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教学头颈部
- 格式:ppt
- 大小:11.32 MB
- 文档页数:12
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一、头颈部一)概述头的境界与分区头颈分界线:下颌体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颅面分界线: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和乳突尖的连线颈的境界与分区颈胸分界线: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主要体表标志1.枕外隆凸2.乳突3.颧弓4.眶上孔5.眶下孔6.颏孔7.翼点:颅骨侧面,额、顶、颞、蝶骨四骨接缝,H形;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经过8.髁突9.下颌角二)面浅部(皮肤与浅筋膜、面部浅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腮腺、肌肉、咬肌间隙)1、皮肤与浅筋膜: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血管丰富,富含毛囊、皮脂腺、汗腺。
面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表情肌)。
2、面部浅的血管、神经和淋巴3.腮腺为三大唾液腺中最大者,大部分位于下颌后窝内浅层致密、深层薄弱!!腮腺肿瘤4. 肌肉5.咬肌间隙三)面深部位于颅底下方、下颌支的深面、口腔、咽的外侧,上方为颞下面(1)境界前:上颌骨后面后:腮腺鞘内:翼突外侧板、咽侧壁外:下颌支上:蝶骨大翼的颞下面下:下颌骨下缘水平(2)内容1、肌肉:翼内肌、翼外肌2、血管:上颌动脉依其与下颌骨、翼外肌的关系将其分为三段:1)下颌段分支:① 下牙槽动脉② 脑膜中动脉2)翼肌段分支:① 咀嚼肌动脉②颊动脉3)翼腭窝段主要分支:①上牙槽后动脉②眶下动脉翼静脉丛位于颞下窝内,翼外肌之间及翼内外肌之间,血液主要由上颌静脉注入下颌后静脉,也可由面深静脉注入面静脉3、神经面侧区的间隙1)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上部之间,感染源多来自下颌第三磨牙2)翼下颌间隙: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
内容: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下牙槽血管颅头皮(额顶枕区)一)头皮的层次二)头皮的血管、神经颅底内面颅前窝:额叶颅中窝: 颞叶颅后窝:脑干.小脑蝶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为蝶鞍(垂体窝和鞍背)及其周围区域。
主要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1、垂体和垂体窝的毗邻垂体瘤压迫视交叉--------管状视野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3、硬脑膜及硬脑膜窦颈部主要体表标志:1.舌骨2.甲状软骨3.环状软骨5.锁骨上大窝6.胸骨上窝颈部的层次结构(一)浅层结构位于皮肤与深筋膜之间1.皮肤与浅筋膜皮肤薄,活动性大,皮纹呈水平排列2颈阔肌:位于浅筋膜内,起自胸前深筋膜、三角肌筋膜,止于面下部皮肤3.浅静脉和浅淋巴结颈前V、颈外V、颈前浅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4.神经(二)颈深筋膜和筋膜间隙1、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 :两层包绕两肌、两腺、胸骨上间隙中层(气管前层筋膜) (内脏筋膜:气管前筋膜+颊咽筋膜) 一鞘(甲状腺鞘)深层(椎前筋膜): 移行成一鞘(腋鞘)*颈动脉鞘:颈深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鞘内有颈总(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2、颈筋膜间隙颈前区一)下颌下三角胸锁乳突肌区境界: 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内容:1、颈袢-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组成。
《局部解剖学》考点总结第一章头颈部一、名词解释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
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
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
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灵活的联合关节,参与完成咀嚼、吞咽、语言及表情等功能。
14、翼点:位于颞窝前下部,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多呈“H"形,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15、颅顶“危险区”:即腱膜下间隙,是指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一、头颈部一)概述头的境界与分区头颈分界线:下颌体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颅面分界线: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和乳突尖的连线颈的境界与分区颈胸分界线: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主要体表标志1.枕外隆凸2.乳突3.颧弓4.眶上孔5.眶下孔6.颏孔7.翼点:颅骨侧面,额、顶、颞、蝶骨四骨接缝,H形;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经过8.髁突9.下颌角二)面浅部(皮肤与浅筋膜、面部浅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腮腺、肌肉、咬肌间隙)1、皮肤与浅筋膜: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血管丰富,富含毛囊、皮脂腺、汗腺。
面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表情肌)。
2、面部浅的血管、神经和淋巴3.腮腺为三大唾液腺中最大者,大部分位于下颌后窝内浅层致密、深层薄弱!!腮腺肿瘤4. 肌肉5.咬肌间隙三)面深部位于颅底下方、下颌支的深面、口腔、咽的外侧,上方为颞下面(1)境界前:上颌骨后面后:腮腺鞘内:翼突外侧板、咽侧壁外:下颌支上:蝶骨大翼的颞下面下:下颌骨下缘水平(2)内容1、肌肉:翼内肌、翼外肌2、血管:上颌动脉依其与下颌骨、翼外肌的关系将其分为三段:1)下颌段分支:① 下牙槽动脉② 脑膜中动脉2)翼肌段分支:① 咀嚼肌动脉②颊动脉3)翼腭窝段主要分支:①上牙槽后动脉②眶下动脉翼静脉丛位于颞下窝内,翼外肌之间及翼内外肌之间,血液主要由上颌静脉注入下颌后静脉,也可由面深静脉注入面静脉3、神经面侧区的间隙1)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上部之间,感染源多来自下颌第三磨牙2)翼下颌间隙: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
内容: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下牙槽血管颅头皮(额顶枕区)一)头皮的层次二)头皮的血管、神经颅底内面颅前窝:额叶颅中窝: 颞叶颅后窝:脑干.小脑蝶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为蝶鞍(垂体窝和鞍背)及其周围区域。
主要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1、垂体和垂体窝的毗邻垂体瘤压迫视交叉--------管状视野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3、硬脑膜及硬脑膜窦颈部主要体表标志:1.舌骨2.甲状软骨3.环状软骨5.锁骨上大窝6.胸骨上窝颈部的层次结构(一)浅层结构位于皮肤与深筋膜之间1.皮肤与浅筋膜皮肤薄,活动性大,皮纹呈水平排列2颈阔肌:位于浅筋膜内,起自胸前深筋膜、三角肌筋膜,止于面下部皮肤3.浅静脉和浅淋巴结颈前V、颈外V、颈前浅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4.神经(二)颈深筋膜和筋膜间隙1、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 :两层包绕两肌、两腺、胸骨上间隙中层(气管前层筋膜) (内脏筋膜:气管前筋膜+颊咽筋膜) 一鞘(甲状腺鞘)深层(椎前筋膜): 移行成一鞘(腋鞘)*颈动脉鞘:颈深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鞘内有颈总(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2、颈筋膜间隙颈前区一)下颌下三角胸锁乳突肌区境界: 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内容:1、颈袢-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