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生活。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1956年,艾森豪威尔再次赢得总统竞选。他在阐述执政方针时说,联邦
政府负有领导责任,在对我们巨大经济机器的生产力进行安排时,要做到没有一
个人无辜地遭受灾难和贫困。现在,它包括了教育、卫生等广阔的领域。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艾森豪威尔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的基本
考点2 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2.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已。 3.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推行新政。 二、主要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整顿银行业, 克服金融危 机
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 稳定了金融秩序,恢复了人们对
7.(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 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 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 列措施,其结果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8.(2019·海南高考·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 时间: 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 • 特征:
经济知识化; 经济网络化; 经济全球化
6.(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 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 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 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 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