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精品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中和滴定

1、仪器和试剂

量取液体:滴定管

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标准液和待测液、指示剂

2、操作步骤: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操作方法)②蒸馏水洗涤

③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滴定管④装液和赶气泡调零⑤滴定⑥读数

例: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等于5mL

2.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移液管

3、指示剂选用:①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且变色范围尽量在pH突变范围内(因此中和滴定一般选用酚酞、甲基橙,而不用石蕊试液。

4、滴定终点不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但是由于在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前后,少加一点标准液或多加一滴标准液,会使pH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对于结果影响不大。

1.室温下0.l mol·L-1 NaOH溶液滴定a mL某浓度的HCl溶液,达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b mL,此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H+) / mol·L-1是()

A.0.l a/(a+b) B.0.1b/(a+b) C.1×107 D.1×10-7

2.下列实验中,直接采用沾有水滴的仪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A.氨的喷泉实验B.实验室制氧气:试管

C.中和滴定:锥形瓶D.中和滴定:滴定管

3.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4.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经测定NaOH的质量分数约为82.0%,为了验证其纯度,用浓度为0.2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称量5.0g固体试剂,用蒸馏水溶解于烧杯中,并振荡,然后立即直接转入 500mL

容量瓶中,恰好至刻度线,配成待测液备用。请指出以上操作中出现的五处错误。(2)将标准盐酸装在25.00mL 滴定管中,调节液面位置在处,并记下刻度。

(3)取20.00mL待测液,待测定。该项实验操作的主要仪器有。用试剂作指示剂时,滴定到溶液颜色由刚好至色时为止。

(4)滴定达终点后,记下盐酸用去20.00mL,计算NaOH的质量分数为。

(5)试分析滴定误差可能由下列哪些实验操作引起的。

A.转移待测液至容量瓶时,未洗涤烧杯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盐酸

C.滴定时,反应容器摇动太激烈,有少量液体溅出

D.滴定到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悬有液滴 E.读滴定管开始时仰视,读终点时俯视

6.如图

(1)图I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体积是 mL。

(2)图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A.是a mL B.是(50-a)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mL

7.用沉淀法测定NaHCO

3

和K

2

CO

3

均匀混合物的组成。实验中每次称取样品的质量、向所配制的溶液

中加入Ba(OH)

2

的溶液体积、生成对应沉淀的质量等实验数据见下表:

(1)b= g;(2)样品中n(NaHCO

3

):n(K

2

CO

3

)= 。

(3)25℃时,取第3次实验后的滤液的1/10,加水稀释至500ml,试计算所得溶液的pH值。

8.有PH为13的Ba(OH)

2

、NaOH的混合溶液100mL,从中取出25mL用0.025mol/LH

2

SO

4

滴定,当滴

定至沉淀不再增加时,所消耗的酸的体积是滴定至终点所耗酸体积的一半。求:(1)当滴到沉淀不再增加时,溶液的pH(设体积可以加和)

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2)原混合溶液中Ba(O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