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置管后病人肺部感染预防的护理气管切开置管是神经外科病房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置管后病人呼吸道梗阻得以解除,可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同时可以对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抽吸,并进行有效的辅助呼吸。
但作为一种有创的人工气道,肺部感染一直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研究简要分析了气管切开置管后病人肺部感染的致病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对策。
1气管切开置管后肺部感染特点病人易出现多痰、脓痰、切口皮肤糜烂等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体温升高、脉搏与呼吸加快、肺部有啰音、痰鸣音等体征;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浸润性阴影;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痰液培养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少数为铜绿假单胞菌或真菌感染。
2致病因素2.1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气管切开置管后病人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过滤等生理性屏障作用,极易造成下呼吸道黏膜受损,纤毛运动减弱,发生细菌感染。
长期卧床,病人抵抗力下降,导致呼吸道清除细菌的能力降低,且重症病人多伴有意识障碍,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引发口咽部定植细菌的下移和误吸。
若气道湿化不充分,黏膜干燥,分泌物易结成痰痂,亦成为感染源。
2.2病人基础疾病危重危重病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内环境极不稳定,易发生代谢紊乱,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在治疗基础疾病的过程中激素的使用使病人抵抗力减低,而应用α-阻滞剂可使胃酸浓度降低,胃内细菌大量繁殖,并可逆行至咽部再吸入气管,这些都可引发肺部感染。
2.3护理操作相关因素①吸痰动作不熟练、插入位置不当、吸痰过频等都可能造成气道黏膜损伤,破坏气道黏膜屏障。
②气道湿化不合适,痰液黏稠,湿化不充分,气道内形成了痰痂、痰栓,阻塞小气道,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发生肺不张。
操作时未注意呼吸机冷凝水倒流入了病人气道,冷凝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是导致VAP的重要感染源[1]。
③无菌操作原则掌握不佳,护士手的消毒不彻底,引起各种仪器、物品的接触感染(吸氧管、湿化瓶、吸引器贮液瓶、连接管、雾化吸入器、呼吸机管道等)。
浅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摘要】目的探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意义。
方法对36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综合对症护理措施。
结果治愈34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5.55%。
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重症监护;肺部感染护理神经外科是主要针对于神经系统及其附属组织的损伤、严重炎症、肿瘤等疾病,进行手术治疗,重症监护患者尤其是因长期卧床、免疫功能损害、呼吸道屏障功能减退而引起肺部感染,此类患者都有伴随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从而使肺的换气功能降低,造成脑水肿和肺水肿的加重。
而脑水肿则会进一步加剧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甚至导致脑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因此积极防治重症监护患者的肺部感染是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现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13年1-6月份收治重症监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5.4岁,平均住院日26天。
经过采取积极控制脑水肿、抗生素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及综合的护理措施,除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34例均经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治愈或好转出院。
2护理措施2.1环境要求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病情不稳定,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因此应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室温以18-22摄氏度,湿度以60-65%为宜,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每日以500mg/m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2次,实行定时探视,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2.2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重症监护的患者因意识障碍导致吞咽困难,无法吞咽和排出口腔的分泌物,极易造成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一旦口腔内细菌、真菌下移至呼吸道,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对预防肺部的感染甚为重要,做口腔护理时应注意观察口腔黏膜、舌苔的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液,可予温开水、生理盐水、或者洗必泰进行漱口或口腔冲洗,对易积存病菌的牙齿、舌及口腔黏膜进行细致的清洗以保持口腔的清洁。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0月 第33卷 第10期 69参考文献[1]刘伟,亓慧娟,于永强,等.ICU 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23(23):5711-5713.[2]熊志云,艾文兵,章熙娜,等.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73-975.[3]Boyarinov GA,Deryugina AV,Zaitsev RR,et al.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myocardium associated with the craniocerebral injury[J]. Sudebno-meditsinskaia ekspertiza,2017,60(1):4.[4]朱华云,彭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82-83.深度时快速撤出,提升痰液吸净率[10-12]。
根据本文对比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住ICU 时间、肺部感染评分和带管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接受气管切开术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采用气道综合管理,能够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风险。
[5]Byard RW,Herbst J,Langlois NEI. Agerelated vulnerability to lethal craniocerebral crush injuries from electrical beds/tables[J].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16,61(5):1257-1260.[6] 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35 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08-810. [7] Nachtergaele P,Van CF,Lagae L. Craniocerebral birth injuriesin term newborn infants:a retrospective series[J]. Childs Nervous System,2017,33(11):1927-1935.[8] 李华,任冬冬,王振涛.降钙素原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 (12):2901-2903.[9] 许毅,孙晓川,刘科,等.CPIS 评分与ASS 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评估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 6):540-542.[10] 崔君霞,金奕,于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采取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4-126. [11] 陶文强,石尧,方海云,等.不同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高原 Lundberg-A 波和 B 波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 2014,34(5):404-407.[12] 唐丽花.集束化管理策略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败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5):1763- 1764.[收稿日期:2019-03-15]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天津 301800全面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李春爽【摘要】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
循证护理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昏迷坠积性肺炎预防工作中产生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某院接诊的重症昏迷患者60名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分组讨论的方法对比,常规组(n=30)病人选择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n=30)的病人提供循证护理干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发生概率产生的影响。
结果:使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的病人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护理满意度比较高(p<0.05)。
结论:位于神经外科重症昏迷病人,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操作期间,选择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循证护理;神经外科;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是神经外科重症昏迷病人常会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很有可能使病人的病情加剧,在肺部出现炎症之后就会引发充血淤血等病理状态,这将不利于病人病情的康复,也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该疾病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区间在2020年1月~2021年5月,以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60名神经外科重症昏迷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并且按照病人家属的意愿开展分组讨论,常规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病人则是选择循证护理干预模式,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结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需要确保每组病人的性别比例和年龄比例均一致,其中年龄范围需控制在16岁到80岁之间,性别比例为1:1,但通过对最终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病人的年龄,性别以及病因,并不会影响研究结果。
1.2方法常规组病人选择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为了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需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密切关注,确保病人的呼吸道处于畅通的状态,并且定时定期为病人提供翻身护理操作。
研究组病人提供循证护理干预操作具体的内容包括6个步骤。
(1)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成立神经外科循证护理小组,护理小组内部的工作人员需要查找与相关疾病以及护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收集,所有有可能影响病人出现坠积性肺炎的因素,并且对病人开展全面性的评估。
119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9月 B 第 7 卷第 26期Sept. B 2019 V ol. 7 No. 26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员丽娜,亢俊英,李 燕(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摘要】目的 观察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
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2.94%、口鼻腔、体位、饮食、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及环境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0.1)分、(9.5±0.3)分、(9.4±0.5)分、(9.8±0.1)分、(9.7±0.3)分及(9.3±0.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实施全面护理,有助于降低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全面护理;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119.01前言:神经外科常见病以脑卒中、颅内肿瘤等为主。
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且机体免疫力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的风险高。
有研究指出,实施全面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全面护理的方法,观察了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性别:男/女=18/16,年龄(59.89±11.62)岁。
对照组性别:男/女=19/15,年龄(57.48±10.70)岁。
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
[摘要]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的肺部感染诱因以及
防治措施。
方法分析126例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昏迷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关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总结防治对策。
结果老龄、住院时间较长、神经功能及意识障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免疫力下降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
本组治愈93例,好转9例,死亡24例。
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应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全面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协助患者有效排痰,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实施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并合理地应用呼吸机等,可有效防治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并发肺部感染。
[关键词] 肺部感染;昏迷;神经外科
[中图分类号] r741.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169-03
肺部感染是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
本院对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全面加强管理,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各类综合预防,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昏迷
患者1108例,其中,126例肺部感染,男69例,女57例;年龄61~85岁,平均(69.3±8.7)岁。
其中,58例颅脑损伤,40例高血压脑出血,16例颅内肿瘤,12例其他。
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时间为入院后1 d~2个月,平均(5.5±2.5)d,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痰多、白细胞数量增加、肺部啰音等。
1.2 方法
1.2.1 影像学及实验室指标检查患者行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或者痰细胞培养等。
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或ct检查,均明确存在肺部炎症性改变,且部分患者存在胸腔积液、肺不张等症状。
1.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积极予以原发病以及复合伤的治疗,其中,97例患者实施开颅手术104次,113例实施气管切开术。
患者均予以鼻饲及肠内营养支持,并予以雾化吸入,采用振动排痰机将痰液排出。
适当采用化痰及解痉平喘药物,并合理应用抗生素。
23例患者行支气管镜下吸痰灌洗治疗,19例行机械通气治疗。
治疗过程中配合系统、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呼吸道管理、协助充分排痰、口鼻腔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等。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p3.2.2 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应加强病房管理,重症昏迷患者应尽量安排在单独隔离病房,入室前需进行严格的紫外线照射消毒,并以消毒液严格拖地和擦拭各物件[8]。
同时,应严格限制访视的时间以及人数,
并尽量避免人员走动,全面防止交叉感染。
3.2.3 及时行气管切开存在严重肺部创伤、昏迷时间超过48 h、痰多但不易咳出者,应尽早实施气管切开,以有效解除呼吸道堵塞症状,确保有效通气。
同时,应尽量缩短气管的留置时间,在符合拔管条件下尽早拔管。
此外,应加强切开切开术后护理,尤其应加强口腔呼吸,保持口腔及呼吸道的清洁,并应定时吸痰,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并予以雾化吸入,保持气道湿化。
此外,应注意适时翻身叩背,并采用振动排痰机协助患者排痰。
3.2.4 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加强护理管理,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杀菌操作,予以患者全面、系统、实时的高质量护理服务。
3.2.5 提高免疫力早期加强肠内营养支持或者静脉高营养支持,确保患者有充足的营养供应,以加强机体免疫能力。
3.2.6 及时、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在未明确病原菌前,可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等广谱抗生素。
经病原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以后,根据测定结果、抗生素分级以及临床用药经验合理地调整抗生素的用量及联合用药。
尤其是对于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者,需注意预防真菌感染的控制。
3.2.7 及时进行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对于严重肺部感染,且存在弥漫性啰音或者单侧肺叶无呼吸音,经x线或者ct检查显示存在肺不张或者大面积高度密影的患者,可采用支气管镜灌洗肺泡、
深部吸痰等,并取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合理地应用化痰药物以及抗生素进行治疗。
纤维支气管镜取痰培养检查结果准确率较高,且利用其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促进肺泡膨胀。
3.2.8 积极治疗呼吸衰竭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应积极予以呼吸机治疗。
对于有自主呼吸者,采用同步间断的强制性通气,而无呼吸者则采用控制性的强制通气。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呼气末正压,并注意合理控制机械通气时间,以免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观察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并且呼吸功能显著改善,肺部感染基本控制以后,应尽快撤机,并予以经鼻导管吸氧,确认spo2≥90%以后方可撤机。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且易感因素较多,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全面加强病房管理,及早行气管切开,并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采用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合理用用呼吸机等,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方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詹秋菊.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j].国
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1-13.
[2] 赵开胜,陈延,郭杰,等.神经外科长期昏迷患者不切开气管防治肺部感染[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9(6):552-553.
[3] 张文静.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j].中国
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301-302.
[4] 谢伟娟,程国雄,李梦瑾,等.神经外科icu医院内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8):83,74. [5] 李琦,黄映玲,张琳,等.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23-24.
[6] 娄丽娟.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71-72.
[7] 苏富萍,陈勇,曹俊英,等.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249-250. [8] 王国锋,周昆,王国荣,等.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173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2):1296-1299. (收稿日期: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