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验3
- 格式:doc
- 大小:879.50 KB
- 文档页数:24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逐渐向企业、行业、社会需求靠拢。
嵌入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案例以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系嵌入式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嵌入式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案例实施1. 教学内容(1)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处理器、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环境等。
(2)嵌入式系统开发:C语言编程、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开发等。
(3)项目实践:基于ARM、AVR等嵌入式处理器的项目设计与开发。
2.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典型嵌入式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掌握相关技术。
(2)项目驱动教学:以实际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
(3)团队协作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嵌入式系统教材,如《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ARM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等。
(2)实验设备:配备ARM、AVR等嵌入式开发板,以及相关实验器材。
(3)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技术论坛等,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
四、案例实施过程1. 前期准备(1)组建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组成,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2)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3)实验室建设:购置实验设备,搭建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
2. 教学实施(1)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开发技术等方面的教学。
(2)项目实践:以实际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与开发。
(3)团队协作:在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北航ARM9实验报告:实验3uCOS-II实验北航 ARM9 实验报告:实验 3uCOSII 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 uCOSII 实时操作系统在ARM9 平台上的移植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熟悉 uCOSII 的任务管理、内存管理、中断处理等核心机制,提高对实时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后续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ARM9 开发板、PC 机。
2、软件环境:Keil MDK 集成开发环境、uCOSII 源代码。
三、实验原理uCOSII 是一个可裁剪、可剥夺型的多任务实时内核,具有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实时性能优良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其基本原理包括任务管理、任务调度、时间管理、内存管理和中断管理等。
任务管理:uCOSII 中的任务是一个独立的执行流,每个任务都有自己的堆栈空间和任务控制块(TCB)。
任务可以处于就绪、运行、等待、挂起等状态。
任务调度:采用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调度算法,始终让优先级最高的就绪任务运行。
时间管理:通过系统时钟节拍来实现任务的延时和定时功能。
内存管理:提供了简单的内存分区管理和内存块管理机制。
中断管理:支持中断嵌套,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进行任务切换。
四、实验步骤1、建立工程在 Keil MDK 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选择对应的 ARM9 芯片型号,并配置相关的编译选项。
2、导入 uCOSII 源代码将 uCOSII 的源代码导入到工程中,并对相关的文件进行配置,如设置任务堆栈大小、系统时钟节拍频率等。
3、编写任务函数根据实验要求,编写多个任务函数,每个任务实现不同的功能。
4、创建任务在主函数中使用 uCOSII 提供的 API 函数创建任务,并设置任务的优先级。
5、启动操作系统调用 uCOSII 的启动函数,使操作系统开始运行,进行任务调度。
6、调试与测试通过单步调试、查看变量值和输出信息等方式,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任务的执行符合预期。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三跑马灯(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三跑马灯实验实验目的:通过一个经典的跑马灯程序,了解 STM32F1 的 IO 口作为输出使用的方法。
通过代码控制 ALIENTEK 战舰 STM32 开发板上的两个 LED: DS0 和DS1 交替闪烁,实现类似跑马灯的效果内容要点:1.硬件设计本章用到的硬件只有LED(DS0 和DS1)。
其电路在ALIENTEK 战舰STM32F103 开发板上默认是已经连接好了的。
DS0 接PB5,DS1 接PE5。
所以在硬件上不需要动任何东西。
其连接原理图如图:2.软件设计跑马灯实验我们主要用到的固件库文件是:/stm32f10x_usart /其中头文件在每个实验中都要引入,因为系统时钟配置函数以及相关的外设时钟使能函数都在这个其源文件中。
和头文件在我们SYSTEM 文件夹中都需要使用到,所以每个实验都会引用。
首先,找到之前新建的Template 工程,在该文件夹下面新建一个HARDWARE 的文件夹,用来存储以后与硬件相关的代码,然后在HARDWARE 文件夹下新建一个LED 文件夹,用来存放与LED 相关的代码。
新建和文件,一个外设对应一个.h和.c文件。
在Manage Components 管理里面新建一个HARDWARE 的组,并把加入到这个组里面,将头文件的路径加入到工程里面一般的头文件有固定的格式,多个地方调用头文件会重复引用,为了避免头文件内容重复引用,一般通过预编译的方式来写头文件。
一般的格式如下:#ifndef __LED_H#define __LED_H……#endif第一次调用时会将#define下面这一节全部定义,重复调用时,下面的东西就不会被引用。
头文件里一般用来写函数声明或者宏定义,在源文件中再去定义具体的函数。
#ifndef __LED_H#define __LED_Hvoid LED_Init(void);#endif然后我们打开USER 文件夹下的工程(如果是使用的上面新建的工程模板,那么就是Template. uvprojx,大家可以将其重命名为LED. uvprojx),按新建按钮新建一个文件,然后保存在HARDWARE->LED 文件夹下面,保存为。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中,嵌入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嵌入式教学是指将专业知识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以某高校嵌入式教学实践为例,分享嵌入式教学的实践经验。
二、案例介绍1. 案例背景某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了嵌入式教学实践。
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将嵌入式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 案例实施(1)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该专业将嵌入式教学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等课程。
同时,将原有的《微机原理》、《数字电路》等课程进行整合,形成《嵌入式系统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该专业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方面,该专业建立了嵌入式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实验室配备了丰富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设备,如ARM开发板、Linux系统、C/C++编程环境等。
学生可以在此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等实践操作。
3. 案例成果(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嵌入式教学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据调查,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普遍能够胜任嵌入式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等工作。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嵌入式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嵌入式教学实践使得教学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
精选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3篇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篇1ARM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一.实习时间和地点安排1.实习时间:20xx年XX月03 日—— 20xx年XX月14日,共两周的时间。
2.每天的实习时间安排:上午:8:30——11:30下午:13:30——15:303.实习地点:校内。
二.实习目的1.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原理和方法。
2.掌握ARM7 LPC2132控制程序的编写方法。
3.掌握调试软件和硬件的方法。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焊接好电路板并测试焊接无误。
2.绘制流程图并编写程序。
3.编译通过后,将程序下载到LPC2132进行调试。
4.调试成功后编写实习报告。
四.LPC2132芯片介绍LPC2132最小系统图及其介绍概述LPC2132是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32/16 位 ARM7TDMI-STM CPU 的微控制器,并带有 32kB、64kB、512 kB 的嵌入的高速Flash 存储器。
128 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 32 位代码能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
对代码规模有严格控制的应用可使用 16 位 Thumb?模式将代码规模降低超过 30%,而性能的损失却很小。
较小的封装和极低的功耗使 LPC2131/2132/2138 可理想地用于小型系统中,如访问控制和 POS 机。
宽范围的串行通信接口和片内 8/16/32kB 的 SRAM 使LPC2131/2132/2138 非常适用于通信网关、协议转换器、软 modem 、声音辨别和低端成像,为它们提供巨大的缓冲区空间和强大的处理功能。
多个 32 位定时器、1 个或 2 个 10 位 8 路 ADC 、10 位 DAC 、PWM 通道和 47 个 GPIO 以及多达9 个边沿或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使它们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和医疗系统。
特性1.小型 LQFP64 封装的 16/32 位 ARM7TDMI-S 微控制器。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嵌入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嵌入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了嵌入式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引言嵌入式教学是指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嵌入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二、嵌入式教学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建构起来的。
在嵌入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过程与知识互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嵌入式教学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嵌入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三、嵌入式教学的实践应用1.课程设置嵌入式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高校应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提高课程实用性。
2.师资队伍建设嵌入式教学需要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确保嵌入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4.教学方法改革嵌入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嵌入式教学的优势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嵌入式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嵌入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嵌入式实习报告 3 篇嵌入式实习报告篇 1班级:优异 1301 姓名:刘 __短短三周的很快就过去了,在中软国际嵌入式方向班的第二次实习立刻就要结束了。
固然只有短短的三周,但我学会了好多知识,学习了在 Linux-Fedora14 操作系统的环境下达成鉴于Smart210SDK开发板和 DS18B20的温度收集及显示系统还有按键控制 LED灯并实现开机和关机的有关功能,这些知识让我们对嵌入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熟习。
作为一名大学生,纵观此刻的就业局势,国家高校的扩招,世界金融危机的横扫,大学生应该有一种安不忘危的紧急感,特别是对已经度过几年大学的我来说,毕业其实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缺乏了平时的锻炼,没有厚积自然不可以有薄发。
第一我得有思想上的紧急感,在学校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则是少之又少。
综合能力强的人材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成长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材是我的个人奋斗目标。
有了强盛的精神动力,有了安如盘石的毅力,相信成功其实不遥远。
第一,经过这些天的实训我学到了好多知识。
这一阶段在Linux-Fedora14操作系统的环境使用Smart210SDK开发板做一些程序设计并烧写到 SD卡中经过 Smart210SDK开发板来实现程序的履行,经过对 Smart210SDK开发板的一步一步的熟习和认识我们展开了嵌入式的基本的程序烧写、调试、履行这些有关的锻炼过程。
最后我们做了两个项目:第一个是鉴于 Smart210SDK开发板的按键控制 LED灯而且实现开机和关机的有关功能与实现 --- 项目功能是:实现长按开发板上的 K1 键实现开机或关机,在开机状态下能够实现 K1 短按控制 LED1的点亮与熄灭、 K2 短按控制 LED2的点亮与熄灭、 K3 短按控制 LED3的点亮与熄灭、 K4 短按控制 LED4的点亮与熄灭。
项目波及的有关技术是:有关存放器的调用,延时子函数的调用,LED灯的初始化,实现按键的长按与短按的控制的C语言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CVT6410定时器制作精确延时来控制LED一、实验目的1. 熟悉RVDS2.2开发环境。
2. 掌握S3C6410内部相关寄存器的操作方法,最终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3. 熟悉在ARM裸机环境下的C语言编程。
4. 熟悉ARMv6的VIC控制以及S3C6410的timer控制器。
二、实验内容建立RVDS开发环境。
利用定时器实现对开发板上发光二极管LED的跑马灯控制。
三、实验设备1. 硬件:CVT6410教学实验箱、PC机;2.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XP) +RVDS开发环境。
3. JLINK仿真器。
四、基础知识从电路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LED的一端连接到了ARM 的GPIO,另一端经过一个限流电阻接电源VCC3。
当GPIO口为低电平时,LED两端产生电压降,这时LED有电流通过并发光。
反之当GPIO为高电平时,LED将熄灭。
注意亮灭之间要有一定的延时,以便人眼能够区分出来。
实验相应寄存器端口配置寄存器端口数据寄存器端口上拉电路使能寄存器实验电路发光二极管LED的驱动电路参见“3.1 CVT6410 GPIO控制LED”的实验电路。
实验程序init.s:IMPORT MainAREA |C$$code|, CODE, READONLYglobal startstartbl MainENDMain.c//程序初始化#define PCLK 66000000 //for S3C6410 66MHZ#define HCLK 133000000 //for S3C6410 133MHZ#define rTCFG0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00)) #define rTCFG1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04)) #define rTCON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08))#define rTCNTB0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0C)) #define rTCMPB0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10)) #define rTCNTO0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14)) #define rTCNTB1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18)) #define rTCMPB1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1c))#define rTCNTO1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20))#define rTCNTB2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24))#define rTCNTO2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2c))#define rTCNTB3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30))#define rTCNTO3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38))#define rTCNTB4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3c))#define rTCNTO4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40))#define rTINT_CSTA T (*(volatile unsigned *)(0x7F006044))#define U8 unsigned char//Timer2做的一个us延时void uDelay(int usec){//初始化LED的IO设置unsigned int val = (PCLK)/1000000-1;rTCFG0 &= ~(0xff<<8);rTCFG0 |= 0<<8;rTCFG1 &= ~(0xf<<8);rTCFG1 |= 0<<8;rTCNTB2 = val;rTCON &= ~(0xf<<12);rTCON |= 0xb<<12;rTCON &= ~(2<<12);while(usec--){while(rTCNTO2>=val>>1);while(rTCNTO2<val>>1);};}//循环延时void msDelay(int time){volatile unsigned int i,j;for(i = 0; i < 2000000; i++)for(j=0; j<time; j++);}void LedTest(void){volatile unsigned int i;*((U8*) 0x3800B000) = 0xff;uDelay(1000000);*((U8*) 0x3800B000) = 0x0;uDelay(1000000);//进入循环操作,LED灯轮流闪烁while (1){for(i=1; i<9; i++){*((U8*) 0x3800B000) = 1<<(i-1);uDelay(1000000);}}}void Main(void){LedTest();}五、实验步骤1. 准备好实验环境,将JLINK连接好。
给开发板上电,使Bootloader 停在菜单处。
2. 打开软件…Code Warrior forRVDS‟,新建工程…timerLed.mcp‟,并添加两个程序文件…main.c‟和…init.s‟(汇编文件)。
3. 对工程文件进行相应设置4. 编译该工程,成功后将生成映像文件…timerLed.axf‟。
打开AXD,装载映像文件…timerLed.axf‟。
5. 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六、实验结果四个LED轮流闪烁,实现流水灯控制。
七、总结这次的实验是用定时器来控制流水灯的,通过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来决定LED亮的时间,时间可快可慢。
首先知道实验的电路知道定时器是怎么控制LED的,在看懂程序后运行,就会得出实验结果,改变程序中的时间可以改变LED亮的频率。
CVT6410串口UART0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RVDS2.2开发环境。
2. 掌握S3C6410内部相关寄存器的操作方法,最终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3. 熟悉在ARM裸机环境下的C语言编程。
4. 熟悉S3C6410的串口编程。
二、实验内容建立RVDS开发环境。
学习并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讯。
三、实验设备1. 硬件:CVT6410教学实验箱、PC机;2.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XP) +RVDS开发环境。
3. JLINK仿真器。
四、基础知识串行通信接口电路一般由可编程的串行接口芯片、波特率发生器、EIA与TTL电平转换器以及地址译码电路组成。
采用的通信协议有两类: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通用的同步(USRT)和异步(UART)接口芯片种类越来越多,它们的基本功能是类似的。
采用这些芯片作为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核心芯片,会使电路结构比较简单。
下面介绍了异步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串行接口的物理层标准以及S3C6410串行口控制器。
1. 异步串行通信异步串行方式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例如先低位、后高位)地传送。
数据的各不同位可以分时使用同一传输通道,因此串行I/O可以减少信号连线,最少用一对线即可进行。
接收方对于同一根线上一连串的数字信号,首先要分割成位,再按位组成字符。
为了恢复发送的信息,双方必须协调工作。
在微型计算机中大量使用异步串行I/O方式,双方使用各自的时钟信号,而且允许时钟频率有一定误差,因此实现较容易。
但是由于每个字符都要独立确定起始和结束(即每个字符都要重新同步),字符和字符间还可能有长度不定的空闲时间,因此效率较低。
图3-1给出异步串行通信中一个字符的传送格式。
开始前,线路处于空闲状态,送出连续“1”。
传送开始时首先发一个“0”作为起始位,然后出现在通信线上的是字符的二进制编码数据。
每个字符的数据位长可以约定为5位、6位、7位或8位,一般采用ASCII编码。
后面是奇偶校验位,根据约定,用奇偶校验位将所传字符中为“1”的位数凑成奇数个或偶数个。
也可以约定不要奇偶校验,这样就取消奇偶校验位。
最后是表示停止位的“1”信号,这个停止位可以约定持续1位、1.5位或2位的时间宽度。
至此一个字符传送完毕,线路又进入空闲,持续为“1”。
经过一段随机的时间后,下一个字符开始传送才又发出起始位。
每一个数据位的宽度等于传送波特率的倒数。
微机异步串行通信中,常用的波特率为11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等。
图3-1 串行通信字符格式2. 串行接口的物理层标准通用的串行I/O接口有许多种,现就最常见的两种标准作简单介绍。
1) EIA RS-232C这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推荐的一种标准(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Recoil-mendedStandard)。
它在一种25针接插件(DB-25)上定义了串行通信的有关信号。
这个标准后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使用到计算机的I/O接口中。
在实际异步串行通信中,并不要求用全部的RS-232C信号,许多PC/XT兼容机仅用15针接插件(DB-15)来引出其异步串行I/O信号,而PC中更是大量采用9针接插件(DB-9)来担当此任。
图3-2分别给出了DB-25和DB-9的引脚定义,表3-3列出了引脚的名称以及简要说明。
图3-2 DB-25和DB-9引脚定义表3-3 引脚说明:全称说明引脚名称FG Frame Ground 连到机器的接地线TXD Transmitted Data 数据输出线RXD Received Data 数据输入线RTS Request to Send 要求发送数据回应对方发送的RTS的发送许可,CTS Clear to Send告诉对方可以发送DSR Data Set Ready 告知本机在待命状态Data TerminalDTR告知数据终端处于待命状态Ready载波检出,用以确认是否收到CD Carrier DetectModem的载波信号线的接地线(严格的说是信号SG Signal Ground线的零标准线)图3-4给出了两台微机利用RS-232C接口通信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简单连接完全连接图5-5 RS-232连线图2) 信号电平规定RS-232C规定了双极性的信号逻辑电平, 它是一套负逻辑定义:-3V到-25V之间的电平表示逻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