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盐都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12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盐都中考化学仿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有关能源和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白色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有利于节约石油资源,缓解温室效应
2.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D.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4.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单质 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 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5.硼烯( Borophene)因其优越的电学、力学、热学属性,被科学界寄予厚望,或将成为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神奇纳米材料”。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B.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g
D.硼原子核外有5个中子
6.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臭氧
B.一氧化碳
C.氩气
D.PM2.5
7.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8.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9.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不锈钢是一种混合物
C.铁制品表面刷漆能防止生锈 D.黄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1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石蜡熔化、氧气用于炼钢
B.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
C.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
D.干冰升华、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12.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臭氧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现有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质量,可向该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钾溶液
B.稀盐酸
C.氧化铁
D.水
14.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氯化银中的氯化钠,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壁
D.鉴别CO2和SO2,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15.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2CO2。则X的化学式是
A.CaO B.CaCO3 C.Ca(OH)2 D.Na2CO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某校科技节活动中进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色,请结合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向冰水中通入氧气,白磷在水下不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氮元素_______;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
③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④铝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⑤3个氧气分子________; ⑥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①3H2O中表示分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___;
②S2- 中“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钙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钙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青少年缺“钙”易患的疾病是________。混凝土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含钙物质,钢筋与混凝土混合形成钢筋混凝土,以上叙述中不涉及的材料是_________。
a.无机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即热型快餐加热原理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用方程式表示其反应__________。过氧化钙(CaO2)的性质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CaO2能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鱼类长途运输的增氧剂的主要成分为CaO2,它与水缓慢反应生成O2,还生成一种碱,其化学式为_______,Na2O2也能与水反应,原理与CaO2相同,但却不能作为鱼虾运输的供氧剂,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钙晶体的制备过氧化钙晶体(CaO2·yH2O),常温为白色,能溶于酸,难溶于酒精。
制备原理:CaCl2+H2O2+NH3+H2O CaO2·yH2O↓+NH4Cl,装置如下。
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采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Ⅰ.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yH2O产率;
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yH2O。
①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钙晶体组成的测定
称取21.6克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图(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会先失去结晶水)
0—150℃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图可知y=________。35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小红和小明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之后,做了如下图1的①—⑤的实验,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五个实验验证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反应后实验②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④在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了确定实验④反应的发生,可以在Ca(OH)2溶液中加入试剂_____,发生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红一次将实验④和实验⑤的废液缓缓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如上图2),观察到废液缸内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产生。通过废液缸中出现现象,可以判断实验④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
(4)小红将废液缸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过滤出的无色滤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①NaCl②NaCl和CaCl2③NaCl和Na2CO3④NaCl、CaCl2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_____一定不正确。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成立
小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_____成立
(表达与交流)两位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D
【解析】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乙醇汽油能够节约石油资源,但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不能缓解温室效应,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解析】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
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故选C。
3、C
【解析】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利用的隔绝氧气和水的原理,而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B、众人拾柴火焰高,含义是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燃烧越旺,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可以压缩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用明矾净水,能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A、N5- 应是一种离子,不是单质,故A错误;B、1个N5-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B错误;C、1个N5-中共含有5×7=35个质子,故C正确;D、1个N5-中共含有35+1=36个电子,故D错误。
点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5、A
【解析】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5,符合题意;
B、由“石”字旁可知,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