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计量过程使用的热量表存在的问题和推广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热计量表发展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作者:李红卫来源:《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2年第02期摘要:现如今全球范围内能源资源日渐紧缺,已推广多年的“节能”概念再次走入群众眼中,希冀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我国在这一领域虽提前部署了诸多方案,但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效果不甚理想。
基于当前形势的紧迫性,有必要在“节能”问题上下苦功夫,积极推进相关体制的改革,由政府牵头、企业全力配合的模式应该担负起这一历史性的职责。
热计量作为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型“商品”,它与我国节能环保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
为此,论文围绕我国热计量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热计量表问题对策Discussion on Commo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Meters and Their SolutionsLi Hongwei(Product Quality Metrolog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Ulan Qab Cityin, Inner Mongolia)Abstract: Nowadays, energy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scarce on a global scale, and the concept of "energy saving" that has been promoted for many years is once again in the eyes of the masses, hoping to get substantive development. 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deployed many plans in advance in this field,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y will encounter resistance from various quarters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effect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 Based on the urgenc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work hard on the issue of "energy saving"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relevant system. To this end, this article analyzes som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meters in my country, and gives specific and effective solutions.Key words: heat meter,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0 引言推进供热体制改革是我国能源供应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按热量计费则是目前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
试析当前热量计量表使用中的若干难点及解决途径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作为基础保障。
而我国的能源基本上都是以煤炭的供应为基础,作为一项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的发展还必须走节能的道路,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就将简要的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当前热量计量表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并且寻求相关的解决途径。
现阐述如下。
关键词:热量计量表节能温度调节节能是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保证,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于节能的工作都是相当的重视。
且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之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供暖行业占据着很大一部分的能量,因此在供暖行业的节能有着很大的潜力可挖。
但是住宅供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性,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在2003年印发的《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说到了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计量装置的试验工作,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当中系统仍然发现着不少的问题。
1、热量计量表在试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1.1 系统计量运行收费的不合理性热量计量收费系统上包括了户用表和楼宇总表,对这两个表定期观察测量数据,并对数据的合理性及其可信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计量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可靠性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并且热量计量系统的计量精度达不到所需要的要求,这些缺点都给用户的收费带来了极大的不合理性。
尽管用户在挑选计量装置时认为是合格的,而且在热量计量表各个部分的安装过程当中做得非常的细致,但是户用型热量表的故障率仍然高达30%以上。
1.2 热量表运行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安装上热量表之后,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仍然能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说堵塞、流量计停转、不显示或者显示异常等等,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这些产品的实际故障率可能是已经发现问题的两倍以上。
1.3 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既然热量表在安装之后仍然会存在着那么多的问题,为什么又能够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监察呢?这其中就有一个盲点,即只要是热量表在监察运行过程当中没有出现堵塞或者没有影响到住户的供热,那就是没有问题的。
分户供热计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摘要:供热分户计量,既可以节能降耗,又可以实现环保,在满足居民对供热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为节约煤炭和天然气能源打下基础。
本文指出了供热计量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建筑供热计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供热计量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供热计量存在的问题对策思考0 引言每年冬天供热开始后,同样的景象屡见不鲜:少数用户拒交采暖费,整栋楼居民遭“连坐”挨冻;交一样的采暖费,有的居民家里温度高,要开窗散热,有的居民家里暖气温度太低,还得再用空调,双重消耗……对此,很多居民念叨:“用水看水表、用电看电表,用热什么时候也能按量计费呢?”近年来,一路走高的热费价格和逐渐增多的供暖纠纷,让居民对供暖分户计量有了更多期待。
然而,已经宣传、推广了多年的供暖分户计量在各地却遇上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这样一个让老百姓得实惠又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多赢”的民生工程,推行起来却举步维艰。
那么,“供热计量”这样一条“多赢”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呢?1 分户供热计量的重要性在城市供热中实行分户计量是老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情。
供热分户计量,既可以节能降耗,又可以实现环保,在满足居民对供热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为节约煤炭和天然气能源打下基础。
事实上,在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领域沿用了几十年的按面积收费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和挑战。
据了解,一些经商的居民一个月顶多在家住10天,如果他的住房面积130多平方米,那么,一个冬天采暖费就高达3000多元。
无奈之人,一些居民主动申请停暖,改为依靠电器取暖。
这样的情形有很多,现在的供暖收费就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要么全额缴费享受24小时供暖;要么不缴费停暖,居民无法根据需要自主调节。
事实上,按面积收费模式已成供暖业科学发展的机制壁垒。
按照面积收费不能体现出“用多少热、交多少费”的商品属性,用多用少一个样,供热成了一笔“糊涂账”。
按面积收费既不利于提高供热效率,又不利于落实节能减排,实为“大锅饭”式供热。
谈供热计量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计量供热渐渐开始致力于人们生活。
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热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同时,为了落实我国节能环保的发展战略,计量供热改革势在必行。
以节能降耗、管理及收费的角度论述了计量供热在我国实施的必然趋势,分别简述了国内外计量供热的发展现状,并对比计量供热国内外的实施方式,重点介绍了计量供热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计量供热在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给出了推动计量供热改革的措施。
标签:节能;计量供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引言近些年,建筑行业也开始对节能重视起来。
我国北方地区的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也逐步深入,认识逐步提高,措施逐步完善,各地供热计量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供热计量收费面积不断扩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在对供热计量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供热计量中存在的一些相关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供热计量今后的发展和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1、供热计量实施的必然性1.1从节能降耗角度分析由于通常采暖设备的选型是按照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较低值)确定的,在不同日、不同时刻室外温度不断波动,采暖设备的出力在绝大部分时刻是大于实际采暖负荷的。
在设有散热器温控阀的系统中,通过室内恒温控制,可以及时的减少采暖设备出力,消除水平和垂直热力失调,使各环路达到流量和温度的要求,从而在提高供热环境热舒适度的同时节约大量的能源。
另据有关统计,全国供热采暖能耗全年约为1.3亿t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是相同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
我国的供热基础设施条件存在水质差、杂质多、系统氧化、腐蚀等严重问题,造成供热能耗大。
推行供热计量改革可以大幅提高供热效率,增强用户节约能源行为的积极性,可以直接降低供热能耗。
2、供热计量目前存在的问题2.1对供热计量改造难度估计不足供热计量改革是个大趋势,为了热改节能进行技术改造是必须的。
但实际上这项工作很复杂,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系统改造工作量大,还需要业主的配合才有可能完成。
供热方面意见和建议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热成为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设施。
然而,在我们日常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改善供热质量,并提供更好的服务,我愿意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供热设备的性能首先,供热企业应该优化供热设备的性能。
目前,一些老旧的供热设备已经运行多年,其效率已大幅下降,导致能源浪费和热量损失。
因此,我建议供热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更新更高效的供热设备,以提高供热能力和效率。
其次,加强供热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热设备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漏水、管道堵塞等。
供热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供热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率。
二、改善供热管道网络供热管道是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状况直接影响到供热效果。
然而,由于管道老化、破损等原因,供热管道的漏损率较高,导致热量损失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供热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管道的维修与更新。
供热企业应定期进行管道巡检,对老旧、破损的管道进行维修或更换,减少漏水的情况,保障热量正常供应。
其次,加强管道网络的改造与升级。
一些地区的供热管道网络老化严重,不能满足市民的日常热水需求。
供热企业应该加大投入,对这些地区进行管道网络的改造与升级,以提高供热水平。
三、加强供热服务供热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满意度。
目前,一些供热企业在服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改善供热服务,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
供热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投诉受理渠道,及时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并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以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加强供热设备的监测与管理。
供热企业应增加供热设备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供热质量和安全。
四、推广节能理念随着能源的紧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和发展方向。
在供热方面,节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改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暖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作为供暖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对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进行改进和提升,对于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现状分析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是指通过对供暖系统中的热量进行测量和计量,实现对供暖系统热能的准确计量和管理。
目前,我国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主要以传统的热表计量为主,计量精度不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2.管理不规范。
供暖系统的热计量管理主要以人工抄表为主,存在着漏抄、错抄等问题,管理效率低下。
3.数据传输不便。
传统的热表计量方式需要人工到现场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不便,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4.安全隐患存在。
传统的热表计量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热表被人为损坏、数据被篡改等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因此有必要对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进行改进和提升。
二、方向为了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对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进行改进和提升。
具体而言,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改进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升级。
采用先进的热计量技术,如无线远传热表、智能热表等,提高计量精度和数据传输效率。
2.管理规范。
建立完善的供暖系统热计量管理制度,实现对供暖系统热能的全面监测和管理。
3.数据互联。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供暖系统热计量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
4.安全保障。
采用防水、防尘、防磁等技术,保障供暖系统热计量设备的安全运行。
通过对以上方面的改进和提升,可以有效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供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技术改进实践为了验证以上改进方向的有效性,我们在某供暖系统进行了热计量技术改进实践。
热计量表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计量供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热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同时,为了落实我国节能环保的发展战略,计量供热改革势在必行。
但在热计量表的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热计量改造工作,从而找出应对热计量应用问题的对策。
一、供热系统的水质问题对热量表的影响热量表依据流量计测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和超声波式。
其中机械式耗电少、抗干扰性好、安装维护方便且价格低廉,但我国的供热管网大都是冬季运行,夏季检修,在运*行前进行管网注水、打压查漏,在运行过程中水质较差,管道中的杂质、结垢较多,机械式的热量表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使用会导致叶轮堵塞或磨损,精度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严重时会损坏热量表。
二、热量表的设计、安装以及适用性方面的问题通过在实际的供热计量试验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热量表指示参数不够齐全,不能实时显示一些必要的数据,数据单位等显示没有到汉字化,如:运行热量、瞬时流量、电池工作时间以及故障状态记录等。
还有些热量表功耗过大,电池不适用,达不到正常工作五年以上的基本要求,电池更换操作繁琐、不便。
部分积分仪抗干扰能力差,出现乱码、死机、计量不精等现象。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在热计量表的设计一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更新,以便更加完善计量表及计量系统。
在热计量表安装方面,一些热量表出厂默认只能安装在回水管上,但有些地区采暖供水被盗现象很严重,为了避免失水而不失热费,热表厂家应设计出供、回水均能安装并正常运行的热表,以适应客户要求。
在安装位置上,一些热表只能水平安装,不能垂直或倾斜安装,积分显示仪不能旋转调整角度,造成安装、观察不便等问题。
在建筑工程热力设备的安装中,为了克服由于热量表安装方式造成数据不便观察的缺陷,可以借鉴电表的安装方式,设计出方便用户观察的热量表箱。
在适应性方面,许多热量表安装测温头的球阀等不能配套提供,造成了维修、更换不便,影响热量表的正常运行。
热计量表发展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摘要:热计量作为新的“商品”,已经逐渐进人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为实施我国节能环保发展战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热舒适性需求,供热计量改革已势在必行。
但是热计量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求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不断地改进与提高,并从这些问题中寻找出解决其使用难题的措施。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热计量表发展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热计量表;发展;问题中图分类号:TU833 文献标识码:A1、引言如今许多城市正在计划推行区域供热与集中供热相结合的供热方式,而供热计量正是基于这一前提下,使热用户能够享受到合理供热需求并且提高其节能意识,兼顾供热企业与热用户利益,按照专业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方式及收费政策实现分户计量与收费工作顺利开展。
2、国内外热计量现状计量供热在欧盟国家已经有70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集中供热中进一步节约能源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与制度,特别是德国已经积累了成熟经验。
德国1976通过《节能法》1981年颁布《采暖热费结算的规定》同年德国经济部颁布供暖热计量收费条例1984和1989年修订该条例大力推广热计量。
1993年,欧盟发布建筑环境保护指令93/76EEC,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实施热计量收费方案。
1994年欧盟还以德国DIN4713为蓝本分别制订出欧盟统一标准EN-834型电子式热分配表、EN-835型蒸发式热分配表和EN-1434型热计量表于1996年发布。
规范了热计量装置及仪表的制作与使用。
与此相适应,欧盟国家在九十年代初期供热中的热计量基本上趋于统一与完善。
据统计,至今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装置安装面积在18亿平方米左右,热计量收费实现在11~12亿平方米左右,占采暖地区总供热面积60亿平方米的18%。
新建建筑热计量收费效果较好。
3、热计量表发展的常见问题分析3.1、热计量表换能器腐蚀、结垢问题由于各个采暖地区的水质不同,水的氯离子、钙镁离子的含量也不同。
浅谈集中供热供热计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随着国家规范与标准的完善,《供热计量技术规程》出台,“居住建筑应以楼栋为对象设置热计量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出台“集中采暖系统中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处,必须设置楼前热计量表,作为该建筑物采暖耗热量结算点”;供热计量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常见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户用热量表加恒温阀的控制方法,另一类是通断时间面积法。
基于上述,本文将对通断时间面积法在现下施工、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在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供热计量;通断时间面积法;问题;措施1供热计量现状: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我国的供热计量改革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随着制度的完善,对新建建筑、既有建筑逐步实施的改革计划,逐项落地。
以我公司为例,我公司采取的供热计量方法为通段时间面积法,总供热面积约1500万㎡,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工作的供热面积约800万㎡,但在我公司的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新建建筑热计量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存在些许问题,现在拿出与大家分享。
2设计问题:设计方以房产建设方图纸为基准进行热计量施工设计,对楼栋热表,入户通断阀进行设计后,将材料进行预估,然而在此时,房产建设方所提供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对设计准确度的影响将会极为凸显,因此,当房产建设方对图纸进行变更,是否将信息及时准确的告诉热计量设计方,成为了改造或者新建施工的重要事件,信息的是否完备,制约热计量改造或新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3施工问题:热计量施工,分为水路施工与电路施工。
(1)、水路施工水路施工时,所采购管件的类型、质量、标准,将对施工及使用造成很大影响,常见影响有,阀件的选取是否为通径,将会影响管线阻力,阻力越大,室内温度影响将会越大;在有限的设备井中进行管路连接时,管路连接件的质量极为重要,若在材料质量上出现问题,运行期间将会发生脱管现象,将对用热户造成经济损失;施工标准的不同,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2)、电路施工电路施工时,因供热计量设备需保证,现场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上传,低压电路保证设备正常用电,等多个方面,因此,在电路施工时需注意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需在穿线管材质选取上做好取舍;另外,隐蔽工程施工,需做好施工记录,避免后期因穿线管的破损引起线路连接问题,从而影响设备数据的正常传输。
供热计量过程使用的热量表存在的问题和推广建议
伴随着我们国家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制定,强化节约意识,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城镇供热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早已经摆在了各个供热企业的面前,及时有效的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早已经成为了现在各个供热企业面前促进供、用热双方厉行节约环保的一项重要措施。
吉林市热力有限公司对既有建筑在热计量改革方面也做了相关方面的尝试,从分户的小型表到集体户大型表我们都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在对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摸索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共同探讨,最终使热计量改革工作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1、供暖热计量方式推广面临问题
供暖热计量的推广,已经经历了五六年的实验阶段,在实验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即遇到了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设备上难题和急需完善的政策向导,各种问题的存在我们正在逐一的分析解决,热计量方式的推广将会快速的发展。
1.1计量设备存在的问题:
1.1.1热计量表的形式市场上千差万别,目前市场上的热量表的原理也不尽相同,我们在去年的实际运行中应用了两种方法(流温法、分摊法)。
其中使用流温法的热表计量的热量与总表热量的差值约在10%左右,而采用分摊办法的热表则不存在误差,但分摊法的热表将庭院管网的热损包含到了热表的计量当中,同时忽略了各单体表的计量差异,这种计量方式方式的差别,造成了计量数据上的差异,为未来热量定价人为的制造了障碍,即同一热价情况下,不同方式的表计量的结果是不同的,而这种损失必将化归到热用户或供热企业承担,造成人为的不公平现象。
而如果规定统一的表式,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发展设备的先进性,则可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国家在未来推行热计量方式的时候,应该采用统一的强制标准,而不易象目前这样百花齐放,只有形式上的统一,才能保证在推行过程中的公平、合理。
我们发现“热量表”这个在热表计量工作中最关键的设备却还存在着急需改善的地方。
1.1.2热量表对环境要求苛刻,适应性不强。
我们的试点一部分是在改造楼内安装,集体户的热量表还有很多是安装在地沟内。
所以大部分表运行在潮湿的环境中,两年的实验中有近15%的表出现了损坏,在地沟运行的损坏率甚至达到30%。
可见其防水、密封性差,不能适应多变的安装环境。
另外,热量表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尤其是结垢对热量表中流量计的影响十分大,而目前大部分供热企业由于失水控制的原因,很难对水质进行更高的处理。
1.1.3热表运行不稳定,抗干扰能力差。
乱码,死机,工作间断时常出现。
同时热表的电池
寿命达不到理论小时数,有的一个采暖期电池就用没了。
在这方面,国外品牌的表表现要好于国产表,国产表急需从整体上提升表的质量。
1.1.4误差偏大,热表校验难度大。
我们挑选了相同类型用户对热量表的计量数据进行了比较,其偏差最高到20%。
下表为鸿博锦绣小区1号楼的测试结果,测试用户均为中间用户,按照室温的情况,其热耗应该相差不多,但测试结果其热费额相差近27%。
1.2热计量技术面临的问题:作为推广热计量的主体单位,供热企业在推广此项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些技术层面面临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下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2.1热计量的目的是实现用多少热,交多少钱,最终使用户能够按需取热,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热量的传递方式不同,使其不能像水、电、气那样计量数全部为用户自己所用,造成用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我们实验的小区内,顶层、冷山用户耗热量要比中间用户多耗热量近1/4,而这部分用户大部分为弱势用户,承担的日常费用支出就要高很多。
而中间用户,而是由财政进行补贴。
如果长春市优先改造的1207万平方米小锅炉房全部改成“煤改气”,政府需要补贴2.4亿元左右。
对此,长春市政府表示2.4亿元尚可承担,但如果煤改气范围继续扩大,财政压力就会比较大。
2第二个让人比较担忧的问题是气源。
截至2012年底,吉林省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是1025亿立方米,2013年天然气产量是24.2亿立方米。
长春市如果改造1207万平方米小锅炉,每年需要天然气2.05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全省产量的8.5%。
吉林省作为气源较丰富的省份,气源问题不大,但是气源缺乏的城市,“煤改气”一定要慎重。
据了解,今年1月,西安市出现“气荒”现象,其中重要原因是“煤改气”,使每日取暖用气量大增至800万立方米。
尽管吉林省气源比较丰富,但是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冬季也时常出现短期气荒。
目前长春市计划煤改气面积只占全市采暖面积的 6.9%,如果长春市或者省内其他城市持续增加“煤改气”面积,同样存在气源紧张的问题。
如果长春市全部采用煤改气,仅长春市每年就需天然气299234万立方米(约30亿立方米),超出全省生产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天然气迎峰度冬供应保障协调会上透露,2013年全国天然气供应缺口达220亿立方米,经过各方努力挖潜后,仍有100亿立方米左右的缺口。
第三个问题是煤改气自身也存在弊端。
目前使用效率不高。
煤改气在冬季供热系统中才投入使用,夏季利用天然气制冷还需再安装电力系统,这也造成了浪费。
针对煤改气试点中发现的问题,专家建议多管齐下解决供热时出现污染的现状。
一是鼓励采取多种供热方式。
各地在推行煤改气等天然气利用项目时,不能一哄而上,供热时要多种手段并用,如地板辐射式采暖,可随时供热,温度均匀且可根据用户需求随意调温,清洁环保;如电采暖,相比于燃煤污染环境、燃气耗气量大,电能具有维护成本低、使用快捷方便等优势,如果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蓄能水电站,还可实行峰谷电价制度,夜间利用电能将水加热,花费的是低谷电价,当高峰电价上升时,停止加热,用水泵循环供热,实现低谷蓄能。
特别要鼓励使用污水源热泵、生物脂、地源热泵等新能源供热。
据供热信息网了解,长春市总供热面积为17602万平方米,以燃煤供热为主,新能源供热面积为562万平方米。
在新能源供热中,包括“煤改气”、电采暖、污水源热泵、生物质能和地源热泵等,新能源供热占比不足3.2%。
尽管这种新供热方式大规模推行尚不成熟,但与传统能源相比,无论从供热效率,还是环境保护来看,都具有明显优势。
二是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煤改气只是单一利用天然气供热,因此,中国供热信息网相关专家建议应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同时也具有调节居民户位差损益的功能。
可以减小在同一栋楼的居户由于朝向不同、楼层不同具体位置不同而出现的热消耗差别过大,造成一个原本是互为联系、互为依存整体中的损益,在不同用户中差别过大的不公平现象。
只要用户开栓用热,无论用多少热,都在缴纳基本热费的基础上体现了损益。
例如,基本热价按全部热价的60%计算,在同一栋楼内,中间位置的用热户热消耗量最小,假设为50%,相应少缴了20%的热费。
同理,边顶位置用热户热消耗最大,假设为150%,相应多缴了20%的热费。
如基本热费比例越小,户位差损益越大。
通过价格调节机制做到相对合理。
当然在基本热价中,也内含着对供热企业的补偿。
如果出现实际用热量低于定价耗热量基数(因为新建节能房屋或既有房屋进行节能改造后才实施热表计量的,实际热耗量低于当地平均热耗量),假设平均为30%,而供热企业可从中得到18%补偿,实际用户只得到12%。
这样供热企业虽然供量减少,但固定费用已获补偿。
基本热价比例多和少也直接影响供热企业利益,其本热价比例高,在低于平均热量的前提下受益,在高于平均耗热量前提下受损;反之,则高于平均耗热量前提受益,在低于平均耗热量前提下受损。
2.2实行热表计量的优势因素。
热表计量可以养成人们按需取热的节约意识;可以促使供热企业提高管理意识,变粗放管理为细致型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促进人们的消费取向,进而促使开发商建造节能型建筑,而这些将是保证国家“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要达到1.01亿吨标煤这个目标实现的一个方面,热计量与节能措施这两只手握在一起,不仅能够实现较
好的系统控制和计量功能,同时可以降低能源的浪费,极大地提高供热的社会效益并获得相当的经济效益。
2.3加快热计量设备的研发速度,靠市场提高国产热量表的技术水平,力争做出达到国际水平的热量表。
仔细的学习、研读相关国际标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与供热企业充分的配合好,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讨解决方案,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热计量推广的进程。
2.4提高供热企业的管理水平,从粗放型向节约型发展,控制好失水,提高供热水质标准。
降低管网的无效热损耗,杜绝将供热企业的管理成本、浪费摊消到用户。
用户按热计量后必将形成节约用热的习惯,供热企业也只有深度挖潜,才能在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热计量工作的普及,热表计量工作的实施也必将给节能降耗工作带来新的改观,不断处理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会使这项工作的发展拥有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