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有用复习资料精华!!!
- 格式:pdf
- 大小:610.32 KB
- 文档页数:46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是研究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学科,应用广泛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工程等领域。
以下是统计学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复习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1. 数据的类型
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可以测量且有具体数值,例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则是无法测量的特征,例如性别、颜色等。
2. 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通过计算、图表等方式来描述数据特征的方法,可以包括测量中心趋势和变异程度两方面。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工具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
3. 推论统计
推论统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可以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类。
参数检验是利用参数进行总体推断的方法,例如t检验、F检验等;非参数检验则是不依赖参数进行总体推断的方法,例如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
4. 可视化
可视化是将数据用图表表示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并发现规律。
常见的可视化工具包括条形图、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5.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在实验中控制和处理变量的一项重要能力,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随机化设计、双因素设计、多因素设计等。
上述内容是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点,复习时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和练习,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考试复习资料精华版-根据历年考试重点以及老师画的重点原创整理)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Ⅰ按性质不同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Ⅱ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期末考试前夕,复习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你提供统计学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准备期末考试。
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涉及到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
描述性统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心趋势的测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 变异性的测量: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
范围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方差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 分布形状的测量:包括偏度和峰度。
偏度描述了数据的分布形状的对称性,偏度为0表示数据分布是对称的,偏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正偏的,偏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负偏的。
峰度描述了数据分布的尖峰程度,峰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尖峰的,峰度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是平坦的。
2. 概率基础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在统计学中,概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用于计算和预测事件的发生概率。
以下是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随机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的实验,样本空间是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 事件和事件的概率: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事件的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当且仅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事件发生与否的影响。
-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与其对应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离散概率分布和连续概率分布。
3.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或进行统计推断。
以下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数值。
统计学复习资料《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三个特征。
2、标志是反映特征的,而指标是反映特征的。
3、专门调查主要有普查、重点调查、和四种形式。
4、调查表按登记调查单位的多少,有和两种形式。
5、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下限是指的变量值,上限是指的变量值,各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
6、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和。
7、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价格政策中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
8、众数和中位数都是平均数。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4、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变量是可变的()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6、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7、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8、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A、1个月B、1年C、1年零1个月D、2个月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D、典型单位1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
第一章总论1.现代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方面来反映现象变动的规律性。
统计学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
3.统计研究找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研究客观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上进行考察,对总体中的全部单们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
4.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所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总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基本单位。
5.统计标志简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一般用文字表现,如人口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类型、行业、地址等;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一般用数值表现,如人口的年龄、学生的学习成绩、企业的利润和产量等。
6.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范畴和具体数值。
7.统计指标的分类: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问题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资总额等;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8.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指标和标志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指标和标志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指标和标志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其次,所有指标都必须用数值表示,而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
指标和标志又存在着联系:第一,大多数指标都数值都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得到的;第二,指标和标志的确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总体和总体单位随研究目的的发生变化时,指标和标志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9.变量按其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第一章绪论(客观题)重点:统计学的定义与分类,分支基本概念(总体、总体单位、样本、标志)一、统计学1.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2.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a)数量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b)总体性。
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c)变异性。
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3.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研究如何收集、分析、表述数据,并通过数据得出基本结论。
4.统计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核算统计、理论统计、应用统计描述统计:汇总的表、图和数值。
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推断统计: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性质进行估计,检验核算统计:对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过程及各类总量进行描述和分析二、统计学中的几个主要概念1.总体: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等非实物单位。
根据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量,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两类。
2.样本: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3.标志(变量):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标志的分类:品质标志: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数量标志: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来表现三、几种常用的统计软件SAS SPSS MINITAB STATISTICA Excel第二章数据(选择,判断,简答)重点:1.数据及其相关概念 2.品质数据与数量数据3.数据的计量尺度4.统计调查方式5.调查误差6.数据分组一、数据及其相关概念1.数据:所收集、分析、汇总表述和解释的事实及数字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数据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客观事实数据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范畴,包括非数字形式的其他信息2.个体——总体单位:收集数据的实体,也就是数据的承载者变量:个体的特征或者属性变量值:个体在变量上的具体表现指标亦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也称全距,用R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R=max(xi)-min(xi)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V=S/X。
离散系数是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三大统计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χ2)定理:设n个相互独立并且都服从正态N(0,1)分布的随机变量X1、X2,……Xn,记则随机变量χ2服从自由度为n的χ2分布。
统计变量服从卡方分布,其含义是:在给定概率α的条件下,满足或者说表达式的概率为α。
T分布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N(0,1),Y~χ2(n)记。
则随机变量T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
设T~t(n),0<α<1,对于满足下列等式的数t a(n),称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
对于较大的n(>45)可以同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u a作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F分布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χ2(n1),Y~χ2(n2)记,则随机变量F服从第一自由度为n1,第二自由度为n2的F分布,记作:F~F(n1,n2)若F~F(n1,n2),易知:,若则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完全由样本决定的量,叫做统计量;或者说不含有其他未知量的样本的函数称为统计量。
统计量可以看做是对样本的一种加工,它吧样本中所包含的关于总体的其一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
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S 2。
自由度:随机变量所包含的独立变量的个数。
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参数。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称为估计量,用符号θ表示。
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都可以是一个估计量。
而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参数估计的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统计学复习资料统计学复习资料1、统计有哪几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2、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4、统计工作由哪几个环节组成?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5、什么是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变量?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是由具有某一相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集合体,简称总体;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单位称为总体单位,也称作个体;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说明现象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被称为变量。
6、统计总体的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7、列出五个品质标志,数量标志,离散变量,连续变量。
性别,籍贯,民族等等;身高,体重,年龄;身高,体重,劳动生产率;人数,某工厂的生产数目;8、什么是统计调查?有什么要求?统计调查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调查单位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系统性9、举例说明什么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调查时间,调查期限?调查对象是调查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调查单位是取得统计调查资料的具体单位,也是调查标志承担者;调查时间是是活动的起点时间和起止时间,也是调查期限。
10、在统计调查的方式中,哪些属于一次性调查?一次性调查是指间隔一段时期对被研究对象某一时点上的状态进行调查的方式;分别是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11、普查为什么不宜常用?普查一般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广,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12、请比较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异同?选择对象的标准不同,典型调查选典型,重点调查选集中性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的主要目的不同,典型调查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重点调查多可以进行定量调查。
13、搜集数据的具体方法有哪些?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实验调查法;电话调查法14、调查问卷的封面信有何作用?它能简明扼要的向被调查者说明该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和调查者身份,并为被调查者保密15、问卷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问题的设计要本着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尽量不要问一些窘困性问题;问题要表述清楚16、统计整理由哪几个环节组成?数据的预处理;分组和汇总;编制统计表和画出统计图17、审核数据资料的重点是什么?18、统计分组有何基本要求?确定全距;确定分组的数目和组距;确定各总体单位的归属19、连续变量为什么不可以进行不重叠分组?20、开口分组时数列的第一组和最后一组的组中值如何计算?闭口组:组中值=(上限+下线)/2;开口组:缺上限开口组的组中值=下限+相邻组组距/2缺下线开口组的组中值=上限—相邻组组距/221、什么是不重不漏原则?不重是指一项数据只能分在其中的某一组,不能在其他组中重复出现;不漏是指组别能穷尽,即在所分的全部组别中每一项都能分在某一组,不能遗漏22、什么是频数分布?在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频数分布23、频数分布各组的频率之和为什么等于0?24、次数呈钟形分布时其典型特征是什么?对称分布特征:变量分布围绕着中心变量值两侧成对称分布;偏态分布:两侧减少的速度快慢不同,致使分布曲线向某一方向偏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