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脲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81.61 KB
- 文档页数:35
聚脲化学式1. 引言聚脲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聚脲的化学式、结构特点以及其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聚脲的化学式与结构特点聚脲是由脲基(-NH-CO-NH-)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可以通过将异氰酸酯与胺反应而制得。
聚脲具有以下结构特点:•聚集态:聚脲分子呈线性排列,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聚集态。
•功能团:聚脲分子中含有活性的异氰酸酯基团和胺基团,使其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
•高分子量:聚脲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调节其分子量,从而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内的产品。
3. 聚脲的合成方法聚脲可以通过两种主要方法进行合成:原位合成法和后加法合成法。
3.1 原位合成法原位合成法是将异氰酸酯和胺同时引入反应体系中进行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但是,原位合成法生成的聚脲分子链较短,分子量较低。
3.2 后加法合成法后加法合成法是先制备好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预聚体,然后再与胺反应形成聚脲。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聚脲的分子量和结构,并且能够引入不同的功能团。
但是后加法合成法需要多步反应,时间较长。
4. 聚脲的应用领域聚脲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1 聚氨酯材料聚脲可以与多元醇反应形成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被广泛用于涂料、胶粘剂、弹性体等领域。
4.2 聚脲涂层由于聚脲具有高度交联结构和良好的耐候性能,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涂层材料,能够提供保护和美观效果。
4.3 聚脲纤维聚脲可以与含有胺基的聚酯形成共聚物,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纤维材料。
这种聚脲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耐热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4.4 聚脲胶粘剂聚脲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胶粘剂领域。
它可以用于金属、塑料、木材等不同材料的粘接,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可靠性。
5. 结论聚脲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化学式和结构特点。
聚脲分类及作用
以下是 7 条关于“聚脲分类及作用”的内容:
1. 咱说说芳香族聚脲,这可是聚脲家族里很常见的一种呢!就像咱生活里的老朋友,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那些需要防水的地方,像屋顶啊,芳香族聚脲就能大展身手,给建筑物穿上一层严实的“保护衣”。
你想想,要是没有它,雨水渗漏进来那得多烦人呀!
2. 还有脂肪族聚脲呢!它呀,就如同一个可靠的卫士。
在一些对耐候性要求高的场合,比如户外的雕塑呀,脂肪族聚脲就勇挑重担啦!它能让那些艺术品常年保持美丽,不被岁月侵蚀,难道这不神奇吗?
3. 那种天冬氨酸聚脲也很厉害哟!可以类比成一个全能选手。
在工业领域呀,它大显神通,让各种设备更耐用,能更好地工作,这作用可不容小觑呀,你说是不是?
4. 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呢,就好像一个贴心小助手。
在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地方,比如要求快速固化的工程中,它就能迅速上岗,高效完成任务。
哎呀,少了它可真不行!
5. 你知道吗,纯聚脲也是很了不起的哦!它可以说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
在一些高磨损的环境下,纯聚脲能抵御各种冲击和摩擦,保护好基础结构,这得多棒呀!
6. 还有半聚脲呢,别小看它哟!它如同一个默默无闻却很靠谱的伙伴。
在一些不太起眼但又很关键的地方发挥作用,为整体的效果贡献自己的力量,厉害吧?
7. 总之,聚脲有这么多种分类,每种都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它们就像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各自发挥优势,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保障。
不管是防水、耐候还是其他方面,聚脲真的是不可或缺呀!。
喷涂聚脲弹性体简介1 喷涂聚脲的定义喷涂聚脲是由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与氨基化合物组分(B组分)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
所用的异氰酸酯可以是芳香族的或脂肪族的。
异氰酸酯组分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体和半预聚体。
2 喷涂聚脲为双组份体系将A与B两组分通过专用喷涂设备现场喷涂施工使用3 喷涂聚脲为环保型产品无溶剂,无污染。
常用的异氰酸酯组分采用的是挥发性低的MDI。
端氨基组分中的氨基聚醚属于低毒产品。
可通过一定的防护措施加以保护。
4 聚脲产品无溶剂的优势?聚脲是固含量达100%的无溶剂涂料,因此不含有机挥发物,为环保型涂料。
5 喷涂设备为什么以反应注射成型(RIM)技术为基础?RIM指成型过程中有化学反应的一种注射成型方法。
聚脲喷涂是将组分A与B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反应雾化喷涂而成的产品。
因此需配置以RIM技术为基础的喷涂设备。
聚脲常见的类别判断1 如何判断芳香族与脂肪族聚脲?芳香族聚脲因体系中含有苯环,易氧化,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变黄现象。
而脂肪族聚脲具有耐黄变,优异的保色性能。
2 如何判断半聚脲和全聚脲?一般,从定义上看,所谓全聚脲指B组分必须是由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组成,在端氨基树脂中,,不得含有任何羟基成分和催化剂,但可含有便于颜料分散的助剂;对于半聚脲,B组分既可以是端羟基树脂,也可以是端氨基树脂,扩链剂在树脂组分中,可含有提高反应活性的催化剂。
青岛沙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快速识别系统:Qtech-111纯聚脲快速识别系统(200910020530.1)。
由展色剂和试纸组成。
将B组分滴几滴于展色试剂瓶,摇匀,试纸为深蓝色即为全聚脲,颜色不变为聚氨酯,介于中间的为半聚脲。
喷涂聚脲的技术特点1 聚脲涂层为何被称为安全涂层?聚脲材料是100%固含量、无溶剂、无有机物挥发物、无毒,完全环保绿色建筑材料。
2 什么叫无缝一体?聚脲施工表面形成完整一体化,没有任何接缝,表面具有弹性,不怕刮蹭,耐磨承重。
聚脲材料基础理论1. 聚脲材料概述聚脲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聚合物材料,由含有异氰酸酯官能团的聚醚或聚酯与含有胺基的聚醇反应制得。
聚脲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化学性、低温柔韧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在建筑、汽车、电子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聚脲材料的基础理论,包括材料的结构特点、物性以及制备过程等内容。
2. 聚脲材料的结构特点聚脲材料的基本结构由聚醚或聚酯段和聚脲链节组成。
聚醚或聚酯段决定了聚脲材料的柔韧性和耐化学性,而聚脲链节则决定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聚醚或聚酯段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链状结构,可以通过调整醚或酯的不饱和度和聚合度来改变聚脲材料的性能。
聚脲链节则由异氰酸酯官能团与胺基反应生成的含有脲基的链状结构组成。
3. 聚脲材料的物性聚脲材料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性,包括高强度、高硬度、低温柔韧性以及优异的耐化学性等。
聚脲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取决于聚脲链节的结构,较高的酯键含量和较长的链长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强硬性。
低温柔韧性是聚醚或聚酯段的特性,醚键比酯键更柔韧,因此聚醚型聚脲材料具有较好的低温柔韧性。
聚脲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可以耐受酸、碱、溶剂等多种化学物质的腐蚀。
4. 聚脲材料的制备过程聚脲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预聚物的合成和聚合反应。
预聚物的合成是将异氰酸酯官能团与聚醚或聚酯反应生成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前驱体。
聚合反应是将预聚物与含有胺基的聚醇反应生成聚脲材料。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加热反应体系,促进异氰酸酯与胺基的反应,形成聚脲链节。
5. 聚脲材料的应用领域由于聚脲材料具有优异的物性,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建筑领域,聚脲材料可以作为防水材料、涂料和胶粘剂等,用于保护建筑物的结构。
在汽车制造领域,聚脲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车身零部件和内饰件,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电子领域,聚脲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缆和电子元件的封装材料,保护电子设备免受湿气和化学物质的侵蚀。
此外,聚脲材料还可以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制造和维修。
聚脲化学成分聚脲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聚合物材料,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种脲基化合物。
脲基化合物是指含有脲基(-NHCO-NH2)的有机化合物,是聚脲的基本单元。
聚脲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特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聚脲化学成分及其应用。
1. 二甲基异氰酸酯(MDI)二甲基异氰酸酯是聚脲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化学结构中含有两个异氰酸酯基团。
它具有高活性、低粘度和低毒性的特点,广泛用于制备聚脲弹性体、聚脲涂料、聚脲胶粘剂等。
2. 聚醚多元醇(PTMEG)聚醚多元醇是另一种常用的聚脲化学成分,它是由环氧丙烷和乙二醇反应制得的聚醚化合物。
聚醚多元醇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磨性和耐寒性,广泛应用于制备聚脲弹性体、聚脲涂料、聚脲胶粘剂等。
3. 丁二醇二异氰酸酯(BDI)丁二醇二异氰酸酯是一种含有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聚脲化学成分。
它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反应性,广泛用于制备聚脲弹性体、聚脲涂料、聚脲胶粘剂等。
4. 聚醚酮多元醇(PEK)聚醚酮多元醇是一种热稳定性较高的聚脲化学成分,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和机械性能。
它广泛用于制备高性能聚脲弹性体、聚脲涂料、聚脲胶粘剂等。
聚脲化学成分的合理配比和选择对聚脲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调整不同聚脲化学成分的比例和配方,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硬度、强度、耐磨性、耐寒性等特性的聚脲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聚脲化学成分是决定聚脲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了解不同聚脲化学成分的特点和应用,对于合理选择和使用聚脲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对聚脲化学成分的了解和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聚脲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 聚脲简介聚脲,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一种很厉害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业中。
你想想,它不仅耐磨,还防水,简直就像那“防弹衣”一样,给建筑物披上一层保护膜。
它的施工也比较简单,但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质量验收可是一门大学问!1.1 聚脲的特点聚脲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干,几乎是说干就干,施工完成后没多久就能投入使用,真是给工人们省了不少时间。
而且它的耐腐蚀性也相当不错,尤其是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依然能保持优良的性能。
这让它在许多场合都能“称霸”,比如工厂地坪、屋顶防水等等。
1.2 聚脲的应用提到聚脲的应用,那可真是无处不在。
想象一下,从工业大厂的地面,到你的阳台、游泳池,聚脲都能派上用场。
这种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简直就是“不怕摔”的典范,让很多施工单位在选材时直呼“太给力了”!2.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接下来,我们得聊聊聚脲施工的质量验收标准。
这可是个技术活,不懂的朋友可得仔细听了。
2.1 表面检查首先,我们要看一下表面,嘿,别小看这一步哦!聚脲的施工表面要光滑,没有气泡、裂缝、凹凸不平的地方。
就像是给蛋糕上霜一样,表面要光滑细腻,才能让后续的工序顺利进行。
如果发现问题,得及时修补,不然可就像“开了锅”的水,越来越严重!2.2 厚度测量接下来就是厚度测量了。
这个就像量身高,得用专用的厚度计量工具,确保每个地方的厚度都符合标准。
通常情况下,聚脲的厚度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太薄了就没效果,太厚了反而不牢靠,这可就麻烦了。
量的时候可得小心翼翼,避免“误差”,否则你可得跟甲方解释一番,那个场面可不好受。
3. 施工环境要求再说说施工环境的要求。
施工环境就像“前方的路”,不能坑爹,不然会影响聚脲的效果。
环境的温度、湿度可都是有讲究的,最好是在干燥、温暖的条件下进行施工。
湿度太高,聚脲干得慢,容易留下隐患。
3.1 温度控制温度的控制可真是个“讲究”。
一般来说,施工的温度最好在5℃到30℃之间,太冷了,聚脲干得慢;太热了,反而容易干裂,就像刚出锅的包子,温度不对,没法吃!所以,监控温度是每个施工人员的“必修课”。
聚脲基础知识发布时间:2009年4月21日 20时38分1.1 聚脲涂料的化学原理随着聚氨酯涂料及聚氨酯弹性体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涂装工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不少困难,如一些建筑涂层,矿山机械的高耐磨涂层以及一些特殊场合,需要涂层厚度达几毫米甚至十几毫米,若采用手工刮涂,效率低而且外观差,遇到复杂结构更是难以施工。
另外,由于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使用越来越受限制。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无溶剂喷涂聚氨酯(脲)弹性体技术被开发成功。
该工艺属快速反应喷涂体系,原料体系不含溶剂、固化速度快、工艺简单,可很方便地在立面、曲面上喷涂十几毫米厚的涂层而不流挂,因此可部分取代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在某些领域还可替代浇注弹性体工艺,是一种新型聚氨酯成型工艺。
14.1.1.1 聚氨酯弹性体知识简介聚脲涂料又叫喷涂聚脲弹性体,属于聚氨酯弹性体的一种,因此这里对聚氨酯弹性体作一个简单介绍。
所谓弹性体是指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断裂伸长率>50%,外力撒除后复原性比较好的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是弹性体中比较特殊的一大类,其原材料品种繁多,配方多种多样,可调范围大。
聚氨酯弹性体硬度范围宽,低至邵A10以下的低模量橡胶,高至邵D85的高抗冲击弹性材料。
所以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范围很宽,是介于从橡胶到塑料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化学结构的特性是其大分子主链中含有重复的氨基甲酸酯链段。
聚氨酯大分子主链是由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的柔性链段(亦称软链段或软链)和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的刚性链段(亦称硬链段或硬段)嵌段而成的。
低聚物多元醇(如聚醚、聚酯等)构成软链段,二异氰酸酯和小分子扩链剂(如二胺和二醇)构成硬链段。
在聚氨酯弹性体分子结构中,软链段占的比例比较大,约50%~90%,硬链段约占10%~50%。
由于硬链段的极性强,相互间引力大,硬链段和软链段在热力学上具有自发分离的倾向,即不相容性。
所以硬链段容易聚集一起,形成许多微区,分布于软段相中。
现状及其发展喷涂聚脲材料具有性能优异、机械喷涂、快速固化、安全环保等一些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从其产生到现在短短三十多年得到了飞速发展。
喷涂聚脲材料的产量从每年几十吨迅速发展到几千吨,在防水、防腐和耐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在京津高速铁路路基和桥梁面防护中的应用尤其引入注目。
聚脲应用于京沪高铁成为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聚脲防水项目。
聚脲弹性体是一种集塑料.橡胶、涂料,玻璃钢之大成的新型”万能”涂装材料.喷涂聚脲是国外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反应性,无污染的喷涂技术.原材料喷涂聚脲弹性体是由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与氨基化合物组分(R组分)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
异氰酸酯既可是芳香族的,也可是脂肪族的。
其中A组分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由端氨基或端羟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
R组分一定是由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组成,在端氨基树脂中,不得含有任何羟基成分和催化剂,但可以含有便于颜料分散的助剂。
聚脲的快速反应特点,使得该材料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较小。
但由于其快速性,易出现橘皮凹凸表面、对底材的附着力较差等缺陷,因此需要降低聚脲的反应速度。
而用仲胺基聚醚胺代替伯胺基聚醚胺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是聚脲工业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脂肪族类、慢反应、高性能涂层材料,被称为第三代聚脲。
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由HDI三聚体和聚天门冬氨酸酯反应而成(见图4),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固化速度可调:聚天门冬氨酸酯与HDI三聚体的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聚天门冬氨酸酯获得。
②具有高拉伸强度、高光泽度、优异的耐磨性能:HDI三体官能度高,形成的聚合物交联度大、拉伸强度高、耐磨性好。
③与各种底材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聚天门冬氨酸酯分子结构(见图5)中的氨基,处于空间冠状位阻环境的包围中,特殊的诱导效应使得它在与HDI三聚体的反应过程中表现出“减速”作用。
反应速度慢,对底材的浸润时间长,附着好。
聚脲材料介绍
聚脲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它们属于聚氨酯(Polyureth ane)的一种类型。
聚脲材料通常由异氰酸酯(Isocyanate)和多元醇(Polyol)两种基础原料反应制备而成。
聚脲材料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
1.物理性能优异:聚脲材料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包括高
强度、高韧性和耐磨性。
它们还具有优异的耐温性和耐化学
性能。
2.调节性能范围广:聚脲材料的性能可以通过调节原料组
成、配比和反应条件进行调节。
这使得聚脲材料在硬度、柔
软度、弹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可调性。
3.多样的应用领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可调性,聚脲材
料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它们被用于制备
弹性体、涂层、粘合剂、绝缘材料、密封材料、鞋底材料、
汽车零部件等。
4.环保意识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的聚脲
材料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一些研究重点放在了可再生
原料的使用和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配方的开发上。
需要注意的是,聚脲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通常需要遵循相关的工艺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聚脲是什么材料聚脲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是一种聚脲醚材料,是一种独特的聚合物,其结构中含有脲基。
聚脲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对聚脲的性质、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聚脲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涂料、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优异的耐磨性使得聚脲可以用于制备耐磨涂料,用于汽车、船舶等表面的保护。
同时,聚脲还可以用于制备防腐涂料,保护金属、混凝土等材料的表面不受腐蚀。
此外,聚脲还可以用于制备高强度的胶粘剂,用于粘接各种材料,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
其次,聚脲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耐热性。
因此,在复合材料、建筑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聚脲可以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材料复合,制备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同时,聚脲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建筑材料,用于加固和修复混凝土结构。
在航空航天领域,聚脲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结构材料,用于飞机、火箭等领域。
此外,聚脲还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能,因此在户外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脲可以用于制备户外涂料,用于建筑物、桥梁等的保护。
同时,聚脲还可以用于制备电子封装材料,用于电子元器件的保护和封装。
在这些领域,聚脲的优异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聚脲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建筑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聚脲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聚脲相关知识问答1聚脲是什么?纯聚脲是一种采用先进涂装技术成型,快速固化,具有优异理化性能的弹性体材料。
该材料是由异氰酸酯半预聚体、端氨基聚醚和胺扩链剂等原料现场喷涂成形而来,具有对湿度不敏感(水分不会影响其固化)和快速固化(不需催化剂)等突出特点。
2为什么聚脲是比其他涂层更好的选择?聚脲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如高抗冲击性、高拉伸强度、高伸长率(高至900%),以及卓越的耐磨、耐老化、耐化学腐蚀和防水性能,其硬度、颜色随意可调。
此外它具有不依附于基材的自身强度,即可作为涂料也可作为衬里使用。
可以说,聚脲是一种集塑料、橡胶、涂料、玻璃钢之大成的产品。
3聚脲可应用在何处?聚脲具有广泛的用途,可用在任何需要工业涂料的地方。
它可用于钢结构防腐(管道、化工储罐等),混凝土保护,屋面防水保温,水池防护内衬(涂层无接缝),工业地坪,耐磨衬里,垃圾填埋处理以及影视道具、建筑装潢、浮力材料、水上娱乐等领域。
4聚脲需要什么样的表面预处理?这取决于聚脲所应用的底材,聚脲的表面预处理要求与其他工业涂层相似。
喷砂、机械清除、化学清除和水洗是标准的工业表面与处理方法,也适用于聚脲。
5聚脲需要什么样的表面预处理?这取决于聚脲所应用的底材,聚脲的表面预处理要求与其他工业涂层相似。
喷砂、机械清除、化学清除和水洗是标准的工业表面与处理方法,也适用于聚脲。
6聚脲需要底漆层吗?聚脲与钢、铝、混凝土、木材、玻璃钢、PU/EPS泡沫等各类底材均有良好的附着力。
通常,聚脲生产厂家会向用户推荐使用与其产品配套的底漆以保证聚脲与底材更为优异的附着力,详情可向供应商咨询。
7聚脲施工过程和施工后是否对环境敏感?纯聚脲对环境湿度/温度不敏感,施工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甚至可在-40℃时施工。
施工使用专用喷涂设备,施工速度快,单机日施工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
施工后,可在-50℃~150℃下长期使用,其物理稳定性好,不会在低温时脆裂或高温时软化。
8聚脲可以防火吗?聚脲并非一种防火产品,其耐火等级为火焰蔓延率<25。
聚脲基础知识发布时间:2009年4月21日 20时38分1.1 聚脲涂料的化学原理的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是弹性体中比较特殊的一大类,其原材料品种繁多,配方多种多样,可调范围大。
聚氨酯弹性体硬度范围宽,低至邵A10以下的低模量橡胶,高至邵D85的高抗冲击弹性材料。
所以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范围很宽,是介于从橡胶到塑料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化学结构的特性是其大分子主链中含有重复的氨基甲酸酯链段。
聚氨酯大分子主链是由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的柔性链段(亦称软链段或软链)和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的刚性链段(亦称硬链段或硬段)嵌段而成的。
低聚物多元醇(如聚醚、聚酯等)构成软链段,二异氰酸酯和小分子扩链剂(如二胺和二醇)构成硬链段。
在聚氨酯弹性体分子结构中,软链段占的比例比较大,约50%~90%,硬链段约占10%~50%。
由于硬链段的极性强,相互间引力大,硬链段和软链段在热力学上具有自发分离的倾向,即不相容性。
所以)RIM弹性体用了端胺基聚醚和胺扩链剂作为活性氢组分,与异氰酸酯组分的反应活性极高,无须任何催化剂,即可在室温(甚至0℃以下)瞬间完成反应,从而有效地克服聚氨酯弹性体在施工过程中,因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发泡,造成材料性能急剧下降的致命缺点。
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聚氨酯反应: R-NCO + R′OH RHNCOOR′聚脲反应: R-NCO + R′NH2 RNHCONHR′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R-NCO + H2O RNHCOOHRNHCOOH RNH2 + CO2↑(气体)缺点:对水敏感,极易发泡;力学性能差等优点:价格适中缺点:发泡、力学性能一般优点:对温度及湿度不敏感,力学性能好,耐老化性能突出缺点:成本高2002年美国成立的聚脲发展协会(简称PDA协会)对聚脲体系做了界定:凡聚醚树脂中胺或聚酰胺的组分含量达到80%或以上时,称为聚脲;凡聚醚树脂中多元醇含量达到80%或以上时,称为聚氨酯(有刚性和弹性两种);凡在这个参数之间的涂料体系称为聚胺酯/聚脲混合体系。
防水材料聚脲
聚脲是一种常见的防水材料,它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地下室、隧道、水池等领域。
在建筑工程中,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对于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而聚脲作为一种优秀的防水材料,其性能优势和施工特点备受关注。
首先,聚脲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
聚脲材料本身具有极强的抗渗透性能,能够有效阻止水分和潮气的渗透,保护建筑物内部结构不受潮湿侵蚀。
此外,聚脲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防水效果,为建筑物提供可靠的防护。
其次,聚脲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
在室外环境中,建筑物常常面临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等自然侵蚀,而聚脲材料具有出色的耐候性能,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不易老化、龟裂和脱落,有效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此外,聚脲材料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
聚脲材料通常以液态形式施工,能够充分贴合建筑物的表面形状,形成无缝、连续的防水层,避免了传统材料施工中的接缝问题,提高了防水效果。
同时,聚脲材料适用于各种基材表面,包括混凝土、金属、砖石等,适用范围广泛,满足了不同建筑结构的防水需求。
总的来说,聚脲作为一种优秀的防水材料,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良好的耐候性能和施工方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在选择聚脲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型,并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其良好的防水效果。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聚脲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建筑防水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聚脲简介聚脲一、材料介绍:由异氰酸酯组分与氨基化合物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
异氰酸酯组分可以是单体、聚合物、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
聚脲可由二胺与二异氰酸酯或尿素聚合而成。
聚亚壬基脲是代表性的聚脲高分子。
由壬二胺与尿素缩合制备,其性质与聚酰胺(如耐纶6)相似,可以熔融纺丝,熔融温度230~235℃,密度较小(1.066克/厘米3),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染色性和耐腐蚀性,纤维抗拉强度0.0441~0.0539牛顿/旦,伸长率23%,适宜制造渔网和针织品。
二、特点:不含催化剂,快速固化,可在任意曲面、斜面及垂直上喷涂成型,不产生流挂现象,5秒钟凝胶,1分钟即可达到步行强度。
·对湿气、温度不敏感,施工时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可在-28℃下施工;可在冰面上喷涂固化)。
·双组分,100%固含量,不含任何挥发性有机物(VOC),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施工,卫生施工无害使用。
·热喷涂或浇注,一次施工厚度范围可从数百微米到数厘米,克服了以往多次施工的弊病。
·优异的理化性能,极高的抗张抗冲击强度、柔韧性、耐磨性、防湿滑、耐老化、防腐蚀。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在120℃下长期使用,可承受350℃的短时热冲击。
·原形再现性好,涂层连续、致密,无接缝,无针孔,美观实用耐久。
·使用成套设备施工,效率极高;一次施工即可达到设计厚度要求,设备配有多种切换模式,既可喷涂,也可浇佳。
并可通过施工工艺控制接达到防滑效果。
·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可在钢材、木材、混凝土等任何底材上喷涂成型。
喷涂聚脲弹性体(Spray Polyurea Elastomer,以下简称SPUA)技术是国外近十年来,继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粉末涂料等低(无)污染涂装技术之后,为适应环保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施工技术,它是在反应注射成型(RIM)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原料是美国Texaco/Huntsman公司首先开发的端氨基聚氧化丙烯醚(端氨基聚醚),商品牌号为Jeffamine。
聚脲基础知识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聚脲基础知识发布时间:2009年4月21日 20时38分聚脲涂料的化学原理随着聚氨酯涂料及聚氨酯弹性体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涂装工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不少困难,如一些建筑涂层,矿山机械的高耐磨涂层以及一些特殊场合,需要涂层厚度达几毫米甚至十几毫米,若采用手工刮涂,效率低而且外观差,遇到复杂结构更是难以施工。
另外,由于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使用越来越受限制。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无溶剂喷涂聚氨酯(脲)弹性体技术被开发成功。
该工艺属快速反应喷涂体系,原料体系不含溶剂、固化速度快、工艺简单,可很方便地在立面、曲面上喷涂十几毫米厚的涂层而不流挂,因此可部分取代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在某些领域还可替代浇注弹性体工艺,是一种新型聚氨酯成型工艺。
聚氨酯弹性体知识简介聚脲涂料又叫喷涂聚脲弹性体,属于聚氨酯弹性体的一种,因此这里对聚氨酯弹性体作一个简单介绍。
所谓弹性体是指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断裂伸长率>50%,外力撒除后复原性比较好的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是弹性体中比较特殊的一大类,其原材料品种繁多,配方多种多样,可调范围大。
聚氨酯弹性体硬度范围宽,低至邵A10以下的低模量橡胶,高至邵D85的高抗冲击弹性材料。
所以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范围很宽,是介于从橡胶到塑料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化学结构的特性是其大分子主链中含有重复的氨基甲酸酯链段。
聚氨酯大分子主链是由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的柔性链段(亦称软链段或软链)和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的刚性链段(亦称硬链段或硬段)嵌段而成的。
低聚物多元醇(如聚醚、聚酯等)构成软链段,二异氰酸酯和小分子扩链剂(如二胺和二醇)构成硬链段。
在聚氨酯弹性体分子结构中,软链段占的比例比较大,约50%~90%,硬链段约占10%~50%。
由于硬链段的极性强,相互间引力大,硬链段和软链段在热力学上具有自发分离的倾向,即不相容性。
所以硬链段容易聚集一起,形成许多微区,分布于软段相中。
这种现象叫微相分离。
微相分离是聚氨酯弹性体物理结构的特征。
喷涂聚氨酯(脲)体系的化学原理反应注射成型(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 简写为RIM)技术是在用聚氨酯硬脂泡沫塑料工艺制备家具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RIM是直接从低粘度的单体或齐聚物制造复杂制品的一种工艺技术。
这些单体或齐聚物在注入模腔前瞬间碰撞混合,相互活化,在模腔中通过交联反应或相分离快速固化,形成固体聚合物制品。
喷涂聚氨酯(脲)弹性体技术是在RIM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聚氨酯(脲)RIM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纯聚氨酯、聚氨酯(脲)到聚脲三个阶段一样,喷涂聚氨酯(脲)弹性体技术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见表14-1。
在聚氨酯体系中,为了提高反应活性,必须加入催化剂,聚脲体系则完全不同,它使用了端胺基聚醚和胺扩链剂作为活性氢组分,与异氰酸酯组分的反应活性极高,无须任何催化剂,即可在室温(甚至0℃以下)瞬间完成反应,从而有效地克服聚氨酯弹性体在施工过程中,因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发泡,造成材料性能急剧下降的致命缺点。
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聚氨酯反应: R-NCO + R′OH RHNCOOR′聚脲反应: R-NCO + R′NH2 RNHCONHR′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R-NCO + H2O RNHCOOHRNHCOOH RNH2 + CO2↑(气体)表14-1 喷涂聚氨酯(脲)弹性体技术的发展阶段阶段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体系聚氨酯聚氨酯(脲) 聚脲异氰酸酯组份 MDI基 MDI基 MDI基活性氢组份伯羟基多元醇、二醇扩链剂、催化剂伯羟基多元醇、芳香族二胺扩链剂、催化剂端氨基聚醚、二胺扩链剂主要优/缺点优点:价廉缺点:对水敏感,极易发泡;力学性能差等优点:价格适中缺点:发泡、力学性能一般优点:对温度及湿度不敏感,力学性能好,耐老化性能突出缺点:成本高聚氨酯、聚氨酯(脲) 、聚脲体系的划分2002年美国成立的聚脲发展协会(简称PDA协会)对聚脲体系做了界定:凡聚醚树脂中胺或聚酰胺的组分含量达到80%或以上时,称为聚脲;凡聚醚树脂中多元醇含量达到80%或以上时,称为聚氨酯(有刚性和弹性两种);凡在这个参数之间的涂料体系称为聚胺酯/聚脲混合体系。
聚脲体系的发展历程喷涂聚氨酯弹性体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现雏形,主要用于喷砂室地面和大型钢管内衬。
德国Beyer公司、美国Ujpjohn公司、Uniroyal公司等相继进行过开发研究。
当时的工艺与现在有较大的不同,其异氰酸酯组分通常为液化MDI或粗MDI,羟基组分通常为聚醚或聚酯与扩链剂、催化剂的混合物,两组分的比例没有限制。
使用双组分或三组分的低压柱塞泵或齿轮泵式的喷涂设备,采用静态或动态混合方式,原料贮罐需加热到100℃左右。
由于设备复杂、造价高、混合效果不佳、工艺不稳定,一直未能得到重视。
80年代以后,随着RIM技术的发展、撞击混合式高压喷涂设备的出现,喷涂聚氨酯(脲)弹性体技术开始发展。
该技术最早在德国、美国开发,Bayer、BASF、Futura和Uniroyal等公司最早开发喷涂聚氨酯以及聚氨酯(脲)弹性体技术。
美国Texaco(现属Huntsman)公司Dudley Ⅱ率先研发成功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1989年首次发表研究论文。
喷涂聚氨酯(脲)弹性体技术在90年代发展较快。
1991年该技术在北美地区投入商业应用,立即显示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受到用户欢迎;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提高,目前,北美地区已基本淘汰聚氨酯体系,推广聚脲体系。
开发喷涂聚氨酯(脲)体系的公司还有Huntsman、Enviro Chem、Speciality Products Inc、Signature Lining、Mobile Enterprise和Madison Chemical Industries Inc等。
澳大利亚于1993年引进该技术,日本于1995年引进该技术,韩国于1997年引进该技术,并相继投入商业应用。
喷涂聚氨酯(脲)技术在国内开发历史虽不长,但由于其成型快速、适应性强、可喷涂厚涂层等优点,受到业界的重视,发展较快,在化工防腐、军事工程、农业、矿业等部门得到了应用。
在我国,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于1995年开发喷涂聚氨酯技术的前期探索应用,1997年从国外购进了最新的喷涂设备。
湖南湘江涂料集团2000年从美国引进该技术,经过消化吸收,从2002年开始已在皮卡车厢耐磨、石油、石化防腐、建筑防水等领域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聚脲涂料的特点聚脲涂料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不含催化剂,快速固化,可在任意曲面、斜面及垂直面上喷涂成型,不产生流挂现象,5秒钟凝胶,10分钟即可达到步行强度。
(2)对水分、湿气不敏感,施工时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
(3)双组分,100%固含量,对环境友好,可以以1:1的体积比进行喷涂和浇注,一次施工达到厚度要求,克服了以往多层施工的弊病。
(4)优异的物理性能,如抗张强度、柔韧性、耐磨性等。
(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在150℃下长期使用,可承受350℃的短时热冲击。
(6)可加入各种颜填料,制成不同颜色的制品。
(7)配方体系任意可调,手感从软橡皮(邵A30)到硬弹性体(邵D65)。
(8)可以引入短切玻璃纤维对材料进行增强。
(9)使用成套喷涂、浇注设备,施工方便,效率高。
(10)设备配有多种切换模式,既可喷涂,也可浇注。
近年来,喷涂成型(或称喷射成型)也已成为弹性体一种重要成型方法。
聚氨酯(脲)弹性体无溶剂喷涂成型主要是利用压力将聚氨酯(脲)原料由计量泵输送至喷枪,经过快速混合后,喷至物体表面进行成型。
喷涂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搬运,操作灵活,施工方便,效率高,特别适用于大面积范围的施工以及容器管道的耐磨、防腐内衬保护层的施工。
喷涂成型的弹性体无需预热和热硫化。
无溶剂喷涂聚氨酯(脲)技术的原料体系一般具有以下基本条件。
(1)无溶剂、双组分、室温或加热(70℃)为低粘度液体。
(2)各组分粘度差异尽量小,一般不要超过300厘泊。
(3)异氰酸酯组分一般为MDI预聚体。
(4)各组分有良好相容性,反应组分混合体积比为1:1,一般不要超过3:1。
(5)固化速度尽量快,但凝胶时间大于5s,以免撞击混合时凝胶,一般凝胶时间在60s以内,立面喷涂时凝胶时间应短一些,以免流挂。
(6)需用专门设计的高压无气喷涂设备。
聚脲涂料的原料及制备工艺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由于化学组成的不同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调节。
用于喷涂聚氨酯(脲)的主要原料有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多元胺)、扩链剂、助剂等。
原料.1 异氰酸酯喷涂聚脲弹性体体系最常用的二异氰酸酯是MDI和液化MDI(如碳化二亚胺改性MDI),对性能要求不高的体系也可使用少量聚合MDI(PAPI)。
用高2,2’-MDI含量的MDI半预聚体,由于减慢了反应性,可改善弹性体的操作性能,弹性体的物理性能也较大地改善。
.2 低聚物多元醇(胺)在喷涂聚胺酯(脲)体系中,采用的低聚物多元醇(胺)有:端伯羟基的低聚物多元醇如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以及端胺基聚醚。
多元醇需选用以伯羟基为主的产品,以满足高速反应的要求。
聚醚多元醇一般采用聚氧化丙烯二醇(PPG),高活性的端伯羟基为主的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等,其中分子量600~2000的PPG多用于合成预聚体,高活性聚醚(分子量在5000左右,官能度为3)既可用于预聚体,也用于活性氢组分。
端胺基聚醚与异氰酸酯反应速度极快,不需要任何催化剂。
聚脲涂料体系可适用于立面喷涂,而且力学强度较以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的产品高。
这种端氨基聚氧化丙烯可使涂层具有较低的湿气透过率。
Huntsman公司的伯胺基聚氧化丙烯产品(商品牌号为Jeffamine)有两个系列:其中三官能度的T系列品种有T-5000及T-3000,其分子量分别是5000及3000;二官能度的D系列品种有D-4000、 D-2000, 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4000、2000。
Jeffamine聚醚多胺在喷涂聚脲的技术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3 扩链剂常用的小分子二醇及二胺类扩链剂都可用于喷涂聚氨酯(脲)体系。
但目前主要采用芳香族二胺。
采用二胺作为扩链剂,主要原因如下:①二胺扩链剂固化的涂层的力学强度明显高于二元醇扩链的;②胺类扩链剂反应速度远较醇类高,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催化剂;③胺类扩链剂具有优异的抗潮气敏感性,这一性能极为重要,因为在露天对潮气过于敏感而引起涂层发泡,涂层性能将大大下降。
胺基的反应活性远高于羟基和水,因此可有效抑制发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