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观性试题第一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训练
1.(07海南)
材料一:H企业利用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有选择地兼并某些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
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目前,H企业已经在湖北、广东、贵州等地建立起控股公司,-产品涉及到家电、信息、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真正收到了“l+l>2”的经济效果。
材料二: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8分)
2.(09宁夏卷)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常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本来面目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3.(09山东卷)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8分)
反思:。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训练友谊提醒:在作业之前,请你先将本单元的内容认真复习归纳和总结一下。
辨析题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开展,所以要大力开展各种文化。
答:⑴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理论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⑵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
只有先进、安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开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那么危害人的进步。
⑶我们要大力开展先进文化,支持安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抗腐朽文化。
在当代中国,开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的,开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文化。
2.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安康向上。
答:〔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所以,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安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
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安康向上。
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假设只是被动地受强迫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安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简答题3.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楷模许振超少年时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但他初中毕业赶上了“文革〞,只能去当了一名码头工人。
许振超没有因此而沉沦,他坚信“知识就是力量〞,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他几十年如一日,系统学习和掌握了英语、液压根底学、电机学、电机自动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学科。
他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工作岗位上,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
1、辨析: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
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
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答案】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23日正式公布。
《意见》规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弹性安排休假时间。
同时,要求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广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供旅游休闲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有利于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体现了旅游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训练例题1.我国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解答此类问题,应主要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方面思考,可围绕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等方面作答。
具体包括:(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文化素养,有效抵御国外腐朽文化的渗透、反对国际文化霸权主义;(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
例题2.怎样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解答此类问题,可立足于整个教材,围绕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多方面思考。
具体包括:(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奠定物质基础;(2)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6)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点1.1体味文化○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的实质(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2文化与经济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关系(辩证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的两面性(作用)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怕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先进的文化能够为经济、政治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作用)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技对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一些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作用)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1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2013—2017高考试题归类分析文化生活主观题《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2017海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代楷模李保国教授把科技扶贫作为自己的理想,为山区发展奉献毕生心血和智慧,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
李保国把农民急需的技术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山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他扎根太行致力于绿山和富民。
针对山区土薄、水少等特点,他推出了控制、爆破、松土、蓄水等工程技术。
使太行山区土厚了,水多了,山绿了。
他找准科技扶贫的路径,创新推广苹果先进栽培等36项农业应用技术,使科技成为脱贫致富的利器。
他举办培训班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永久牌”土专家。
35年来李保国起早贪黑,埋头苦干,每年在山区“务农”200多天,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带领十多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李保国的言行让大山怀念,令人动容。
他被当地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
(1)用人的价值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李保国被当地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10分)(2)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分析科技对于李保国成功扶贫的作用(8 分)2.【2017江苏】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
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
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6分)(2)有些青少年认为,有了高科技电子产品,就不需要“诗和远方”。
请运用价值观的道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6分)3.【2017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天津在全国首创文化惠民卡,对市民观看演出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市民走进剧场的门槛。
1.汉阳纸厂的兴衰和武汉钢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依据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3.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常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本来面目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4.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5. 浙江省某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
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
该市“村落文化宫”建设以及所产生的变化蕴涵《文化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8.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甚至相互渗透、相互对抗。
特别是西方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上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包括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不断进行文化侵略,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和民主发展模式,企图用它们的文化来统治世界,实现其独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的政治野心。
这不仅引起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警惕,甚至连美国的盟国也忧心忡忡。
(1)文化在国际竞争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怎样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