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负担的研究(上)
- 格式:pdf
- 大小:518.55 KB
- 文档页数:8
述评2007年11月第11期《中国卫生经济》第26卷(总第297期)1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传染病的防治转到慢性病和伤害的防治上来。
慢性病的负担也在逐渐的加重:全球范围内慢性病流行并快速增长:2005年有3500万人由于慢性病而导致死亡;占全部死因的60%归因于慢性病;疾病负担影响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003年,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直接经济负担为1209.50亿元,这个数字是全国卫生费用的18.37%,是全国医疗费用的21.05%[1],因此,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对于有效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疾病负担及疾病经济负担疾病负担(burdenofdisease)的研究是比较疾病对社会经济及健康的影响,包括研究疾病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2个方面[2]。
在疾病的流行病学方面,死亡人数和患病人数是描述健康状况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指标[3],其他还有许多“率”的指标可利用,如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门诊及住院率和药品利用情况。
而率的指标还不足以显示疾病间的差异,要比较各种疾病造成的损失必须选择一种各种疾病负担所共有的元素:健康调整寿命年(HALE)、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HR-QoL)和减寿年限(PYLL)等这些指标为各种不同疾病造成的负担间架起相互比较的桥梁[3]。
疾病的经济负担是指由于疾病、失能和早死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资源[4]。
疾病的经济负担包括医疗保健的成本、社会、工作单位、雇主、家庭和个人支出的疾病成本。
疾病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反映疾病给社会带来的负担。
但是,反过来如果能减少和消除疾病,社会也可以减少疾病成本,从而获得效益[2]。
如何测算疾病的经济负担,探讨疾病经济负担分布的特点,以及影响经济负担变化的各种因素,对于帮助卫生政策制定者寻求减轻经济负担的方法和途径,增加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全球疾病负担的现状、趋势及其防治对策的选择1 健康寿命与疾病负担20世纪以来,人类期望寿命有了显著增长,如今在发展中国家,平均期望寿命是64岁,到2020年将达到71岁。
然而,这多出来的余年是否真的尽如人意——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没有伤残呢?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比自己的祖辈生存时间确实要长,但这延长的寿命并不轻松。
因此我们不能再仅仅关注于单纯的寿命的延长,要认识到生活质量同等重要,进一步来讲就是健康期望寿命比期望寿命更重要。
健康期望寿命可以定义为在健康条件下的期望寿命,即个人在良好的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健康期望寿命是一个在新的流行病学趋势下的新的指标,它能够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信息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健康期望寿命损失的情况就是疾病负担。
在当前存在的众多的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中,残疾调整生存年(DALY)可以作为一个反映疾病负担的量。
它由早死造成的损失——寿命损失年(YLLs)以及残疾造成的损失——残疾生存人年(YLDs)两部分组成。
2 全球疾病负担的现状人类期望寿命的显著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导致了全球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流行。
在工业化国家,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癌症、循环系统疾病、心理疾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由于这些慢性病经常在生命的晚期发生,因此随着期望寿命的延长,这种现象将更为普遍。
加之许多慢性病及其并发症具有致残性,而且这些残疾通常是不可逆的,由此造成了人们生命余年的痛苦,加重了疾病的负担。
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寿命的增长,也面临着同样的威胁,疾病的发生逐渐倾向于老年群体。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传染性疾病的威胁,而且传染性疾病是造成早死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双重的疾病负担。
根据1990年的资料,死因顺位、DALY顺位、致残顺位的各自前10位疾病如下:根据死因分类,世界卫生组织把死亡原因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传染性疾病、与围产期因素有关的疾病和与营养因素有关的疾病;第二类包括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三类是指各种伤害。
疾病负担的研究Study on Disease Burden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目录一、研究疾病负担的重要性二、国外在疾病负担研究方面的情况三、疾病负担的研究方法(一)疾病的分类(二)疾病成本的计算1.直接成本(1)医院成本(2)药品费用(3)医生费用(4)其他费用2.间接成本(1)死亡成本的计算(2)长期和短期伤残的成本计算(三)危险因素的成本分析1.疾病特异方法2.全病因懂得方法(四)疾病负担的分析1.疾病负担的成本组成2.不同疾病的成本组成四、各类疾病负担的成本研究(十一种)(一)肿瘤的成本研究(二)糖尿病的成本研究(三)病毒性肝炎的成本研究(四)哮喘的成本研究(五)外伤的成本研究(六)冠心病的成本研究(七)慢性肺阻塞病的成本研究(八)生殖道疱疹病毒感染的成本研究(九)骨质疏松症的成本研究(十)抑郁症的成本研究(十一)爱滋病的成本研究五、结论疾病负担的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一、研究疾病负担的重要性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的研究是比较一种疾病(disease)、伤残(disability)和过早死亡(premature death)对整个社会经济及健康的影响。
它包括研究疾病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疾病的经济负担二个方面。
(分类)在疾病的流行病学负担方面,有很多指标可以利用,如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死亡率、门诊和住院率、药品利用情况、健康调整寿命年(HALE)、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HR-QoL)、减寿年限(PYLL)等。
疾病的经济负担则包括医疗保健的成本,社会、工作单位、雇主、家庭、个人自付支出的疾病成本。
疾病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反映疾病对社会带来的负担。
反过来如果能减少和消除这些疾病,社会也可以减少疾病成本的支出,从而获得效益。
在很多国家,人们对医疗服务期望的可及性和社会卫生资源的可得性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第五讲疾病经济负担卫生经济学第五讲疾病经济负担卫生经济学第五讲疾病经济负担一、疾病经济负担概述全球疾病负担1993disease burden ,简称GDB) 的概念,它是把对疾病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全球,研究世界各国的疾病负担,并进行比较性研究,尤其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及中等收入国家控制疾病的优先重点及确定基本卫生服务的策略。
(一)疾病负担疾病负担是指由于疾病所带来的损失。
这个损失包括经济上的损失、生活质量的恶化和生命年的损失。
疾病负担是用来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的一种社区诊断方法,是将早亡造成的损失与由于疾病伤残/失能造成的健康损失结合起来考虑的疾病给社会造成的总损失。
(二)疾病经济负担疾病经济负担,又称经济负荷(economic burden of disease),亦称疾病费用、疾病成本(cost of illness ),是指由于疾病、残疾(失能)以及过早死亡对患者本人以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资源。
1、疾病直接经济负担:指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一部分是指在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病人在医院就诊住院等的费用、病人在药店购买药品的费用、国家财政和社会(包括企业) 对医疗机构、防保机构和康复机构等投入)一部分是指在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病人的额外营养费用、病人由于就医所花费的交通费用等、有关社会服务费用、与疾病有关的科学研究费用、退休金或津贴)2、疾病间接经济负担:疾病间接经济负担是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 和过早死亡给患者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1)因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所损失的工作时间。
(2)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
(3)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生活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
(4)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的工作时间。
(5) 疾病和伤残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造成的沉重的精神负担等。
(三)研究疾病经济负担的意义1. 研究疾病经济负担对政府的意义(1)有助于认识和确立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流行病学对疾病负担与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传播的学科,通过对疾病的分布、病因、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为改善人民的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对疾病负担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疾病负担是指某种疾病在人群中的总体影响程度,包括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残疾率等指标。
而生活质量则是指个体在生活中获得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福利程度。
本文将对流行病学对疾病负担与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进行探讨。
一、疾病负担的评估方法疾病负担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对人群的影响程度。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1. 发病率:通过疾病发生的数量和比例来衡量疾病负担。
发病率是衡量疾病流行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2. 死亡率:疾病的死亡率是评估疾病对人群的致命性影响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死亡证明和死亡登记资料的分析,可以获得疾病的死亡率,从而评估疾病的致死性。
3. 残疾率: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获得疾病的残疾率。
残疾率反映了疾病对患者功能损害的程度,是评估疾病对生活质量影响的重要指标。
二、疾病负担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疾病负担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疾病负担的增加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
例如,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药和接受治疗,这对其经济和精神上都会带来很大的负担,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生活质量的下降也会促使疾病负担的增加。
例如,生活水平下降、环境恶化等因素会增加患上某些疾病的风险,从而增加疾病负担的发生。
三、流行病学对疾病负担与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疾病负担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流行病学采用了一系列的指标和方法,包括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调整生命年(HRQALYs)等。
1. 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残疾调整生命年是一种综合指标,将失去的寿命年数与因疾病导致的非完全健康状态的年数相结合,用于测量疾病对人群的总体影响。
疾病负担研究现状及高血压疾病负担研究进展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致病因素,它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或舒张压≥90 mmHg 。
高血压可造成心脏、血管、脑与。
肾脏等靶器官损害以及代谢改变等全身性疾病,是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
因此,客观、正确、全面、系统地评价高血压疾病负担,可为政策制定者制定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疾病负担研究进展疾病负担是指由于疾病带来的损失,这个损失包括经济上的损失、生活质量的恶化和生命年的损失。
而由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称为疾病经济负担,包括由于疾病、失能(伤残)、早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防治疾病而消耗的经济资源。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逐渐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对于疾病负担的研究方法及指标经历了4个阶段。
①1982年以前,疾病负担的研究单纯从死亡的角度出发,认为疾病造成的死亡越多,疾病负担就越大。
在此阶段疾病负担应用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死亡率、死因顺位、发病率等传统指标。
然而这些指标都只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的某个侧面进行了评价,而没有考虑到诸如残疾、疾病或其他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带来的损失。
②1982年美国CDC提出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 ofp0tential life l0st,YPLL),并派生出许多类似的指标。
在这一时期研究者认为,疾病负担就是疾病造成死亡而引起的个体或人群寿命的减少。
和前一阶段相比对疾病负担认识更为全面,但仍忽略了疾病造成失能的负担。
③1992年世界银行提出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iusted life years.DALY)、1998年Hyder等提出的健康寿命年(healthy life years,HeaLY)。
此阶段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工作的焦点逐渐集中于开发能将死亡和伤残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指标,它主要分为健康期望指标和健康差距指标两类。
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一、引言中国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这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疾病负担情况,本报告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
二、疾病负担研究现状近年来,中国的疾病负担研究主要集中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对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
此外,由于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也日益成为的焦点。
三、影响因素分析1、人口老龄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群的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也相应提高。
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3、生活方式改变: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普及,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未来趋势预测根据现有的研究数据和趋势判断,未来中国的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预计未来将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社会支持来应对日益增长的疾病负担。
五、政策建议为减轻中国的疾病负担,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3、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包括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
4、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包括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提高医疗救助力度。
5、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六、结论中国的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揭示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为了有效应对日益增长的疾病负担,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中国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发病预测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中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预测未来发病率将持续上升。
疾病负担的研究范文疾病负担的研究是指对特定地区或特定人群中所面临的各种疾病所带来的健康损害、经济负担、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的一项研究工作。
疾病负担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和公众了解不同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分配医疗资源以及开展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损害:疾病对个体的健康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包括生命损失(死亡)、生命失能(失去工作能力、对他人的照顾能力降低等)等。
评估疾病的健康损害可以通过测量死亡率、残疾率、失能年数(DALY)等指标来进行。
2.经济负担: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直接经济负担(医疗费用、药物费用等)和间接经济负担(个体因病导致的收入减少、生产力降低等)。
评估疾病的经济负担可以通过测算医疗费用、工作日失效率、生产力损失等指标来进行。
3.社会影响: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的社会关系、心理健康、社会参与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影响。
评估疾病的社会影响可以通过测量疾病对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等的影响、疾病对个体和社会心理健康的影响、疾病对社会参与和社会秩序的影响等指标来进行。
1.数据收集:疾病负担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医疗和保健机构的统计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等。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病案资料收集、数据库查询等方式进行。
2.数据分析:疾病负担的研究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计算出各个方面的指标,比如疾病的死亡率、残疾率、失能年数,疾病的医疗费用、工作日失效率、生产力损失等。
3.结果解释:疾病负担的研究结果需要进行解释和传播,以便帮助决策者和公众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负担情况。
可以通过报告、学术论文、政策建议等方式将研究结果进行传播。
疾病负担的研究对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改善疾病防控策略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其中一地区或人群中疾病的负担情况,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制定合适的卫生政策,提供适当的医疗资源,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疾病负担的研究(上)
作者:胡善联, HU Shan-lian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
刊名:
卫生经济研究
英文刊名:HEALTH ECONOMICS RESEARCH
年,卷(期):2005(5)
被引用次数:26次
1.欧崇阳.张鹭鹭.宁慧杰疾病负担研究及其在人群健康状况描述中的运用[期刊论文]-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4,21(2)
2.胡善联.HU Shan-lian疾病负担的研究(下)[期刊论文]-卫生经济研究2005(6)
3.张秀娟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6)
4.孙丽.王娜.蔡定彬.吴进军.苏汝好疾病负担测量与评价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医院2008,8(6)
5.周尚成.万崇华.蔡乐疾病负担研究现状及问题[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4,21(4)
6.王滨有第五讲 疾病负担的研究方法与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4,23(5)
7.纪文艳.刘美娜疾病负担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实用预防医学2001,8(5)
8.王书平.时景璞疾病负担评价常用指标及其应用[期刊论文]-辽宁医学杂志2007,21(5)
9.王富珍.齐亚莉.李辉疾病负担研究的方法学进展--疾病负担综合评价[期刊论文]-疾病控制杂志2003,7(6)
10.龙泳.徐德忠.闫永平.张治英.卢娟.张磊.胡继新.杨军.LONG Yong.XU De-zhong.YAN Yong-ping.ZHANG Zhi-ying.LU Juan.ZHANG Lei.HU Ji-xin.YANG Jun PYLL DALY和HeaLY在疾病负担研究中的作用分析[期刊论文]-西南国防医药2006,16(3)
1.徐张燕.张敏.崔亚萍疾病负担研究的发展与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肿瘤 2013(8)
2.姚董.方娴.买买提·牙森慢性疾病医保患者个人支付及统筹支付费用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2011(10)
3.杨炬.宋玲.李丽宁夏2008年死因谱与疾病负担研究[期刊论文]-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4)
4.张莹.张静伤寒、副伤寒疾病负担研究现状[期刊论文]-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5)
5.曾小峰.朱松林.谭爱春.谢小平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研究的系统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3)
6.方娴.姚萱.买买提·牙森5种慢性疾病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分析[期刊论文]-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9)
7.柴程良.吕华坤.余昭.秦淑文.王笑笑.陈坤.谢淑云浙江省人群腹泻病经济负担研究[期刊论文]-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10)
8.李娟.于保荣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卫生经济 2007(11)
9.谷玉明.张训保.卓朗.吴秀娟.苗春霞3957例老年癌症住院病人费用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 2006(9)
10.张训保.吴秀娟.谷玉明.卓朗.孙桂香.黄水平1999~2004年徐州市部分老年癌症住院病人住院费用分析[期刊论文]-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6(2)
11.张苗.白亚娜.尚慧.胡晓斌.马国煜.任晓卫.刘龙飞.鲍俊屹.苟发香.时海英2001-2010年镍接触人群胃癌死亡趋势调查及预测[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13(24)
12.李俊华.刘近春.张顺祥.庄贵华.刘保芳.冯亦农山西省太原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经济负担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
13.林冰.杜亚平疾病负担研究在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08(15)
14.於方.马国霞.张衍燊.曹东.高福.王金南中国大气污染健康影响评估若干问题[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13(34)
15.孙欣欣.余正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费用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3)
16.时黎.黄钧裕.付笑冰.王心旺2003年广东省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疾病负担研究[期刊论文]-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2)
17.袁国平.李明珠.向伦辉上海市宝山区2011年手足口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期刊论文]-上海预防医学 2013(10)
18.吕静静.李仁鹏.徐爱强.张丽.宋立志.颜丙玉.纪峰.刘甲野.房学强山东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住院患者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3)
19.徐东波.马爱霞.李洪超疾病成本的测算方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执业药师 2010(11)
20.庞学文结核病经济负担研究[期刊论文]-职业与健康 2011(12)
21.祖平.程旻娜.李新建疾病负担研究现状及高血压疾病负担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上海预防医学 2010(8)
22.余晗.金水高烟草使用疾病负担研究方法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 2009(5)
23.唐昊翔.胡如英.龚巍巍.俞敏浙江省6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的疾病负担研究[期刊论文]-疾病监测 2011(12)
24.董昀球.王萱萱.康琦.陈家应慢性病管理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 2012(2)
25.董芬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疾病谱及患者就医取向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6.邓瑶.周晓农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社会因素[期刊论文]-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7(5)
引用本文格式:胡善联.HU Shan-lian疾病负担的研究(上)[期刊论文]-卫生经济研究 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