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心理理论发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3.21 KB
- 文档页数:2
自闭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马永骏(石河子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新疆,832000)摘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由美国临床学家Kanner提出。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研究者对自闭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对自闭症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从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自闭症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和分析了自闭症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闭症,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
引言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对自闭症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并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的学者是美国的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
[1]他将一组行为特异的儿童命名为“early infantile autism”(早期婴儿自闭症)。
他发现这些儿童有着极度的孤立,强烈的要求保持同一性,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对刺激的过度敏感,自发性活动类型的局限性。
但是却有着超常的记忆水平,良好的认知能力。
[2]但是仅凭对11个儿童的临床观察就得出自闭症的特点是不科学的。
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自闭症诊断标准列为如下4项:1.在各种情景下持续存在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交往缺陷,不能用一般的发育迟缓解释。
2.行为方式、兴趣或活动内容狭隘、重复。
3.症状必须在儿童早期出现。
4.所有症状共同限制和损害了日常功能。
[3]对自闭症更精确的诊断提供了帮助,但是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依然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1自闭症的病因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多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因此诸多早期研究聚焦于社会认知来寻找自闭症的病因[4],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从医学,生物学等角度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2.1 生物学因素2.1.1神经生物学因素研究者通过MRI,ERP和HC(超声)的技术检验发现2到4岁的自闭症儿童的自闭症患儿多个脑区灰白质局限性异常肥厚(比正常肥大20%),额叶肥大最重,从额到枕肥大度渐小,枕叶与正常人无差别.[5]Courchesne等人通过研究推测自闭症儿童脑区的过度增长可能与脑神经元数目过多有关,而过多的神经元可能会阻碍各个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闭儿童背景研究报告自闭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理障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不少自闭症患者。
自闭症患者的特点包括社交交往困难、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等。
自闭症的背景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遗传因素是自闭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在家族中有较强的遗传倾向。
家族研究表明,亲属中患有自闭症的风险远高于一般人群。
另外,双胞胎研究也证实了自闭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的背景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环境因素也对自闭症的发生起一定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孕期和出生期的一些环境因素可能会增加自闭症的风险。
例如,孕期感染、药物暴露、高龄母亲等因素都与自闭症的发生有关。
此外,早期的生活经历也对自闭症的发展起一定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早期的社交和情绪互动缺乏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出现。
第三,神经生物学因素也是自闭症背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一定的变化。
例如,一些自闭症患者的脑部MRI扫描显示出脑实质体积的增大或减小。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的大脑神经元连接方式存在异常。
这些神经生物学的变化可能对自闭症的症状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心理因素也是自闭症背景研究的重要内容。
自闭症患者的社交交往和沟通能力受损,可能与他们对他人的感受和思维的理解能力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在心理理论推断的任务中表现出明显的困难,即难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此外,自闭症患者对非语言信息的处理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综上所述,自闭症的背景可以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对于了解自闭症的发生机制,以及为自闭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口欲期与儿童自闭症的关系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常见疾病,它会对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以及行为方式产生显著的影响。
而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中,口欲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许多研究人员试图探究口欲期与儿童自闭症之间的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干预自闭症。
本文将基于此目的,探讨口欲期与儿童自闭症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口欲期的概念。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中,口欲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后的几个月到一岁半左右。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通过口腔来进行感知和满足自身需求,例如进食和吮吸等。
正常情况下,随着儿童的发育,他们会逐渐从口腔阶段过渡到更为复杂的发展阶段。
然而,研究表明,儿童自闭症可能与口欲期发育异常有关。
具体来说,自闭症患儿可能表现出对口腔刺激的异常反应。
根据儿童自闭症研究,他们可能具有特殊的饮食偏好、咀嚼和吞咽问题,以及对口腔卫生习惯的固执坚持。
这些现象暗示着儿童自闭症患者在口欲期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异常。
除了这些行为方面的异常,儿童自闭症还表现出缺乏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
这给了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口欲期与自闭症之间的联系的机会。
有研究发现,儿童自闭症患者在口欲期可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亲子依恋关系。
正常儿童在口欲期通常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这对于后续的社交互动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缺乏良好的亲子关系可能成为儿童自闭症患者自闭症症状加重的原因之一。
另外,口欲期对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常儿童在口欲期通过模仿和模拟学习开始了解语言,并逐渐建立起发展初期的语言能力。
然而,儿童自闭症患者在语言发展方面常常存在困难。
研究发现,自闭症患儿在口欲期常常表现出语言和交流发展滞后的迹象。
这可能与对它们来说,理解和运用语言这一复杂的技能相对更为困难有关。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口欲期与儿童自闭症之间存在一些关联,但并不意味着口欲期的异常必然导致儿童自闭症的发生。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
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综述发表时间:2019-07-05T14:39:35.103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7期作者:傅文静刘繁[导读] 心理理论是自闭症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大量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近些年也有新的进展。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湖南长沙410012摘要:心理理论是自闭症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大量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近些年也有新的进展。
本文主要阐述了心理理论对于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进行归纳。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错误信念当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广泛关注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时,研究者也开始将自闭症儿童纳入最新的研究领域之中,要想帮助社会更全面的发展,那就需要给予特殊儿童更多的关爱。
一、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征1.心理理论发展迟缓与缄默。
正常儿童在心理理论发展方面遵循着一般轨迹,而自闭症儿童尽管年龄在不断地增长,但是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依旧迟缓。
错误信念指在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前提下,并且可以正确地判断他人接下来的行为和意图,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常儿童在4岁时可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测试,因此他们有心理理论。
2.心理理论缺陷说。
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缺乏主动性,很难与他人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这种障碍这也正是心理理论缺陷说中主要讲述的内容。
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顺序大致上相同,通过研究自闭症儿童简单错误信念任务的研究、标准错误信念任务区分事物的表象和本体任务以及欺骗任务中的表现,这些研究都证明了自闭症的心理缺陷。
心理状态在自闭症儿童身上难以研究,因为他们自身都无法了解,更不要说去理解他人。
3.自闭症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自闭症儿童的病因仍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者把心理理论作为研究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方面,发现自闭症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密不可分。
心理学与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发展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
心理学在理解和帮助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如何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发展,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干预方法。
1. 自闭症的特点与社交发展障碍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失。
自闭症儿童往往表现出难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缺乏理解他人情感和意图的能力,以及固定、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
这些特点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交发展,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环境。
2. 理解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发展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和观察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努力理解他们的社交发展过程。
他们发现,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中存在着认知和情绪理解的困难。
他们往往无法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图,缺乏非语言交流的能力。
此外,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集中在特定的物体或活动上,使他们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互动。
3. 心理学干预的重要性心理学干预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社交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情绪调节等方法,心理学家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社交互动的困难。
这些干预方法旨在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和情绪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4.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方法。
该方法通过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思维和情绪,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认知行为疗法的关键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与他人之间的关联,并提供具体的技巧和策略来改善社交互动。
5. 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是另一种常用的心理学干预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和反馈等方式,心理学家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和练习各种社交技能,如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这些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
6. 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自闭症儿童社交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发展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困难、刻板重复行为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对于理解和帮助这些儿童的社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交认知能力的缺陷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社交认知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缺乏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这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缺乏适当的反应和回应,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二、理论推理的困难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理论推理方面也存在困难。
理论推理是指通过观察和推测他人的行为和意图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然而,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往往无法准确地推断他人的意图和心理状态,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经常出现误解和误判。
三、社交焦虑与回避行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常常表现出社交焦虑和回避行为。
他们对于社交场景感到不安和压力,往往选择回避社交互动,与他人保持距离。
这种回避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交障碍,使得他们与同龄人的互动和交流机会减少,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交发展。
四、认知训练的重要性心理学视角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发展研究表明,认知训练在帮助这些儿童改善社交困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认知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认知能力,增强对他人情感和意图的理解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社交互动和沟通技巧。
五、社交技能训练的有效性社交技能训练也是促进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社交场景、角色扮演和反馈训练等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适当的社交技巧,提高与他人的有效沟通能力。
六、家庭支持和干预除了认知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家庭的支持和干预也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积极的社交互动环境,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并与专业人士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帮助儿童克服社交困难,提升社交能力。
2024年自闭症期末总结引言:自闭症是一种发育障碍,它影响了个体的社交互动、语言沟通和行为特点。
自闭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关注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关注,许多新的研究和治疗方法得以应用。
本文将回顾并总结我在 2024 年关于自闭症的学习和经验,包括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一、科学研究1.1 分子遗传学的进展自闭症的遗传基础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在 2024 年,我参与了一项研究,针对自闭症患者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发现了一些与自闭症相关的新基因。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1.2 神经影像学研究神经影像学研究在自闭症领域也取得了进展。
我们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自闭症患者脑功能的变化,并发现了一些特定的脑区活动模式与自闭症的临床表现之间存在相关性。
这些研究成果为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
1.3 功能性研究我还参与了一项关于自闭症社交互动功能的研究。
通过观察和记录自闭症患者在社交互动中的行为特点,我们发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和干预措施。
这些研究结果为自闭症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指导。
二、临床实践2.1 个体化治疗在2024 年,个体化治疗成为了自闭症患者康复的主要方向。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行为训练和社交技能培养等。
个体化治疗的实践证明,它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体差异,提高治疗效果。
2.2 父母和家庭支持自闭症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重视与患者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心理和情感支持。
我们还组织了亲子活动和座谈会,让家长们互相交流经验,共同帮助孩子走上康复之路。
2.3 社会融合计划自闭症患者的社会融合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我参与了一个社会融合计划,旨在提高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他们的参与和融入。
理解儿童自闭症的心理发展特点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刻板重复行为模式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极度敏感。
对于儿童自闭症患者的家长和教育者来说,了解儿童自闭症的心理发展特点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支持和帮助这些孩子。
首先,儿童自闭症患者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困难。
他们往往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难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
他们可能会避开眼神接触,没有适应性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无法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此外,他们对社交规则和约束不敏感,往往表现出追求独特兴趣、坚持己见和缺乏合作意识的特点。
其次,儿童自闭症患者在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缺陷。
他们可能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困难,包括语速缓慢、语音模糊或重复性语言。
由于理解能力的差异和狭窄的兴趣范围,他们可能无法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
此外,他们可能会依赖非语言形式的沟通,例如使用手势、肢体动作或图片来传达意思。
第三,儿童自闭症患者在行为特点方面表现出刻板和重复的模式。
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致性和可预期性较为依赖,常常坚持固定的日程安排和环境布置。
他们也可能表现出刻奇的兴趣和行为,不愿意改变。
这种行为特点可能存在过度模式化、执着和焦虑的倾向。
最后,儿童自闭症患者对触觉、听觉和视觉刺激的反应较为敏感。
他们可能对突然的声音、强烈的光线或触碰过于敏感,产生不适反应。
这会导致他们在日常环境中出现困扰和焦虑,对新环境和新体验产生抵触情绪。
对于儿童自闭症患者的教育和支持,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为这些孩子提供积极的社交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组织小组活动,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游戏和互动,帮助他们建立友谊和合作意识。
同时,为他们提供明确的沟通指导和训练,例如使用图片和图形来辅助他们的语言表达。
其次,建立稳定、有序和可预测的日常生活环境对于儿童自闭症患者的行为管理非常重要。
为他们制定明确的日程表,给予时空的界定,帮助他们适应变化和未知情况。
自闭症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研究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时期显现出来。
它会影响人们的社交互动、沟通、行为和兴趣爱好等方面。
虽然医学研究对自闭症的认知已经不断提高,但是我们还不太了解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如何影响自闭症。
社会心理研究自闭症患者往往很难适应社会,包括与家人、同龄人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无法理解其他人的情感表达和非语言信号,例如面部表情和姿势。
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自闭症症状更加明显,并增加社交障碍。
家庭环境也是很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它通常会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发展。
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如何处理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困难会对儿童的自尊心和积极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
家长和其他亲人可以参加自闭症的治疗,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文化因素研究文化因素也可以影响自闭症患者的社交能力、行为和心理健康。
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社交规则和行为标准,而这些规则和标准可能会使自闭症患者更难完成日常任务。
很多文化注重个人独立和自主,而自闭症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以便适应这种文化。
此外,文化价值观也可能影响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态度和行为。
有些文化可能更加接受自闭症患者,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和教育。
而在其他文化中,自闭症患者可能会被边缘化或受到歧视。
这种态度会对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造成很大的压力,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社交和心理健康。
结论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并非是自闭症的根本原因,但它们却可能影响自闭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如何适应社会和文化环境。
这些因素对于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了解自闭症和处理自闭症症状而言至关重要。
未来,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自闭症患者,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治疗。
自闭症的心理理论发展研究
刘敏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东广州511300)
摘
要:自闭症的核心行为特点是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以及语言交流障碍。
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
新课题,心理理论对自闭症的研究有着独到见解,并有所成就。
这也符合近年来从认知角度,主要是心理理论上研究自闭症的潮流。
研究者们秉持心理理论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对自闭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涉及到神经机制、注意力、语言及言语、情绪等多个方面,这为自闭症的研究发展开启了新思路。
关键词:心理理论;自闭症;儿童发展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09)02-0068-02
自闭症的核心行为特点是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以及语言交流障碍。
在社会交往、社会关系、人际沟通上存在困难,缺乏想象力,不能自发进行假装游戏,言语中很少有表示心理状态的词语。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该障碍进行研究,试图寻找其发病原因,包括基因缺陷、先天问题、意识发展障碍、教育不良等。
从认知角度对自闭症进行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心理理论(TOM)上。
心理理论,即个体对自己及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并能认识到人的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基础认知发展的核心内容。
大多数研究者将愿望与信念作为主要内容,并以此划分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TOM 与脑机制研究
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研究是近年来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
Baron-Cohe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发现在听到有关心理状态的词汇时,自闭症儿童右眶额叶的皮层血流量有显著增加。
Fletcher发现左额叶也和TOM有关。
Rowe等发现,额叶受伤,尤其是右侧额叶中部损伤的病人不能理解欺骗。
Gallagher发现除额叶外,旁扣带回皮层前部,颞上沟、双侧颞极的激活稳定性和TOM相联系。
从上述研究看,脑机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成人,而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对心理状态(特别是需要、情感)的理解上,研究者较少采用儿童行为研究中所用的错误信念任务(这些任务对成人而言过
于简单)。
尽管对心理状态的理解与错误信念任务一样都属于心理理论的研究范畴,但这两种任务显然不是处于同一个层面,因此,这些研究结果不可排除不同的心理理论成份有各自独立的神经基础脑结构。
2000年,Sabbagh和Taylor在儿童完成经典错误信念任务时,使用ERP技术对其脑部活动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成人在加工错误信念任务时,相对于非心理表征(照片),左额叶的电位有显著提高,左顶叶的电位却有显著下降,而右半球没有任何显著差异。
由于研究者采用的任务内容不同,因此得出了不太一致的研究结论。
但是,这些研究结论中,都发现了额叶与心理理论有关。
由于执行功能也受前额叶控制,因此,研究者认为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处于共同的脑区域。
目前,还不能简单的给心理理论确定一个具体的脑区位置,但心理理论很可能是受一个联系广泛的环路来调节的,其中前额叶中部和眶额皮层可能是主要成份。
二、TOM 与注意力研究
自闭症个体通常表现出注意力方面的限制,在利用面部、身体语言或语音线索方面辨别他人心理状态上存在困难,难以协调不同来源的线索。
Pierce的研究表明,当注意水平要求较高时,自闭症个体可能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反应有困难。
但从某
收稿日期:2009-04-12
作者简介:刘敏(1981-),女,广东广州人,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09年6月第25卷第2期Jun.2009Vol.25No.2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changchunEducationInstitute68
一方面而言,自闭症个体在如“错误信念”的测验任务中的失败,可能是所处环境较复杂,需要过多注意要求所造成的。
Hughes通过研究了解“执行机能”与TOM之间的联系,让3-11岁的自闭症儿童测验任务,包括执行机能任务(工作记忆、抑制控制、注意灵活性)、心理理论任务(错误信念的预测与解释、欺骗)。
结果表明,工作记忆与错误信念预测间呈显著相关,抑制控制与欺骗任务及抑制控制与错误信念解释间有显著相关。
从TOM的角度审视,自闭症个体在注意力方面的限制可以归结为以下表现:他们在选择适当的注意客体、维持合适的注视时间以及在客体之间切换注意力上均有困难;他们对熟悉的事物不断地重复,却对新异的事物缺乏好奇,行为刻板,伴有仪式性活动;他们常常固执地恪守时间表和某种仪式;他们会坚持先前学习到的程序,即便是在某些不要求他们这么做的场合中或这种程序显然不起作用时仍然坚持;他们可能重复性地摆弄一些物体或者表现出一成不变的运动习惯,如拍手、扭曲手指以及重复性的全身活动;他们可能更持久地注意事物的局部信息而忽视整体信息;他们通常在想象、假装或假设方面存在困难;他们的兴趣和活动非常有限,在内容、持续时间和强度上都不同于正常人;由于他们很少关心别人快乐或不高兴的情绪,一般的奖赏和惩罚方法通常对他们是无效的;他们很难理解应该怎样去做才能达到目标。
三、TOM与语言及言语
许多研究证明,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能力之间有密切关系。
Happé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正常儿童、还是自闭症儿童,他们完成错误看法任务的能力都明显与语言能力有关。
Jenkins和Austington使用一个能够全面测量语言发展的工具——
—早期语言发展测验,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
他们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看法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PerezLeroux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关系从句里应用虚拟语气的能力与他们的错误看法的理解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匹配语言心理年龄后,自闭症儿童与智力落后儿童TOM任务完成水平相似。
与正常儿童相比,这两组儿童只是呈现出表征
能力或者说TOM能力的滞后,而非缺乏。
Happé认为语言能力是通过TOM测验的决定性因素,一些通过测试的年龄较大的自闭症被试可能不是真正获得表征他人的心理状态能力,而是碰巧或者是某种补偿策略的发展。
一些语言能力,如词汇、知识、理解技巧、语用技巧等,可以用来预测较容易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儿童。
Kazak等使用BritshPictureVocabu-laryScale测量儿童对词汇的简单解释,使用RenfrewActionPictureTest测量语法技巧和信息的获得。
使用BPVS量表测查被试的语言心理年龄时,发现“低语言能力”的自闭症被试表现较差;“高语言能力”的自闭症被试在对“知道”与“猜测”任务间的表现上与其他对比组儿童没有区别。
Kazak认为语言技能与TOM能力之间可能有着某些共同的机制,或者是同时存在的两个独立机制。
我国学者使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以平衡言语能力,比较自闭症和同等言语能力正常儿童的表现,发现TOM发展有其领域的特殊性。
自闭症是一种特殊的发展障碍,仍然有许多未能解释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而心理理论从新的角度对自闭症障碍进行了解释,为自闭症的研究发展开启了新思路。
该学说在不断地扩展研究中也遇到了挑战,这为完善心理理论学说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徐芬等.从心理理论的脑机制研究看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4,(5).
[2]PierceP,GladK,andSchreibmanL.Socialper-ceptioninchildrenwithAutismanattentionaldeficit?.JournalofAutismandDevelopmentalDisor-ders,1997,(3).
[3]李佳,苏彦捷.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J].心理科学进展,2004,(1).
[4]Dunn,J.,&Hughes,C.Youngchildren'sunder-standingofemotionsincloserelationships.Cogni-tionPsychology,1998,23.
[5]陈英和等.幼儿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及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3).
[6]KuhnD.Theoryofmind,metacognition,andrea-soning:alife-spanperspective.Children'sReason-ingandtheMind,PsychologyPress,2000.
[责任编辑:贺春健]2009年第2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