
这让我对水循环过程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
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我能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对于教科书中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实验,我不仅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一、实验一:观察水的变化1. 实验目的:观察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变化。
2. 实验材料:水、烧杯、酒精灯、冷水。
3.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将酒精灯点燃,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4)当水沸腾后,将烧杯从酒精灯上取下,迅速倒入冷水中。
(5)观察水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4. 实验结果: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热,沸腾后迅速冷却,温度逐渐降低。
5. 实验结论:水的状态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二、实验二:研究金属的特性1. 实验目的:研究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 实验材料:金属导线、电源、灯泡、铁钉、铝条、铜片、热水壶。
3. 实验步骤:(1)将金属导线连接电源和灯泡,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2)将铁钉、铝条、铜片分别放入热水壶中加热,观察它们的导热性。
(3)将铁钉、铝条、铜片分别用锤子敲打,观察它们的延展性。
4. 实验结果:金属导线可以使灯泡亮起,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
铁钉和铝条在热水壶中加热后变得很热,说明金属具有导热性。
铜片在锤子敲打后没有变形,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5. 实验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三、实验三:观察土壤中的生物1. 实验目的:观察土壤中的生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实验材料:显微镜、放大镜、镊子、土壤样本。
3. 实验步骤:(1)用镊子取一小块土壤样本放在载玻片上。
(2)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可以看到许多微小的生物,如细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
(3)用放大镜观察样本,可以看到土壤中的一些较大生物,如蚯蚓和蜈蚣等。
4. 实验结果:观察到土壤中存在着多种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线虫、蚯蚓和蜈蚣等。
这些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实验结论: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其中存在着多种生物,这些生物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四、实验四: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1. 实验目的:研究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9个实验报告汇(可用于填写实验报告单)1.有关光的思考实验:红苹果实验【实验材料】红苹果、黑暗的房间等。
【实验要求】在桌子上放一个红苹果,把门、窗户都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掉,房间里完全黑暗了。
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够进入这个房间。
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实验现象】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东西的。
人的眼睛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物体的。
而在红苹果实验中,房间是完全黑暗的,没有任何光线进入房间,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房间里看到红苹果。
2.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光的传播实验【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凤尾夹等等。
【实验方法】①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一厘米。
②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③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④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
⑤把手电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这些小孔。
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⑥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实验现象】把4张卡纸放在同一条直线上,让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卡纸上的小孔,发现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前3张卡纸上的小孔,照射在第4张卡纸上。
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观察到手电筒的光只能够直接穿过第1张卡纸上的小孔,不能穿过第2张卡纸上的小孔,在第2张卡纸上留下光斑,第3、4张卡纸上没有光斑。
【实验结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实验一: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实验材料】手电筒、杯子、玻璃、纸张、书本等等。
【实验方法】①用干净的透明玻璃片遮住手电筒并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照到杯子上。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班)级___年级___班实验者时间9.6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我的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我是这样做的: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我认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疑问:为什么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学校年(班)级___年级___班实验者时间10.11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路线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我的猜测:光沿直线传播。
我是这样做的: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观察到的现象: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我认为: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疑问:为什么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指导老师:评定等级:学校年(班)级___年级___班实验者时间10.18 实验名称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我的猜测:黑色反黑光,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白光。
我是这样做的: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观察到的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我认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疑问:为什么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学校年(班)级___年级___班实验者时间10.25 实验名称光的强弱与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我的猜测: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地低。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产生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冰块、盖子、热水、铁夹子。
三、实验步骤1.将烧杯放在桌面上,测量室温。
2.使用铁夹子将温度计固定在烧杯的上方,确保温度计的底端没有接触到烧杯。
3.将冰块放入烧杯中,待冰块融化后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4.将盖子盖在烧杯上后,将热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5.将盖子取下,继续倒入热水至烧杯约80%的容量,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6.等待一段时间,再次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四、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约为20°C左右。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逐渐上升,达到0°C,然后稳定在0°C左右。
3.在盖子完全闭合的情况下,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显示的温度逐渐增加。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较之前慢,温度也没有之前那么高。
5.几分钟后,观察到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趋于稳定。
五、实验分析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较稳定,在20°C左右。
这个温度是人体感知最舒适的温度之一。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稳定在0°C左右。
这是水的冰点温度,表示水从固态到液态的状态变化。
3.在盖子完全关闭的情况下,热水倒入烧杯,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
这说明固体的温度会被加热,分子运动加快。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有所减缓。
这是因为热量传导由于外界的温度较低而减慢。
5.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说明热量正在逐渐散失,物体的温度正在趋于稳定。
六、实验结论1.温度对物体状态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
2.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比如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膨胀,温度的降低会使物质收缩。
3.在本实验中,室温下物体呈固态,冰块融化后物体呈液态,加热后物体呈气态。
实验名称:研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调节植物所处的环境温度,观察并研究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温度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机制。
实验器材:-相同品种的植物幼苗(如豌豆或小麦)-温度调节设备(如恒温箱或温度计)-相同大小的花盆-泥土或培养土-水壶或喷雾器-手套或实验器皿实验步骤:1.准备相同品种的植物幼苗,并将它们分别种在相同大小的花盆中的泥土或培养土中。
2.设置三组实验条件,分别是常温组(温度保持在25°C)、高温组(温度保持在35°C)和低温组(温度保持在15°C)。
3.将常温组的花盆放在室内保持常温下,高温组的花盆放在恒温箱或玻璃温室内,低温组的花盆放在冷藏箱中。
4.每天浇水,保持花盆内的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多的水分。
5.每组实验每天定时测量和记录植物生长的数据,包括植物的高度、茎叶的数量和颜色等等。
6.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记录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并对比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得出以下结论:1.高温环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花盆内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变黄或焦枯。
2.低温环境也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植物发育较慢,茎长短,叶片颜色发黄。
3.常温环境对植物生长最有利,花盆内的植物生长快速,茎叶翠绿健康。
结论及讨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常温环境最适宜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高温和低温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因为植物生长过程中,温度会影响植物细胞的代谢活动、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
在实验中,我们只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但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同样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如光照、水分、土壤质量等等。
因此,在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总之,了解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活特征,也能为农业生产和植物栽培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给读者的一封信你好!读者朋友。
本文档是本人精心为您准备的,用于我们彼此交流、探讨,希望你有用的到的地方。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妥或许改进之处,请您在下方留言栏告诉我。
我收到你的信息之后,我会尽快进行更新优化。
希望通过你我的共同交流、共同探讨,以促进我们共同提高的目的。
俗话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有您的帮助,我会进步更大,提升更快。
在此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
祝:生活安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课外延伸--------------------------------------------------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2、学问靠点滴积累,聪明靠思考练就;博学靠学习成就,创造靠实践成功。
3、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要获得辉煌的成就,必须坚持「我也可以这样做」的信念,如果不能勇往直前,绝对不会达到胜利成功的境界。
——詹姆斯?吉本斯5、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实验(一)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级别姓名实验计划: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种子发芽和的关系实验记录表日期种子的变化实验组对照组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2、种子发芽实验(二)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级别姓名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量的实验记录共有()个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种子总数量已发芽量未发芽量我们的解释实验组对照组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三个条件。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级别姓名我们的研究计划:我们想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猜想:我们实验的方法: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我们不改变的条件: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实验说明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4、蚯蚓的的选择记录表一:实验次数呆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可在盒子早间的蚯蚓数呆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我们的解释123…记录表二:实验次数呆在干燥土壤里的蚯蚓数呆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呆在湿润土壤里的蚯蚓数实验说明本小组123其他组123第二单元光1、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2、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纸的种类刚开始的温度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我们的发现黑色粉色蓝色黑色蜡光纸白纸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土壤中有什么寻找土壤的成分:方法我在土壤里能看到的肉眼放大镜倒入水中土壤的成分有:2、探索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研究题目:我们的推测:实验方法:器材: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不现的条件: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挂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大小(垫圈个数)实验次数小车运动快慢从起点到终点时间快慢顺序123123123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物体的名称估计重力的大小实测重力的大小估计和实测的差距3、运动与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接触面光滑程度)摩擦力大小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摩擦力大小。
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实验步骤与现象观察 1.将木块放在桌子上,用手电筒从不同的位置照射;2.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的三个木块;3.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长方体。
实验结果与实验收获教师评定优():能独立思考,熟练操作,有创新。
指导教师良():在教师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中():在教师帮助下基本完成实验任务。
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实验编组:第组实验时间:2017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实验课题5-2-2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了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的规律实验仪器(药品)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我们的猜测实验步骤与现象观察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4、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5、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6、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7、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8、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实验结果与实验收获教师评定优():能独立思考,熟练操作,有创新。
指导教师良():在教师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