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颈部)
- 格式:pdf
- 大小:10.12 MB
- 文档页数:56
局部解剖颈部要点总结颈部颈部分固有颈部和颈项,分界是两侧斜方肌的前缘之间与脊柱前方为固有颈部,前缘与脊柱后方之间为颈项。
固有颈部分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外侧区,颈部前区以舌骨分,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舌骨上区含颏下三角,左右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含左右颈动脉三角,肌三角。
颈外侧区,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斜方肌前缘以及锁骨中1/3上缘之间,被肩胛舌骨肌分枕三角,锁骨上三角(锁骨上大窝)。
颈部浅层颈部浅层有皮肤,浅筋膜,以及浅血管、神经、淋巴结等,还有一块浅肌。
浅层肌肉:颈阔肌。
在颈阔肌的深面有:V:颈前静脉:起自颏下,穿锁骨上间隙汇入颈外静脉末端或者锁骨下静脉。
颈静脉弓:是左右颈前静脉在锁骨上间隙中横行的吻合。
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沿胸锁乳突肌浅面下行,在锁骨中点上2-5cm处穿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脚。
颈外静脉末端有一瓣膜但无法阻血液返流,下腔静脉梗阻时,颈外静脉扩张,且与颈深筋膜紧密愈合,破裂不易愈合,导致气体栓塞。
N:1、颈丛皮支: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颈丛麻醉。
颈横N:后缘跨胸锁乳突肌中份,分布颈前区皮肤。
锁骨下N:3支,分布肩,胸前壁上部,颈外侧区。
耳大N:分布耳廓以及腮腺皮肤。
枕小N:勾绕副N,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枕部以及耳廓背面。
2、面N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走行颈阔肌深面,支配颈阔肌。
颈部深筋膜:在颈阔肌和浅筋膜深面的筋膜,包绕颈部的肌肉,血管,分3层,各层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筋膜间隙。
1、浅层:封套筋膜: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部还包绕二腹肌前腹和下颌下腺,面后包绕腮腺,在胸骨上附着于前后缘,形成胸骨上间隙。
2、中层:气管前筋膜(内脏筋膜)此筋膜位于舌骨下肌群深面,包绕咽喉部,食管颈部,气管颈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并形成甲状腺鞘,以及甲状腺悬韧带。
向下覆盖于气管前为:气管前筋膜。
向后覆盖颊肌和咽缩肌为:咽后筋膜。
气管前筋膜向上附着环状软骨弓,甲状腺斜线,舌骨,向下经气管前方以及两侧入胸腔,与心包上部延续。
局解颈部知识点总结一、颈部的解剖结构颈部是指从下颌骨到肩部的这一段部位,它由多个重要的组织和器官组成,包括颈椎、颈动脉、颈静脉、颈部肌肉、颈部神经等。
1.颈椎颈椎是组成颈部的骨骼结构,共有7个颈椎,分别标记为C1到C7。
颈椎具有支持头部和保护脊髓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头部能够进行各种活动。
颈椎与其他椎骨一样,由椎体、椎弓、棘突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椎间盘连接在一起。
颈椎的解剖结构复杂,因此颈椎问题也比较常见,比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
2.颈动脉和颈静脉颈动脉和颈静脉是颈部的重要血管,它们分别负责供应头部和大脑的血液,并将血液从头部和大脑带回心脏。
颈动脉和颈静脉的位置相对较浅,因此在颈部外伤或手术中容易受到损伤。
3.颈部肌肉颈部肌肉包括颈外肌、颈内肌等,它们和颈椎一起支撑头部并使头部能够进行各种活动。
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疲劳是导致颈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4.颈部神经颈部神经主要有颈丛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等,它们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是颈部功能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颈部神经问题常常表现为颈椎病、神经根病等。
以上就是颈部的主要解剖结构,了解这些结构对于理解颈部的功能和常见问题非常重要。
二、颈部的功能颈部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支持头部、使头部能够进行各种活动、保护脊髓和脑等。
1.支持头部颈部承担着支撑头部的重要作用,头部的重量主要由颈部来支撑。
因此,颈部的肌肉和韧带需要足够的力量和稳定性来支撑头部,从而避免头部下垂或者前倾。
2.使头部能够进行各种活动颈部的解剖结构和肌肉组织使得头部能够进行各种姿势和转动。
比如左右转动、上下摆动等动作都需要颈部的肌肉和韧带来配合完成。
3.保护脊髓和脑颈椎和颈部的其他结构一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可以保护脊髓和脑不受外部冲击和损伤。
同时,颈部的血管和神经也通过颈部来连接头部和躯干,保证大脑和头部能够正常地接收和发送信号。
以上就是颈部的主要功能,它们使得颈部成为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颈部解剖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颈部的层次划分。
2. 观察颈部主要血管、神经、肌肉等结构的形态和位置。
3. 学习颈部解剖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1. 颈部解剖模型2. 解剖显微镜3. 解剖镊、解剖剪、解剖刀等4. 实验记录表三、实验步骤1. 颈部表面标志观察- 观察颈部的表面标志,如颈椎棘突、胸锁乳突肌、斜角肌、锁骨上窝等。
- 标记各标志在模型上的位置。
2. 皮肤和浅筋膜层解剖- 切开颈部皮肤,观察皮肤的颜色、厚度和弹性。
- 分离皮肤与浅筋膜,观察浅筋膜的厚度和纤维方向。
- 观察颈阔肌的形态和位置。
3. 深筋膜层解剖- 切开深筋膜,观察其厚度和纤维方向。
- 观察颈动脉鞘和颈静脉鞘的结构,包括颈动脉、颈静脉、迷走神经和甲状腺上动脉等。
4. 肌肉层解剖- 解剖胸锁乳突肌,观察其起点、止点和纤维方向。
- 解剖斜角肌,观察其起点、止点和作用。
- 解剖舌骨下肌群,包括舌骨下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等,观察其起点、止点和作用。
5. 血管层解剖- 观察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的走行、分支和毗邻关系。
- 观察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甲状腺上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的走行和汇入。
6. 神经层解剖- 观察颈丛神经的组成和分支,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等。
- 观察颈髓神经根的走行和分布。
7. 总结和记录- 总结颈部解剖结构的层次、血管、神经和肌肉的形态和位置。
- 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四、实验结果1. 颈部皮肤呈粉红色,较薄,弹性良好。
2. 浅筋膜较厚,纤维方向为水平。
3. 深筋膜较薄,纤维方向为垂直。
4. 胸锁乳突肌呈条索状,起点位于胸骨柄,止点位于锁骨外侧1/3处。
5. 斜角肌呈三角形,起点位于颈椎横突,止点位于第1肋骨。
6. 舌骨下肌群呈扁平状,起点位于舌骨,止点位于胸骨柄。
7. 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走行规则,分支清晰。
8. 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甲状腺上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汇入颈静脉。
四、颈筋膜(cervical fascia)1.W:位于浅筋膜和颈阔肌深面的深筋膜,包绕颈项部诸肌和脏器。
2.W1)颈筋膜浅层即封套筋膜(investing fascia):浅层围绕整个颈部,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两肌的鞘;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及第7颈椎棘突,向前在正中线两侧彼此延续,参与组成颈白线;向上附于颈上界的骨面;向下附于颈、胸交界处的骨面。
颈筋膜浅层在下颌下三角和腮腺区分为两层,分别包绕下颌下腺和腮腺,形成两腺的筋膜鞘。
2)颈筋膜中层即气管前筋膜(pretracheal fascia)或内脏筋膜:包绕颈部诸器官,如喉、气管、食管、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等,其前下部分叫气管前层(pretracheal layer ),后上部分叫颊咽筋膜(bucco pharyngeal fascial)。
气管前层向上附着于甲状软骨斜线,环状软骨弓及舌骨;向下包裹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并继续向下经气管之前及两侧入胸腔,与心包上部相融合。
气管前层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颊咽筋膜覆盖于咽后壁及颊肌外面,向上附着于颅底,向下与食管筋膜相续。
颊咽筋膜后方为椎前层,两者之间形成咽后间隙。
内脏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周围疏松结缔组织与颈深筋膜浅层和椎前层相连。
3)):位于椎前肌及斜角肌前面,上起自颅底,下续前纵韧带及胸内筋膜,两侧覆盖①颈交感神经干、②隔神经、③臂丛及④锁骨下动脉等结构。
该筋膜向下外方包绕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形成腋鞘,又名颈腋管。
4)颈动脉鞘: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
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隔。
内有①颈总动脉、②颈内动脉、③颈内静脉及④迷走神经等。
(两动一静一神经)3.W1)胸骨上间隙(suprasternal space):脑骨上间隙是颈筋膜浅层在距胸骨柄上缘3~4cm处分为两层,分别附着于胸骨柄的前、后缘所形成的筋膜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