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合成工艺的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127.79 KB
- 文档页数:3
阿奇霉素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工艺改进
刘云霞;朱文祥;李凡华
【期刊名称】《山东化工》
【年(卷),期】2013(42)1
【摘要】以硫氰酸红霉素为起始原料,合成红霉素A肟,通过对红霉素A肟的水相乳化分散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贝克曼重排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转化率可达99.5%,选择性≥96%.本文着重介绍改进工艺后贝克曼重排对阿奇霉素收率以及质量的影响,阿奇霉素的总收率达到78%,质量符合USP要求,已实现工业化并取得良好经济效果.【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刘云霞;朱文祥;李凡华
【作者单位】菏泽市方明制药有限公司,山东菏泽274000;菏泽市方明制药有限公司,山东菏泽274000;菏泽市方明制药有限公司,山东菏泽2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5
【相关文献】
1.艾氟康唑及其关键中间体合成工艺改进 [J], 张之建
2.Trk激酶抑制剂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改进 [J], 张丹君; 许亚文; 谢蓉蓉; 强浩; 李政
3.Trk激酶抑制剂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改进 [J], 张丹君; 许亚文; 谢蓉蓉; 强浩; 李政
4.替格瑞洛关键中间体的工艺改进 [J], 孙光祥;吴路新;张云然
5.巴洛沙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改进 [J], 于立国;孙光祥;张云然;陶维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提升及产业化项目标题: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提升及产业化项目:突破与挑战引言: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已在临床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国内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相对滞后,严重依赖进口,对国内医药工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提升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水平并实现产业化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评估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提升及其产业化项目的技术突破和挑战,并分享个人对该项目的观点和理解。
一、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的深度评估1. 现状分析:阿奇霉素原料药工艺在国内尚未实现自主化生产,形成了对进口原料药的严重依赖,限制了我国药物生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
2. 基础工艺改进:通过改进反应步骤、优化原料选择等措施,提升合成效率和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注重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出的阿奇霉素原料药符合国际质量标准,提高竞争力和安全性。
二、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的广度评估1. 原材料供应链:国内对原材料的依赖度高,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链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采购策略、供应商管理以及技术创新,实现原料供应的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与安全控制:阿奇霉素原料药生产涉及多种化学物质,需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控制。
采用绿色合成技术、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等,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工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3. 产业化规模:产业化需要考虑规模扩大的问题,包括设备选择、生产线布局以及技术平衡等。
也要注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提升及其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突破核心技术,独立掌握阿奇霉素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医药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实现产业化将降低阿奇霉素原料药的进口依赖,提高我国药品供应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对保障国家医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阿奇霉素的合成工艺研究张建州(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44) 摘 要:以红霉素6,9-亚胺醚为原料,采用硼氢化钾还原,以简单方法制备结晶9-脱氧-9a-氮杂-9a-同型红霉素A水合物,然后再将其甲基化得到阿奇霉素,收率为92%,并确定了还原反应的温度、时间、以及甲基化水解反应的试剂和催化剂。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6,9-亚胺醚;结晶9-脱氧-9a-氮杂-9a-同型红霉素A水合物Study on the Synthesis Route of AzithromycinZHA N G Jian2z hou(Department of Chemistry,Zhengzhou Teachers College,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By using erythromycin6and92imino ether,a straightforward procedure was taken to obtain92 deoxo29a2aza29a2homoerythromycin A that was methlated to obtain azithromycin with92%high field.Tempera2 ture of reducing reaction,time of reducing reaction,field of NaBH4different mole equivalent,dissolvent of metla2 te hydrolyse reaction and catalyst of metlate hydrolyses reaction were ascertained.K ey w ords:azithromycin;erythromycin6;92imino ether;92deoxo29a2aza29a2homoerythromycin A hydrate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AZI)(3)是对红霉素A结构进行修饰后产生的衍生物;是新型红霉素的两个最具代表的药物之一,是将9位酮基肟化后进行Beckman重排和N上甲基化反应,内脂环被插入了一个氮原子而扩大的15圆氮杂环内脂类抗生素。
煤炭与化工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第42卷第10期2019年10月Vol.42 No.10Oct. 2019化工工艺与工程优化结晶工艺改善阿奇霉素原料药粒度研究杜龙云(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110车间,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阿奇霉素原料药粒度直接影响阿奇霉素制剂(胶囊、片剂等)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实验探究结晶温度、烘干温度、养晶时间等对阿奇霉素原料药粒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结晶温度为40咒,养晶时间为120 min,烘干温度为60七;通过优化结 晶工艺,如改变结晶温度、改变烘干温度、延长养晶时间等,可以改善阿奇霉素原料药粒度,提高阿奇霉素制剂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关键词:阿奇霉素;粒度;结晶中图分类号:TQ46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79 ( 2019 ) 10-0142-03Study on optimizing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improvingthe particle size of azithromycinDu Longyun(Workshop 10 of CSPC Ouyi Pharmaceutical Corporation Ltd.,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Abstract : The granularity of azithromycin raw materials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ofazithromycin preparations including capsules and tablets etc.. The effects of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drying tempera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time on the granularity o£ azithromycin drug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ar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is 40 °C, crystallization time is 120 min, drying temperature is60 花;by optimizing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such as changing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drying temperature, andprolonging the crystallization time, the granularity of azithromycin raw material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production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of azithromycin preparations can be improved.Key words : azithromycin; granularity; crystallization0引 言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衣原体的控制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是最强的,因而成为这两种病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阿奇霉素胶囊生产工艺分析作者:孙琦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0期[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室及生产数据分析,说明水分对阿奇霉素胶囊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优化工艺流程;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探讨,改进生产设备,得出一种生产胶囊高效而又环保的工艺。
方法:通过测定胶囊的溶出度、汇总加速实验数据及对设备因素分析,筛选最佳的物料与设备。
结果:实验数据表明,水分对于阿奇霉素胶囊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现存生产工艺存在缺点,筛选设备和物料后流程进一步优化。
结论:设计后方案高效环保切实可行。
[关键词]阿奇霉素胶囊生产工艺中图分类号:P61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371-01阿奇霉素是第二代红霉素的主要代表品种,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且组织浓度降低缓慢,药效维持时间较长,优良的性价比使其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
其胶囊剂可掩盖药物本身的苦涩味,且制备时不加黏合剂,在胃肠液中分散快,吸收好,口服方便快捷,很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原辅料和设备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药物的稳定性、溶出度因素的进一步尝试,工艺流程的优化和设备的改进至关重要。
1 水分对物料稳定性的影响阿奇霉素具有吸湿性的特点,其胶囊剂生产工艺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很显然会对物料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生产工艺应为原辅料直接混合进行灌装。
处方中对所用辅料的要求较高,所添加的辅料要求水分较低,水分对于药物的溶出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的制备工艺可分为两类:①湿法制备,将原辅料进行预处理,药物过100目筛,辅料均过80目筛网,按处方量称量,混合均匀,制备黏合剂,制软材,过20目筛网制湿颗粒,干燥,过16目筛整粒,加入外加崩解剂或润滑剂,混匀,测定颗粒中药物含量,确定胶囊装量与胶囊型号,最后上胶囊机进行灌装;②干法制备,原药不处理,辅料要求能够过100目筛,按处方量称量,混合均匀,测定药物含量,确定胶囊的装量与胶囊型号,上胶囊机灌装。
阿奇霉素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作者:谭岳尧林幼妙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21期摘要目的:优化阿奇霉素分散片制备工艺。
方法:以片剂的硬度、溶出度、分散均匀度及外观为综合考察指标,建立了一个优化的处方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
结果:选用黏合剂浓度为6.0%(w/w),黏合剂用量为45%(w/w),配制乙醇浓度30%(w/w),液体香精为1.3% (w/w)的处方,效果最佳。
结论:该工艺研制的阿奇霉素分散片质量指标符合药典要求,生产工艺稳定。
关键词阿奇霉素分散片工艺优化中图分类号:R9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1-0048-04Preparation of 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TAN Yueyao*, LIN Youmiao(Shenzhen Salubris Pharmaceuticals Co., Ltd., Shenzhen 51810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 Methods: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best formulation, we checked the hardness,dissolution, dispersible homogeneity and appearance of the tablets and their stability. Results: The best formula consisted of the binder at 6.0%(w/w), the amount of the binder at 45%(w/w),the ethanol at 30%(w/w) and the liquid essence of 1.3% (w/w). Conclusion: The quality indicators of the 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 prepared by this proces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and the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is stable.KEY WORDS 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 process optimization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增强了在酸中的稳定性,改善了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1],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衣原体所致的性传播性疾病。
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提升及产业化项目概述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对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目前,阿奇霉素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已经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等方面。
进行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提升及产业化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提高阿奇霉素原料药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 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的问题分析1.1 生产成本高当前阿奇霉素原料药的生产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原料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和生产周期长等原因造成的。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阿奇霉素的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
1.2 生产周期长阿奇霉素原料药的生产周期较长,严重制约了产能和市场供应。
需要通过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新等方式,缩短阿奇霉素原料药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1.3 技术难度大阿奇霉素原料药的生产技术难度大,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需要通过技术改进和研发创新,提高阿奇霉素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 阿奇霉素原料药基础工艺提升的方案2.1 优化原料选用针对阿奇霉素原料药生产成本高的情况,可以通过优化原料的选用,寻找更具成本优势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2.2 改进生产工艺针对阿奇霉素原料药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2.3 强化质量控制针对阿奇霉素原料药生产技术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风险。
3. 阿奇霉素原料药产业化项目的推进3.1 技术攻关推进阿奇霉素原料药产业化项目,需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和可控。
3.2 设备更新推进阿奇霉素原料药产业化项目,需要更新生产设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市场拓展推进阿奇霉素原料药产业化项目,需要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开拓国内外市场,确保项目的良好运作和市场供应。
阿奇霉素工艺
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皮肤等感染疾病。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配方设计:根据药品生产标准和配方要求,确定药品成分及其配比。
2. 原料准备:准备药品原材料,包括阿奇霉素原料及辅料。
3. 发酵生产:将阿奇霉素原料和培养基混合,进行发酵培养,使阿奇霉素大量生产。
4. 提取纯化:将经过发酵的阿奇霉素溶液进行提取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阿奇霉素。
5. 深度处理:对纯阿奇霉素进行深度处理,包括结晶、干燥、研磨等,以获得符合规格的成品。
阿奇霉素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阿奇霉素的产量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加强质量控制和环保措施,也是阿奇霉素生产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 1 -。
阿奇霉素合成过程中重排反应影响因素的探究摘要:本实验以阿奇霉素合成过程中的重排反应为切入点,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下产物红霉素亚胺醚含量及最终反应产物收率为主要研究指标,探究反应溶剂配比、转碱温度、转碱ph、萃取时间、对甲苯磺酰氯加量五种影响因素对红霉素亚胺醚含量及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在二氯甲烷:水=1:2、转碱温度为28℃,转碱pH为13.0,萃取时间30min,对甲苯磺酰氯与红霉素A摩尔比加量为2.8的条件下,重排反应条件最优,得到的红霉素亚胺醚含量及收率最高。
关键词:阿奇霉素,重排反应,影响因素,含量,收率Abstract:This experiment with azithromycin rearrangement reac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n the process of synthesis of HPLC to detect the contents of produ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rythromycin imine ether and the reaction product yield as the main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solvent ratio, alkali turn alkaline ph, extraction time, p-toluene sulfonyl chloride added amount of five kinds of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content of erythromycin imine ether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yiel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ethylene chloride: water =1:2, alkali conversion temperature 28℃, pH 13.0, extraction time 30min, and molar ratio of p-toluene sulfonyl chloride to erythromycin A 2.8, the rearrangement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and the content and yield of erythromycin imine ether were the highest.Key words:Azithromycin, rearrangement rea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content, yield阿奇霉素是第一个半合成的氮杂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普利瓦公司开发,辉瑞公司获得其专利使用权后,开始销售商品名为希舒美。
年产1000万瓶阿奇霉素萄葡糖注射液(100ml, 阿奇霉素0.125g, 萄葡糖5.0g)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摘要: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来抑制其蛋白质的生成。
阿奇霉素因为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半衰期长,并且感染部位血药浓度高,疗效明显,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均有保障。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前,阿奇霉素国内生产工艺已日趋成熟。
本次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的设计在原有的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GMP改造。
具体内容包括:厂址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设备的设计与选型,车间平面布置,空调净化系统及经济效益核算等。
通过设计,使厂房符合GMP规范,使生产工艺更加规范和严谨。
关键词: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车间平面布置;工艺设计The design of annual output of 10 million bottles of azithromycin also glucose injection (10 million ml, azithromycin, 0.125 g also glucose5.0 g) production workshop processAbstract:Azithromycin belongs to the large ring lactone class antibiotic drugs,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a bacteria turn to suppress the formation of its protein peptide process. , azithromycin expand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because of azithromycin stability in acid environment, long half-life, and infection drugs concentration is high, the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 are guaranteed in terms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Now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to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mature, the design of the azithromycin glucose injection in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GMP reform. The concrete content includes: site selection, production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the workshop layout, equipment design and selection, air conditioning purification system and economic benefit calculation, etc. Through the design, make the factory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GMP, and make the process more standardized and rigorous.Keywords: Azithromycin ; glucose injection ; workshop layout ; technological design目录引言1.注射剂的概述 (1)2.阿奇霉素的概述 (1)3.阿奇霉素的市场前景分析 (2)第一章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1.1 指导思想 (4)1.2 设计原则 (4)第二章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2.1 一般规定 (6)2.2 工艺设计参数 (6)2.3注射剂的配方 (6)2.4 生产过程概述 (6)2.5 生产工艺流程2.5.1 注射用水的制备 (7)2.5.2 注射液容器处理 (8)2.5.3 注射液的过滤 (9)2.5.4 注射液的灌封 (10)2.5.5 注射液的灭菌 (10)2.5.6 灯检 (10)2.5.7 印字包装 (10)2.5.8 生产工艺流程图 (11)第三章物料衡算3.1 生产能力计算 (13)3.2 质量守恒定律 (13)3.3 物料流程框图 (14)第四章工艺设备设计与选型4.1 配料釜设计计算 (16)4.1.1 配料釜釜体计算 (16)4.1.2 确定夹套 (17)4.1.3釜体及夹套的计算 (18)4.1.4 零部件选用和设计 (20)4.1.5 搅拌器选型 (21)4.1.6 计算搅拌器的转速 (21)4.1.7 搅拌轴的直径计算计 (21)4.1.8 密封形式的选择 (21)4.1.9 计算电机功率 (22)4.1.10电动机和减速机选型 (22)4.1.11机座与连轴器的选择 (22)4.1.12 配液罐设计表 (22)4.2 注射剂生产中其他主要设备的选取4.2.1不锈钢立式储罐 (23)4.2.2 纯水制取装置 (23)4.2.3多效蒸馏水机 (24)4.2.4 钛棒脱碳过滤器 (24)4.2.5输液洗灌封联动机组 (24)4.2.6输液水浴灭菌器 (25)4.2.7 灯检机 (25)4.2.8输液印字包装联动机 (25)4.3 设备一览表 (26)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5.1 车间的总体布置 (28)5.2 车间平面布置 (28)5.3 制剂洁净厂房布置设计 (28)5.4 车间布置的方法、步骤和成果 (30)第六章生产车间空调净化系统的设计6.1 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6.1.1 设计参数 (31)6.1.2 洁净室空调洁净化方案 (31)6.1.3 热量平衡计算 (32)6.1.4 风量计算 (32)6.2空气调节净化设计条件 (33)第七章三废处理及水电7.1三废处理 (35)7.2水电 (35)第八章经济效益核算8.1 生产班制定员 (36)8.2 投资估算 (36)8.3 经济效益分析 (36)参考文献 (39)谢辞 (41)引言1. 注射剂的概述注射剂是一种常见的剂型,也叫针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