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基础知识(讲课)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51
船舶基础知识水上运输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载运输总量中占有着绝对的比重,具有其它任何运输方式所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作为水上运输工具的船舶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为此,从事船舶管理与驾驶的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船舶的有关性能、分类与特点,以便达到安全运营的目的。
第一节船舶的基本组成船舶由主船体(main hull)、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及其他各种配套设备(equipment)所组成。
1、主船体主船体是指上甲板(upper deck)及以下由船底(bottom)、舷侧(broadside)、甲板(deck)、首尾(fore and aft)与舱壁(bulkhead)等结构组成的水密空心结构,为船舶的主体部分。
主船体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如下:1)、船底:为主船体的底部结构,有单层和双层两种结构形式。
其横向两侧以圆弧形式(称其为舭部)逐渐向上过度至舷侧。
2)、舷侧:为主船体两侧的直立部分。
其中,前部的线型弯曲部分称首舷,后部的线型弯曲部分称尾舷。
3)、甲板:为主船体垂向上成上下层并延船长方向水平布置的大型纵向连续板架。
4)、舱壁:为主船体内垂向方向上布置的结构,有横舱壁和纵舱壁两种。
2、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位于首部的称为首楼。
位于尾部的称为尾楼。
用来布置驾驶室及船员居住与活动处所的上层建筑为桥楼。
3、舱室名称按照舱室用途的不同主要有1)、机舱:用于安装主机,辅机及其配套设备的舱室,为船舶的动力中心。
机舱一般位于桥楼正下部的主船体区域。
2)、货舱:用于载货的舱室。
3)、压载舱:指专用来压载的舱室。
如货舱下部的双层底舱,船舶的首、尾尖舱及边舱等。
4)、深舱:为双层底以外的压载舱、船用水舱、货油舱及按闭杯试验法闪点不低于60摄氏度的燃油舱等。
5)其他舱室如:燃油舱、滑油舱、淡水舱、污油水舱、隔离空舱等。
第二节船舶的主要标志船舶根据需要,在其船体外壳板上,烟囱及罗经甲板两侧均堪划着各种标志,现就一些主要标志简述如下:1.球鼻首和首侧推器标志球鼻首标志为球鼻型船舶的一种特有标志,主要用于表明在其设计水线以下首部前端有球鼻型突出体,并堪划于船首左右两舷重线水线以上的首部处。
船一、船舶载货能力1.船舶载重能力衡准指标(1)排水量(Displacement )Δ排水量是指船舶在静水中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所排舷外水的重量(t )。
它等于包括空船在内的船上所有载荷重量的总和(船舶总重量)。
①空船排水量L Δ(Light displacement )船舶装备齐全但无载重时的重量,包括船舶结构设备、舾装、锅炉中的燃料和水、冷凝器中的淡水等重量。
它等于空船重量,可从船舶资料中查取。
②满载排水量F Δ(Full loaded displacement ) 船舶吃水达到夏季满载吃水时的船舶总重量。
满载排水量等于空船排水量和最大载重量之和。
③装载排水量Δ装载排水量是指船舶在空载吃水与满载吃水之间任一吃水的排水量,其大小随船舶平均吃水和舷外水密度的不同而变化,即m =V =()f d ρρ⨯Δ,式中:V ——船舶排水体积(3m )m d ——平均吃水(m )ρ——舷外水密度(t/m 3) (2)总载重量DW (Dead weight )是指任意吃水时船舶能够装载的最大重量,即=(,)L m DW f d ρ=∆-∆(3)航次储备量(Stores )G ∑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为维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必须储备的所有重量的总和。
它是船上食品、备品、船员及行李等重量1G 和燃润料、淡水、压载水重量2G 之和,即12=GG G +∑(4)船舶常数(Constant )C 指船舶经过一段时间营运后的空船重量'L ∆与新出厂时的空船重量L ∆之差,即'=L L C ∆-∆(5)船舶载货量(Weight of Cargo )Q ∑指船舶在某吃水下所装载的货物的总重量,即=Q DW G C --∑∑(6)净载重量(Net Deadweight )又称航次最大载货重量,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装载的最大货物重量,即max NDW DW G C =--∑船舶净载重量NDW 是船舶载货重量能力的衡准指标。
船舶构造、建造基本知识(一)船舶险培训讲义(一)船舶构造、船舶建造基本知识一、我国造船发展史概述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造船国家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南方已经有了专门的造船工场——船宫。
唐、宋年间,已制成一种“车船”,改进了船舶的驱动方式,在船的前后设有车轮,用脚踏来代替摇橹、划桨,提高了行速,当时有“日行千里”的说法,这种船已大略具备现代化机动船的雏形。
这个时期所造的海船,船身大、结构坚固、抗风能力强,加上船工的熟练的航海技术,我国的海船闻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线上,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优良船只。
到了明代,我国造船能力更加雄厚,有大规模的造船基地。
我国古代造船科学技术是比较先进的。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海船已应用风帆,在船尾配臵了锚,而且采用了我国特有的推进工具-——橹。
而西方各国的船舶到了公元7-9世纪才开始使用风帆,12世纪末才在船上装上了舵。
我国很早便知道在船的两侧加设“腰舵”的方法,使船在迎风前进时也能借助风力扬帆而平稳行驶。
到11-12世纪,我国在帆船形式方面,即知道采用侧舷弯曲,横梁宽大,省出甲板,多留舵位的设计方法;同时也知道应用水密隔舱的方法使船体在意外受到碰撞损坏时而不致沉没。
近年来在广州首次发现一处规模巨大的秦汉时期的造船工场遗址。
遗址表明,当时造船已采用船台与滑道下水,这和现代船厂的船台,滑道下水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二、民用船舶的种类和用途船舶可以分民用船舶和军舰两大类。
常见的民用船舶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按船舶用途分类1、客船它是以载运旅客为主的专用船舶,通常也载运少量的货物和邮件等。
客船又分远洋客船、沿海客船和内河客船三种。
2、货船它是以载运货物为主的专用船舶。
通常按货物性质分为干货船和液货船(油船)、气体船(石油气)三种。
3、拖船它是用来拖拽没有自航能力的船舶、木排或协助大型船舶进出港口,靠离码头,或作救护海洋遇难船只的船舶。
4、顶推船它是专门用来顶推非自航货船的船舶。
船舶检验知识第一章船舶检验的基础知识1.1 船舶检验的产生中国造船业与水运业历史悠久。
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
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出现木板船。
随着古代造船、水运业的发展,早期的船舶检验应运而生。
西周时期,周武王设立了主管舟船的管吏(兼职),称为”舟牧”,并建立了“五覆五反”的舟船检验制度。
《礼记〃月令》载“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
当然,这只是船舶检验萌芽。
到清朝顺治初年(1644—1661),朝廷对漕船修造与检验制度进一步作出规定。
船舶主尺度已有一定规定,所用物料也有定额的要求,验船收船舶有“九验之法”。
其法曰:“一验木、二验板、三验底、四验梁、五验栈、六验钉、七验缝、八验捻、九验头艄”,并有具体的检验标准和技术要求。
又议准“吃水尺寸刊明栈板之上,俾益查验”。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1年开始筹备至1956年8月,正式成立国家船舶登记局;1958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船舶登记局改名“国家船检局”。
1963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章程》。
章程明确规定船检局的性质、任务、机构体制、职权范围等事项。
(以上资料引自《中国船舶检验史》)由于船舶是大型的高价值的且有较高安全要求的和活动范围较大的产品,其质量水平直接影响船东、托运的顾客、保险商、航行区域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各方面都很关心船舶的质量和质量检验的有效性。
因而,在最早的第一方检验的基础上,逐步产生了由船东代表实施的第二方检验和由合同约定的第三方实施的检验。
今天,由政府规定实施的检验均属于第三方检验。
我国现行船检队伍有三个系统:管理交通运输船舶的中国船级社、各省市地方船检(归口交通部管理)、管理渔业船舶的全国渔船检验系统(归口农业部管理)。
1.2 船舶检验的依据和宗旨船舶检验的依据:国务院1993年109号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以下简称《船检条例》)规定。
船舶基础知识目录一、船舶概述 (2)1. 船舶定义与分类 (3)1.1 船舶定义 (4)1.2 船舶分类及其特点 (5)2. 船舶发展史 (6)2.1 古代船舶简介 (7)2.2 现代船舶发展 (8)二、船舶结构与组成部分 (9)1. 船舶总体结构 (11)1.1 船体结构 (13)1.2 船舶上层建筑 (13)2. 主要组成部分 (14)2.1 船底结构 (16)2.2 船侧结构 (17)2.3 甲板及上层建筑布局 (18)三、船舶动力系统 (20)1. 主机系统 (21)1.1 柴油机简介 (22)1.2 蒸汽轮机概述 (23)1.3 其他主机类型 (24)2. 辅助动力系统 (26)2.1 船舶电力系统 (28)2.2 推进系统辅助设备 (29)四、船舶航海与导航设备 (30)1. 航海仪器及导航设备概述 (32)1.1 罗盘与GPS定位设备 (33)1.2 雷达与自动避碰系统 (34)1.3 其他导航辅助设备 (35)2. 船舶通信与信号设备 (36)2.1 无线电通信设备简介 (37)2.2 信号灯及号笛系统介绍及应用场景分析 (39)一、船舶概述船舶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于运输人员和货物。
它可以是客船、货船、油轮、驳船等各种类型。
船舶的基本结构包括船体、船舶推进系统、船舶导航系统、船舶通讯系统、船舶救生系统等。
船体:船体是船舶的主体部分,通常采用钢铁材料制成。
它的作用是承载船舶的重量,并提供船舶的浮力。
船体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船舶类型和使用要求而设计。
船舶推进系统:船舶推进系统是使船舶在水中前进的动力系统。
常见的推进系统有蒸汽轮机、柴油机、电动机等。
这些推进系统通过将燃料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螺旋桨或舵扇产生推力,使船舶前进或改变航向。
船舶导航系统:船舶导航系统是帮助船舶安全航行和定位的系统。
它包括罗盘、航海图、雷达、GPS等设备。
通过这些设备,船员可以确定船舶的位置、航向和速度,从而确保船舶安全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船舶部位、尺度和标志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首舷(bow)。
船尾(stern):船的后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
舭部(bilge):船舷侧板与船底板交结的部位。
附:专业英语单词1. starboard: 右舷2. port:左舷3. abeam: 正横4. hatch: 舱口5. cargo hold:货舱6. inner bottom plating:内底板7. bottom plating: 船底板8. double bottom:双底层9. forcastle deck:首楼甲板10. poop deck:尾楼甲板11. saloon deck:上层建筑甲板12. promenade deck:起居甲板13. watrtight transverse bulkhead:水密横舱壁14. forepeak tank: 首尖舱15. afterpeak tank: 尾尖舱16. engine room: 机舱17. collision bulkhead:防撞舱壁船舶尺度最大尺度:也称全部尺度或周界尺度,它可以决定停靠码头泊位的长度,是否可以从桥下通过,进某一船坞。
全长(最大长度):指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水平距离。
全宽(最大宽度):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最大高度:自龙骨下边致船舶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它减去吃水,即可得水面以上的船舶高度。
登记尺度登记尺度:是主管机关在登记船舶和计算船舶总吨位、净吨位时所使用的尺度,它载明于吨位证书上。
登记长度:在上甲板的上表面上,自首柱前缘到尾柱后缘的水平距离;无尾柱时,则量至舵杆中心。
登记宽度:在船舶最大宽度处,两舷外板外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登记深度:在船舶纵中剖面的登记长度中点处,从上甲板下表面往下量至内底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船舶基础知识一、船舶基本概念海上运输的工具是船舶,在茫茫大海,靠船舶将货、客运送到大洋的彼崖、地球的另一半球。
因此,要了解航海,首先必须了解什么叫船舶,船舶有哪些设备,应具备哪些性能等等。
本节将介绍船舶和种类、船舶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船舶的主要尺度、船舶的主要性能和主设备等基础知识。
1、船舶种类船舶水上运输和工程作业的主要工具,其种类繁多、数目庞大。
按用途分,有民用船和军用船;按船体材料分,有木船、钢船、水泥船和玻璃钢船等;按航行区域分,有远洋船、近洋船、沿海船和内河船等;按动力装置分,有蒸汽船、内燃机船、汽轮机船、电动船和核动力船等;按推进方式分,有明轮、螺旋桨船、平旋推进器船和风帆助航等;按航行方式分,有自航船和非自航船;按航行状态分,有排水型船和非排水型船。
民用船舶分类中通常是按用途进行划分,现分别简要介绍如下。
1)海洋运输船舶(1)客船(2)货船(a)杂货船(b)散货船1.干散货船2.液体散货船·油船·液体化学品船·液体气体船(c)木材船(d)集装箱船(e)滚装船(f)载驳船(g)冷藏船2)特殊用途船舶(1)港作船(a)拖轮(b)消防船(c)供应船(d)引航船(e)交通船(2b)起重船(c)打捞船(d)海难求助船(e)破冰船(f)敷缆船(3)科学考察船(4)渔船2、船舶部位划分与舱室名称1)船舶部位名称船的前端叫船首;后端叫船尾;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叫尾舷;船两边叫船舷;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
连接船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右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在左舷的叫左上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2)甲板名称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以称主甲板,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