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刺激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振动排痰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87.62 KB
- 文档页数:2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指压天突穴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应用效果评价、在肺部术后的应用及在肺部康复中的意义以及联合其他疗法的应用情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前景展望进行论述,并指出了研究不足及未来的展望。
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相关研究,为指压天突穴在肺部术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促进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指压天突穴、自主咳痰、肺部术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应用效果评价、肺部康复、联合其他疗法、前景展望、研究不足。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指压天突穴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种疗法,通过对人体穴位施加适当的压力,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气机通畅,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咳痰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由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等引起的,及时有效地咳痰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深入分析指压天突穴对肺部康复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指压天突穴在肺部术后的应用效果评价和意义的研究,以及指压天突穴联合其他疗法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肺部手术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本研究也将探讨目前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提出展望和改进方向,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指压天突穴的作用机制指压天突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头部的正中线上,即喉结下凹陷处。
指压天突穴可以通过刺激调节肺部气道的张力,促进肺部痰液的排出,从而起到咳痰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肺气道张力:指压天突穴可以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肺部气道的张力,促使气道扩张,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合适的穴位上进行指压,刺激神经系统,增强呼吸道肌肉的收缩力,从而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痰液。
这一方法在肺部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一、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的原理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天突穴位于胸部中线正上方,是气管与食管的交界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穴位之一。
通过在天突穴位上施加适当的指压,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引发呼吸道肌肉的收缩,从而促进气管内的痰液排出。
在肺部手术后,患者往往因为手术创面疼痛和身体虚弱等原因而无法进行主动咳痰,导致痰液潴留,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而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则可以通过外力刺激,引发自主咳痰,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痰液,减轻呼吸道负担,促进康复。
1. 促进痰液排出肺部手术后,患者往往因为疼痛、虚弱等原因无法进行主动咳痰,容易导致痰液潴留,影响术后康复。
而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可以通过外力刺激,帮助患者引发自主咳痰,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呼吸道负担,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2.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肺部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后痰液潴留密切相关。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可以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痰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3. 提高术后康复效果肺部手术后,及时有效地清除术后痰液,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咳嗽功能,促进术后痰液的排出,从而提高术后的康复效果,减少病程延长和治疗费用的增加。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方法的应用效果正在不断得到提高,为肺部术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振动排痰机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暴击后造成的损伤,其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且随着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不同而不同。
脑外伤术后患者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呼吸衰竭等,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地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振动排痰机被广泛地应用于脑外伤术后患者的呼吸治疗中。
振动排痰机的工作原理振动排痰机是一种用于帮助患者呼出痰液的机器。
它通过振动作用于患者的胸壁和肋骨,从而产生一个振荡频率,使患者呼出的痰液能够更有效地清除。
振动排痰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振动作用于患者的胸壁和肋骨,从而产生一个振荡频率。
这个振荡频率能够使患者的肺部产生一种特殊的突然扩张和收缩的感觉,促使患者呼出痰液。
2.振动排痰机的振荡频率能够产生一种类似于物理疗法的效果,使痰液更容易地离开肺部。
振动排痰机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振动排痰机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痰液的清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和吸氧,容易导致痰液堆积,这会增加呼吸机械通气的压力,同时也会增加细菌的繁殖和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这类患者中,振动排痰机可以有效地促进痰液的清除,降低呼吸机械通气的压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另外,振动排痰机还可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使术后患者能更快地康复。
在使用振动排痰机之前,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功能和痰液堆积情况等方面。
如果需要使用振动排痰机,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患者的痰液量和性质,以及机器的工作状态和保养情况。
振动排痰机的优势与注意事项与传统的呼吸治疗方法相比,振动排痰机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便:振动排痰机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即可完成治疗。
而传统的呼吸治疗方法需要医护人员亲自进行操作,比较复杂。
2.治疗效果好:振动排痰机能够产生一种特殊的振荡频率,促进痰液的清除,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3.安全性高:振动排痰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伤害,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比较安全。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指压天突穴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痰液排出,自主咳痰对于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肺部术后咳痰困难常见,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为一可行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发现,该方法在咳痰效果上具有潜力。
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的应用前景,为肺部术后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方案。
结论指出,该方法在促进术后肺部清洁方面有积极作用,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指压天突穴、自主咳痰、肺部术后、应用进展、临床效果、前景、研究方向1. 引言1.1 介绍文献背景肺部手术后出现的咳痰困难是术后恢复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患者无法有效地咳出痰液,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的方法,在肺部手术术后的应用进展。
指压天突穴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按压特定穴位来刺激神经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调节体内的生理功能。
自主咳痰则是指患者能够主动完成咳嗽动作,将痰液排出体外的能力,对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维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研究显示,通过指压天突穴可以有效刺激呼吸肌肉的收缩,增强患者的咳嗽反射,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咳出痰液。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可以使用专业技巧对患者进行指压天突穴的操作,提高患者自主咳痰的效果,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研究的不断完善和临床实践的积累,相信这一方法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通过系统性总结和分析相关文献,评估该方法在促进患者术后咳痰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振动排痰机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黄荣香【摘要】@@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分泌物不能完全排出,尤其是颅内压高时,呕吐易引起误吸,造成肺部感染,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极为重要.但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不能产生有效咳嗽,传统的叩背排痰法常达不到有效的排痰目的,为了探讨更有效的排痰方法,笔者所在科于2009-12起引进多频体外振动排痰机,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现报告如下.【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28)007【总页数】1页(P622)【关键词】振动排痰机;重度颅脑损伤;应用;效果观察【作者】黄荣香【作者单位】463000河南驻马店,159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分泌物不能完全排出,尤其是颅内压高时,呕吐易引起误吸,造成肺部感染,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极为重要。
但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不能产生有效咳嗽,传统的叩背排痰法常达不到有效的排痰目的,为了探讨更有效的排痰方法,笔者所在科于2009-12起引进多频体外振动排痰机,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09-12~2011-02的12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4例,其中男51例,女13例;年龄19~56岁,平均(32.5±11.3)岁。
对照组62例,其中男47例,女 15 例;年龄 22~60 岁,平均(37.2±12.3)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和部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1.2.1 对照组护士为患者翻身叩背1次/2 h,变换体位,翻身时注意各肢体放于功能位置。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摘要】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从指压天突穴的机制研究、对肺部术后患者咳痰的影响、方法的应用进展、临床价值以及风险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探讨。
研究发现,指压天突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咳痰,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有望成为肺部术后康复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临床实践。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探索更多治疗机制、拓展应用范围并完善指压方法。
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指压天突穴、自主咳痰、肺部术后、临床应用、机制研究、患者影响、风险与挑战、临床价值、前景展望、进一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指压天突穴是中医经络学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人体胸骨上突端正中下方,是肺经的入穴,主要功能是疏通气道,促进气体的流通。
通过按压这一特定穴位,可以刺激肺经气血运行,促进气道的通畅,增强肺部的清除功能,从而帮助患者更有效地咳出痰液。
随着对指压天突穴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逐渐显现,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手术后的应用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应用进展。
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评估指压天突穴对肺部术后患者咳痰的影响,探讨指压天突穴方法的应用进展,揭示指压天突穴在肺部术后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该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为肺部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研究也将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探讨指压天突穴诱导自主咳痰法在肺部术后的前景展望,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振动排痰操作方法振动排痰是指通过振动手法帮助患者排除呼吸道内积聚的痰液。
这种方法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非常有效,可以促使痰液松动并排出,从而改善呼吸道通畅度和氧气供应。
下面是振动排痰的操作方法:1. 在操作之前,首先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包括振动器、适合的振动模块、鼻喉吸引器等。
2. 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可以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背部保持直立,脚平放在地面上。
3. 将振动器的振动模块按厂家说明书正确连接到振动器上。
4. 打开振动器的电源,根据医生的指示,调整振动器的频率和幅度。
通常情况下,频率为5-30赫兹,振幅为0.1-1.5毫米。
5. 将适合的振动模块轻轻放置在患者的背部,指向痰液堆积部位。
可以参考医生的指示,或者按照个人的感觉来选择最适合的部位。
6. 开始振动排痰程序。
振动模块会产生震动,通过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背部,从而使痰液松动。
7. 在振动过程中,可以陪伴患者进行轻柔的敲背、拍背或者揉捏等动作,以加速痰液的松动和排出。
8. 持续振动排痰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具体的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调整。
9. 在振动排痰过程中,可以使用鼻喉吸引器辅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将吸引器轻轻插入鼻孔或口腔,然后将痰液吸出。
10. 振动排痰结束后,将振动模块从背部取下,并关闭振动器的电源。
需要注意的是,振动排痰不适用于以下情况的患者:严重的心脏病、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活动不稳定的患者、尚未稳定的骨折等。
振动排痰的效果取决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病人的配合程度。
因此,操作人员应该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除了振动排痰,患者还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来改善呼吸道通畅度,如深呼吸、咳嗽或通过物理护理来刺激呼吸道等。
在使用振动排痰之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认其适用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振动排痰是一种通过振动手法帮助患者排除呼吸道内积聚的痰液的方法。
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排痰的效果,改善呼吸道通畅度,促进氧气供应。
体位引流及震动排痰作用体位引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清洁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帮助患者将呼吸道内积聚的痰液排出,以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而震动排痰则是将震动器作用在胸部或脊柱上,通过震荡的力量来促使痰液松动,并帮助患者排出痰液。
本文将从体位引流和震动排痰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操作步骤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体位引流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呼吸道清洁方法,可以改变患者的体位,通过重力作用和呼吸运动,使呼吸道内的痰液流动,进而促进痰液的排出。
常用的体位引流包括头下仰位、头低位、俯卧位、头侧位等。
研究表明,这些体位可以提高痰液的排出和清洁,改善呼吸功能。
通过调整体位,可以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患者呼吸道的依靠重力作用产生游离物流动起来。
此外,在体位引流中,合理调整气道压力,可以增加痰液排出的速度和数量。
体位引流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护理中,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
其次,震动排痰是一种通过振动的力量来促进呼吸道内痰液松动并排出的方法。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震动器有两种,一种是胸部震动器,另一种是脊柱震动器。
胸部震动器是通过产生机械振动,传导到胸部,促进痰液流动和排出。
脊柱震动器则是通过在脊柱上施加振动刺激,从而使胸廓及呼吸道内的痰液松动,促进痰液的排出。
这两种震动器均适用于需要排痰的患者,对于有机体振动反应、限制胸廓运动的患者效果尤佳。
震动排痰可有效减少呼吸道堵塞,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体位引流和震动排痰的适应症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部感染、肺结核、囊性纤维化、肺气肿、黏液性纤毛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体位引流和震动排痰还可应用于呼吸道清洁、提高肺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等方面。
然而,体位引流和震动排痰也存在一些禁忌症。
体位引流的禁忌症包括:大出血倾向、颅脑损害、脑出血、心脏病等出血倾向和严重循环功能不全的患者。
而震动排痰的禁忌症包括: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无法耐受机械振动刺激的患者等。
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在重型颅脑损伤40例中的应用分析目的:比较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与单纯使用振动排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排痰效果。
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给予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振动排痰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24h的排痰量及治疗7d后痰液黏稠度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和24h的排痰总量均有提高,治疗7d 后痰液黏稠度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的排痰效果优于单纯振动排痰,适合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辅助治疗。
标签:艾灸丰隆穴;振动排痰;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4.3%~67.4%[1],最高达84%[2]。
由于病原菌呈多样性、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一旦出现肺部感染则难以控制,最终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防治肺部感染、缩短病程、改善预后的关键是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
近年来,机械振动排痰机应用日益广泛,使用体外振动排痰机能够有效刺激患者咳嗽,使蓄积的痰液从支气管振落,促使患者支气管及以下部位痰液的排出[3],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为了促进患者的排痰,笔者使用艾灸丰隆穴配合体外振动机排痰,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GCS评分24次/分,Sp02低于93%,痰多粘稠,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肺部听诊呼吸音较弱,有痰鸣音,肺部拍片结果证实有痰淤积。
排除胸部肿瘤、肺出血及咯血、肺部血栓、肺结核、气胸、胸壁疾病、心内附壁血栓、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房颤室颤不能耐受震动者,两组患者皮肤完整,无皮下感染。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9岁,在本科治疗时间23~71d,平均治疗时间42d。
振动排痰机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左四琴;王美香;陆娟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2(009)022
【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9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人工叩击排痰组(对照组)39例和振动排痰机组(试验组)40例进行辅助排痰,比较两组患者低氧血症、排痰量及肺部影像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7d治疗后,低氧血症、排痰量、肺部影像结果及肺部啰音均有所好转;试验组每日排痰量、低氧血症、肺部影像结果改善及肺部啰音消失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单纯人工叩击排痰效果,可以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的辅助排痰护理项目开展使用.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左四琴;王美香;陆娟
【作者单位】225009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外科;225009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外科;225009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穴位刺激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振动排痰中的应用 [J], 张文娟
2.多频振动排痰机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护理体会 [J], 王蓓
3.体外振动排痰机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J], 刘爱华
4.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呼吸机临床应用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J], 陈艳君;郑慧军
5.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呼吸机临床应用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J], 陈艳君;郑慧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按摩天突穴刺激咳嗽排痰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作用研究
吴小飞;余娅娟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8(037)002
【摘要】目的观察按摩天突穴在颅脑损伤患者促进排痰的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将50例拔除气管插管后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配合叩背促进咳嗽排痰,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天突穴按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连续3 d每天早、中、晚3次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肺不张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气管插管的重置率,连续3 d每天早、中、晚3次治疗措施执行后引发咳嗽排痰情况.结果治疗组引发的咳嗽咳痰总有效率、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升高情况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不张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气管插管的重置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摩天突穴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患者血氧饱和度及促进咳嗽咳痰,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总页数】4页(P170-173)
【作者】吴小飞;余娅娟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院,杭州 310006;浙江省中医院,杭州 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相关文献】
1.振动排痰机在40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J], 张敏;童明容
2.震动排痰仪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 [J], 陈希云
3.自制叩背器在患者背部叩击排痰中的作用研究 [J], 梅月英;孟艳萍;陈渝红
4.痰浊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的应用研究[J], 熊艳; 杨纷纷
5.振动排痰仪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研究 [J], 陈文竹;徐佳钰;罗林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穴位贴敷配合化痰通腑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治疗的效果分析唐志清【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化痰通腑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2015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三个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与化痰通腑法配合治疗,对照组1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等治疗,对照组2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3采用化痰通腑中药法,内服星蒌承气汤,分别观察四组的临床排痰效果、痰液黏稠度和动脉血气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痰液黏稠度要低于三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动脉血气分析中,研究组的血氧分压和排痰效果均优于其他三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化痰通腑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痰液黏稠度,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6(016)004【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穴位贴敷;化痰通腑法;排痰治疗效果【作者】唐志清【作者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外二科佛山528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长期卧床,肺活量减少,肺底部肺泡膨胀不全而致坠积性肺炎;同时因咳嗽排痰的能力受限,呼吸道分泌物的堆积,易形成细菌的良好培养基,造成肺部感染。
如何从治疗与护理的角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排痰进行干预,提高救治成功率,预防和减轻肺部感染、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课题。
2013年~2015年,我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穴位贴敷配合化痰通腑法进行排痰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2015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每组30例。
治疗前做好相关健康宣教,说明治疗目的、意义及方法,取得家属或患者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穴位贴敷配合排痰法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黛芩化痰丸穴位贴敷配合排痰法对排痰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82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模式护理,对照组以此为基础,再实施排痰法,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黛芩化痰丸穴位贴敷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排痰效果、留置气管套管拔管成功率及成功拔管时间。
结果观察组排痰效果较好,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值均较对照组优,留置气管套管拔管成功率90.24%,留置气管套管成功拔管时间(18.08±1.13)天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脑出血患者实施气管切开处置后,为其提供黛芩化痰丸穴位贴敷与排痰法联合方案,能够有效促进临床排痰效果,实现早日拔除气管套管,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排痰效果;脑出血气管切开;排痰法;穴位贴敷脑出血疾病具备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征,属于危重疾病之一。
手术方案为临床常用手段,即通过开颅手术将脑内血肿实施清除处置,疗效较佳。
术后恢复期间,较常采取气管切开操作,以便于提供机械通气疗法,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然而,此方法的运用,护理不当会导致肺部感染事件发生率得到提升[1]。
因此,脑出血患者实行气管切开术的后期护理相当重要。
本研究将黛芩化痰丸穴位贴敷联合排痰法应用于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82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21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最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科研项目,编号:Z20170272作者简介李洁,副主任护师,本科作者单位 530023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2岁,年龄均值(58.41±7.18)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4岁,年龄均值(59.13±7.32)岁。
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在脊髓损伤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车小艳;梁毅;蒙荣微;关榴燕;陆玲燕;廖战军【期刊名称】《大医生》【年(卷),期】2022(7)9【摘要】目的研究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在促进脊髓损伤肺康复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7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患者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不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在脊髓损伤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肺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总页数】3页(P87-89)【作者】车小艳;梁毅;蒙荣微;关榴燕;陆玲燕;廖战军【作者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柳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2【相关文献】1.白芥子穴位贴敷联合机械振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排痰作用观察2.大黄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排痰效果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3.穴位贴敷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机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疗效及护理对策4.针对性护理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排痰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5.穴位贴敷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卒中合并肺内感染的临床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