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第二批试点病种
- 格式:docx
- 大小:116.63 KB
- 文档页数:55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廊政办〔2014〕47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9月26日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成效,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就全面推进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和中西医并重,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点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二、主要任务(一)改革管理体制。
1.明确功能定位。
县级公立医院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县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和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
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基本情况:2010年我科共收治膝骨性关节病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例,腰椎管狭窄症例,颈椎病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例,股骨颈骨折例,胫腓骨骨折例;所有病例的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均为100%。
病种分析和整改:我科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所占比例比其他病种稍多,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到100%,说明我科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现行的诊疗规范已经比较成熟,也说明了当前社会患此病的人数较多,我院可加强开展一系列新的特色疗法,吸引更多的颈椎病患者就医。
治疗情况:1、膝骨性关节病:我科住院的此类病人诊断较明确,均为门诊治疗无效而住院,均采取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及关节镜清理术,所有病人均能改善疼痛症状,行走活动改善,治疗有效率100%。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为按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部分症状重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有效率100%。
3、腰椎管狭窄症:我科此病种也是100%明确诊断,均为门诊治疗无效而住院,均采取诊疗方案的中医辨证治疗及椎间盘镜下神经松解术,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4:其他病种由于病例少,未能进行总结及分析。
中医治疗的难点分析:目前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以传统手法、牵引、理疗中药辨证治疗等综合治疗为常规治疗手段,对于大多数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相对安全可靠。
但是对于部分的顽症,以上中医治疗方法就不能完全解决或者无法解决。
针对难点同时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目标,组织专科协作组开展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评价研究,以形成疗效较为确切的中医综合干预治疗方案。
2. 加强中医康复及物理治疗的优点,我科购进骨伤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各一台,加强中医物理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3.对部分经治疗无好转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认为手术是中医较早就使用的方法,应该加以挖掘使用并进一步改善。
■52/2021年第14期/4月1日黔南州:中医优势病种可纳入医保——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胡家林-------------------------------------------------黔南州通过聚焦中医优势定“病种”,聚焦中医服务定“标准”,聚焦中医效果定“诊疗”,聚焦中医规范定“监管”等按索"四定”模式,促迸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为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建设健康黔南,黔南州以"四定”模式探索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给医保支付改革踵出一条路子。
'‘黔南州的医保支付改革在一点一点的探索中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边完善,目前算是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黔南州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基金核拨科副科长宋友基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聚焦中医优势定"病种”,聚焦中医服务定"标准”,聚焦中医效果定"诊疗”,聚焦中医规范定"监管”等探索"四定”模式,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聚焦中医优势定“病种”2020年9月4日,黔南州成为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地区。
黔南州医保局根据《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保护发展条例>要求,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选择黔南州中医医院、荔波县中医医院、都匀不争堂中医医院、瓮安袁庆礼中医医院4家中医治疗基础较好的中医医院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
3月8日,记者实地走访黔南州中医医院,了解到该院通过医保支付改革,很多具有优势的中医技术得到挖掘、扶持和传承。
民族医学科主任孙艳怡告诉记者,“在按病种收费的过程中,苗药泡浴、苗药塌渍、苗药熏洗、扶阳罐、苗药抹酒火疗法等10多种传统民族医疗技术得到运用推广,民族医药技术得到保护和传承,患者在做治疗时,选择性更广。
”黔南州医保局医疗保障和政策法规科科长韦廷哲介绍,黔南州有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和民间单方,中医优势病种的确定,使地区具有优势的传统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特色优势将得以发挥,民间单方验方得以传承,有力促进了地区特色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我院骨科自2009年对骨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于2010年原有方案进行了优化及总结。
通地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年度总结。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
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使中医疗参与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二实施方案一年多来在中医药治疗参与率提高的前提下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部分我科的中医优势病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些病种使用中医药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和经济优势。
同时也发现一些中药对部分常见病的疗效也存在明显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诊疗方案及时进行完善和舍失。
所以我们进行经验总结后对于不同的病种和不同疗效制订进一步不同的改进措施现分述如下一颈椎病颈椎病是我科传统的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病种我们在原有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上进一步优化将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痹阻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不足证并相应制定方药规定为协定处方。
分型进一步规范后使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我科传统中医优势病种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在原有基础上运用科室协定中药熏洗方对伴急性滑膜炎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药熏洗配合原有的金黄散外敷治疗较好的解决了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避免了对关节的反复穿刺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是我科病人较多的病种对需手术内固定的患者我们对椎弓根钉的植入点进行反复研究将小关节间隙下外缘作为进针点既准确又操作方便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我院骨科自2009年对骨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于2010年原有方案进行了优化及总结。
通地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年度总结。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
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使中医疗参与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二实施方案一年多来在中医药治疗参与率提高的前提下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部分我科的中医优势病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些病种使用中医药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和经济优势。
同时也发现一些中药对部分常见病的疗效也存在明显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诊疗方案及时进行完善和舍失。
所以我们进行经验总结后对于不同的病种和不同疗效制订进一步不同的改进措施现分述如下一颈椎病颈椎病是我科传统的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病种我们在原有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上进一步优化将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痹阻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不足证并相应制定方药规定为协定处方。
分型进一步规范后使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我科传统中医优势病种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在原有基础上运用科室协定中药熏洗方对伴急性滑膜炎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药熏洗配合原有的金黄散外敷治疗较好的解决了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避免了对关节的反复穿刺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是我科病人较多的病种对需手术内固定的患者我们对椎弓根钉的植入点进行反复研究将小关节间隙下外缘作为进针点既准确又操作方便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
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3.10.16•【字号】鲁价格二发[2013]115号•【施行日期】2013.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鲁价格二发〔2013〕115号)各市物价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局:为进一步规范中医诊疗行为,减轻患者负担,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674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关于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1号)等文件精神,确定在我省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是指医疗机构选择部分中医优势病种,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以病种为计价单位向患者收取费用。
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是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有利于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建立合理的中医药成本约束机制;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二、试点地区及病种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原则:坚持中医药优势突出、临床路径明确、诊疗方案成熟、临床疗效确切、治疗费用稳定、治疗风险可控、中医药治疗费用低廉、疗效与西医药疗效相近或优于西医药疗效。
根据我省各地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确定济宁、威海两市为改革试点市,具体试点医院由两市自行确定。
山东省医保有什么政策最新山东省的医保是有什么政策的呢?山东最新的医保政策有哪些内容?山东省医保政策这个问题由店铺来为您解答!山东医疗保险最新政策一、提高医务人员待遇1、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建立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的药品、检查、治疗等收入挂钩。
制订科学分级诊疗办法。
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
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
2、医改重点意见提出将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和常用药品招标采购办法,保障药品供应,建立药品集中采购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
研究制定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作用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
落实财政补偿及政府对中医医院的倾斜政策。
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药发展。
在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增加试点病种,对中医优势病种实行单病种付费,合理确定支付标准。
二、医保支付向基层倾斜1、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出台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进一步简化程序,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完善鼓励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医疗卫生人才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把基本药物采购配送、补偿机制、临床应用、人事分配、绩效考核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改革到位。
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对临床必需但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物,通过招标采取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
完善短缺药品储备制度,重点做好传染病预防、治疗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
2、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定位。
落实医保支付向基层倾斜政策,引导群众小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
附件2实行按疗效价值付费的中医优势病种收治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一、锁骨骨折(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A03.06. 01. 03)。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I CD10编码:S4.0)。
锁骨骨折锁骨胸骨端骨折锁骨干骨折锁骨肩峰端骨折锁骨多发性骨折(二)收入院标准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收入院治疗:l.骨折明显移位需行整复。
2复位后,骨折断端有继发移位倾向。
(三)住院基本治疗1.正骨手法复位治疗。
S42. 000 S42. O OOxOll S42.000x021 S42.000x031 S42.000x0912外固定治疗及调整:小夹板配合“8”字绷带固定,或锁骨带固定,三角巾悬吊。
每日调整外固定松紧度3骨折处外用中医特色药物、药膏,定期更换药膏。
4中医特色疗法辨证施治:如中药热奄包、中药封包、穴位贴敷等治疗。
5理筋手法冶疗及关节松动训练等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6按骨折中医三期辩证,内服中药、中成药。
(四)出院疗效判定l.骨折局部肿胀减轻、疼痛缓解。
2.外固定有效固定骨折。
3至少两次规律复查X线检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且断端稳定,达到功能复位标准。
(五)治疗性操作治疗代码17. 97210二、脓骨上端骨折(一)适用对象名称锁骨骨折手法整复术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胧骨骨折(TC阅扁码:A03.06. 01. 05)。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胧骨上端骨折(ICD-10编码:S42.2)。
胧骨近端骨折S42.200x001胧骨近端骨衙分离S42. 200x011胧骨解剖颈骨折S42.200x031胧骨大结节骨折S42.200x041胧骨小结节骨折S42.200x091-8 -胧骨近端多发性骨折胧骨外科颈骨折胧骨头骨折(二)收入院标准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收入院治疗:l.骨折明显移位需行整复。
2骨折复位后断端有再移位倾向者。
(三)住院基本治疗1.正骨手法复位治疗。
S42. 200x092 S42.202 S42.2032外固定治疗及调整:小夹板固定,三角巾悬吊。
关于公布部分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收费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市医保局,各有关公立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根据省医保局《关于公布驻济省(部)属公立医疗机构第二批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医保发〔2020〕80号)规定,现公布部分中医优势病种及收费标准,并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附件所列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标准为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最高收费标准。
各医疗机构在规定价格的基础上,下浮幅度不限。
二、按病种收费的实施范围、医保支付政策等按照青价费〔2018〕35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费用控制,落实价格公示,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保障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本通知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对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向市医疗保障局反映。
附件:公立医疗机构部分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标准
- 1 -
青岛市医疗保障局
2021年1月29日(此件公开发布)
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办公室 2021年1月29日印发- 2 -。
金华市医疗保障局、金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金华市中医优势病种付费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华市财政局,金华市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4.07.26•【字号】金医保发〔2024〕36号•【施行日期】2024.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正文金华市医疗保障局、金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金华市中医优势病种付费办法(试行)的通知金医保发〔2024〕36号各县(市、区)医疗保障局、财政局:现将《金华市中医优势病种付费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金华市医疗保障局金华市财政局2024年7月26日金华市中医优势病种付费办法(试行)为深化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付费方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根据《浙江省医疗保障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全省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浙医保联发〔2019〕12号)、《金华市医疗保障局等三部门关于印发金华市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病组(DRGs)点数法付费实施细则的通知》(金医保发〔2019〕64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一)本办法规定的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是指金华市定点医疗机构对诊断明确,诊疗技术成熟,临床路径清晰,医疗成本稳定,中医优势明显的病种,采用中医传统治疗的,医保付费在相应DRG病组付费标准的基础上给予一定比例的激励。
(二)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按照统筹区医保政策规定执行,不受本办法调整。
(三)中医优势病种付费纳入住院病组点数法管理。
二、病种遴选(四)试行病种按照“中医药治疗为主,临床路径明确,诊疗方案成熟,临床疗效确切,治疗风险可控,疗效与西医疗效相近或优于西医疗效”的原则遴选。
(五)市级医保经办机构牵头组织病种调整工作。
中医优势付费病种诊疗方案及医保支付激励评价标准由市级医保经办机构组织专家制定(首批10个试行病种见附件1),报市级医保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发表时间:2019-11-25T14:37:46.4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8月8期作者:杨瑞丽汪凡[导读] 中医优势病种护理的方案实施对于规范临床中医护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护理方案不但提高了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效果,并且提升了护士对临床护士中医基础的知识。
杨瑞丽汪凡(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32)【摘要】中医优势病种护理的方案实施对于规范临床中医护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护理方案不但提高了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效果,并且提升了护士对临床护士中医基础的知识。
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医优势病种护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在中医优势病种护理方案问题的建议,使得更加深入、广泛、有效推广中医护理方案。
【关键词】:中医护理方案;优势病种;存在问题;应对政策2013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和发布了第一批及第二批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共52个,主要是为了提高中医的护理,让中医的护理行为更规范。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以中医护理理论为核心,结合现代护理学的护理理论和先进的护理技术,突出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优势和特点[1-2]。
主要如下:(1)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2)加强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
(3)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
(4)方案实施中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让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由于我科在优势病种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也遇见未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科也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关应对政策[3]。
1.科室临床资料2015年至今,我科对于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共开展4个,总的参与的护士是17人,优势病种开展的病例数为200-500例,其中每个优势病种使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均进行效果评价。
此过程中共存在的以下五个问题。
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试行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4.04.01•【字号】皖医保秘〔2024〕21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试行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工作的通知各市、县医疗保障局,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3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举措》(皖发〔2020〕1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支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决定在全省试行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改革重要意义试行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是建立管用高效多元医保支付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各统筹地区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按病组(DRG)付费、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模式下,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
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诊疗特色、技术价值与价格优势,推动实现参保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保基金多方共赢,助力中医药事业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
二、规范实施改革政策路径(一)试行病种选择。
按照“中医优势突出、治疗路径清晰、临床疗效确切、费用明确可控”的原则,结合我省中医药发展状况和按疗效价值付费特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征求医疗机构、专家意见等基础上,分批遴选确定适宜中医优势病种,并动态调整发布。
首批确定“锁骨骨折”等6个试行病种,鼓励有条件的统筹地区结合实际探索适当增加试行病种。
(二)医疗机构确认。
各统筹地区已纳入DRG/DIP实际付费、具有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资质,且开设有相应住院病区的定点医疗机构,自愿在公布的病种范围内选择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的,可向所在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经审核具备相应资质后纳入结算范围。
关于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汇报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明确提出要着力建立价格调整、政府补助、医院控费、群众受益的公立医院科学运行机制。
中医药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显著优势和医改最大的增量资源,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建立起中西医并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完成我国确定的医改任务目标唯一正确的道路。
为推动中医药深度参与医改,进一步扩大医改惠民效果,探索建立激励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保障中医医院健康发展,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的安排,我院启动了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一)各级部门和领导重视指导的推动作用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在4月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务(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方式改革试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改调研组先后两次对我市试点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省###副省长在改革试点之初就亲临指导,就试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确立了“改革不增加患者负担”的总原则。
##省卫计委###主任在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多次对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给予明确指示,多次调研并现场指导。
作为###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中医院以中坚力量的角色承担起改革试点任务。
4月25日,##市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暨全省第一期试点病种培训班在我院召开,##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在培训班上亲自授课讲解,同时就下一步试点工作推进提出了要求。
培训班邀请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专家针对七个省级试点病种进行了诊疗技术操作培训。
5月1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组来我院对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方式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各县市区的物价、人社、卫生部门均参加了调研,探讨物价以及医保结算系统对接等事宜。
10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陆建伟副司长、医政司综合处严华国副处长,会同##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等领导专家,再次莅临我院对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方式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对前期试点工作取得成绩给予肯定,对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建议。
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第二批试点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肱骨外髁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肱骨外髁骨折的患者。
一、肱骨外髁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外髁骨折(TCD编码:BGG000305)。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外髁骨折(ICD-10编码:S42.4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3周。
(3)晚期:伤后3周以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肱骨外髁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肱骨外髁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医诊断肱骨外髁骨折(TCD编码:BGG000305)和中医诊断肱骨外髁骨折(ICD-10编码:S42.402)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肱骨外髁骨折,有闭合复位穿针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骨折脱位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糖、血脂(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5)心电图(6)骨折脱位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1. 手法整复、穿针固定2. 药物治疗3. 康复治疗4. 并发症的防治5. 护理(九)出院标准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牢固。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位后关节面不平整,或关节稳定性差,需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
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住院期间病情加重而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4. 出现张力性水疱、压迫性溃疡、皮肤过敏、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轻者会导致延期治疗,重者退出本路径。
5.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肱骨外髁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西医诊断肱骨外髁骨折(TCD编码:BGG000305)和中医诊断肱骨外髁骨折(ICD-10编码:S42.4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肱骨外髁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诊断名称中医诊断病名:肱骨外髁骨折;西医诊断病名:肱骨外髁骨折。
(二)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9-94)(1)有明确外伤史。
(2)好发于儿童,可由间接复合外力所致。
(3)肘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冲击痛敏锐,明显皮下瘀斑,出现肘关节畸形。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脱位诊断及分类。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有明确外伤史。
(2)好发于儿童,可由间接复合外力所致。
(3)肘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冲击痛敏锐,明显皮下瘀斑,出现肘关节畸形。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脱位诊断及分类。
(三)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1、早期:伤后2周内,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2、中期:伤后2 -3周,肿胀逐步消退,骨折断端相对固定,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多需要手术切开复位。
3、晚期:伤后3周以上,需手术治疗。
(四)证候分型1、血瘀气滞证:患者心烦急躁,唇舌青紫,面色晦暗,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病损部位胀满疼痛,或痞块刺痛拒按,痛点固定不移,舌质紫暗和瘀斑,脉细或涩或弦。
2、营血不和证:面色萎黄,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自汗,失眠,病损部位伤口及骨折处久不愈合,疼痛、活动受限,舌淡嫩,脉细弱。
3、肝肾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色淡,筋弛不收,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爪甲无华,病损处活动不利。
舌淡红,脉细弱。
二、治疗(一)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的全部新鲜闭合骨折,一般固定6-8周。
(二)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穿针内固定术‘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后单纯外固定不稳定的骨折。
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采用手法复位结合钢针经皮撬拨,复位准确后用钢针经皮固定,针尾留皮外,内固定后石膏固定制动。
2、切开复位螺钉或钢针内固定适用于手法复位效果差或用钢针固定难以达稳定效果的骨折。
采用肘外侧切口,显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骨折,复位准确后用螺钉(仅限于成年人)、克氏针或张力带固定。
(三)药物辩证治疗(各期用药辨证施治,可选用中成药、饮片,也可据各医院临证经验拟定院内制剂,以下组方可供参考。
)1、血瘀气滞证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方药:消肿止痛胶囊加减(组成:丹参、当归、赤芍、醋延胡索、土鳖虫等加减)。
2、营血不和证治法:活血和营,接骨续筋方药:接骨丸(组成:续断、烫骨碎补、土鳖虫、炒甜瓜子等加减)。
3、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调养气血方药:正骨伸筋胶囊(组成:炒地龙、制马钱子、烫骨碎补、桑寄生等8味药)。
骨折三期皆可用骨伤复元汤,恢复机体元气。
(组成: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土元、川芎、川续断、三七、甘草、骨碎补、龟板、桂枝等)。
骨伤后期功能锻炼,可采用熏洗湿敷药,熏洗局部,以舒筋通络,疏导腠理,活血止痛。
(四)功能锻炼1、早期治疗:复位固定后当天或手术处理后次日开始做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
进行患肢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包括腕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
辅以冷疗、超声波、中药外敷(化瘀止痛散)等以减轻局部软组织肿胀。
2、中期治疗:进行肩关节及腕关节各个方向锻炼,手指的屈伸锻炼。
3、后期治疗:拆除外固定后,以关节松动术为主,每日1—2次。
加大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锻炼幅度,开始各方向主动活动。
开始进行上肢肌肉等长锻炼。
中、晚期辅以超声波、电脑消炎止痛机、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光电治疗、中药熏洗等理疗,促进深部淤血吸收,活血舒筋、促进局部肿胀早日消退、骨折愈合,为关节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并大大减少后期关节的残留隐痛。
注意在康复训练中,宜循序渐进,忌用暴力强扳,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作业疗法,有目的的进行职业训练,目的是增强肌力、耐力、整体协调能力,比如握捏等。
(五)护理1、情志护理骨折脱位多为气血瘀滞,导致不同程度的肿痛和功能障碍。
患者表现出焦虑、急躁及对疾病预后惊恐的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在详细了解病情、争取合理治疗措施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安慰和解释,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了解损伤修复过程和治疗措施,以配合治疗。
2、生命体征的观察骨折,常合并内部脏器损伤,病情易发生变化,故在入院初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防止气血虚脱的发生。
3、体位护理骨折患者仍潜在继续损伤的危险,做好体位护理非常重要。
为防止患肢骨折再移位,应严格控制保持复位与固定后的体位,切忌前臂反复旋转扭曲,以免造成骨折块再移位。
4、饮食护理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因胃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
必要时以大承气汤水煎服或灌肠。
中后期饮食护理:患者食欲增加,骨折修复,机体消耗较大,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
5、并发症的护理腹胀便秘:按摩腹部,每日在右下腹顺着结肠向上、向左、向下按摩,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3次,可预防腹胀便秘。
如出现上述症状,可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天枢穴以理气消胀,促进排便。
根据患者年龄、体质不同采用相应行针疗法。
三、难点分析肘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及筋膜丰厚,骨折后易发生筋膜嵌夹于骨折端,造成骨折复位困难,复位不良后则可形成骨折不愈合或愈合不良。
肘关节骨折复位不及时,复位效果欠佳,后期容易造成畸形愈合的发生。
由于该病种小儿发生率较高,骨折累及骨骺,加之复位后可遗留较小的裂隙,随着骨骼的发育可能形成肱骨远端的鱼尾状畸形,较轻的对肘关节功能影响不明显,较重的可影响肘关节功能,应注意随访观察。
四、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进行评定:治愈:肘关节外观无畸形,对位满意,骨折线模糊或消失,活动无不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骨折对位良好,已愈合,肘关节间隙基本正常,活动时轻度疼痛,肘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未愈:肘部畸形明显,肘关节不稳定,或骨折未愈合疼痛明显,活动困难。
(二)评价方法一般根据治疗前后X线表现及骨折愈合后与健侧肢体进行疼痛、畸形、活动、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价。
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颈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颈骨折(TCD编码:BGG0159)。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颈骨折(ICD-10编码:S52.1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3周。
(3)晚期:伤后3周以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颈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颈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颈骨折(TCD编码:BGG0159)和桡骨颈骨折(ICD-10编码:S52.102)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颈骨折,有闭合复位穿针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颈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