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复习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720.00 KB
- 文档页数:4
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5月12日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表1:2017年9月9日至9月14日“泰利”台风中心位置(台风中心位置的经纬度保留了整数)。
判断台风“泰利”移动的大致方向是A. 向西北移动B. 向东北移动C. 向东南移动D. 向西南移动2. 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正确的是A. 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B. 滑坡发生时,近观震撼场景C. 台风来临时,广告牌下避风D. 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答案】1. A 2.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经纬度位置和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
1. 随着时间的推移,纬度从15°N移动到了27°N,向北移动。
经度从143°E移动到了124°E,向西运动,台风的大致方向是向西北移动。
2. 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到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滑坡发生时,迅速远离滑坡发生位置,防止砸伤。
台风来临时,在广告牌下避风,广告牌容易被吹倒。
3. 结合下图“演示地球的自转图”,我们在演示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 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B. 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C.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D.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现象。
太阳光线照到地球以后,只能照亮的地球的一半,为白昼。
另一半不能被照亮,为黑夜。
产生昼夜现象,地球自转,昼夜出现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周期为一天。
2018年1月31日晚,“超级蓝血月全食”天文奇观在夜空中上演。
结合左图“我国月食建议打开方式分布图”(中国天气网发布)和右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课时地形地势特征气候基本特征复习练习(2017·日照中考) 《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读我国经纬网和山脉分布图层叠加图(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回答1~3题。
1.正确反映30°N沿线地势的是( )2.正确表示图中字母区域地形分布的是( )3.图中体现我国食物原材料丰富的信息有( )①河湖众多②国土面积广大③南北跨纬度广④地形复杂多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7·德州中考)我国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影响很大,下面两幅图可以说明( )A.海上湿润气流不便于深入我国内陆B.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多于东部地区C.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D.我国大江大河多数流向是自东向西5.(2017·邵阳中考)2017年4月20日,搭载“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
结合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年平均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酒泉、文昌、西昌、太原B.酒泉、太原、文昌、西昌C.文昌、太原、西昌、酒泉D.文昌、西昌、太原、酒泉(2017·潍坊中考)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6~8题。
6.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7.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8.图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A.①地区中温带、半干旱区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9.(2017·德州中考)下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界线分别代表的含义的是( )①人口地理界线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③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2017·济南学考)下图是我国东部四个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地球、地图》一.选择题(共19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C.极昼极夜现象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2.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昼夜现象及更替B.地球绕太阳运动C.海水的潮起潮落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3.假设地球不自转,将产生的现象是()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D.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4.(2015•某某)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东升西落 D.一天24小时5.在同一时刻,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位置的差异D.地形的差异6.(2014•某某)第22届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在俄罗斯黑海海滨城市索契正式开幕,家住某某的小明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时间2月8日0时14分.请分析,造成两个地区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及与索契时差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索契比早4小时B.地球公转,比索契早4小时C.地球自转,比索契早4小时D.地球公转,索契比早4小时7.(2015•某某)2015年6月8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总决赛第2场在美国某某打响,当地解说员说:“晚上好,女士们,先生们”而同一时间转播比赛的中国解说员却说:“观众朋友们,上午好!”两地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不同 B.经度不同 C.地球公转 D.季节不同8.一天当中,校园里升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D.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9.地球公转产生了()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10.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位置时,不可能有的现象是()A.印度半岛正处于多雨期B.我国内流区各河普遍进入枯水期C.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11.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B点时,正是一年中的()A.夏至日B.冬至日C.秋分日D.春分日12.小明翻开日历看到“夏至”的节气,此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位置.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13.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5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42.6度,北纬38.1度.请问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图中距离()处最近.A.A春分日B.B夏至日C.C秋分日D.D冬至日14.如图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A.昆仑站B.长城站C.某某站D.无法判断15.据你观察你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出现在()A.3月B.6月C.9月D.12月16.读图,当地球公转到位置甲时,我国某某、某某、、某某四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某某 B.某某 C. D.某某17.在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热带 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18.北半球冬至日时,下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某某 B. C.某某 D.漠河19.中国科考队到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二.解答题(共11小题)20.读“我国中纬度地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该地区该日4:30日出19:30日落,则该地该日昼长为小时,其昼夜长短状况为(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2)此日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3)如果该日是“二分二至”中的某一天,则该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此后太阳的直射点将向方向移动.21.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提倡低碳生活,节约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3日晚8:30拉开序幕.包括中国在内的l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在当地时间晚8:30一9:30,顺次参与了熄灯接力活动.材料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部分城市图和气候资料图.(1)于3月23日晚上8:30一9:30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此时伦敦当地时间则是中午12:30﹣13: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运动(填“自转”或“公转”).(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冬季.(3)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请列举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至少写出2条)(4)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低碳环保的做法?(至少写出2点)22.(2014•某某)图1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2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1)观察现象:图1中,夏季楼房影子比较(长/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高/低).图2中,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比较(多/少).(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季节)的光照情况.23.读极点地区的太阳照射图(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地区表示黑夜,回答:(1)图中B点在五个温度带中处于带,A点在B点的方向.(2)若图中相邻经线相差45°,当B地位9:00时,A地的时间为.(3)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资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为.24.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探究: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 1根、卷尺一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1)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2)把测量结果纪录下来,并绘图.(3)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和绘图.观测结果:上图是我市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区分一下.A图是季测绘;B图是季测绘.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拓展延伸:若A、B两图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请你分析:(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夏)季的光照情况.(2)某某和某某两地的楼间距有何差异?某某某某(填大于或者小于).25.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将图中的Q1、Q2、Q3、Q4与相应的日期用直线连接.Q1 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Q2 9月23日前后(秋分日)Q3 6月22日前后(夏至日)Q4 3月21日前后(春分日)(2)当地球由Q1公转到Q2的过程中,北半球(昼、夜)渐长(昼、夜)渐短.26.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年.(3)当地球公转到点(填字母),此时太阳直射在线上(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日称为北半球的夏至日.(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C向D转动时,我市季节变化由季向季过渡,昼夜长短变化是白天越来越(长、短),黑夜越来越(长、短).27.读二分二至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周期为.(2)当地球运行至A处时,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运行至B处时,北半球节气为.(3)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某某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时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的BC段,北半球的昼长逐日(增长、缩短).(4)当地球运行至C 处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 B.地中海沿岸寒冷干燥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北极地区太阳终日不落.28.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轴短线上的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填代码)(2)图中大海和小山两位同学,时至深夜酣睡的是.(3)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所在的大洋是.(4)一年中,A点有次太阳直射现象.29.(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或天;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时间为天或年.(3)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的变化.(4)在相应位置标注北半球夏至日与冬至日、春分日与秋分日的名称和日期.30.阅读有关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自转周期约小时.图示意的是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在(重要纬线).表:夏至日我国三城市日出日落时刻(时间)地点经度纬度日出时刻日落时刻乌鲁木齐87.6°E43.8°N06:27 21:55116.4°E39.9°N04:46 19:47某某118.6°E24.9°N05:17 18:59(2)与乌鲁木齐纬度相近,但日出时刻比乌鲁木齐较早,主要原因是:.(3)的白昼时间比某某更(长或短).(提示:白昼时间=日落时刻﹣日出时刻)(4)从夏至日后,某某的白昼时间将变(长或短)日出时刻将(推迟或提早)试题解答参考一.选择题(共19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C.极昼极夜现象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落和时间差异;四季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地球上五带的形成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根据题意.故选:B.2.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昼夜现象及更替B.地球绕太阳运动C.海水的潮起潮落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如果不自转也产生昼夜现象,只不过有的地区永远是白昼,有的地区永远是黑夜.根据题意.故选:D.3.假设地球不自转,将产生的现象是()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D.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解:首先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24小时,所以一个昼夜是24小时.A、即使地球停止自转,也始终有一面是昼半球,一面是夜半球,对地球而言是有昼夜之分的.(只是对同一地点来说短时间内不存在昼夜之分)故不符合题意.B、地球本身是个不发光的球体,它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故不符合题意C、如果地球不自转,它还会以66.5°的倾斜角,绕着太阳公转,相对来说昼夜交替还会存在,因为公转的周期是一年,那么昼夜交替一次需要一年,黑夜和白天各自长达半年之久.故符合题意.D、如果地球不自转,同一地点是不会有昼夜交替(一昼夜24小时)现象的.任何一点都只会处于面向太阳或者背向太阳的一面,不会昼夜交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15•某某)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东升西落 D.一天24小时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一天24小时是地球自转的周期.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5.在同一时刻,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位置的差异D.地形的差异解: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又由于我国东西跨60多个经度,因此当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最东边的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因此可知,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故选:A.6.(2014•某某)第22届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在俄罗斯黑海海滨城市索契正式开幕,家住某某的小明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时间2月8日0时14分.请分析,造成两个地区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及与索契时差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索契比早4小时B.地球公转,比索契早4小时C.地球自转,比索契早4小时D.地球公转,索契比早4小时解: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及时间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索契位于东四区,位于东八区,所以比索契早4小时.故选:C.7.(2015•某某)2015年6月8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总决赛第2场在美国某某打响,当地解说员说:“晚上好,女士们,先生们”而同一时间转播比赛的中国解说员却说:“观众朋友们,上午好!”两地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不同 B.经度不同 C.地球公转 D.季节不同解: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美国某某位于西五区,与所在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3个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当美国某某为2015年6月8日晚上时,时间应在2015年6月9日上午.故选:B.8.一天当中,校园里升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D.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解: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一天当中,太阳的高度不同,旗杆的影子长短就有变化.故选:B.9.地球公转产生了()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解: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根据题意.故选:C.10.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位置时,不可能有的现象是()A.印度半岛正处于多雨期B.我国内流区各河普遍进入枯水期C.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解: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也就是北半球为夏季;这一天北半球的昼最长夜最短;印度半岛处于多雨期;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沛的降水,我国的内流河普遍进入丰水期;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1.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B点时,正是一年中的()A.夏至日B.冬至日C.秋分日D.春分日解:由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9月22日前后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故选:C.12.小明翻开日历看到“夏至”的节气,此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位置.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解:从日历看到“夏至”节气时间为6月21-6月22日,地球应该运行到图中的③,此时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3.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5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42.6度,北纬38.1度.请问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图中距离()处最近.A.A春分日B.B夏至日C.C秋分日D.D冬至日解:读图可知,A图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3月11日最接近北半球的春分日,即图中A处.故选:A.14.如图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A.昆仑站B.长城站C.某某站D.无法判断解:北寒带和南寒带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从南回归线到南极点之间是南寒带,从图中看出,昆仑站、某某站位于南寒带,而长城站不在南寒带.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5.据你观察你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出现在()A.3月B.6月C.9月D.12月解: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应出现在6月22日前后.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6.读图,当地球公转到位置甲时,我国某某、某某、、某某四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某某 B.某某 C. D.某某解:当地球公转到位置甲时,是北半球的夏至.夏至时,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四城市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某某、某某、、某某.因此某某白昼时间最长.故选:B.17.在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热带 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解: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由此可得出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的X围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也就是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8.北半球冬至日时,下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某某 B. C.某某 D.漠河解: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从南回归线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分析选项中各城市可知,其中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由南向北依次为某某、某某、、漠河,因此北半球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某某.故选:C.19.中国科考队到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解:南极洲的暖季(即夏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我们的冬季,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去北极我们则正好相反,选择在夏季.故选:C.二.解答题(共11小题)20.读“我国中纬度地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该地区该日4:30日出19:30日落,则该地该日昼长为15 小时,其昼夜长短状况为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2)此日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极昼或极夜)现象.(3)如果该日是“二分二至”中的某一天,则该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的直射点将向南方向移动.解:(1)该地区日出时间为4:30,日落时间是为19:30,昼长为15小时,此时是昼长夜短;(2)根据题意得知:该地的昼较长夜很短,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内应有极昼现象;(3)根据图示,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太阳的直射点会向南(赤道)方向移动.故答案为:(1)15;昼长夜短;(2)极昼;(3)北回归线;南.21.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提倡低碳生活,节约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3日晚8:30拉开序幕.包括中国在内的l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在当地时间晚8:30一9:30,顺次参与了熄灯接力活动.材料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部分城市图和气候资料图.(1)于3月23日晚上8:30一9:30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此时伦敦当地时间则是中午12:30﹣13: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填“自转”或“公转”).(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请列举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至少写出2条)(4)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低碳环保的做法?(至少写出2点)解:(1)于3月23日晚上8:30一9:30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此时伦敦当地时间则是中午12:30﹣13: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等.(4)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低碳环保的做法有: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在家里随手关灯、使用清洁能源、出行尽量步行等.故答案为:(1)自转;(2)暖热多雨;寒冷干燥;(3)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等;(4)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在家里随手关灯、使用清洁能源、出行尽量步行等.22.(2014•某某)图1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2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1)观察现象:图1中,夏季楼房影子比较短(长/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高(高/低).图2中,热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比较多(多/少).(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公转(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冬季(季节)的光照情况.解:(1)结合图示得知:图1中夏季楼房的影子比较短,表明夏季的正午太阳升的高;图2中,热带的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比较多;(2)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着;(3)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靠冬季时的采光情况.故答案为:(1)短;高;热;多;(2)公转;南回归线;(3)北温;冬季.23.读极点地区的太阳照射图(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地区表示黑夜,回答:(1)图中B点在五个温度带中处于北温带,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2)若图中相邻经线相差45°,当B地位9:00时,A地的时间为15:00 .(3)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节气,资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解: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判断,该极点地区图为北极地区图,图中经纬线的度数为:从上图中看出B点的纬度是60°N,位于北温带;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看出,A点在B点的东方,从图中看出A点距北极点远,B点距北极点近,A点在B点的南方,综合起来看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从图中看出,B点的经度是135°W,位于西九区,A点的经度是45°W,位于西三区,两地相差6个时区,相差6个小时,当B地位9:00时,A地的时间为15:00;从图中看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半球的资阳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北温;东南;(2)15:00;(3)夏至日;昼长夜短.24.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探究: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 1根、卷尺一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1)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2)把测量结果纪录下来,并绘图.(3)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和绘图.观测结果:上图是我市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区分一下.A图是冬季测绘;B图是夏季测绘.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拓展延伸:若A、B两图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 B 图;北方同学测绘的是 A 图.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请你分析:(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冬、夏)季的光照情况.(2)某某和某某两地的楼间距有何差异?某某大于某某(填大于或者小于).解:实践过程:冬季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表现为正午太阳的高度角较小,夏季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因此不同季节,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拓展延伸:同一季节,我国南方和北方由于距离太阳直射点的远近不同,太阳的高度也不同,越向北太阳高度越低,正午的影子越长.请你分析:根据以上原理,(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季的光照情况;(2)某某位于北方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远,某某位于南方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较近,因此某某表现为阳光斜射的厉害,楼距应该大于某某.故答案为:冬;夏;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B;A;冬;大于.25.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复习练习(2017·德州模拟)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读地球表层海陆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地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美洲全部分布在南半球C.地球上陆地与海洋之比为31∶69D.地球上分布着七大洲、四大洋2.关于两极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周围被大洋环绕B.北极地区以大洋为主,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C.因为两极地区气候酷寒、湿润,所以冰川广布D.由于人类活动,两极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2017·娄底中考)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读航程及航向示意图,完成3~4题。
3.“青岛号”帆船经过的温度带有( )①北温带②热带③南温带④南寒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4.“青岛号”帆船最后横渡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017·庆阳中考)读东西半球图,完成5~6题。
5.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6.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2017·烟台中考)2017年3月,烟台市长岛县北部海域发生多次地震,相关资料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相关资料可以用来( )A.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B.估量长岛地震对海洋捕捞业造成的损失C.揭示长岛地震造成的海平面升降情况D.明确该段时间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8.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些地震的看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A.地震是岛屿分布不均引发的B.地震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C.地震发生的地点分布相对集中D.地震震级大小与发生的日期有关(2017·永州中考)2017年2月、4月、5月台湾接连发生5级以上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复习练习(2017·德州模拟)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读地球表层海陆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地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美洲全部分布在南半球C.地球上陆地与海洋之比为31∶69D.地球上分布着七大洲、四大洋2.关于两极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周围被大洋环绕B.北极地区以大洋为主,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C.因为两极地区气候酷寒、湿润,所以冰川广布D.由于人类活动,两极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2017·娄底中考)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读航程及航向示意图,完成3~4题。
3.“青岛号”帆船经过的温度带有( )①北温带②热带③南温带④南寒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4.“青岛号”帆船最后横渡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017·庆阳中考)读东西半球图,完成5~6题。
5.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6.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2017·烟台中考)2017年3月,烟台市长岛县北部海域发生多次地震,相关资料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相关资料可以用来( )A.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B.估量长岛地震对海洋捕捞业造成的损失C.揭示长岛地震造成的海平面升降情况D.明确该段时间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8.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些地震的看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A.地震是岛屿分布不均引发的B.地震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C.地震发生的地点分布相对集中D.地震震级大小与发生的日期有关(2017·永州中考)2017年2月、4月、5月台湾接连发生5级以上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A. 自西南向东北B. 自东北向西南(2)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图分析其有利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水源充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B(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但没有给出经纬网或指向标,只能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
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河流沿岸和公路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A. 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B. 位于山脊,风力强大C. 位于鞍部,地形复杂D. 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2)图中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
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D(2)A【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①等高线向高值凸出是山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不适合野外宿营;D符合题意。
(2)受地形条件影响,山谷中,修公路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图中甲是沿等高线修建,虽然路途远,但是坡度小,安全,施工难度低;A符合题意。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所示区域的半球位置是()A. 东半球、北半球B. 西半球、北半球C. 东半球、南半球D. 西半球、南半球2. 对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B. 丙地位于北温带C. 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D. 从丁地一直向北,可以回到原地【答案】1. B 2. C【解析】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1. 据图可知,该区域经度位置大致位于170°E~150°W,故其位于西半球;纬度范围为50°N~80°N,故其位于北半球。
2. 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甲位于乙的正西方向;丙地纬度>66.5°N,故其位于北寒带;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从丁地一直向北,最终到达北极点,不可以回到原地。
故选C。
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3. 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①地球的自转方向②地球的公转方向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昼夜更替现象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 图中四城市最先看到日出的是()A. 北京B. 东京C. 雅加达D. 悉尼【答案】3. D 4. D【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 读图可知,图中演示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故其表现地球自转运动,可以展示昼夜更替现象的成因。
4. 据图可知,四个城市中,悉尼最靠东边,故其最先看到日出。
家住台北市的马明计划到祖国大陆的福州市祭祖,出发前他做了一些准备。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马明在图中量得台北与福州的直线距离约为2.2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A. 115千米B. 253千米C. 345千米D. 466千米6. 马明计划借助地图畅游福州城,最好选择()A. 福州城区交通图B. 福州市人口图C. 福州市政区图D. 福州市地形图【答案】5. B 6. A【解析】本题组考查地图的判读。
第一章地球复习练习1.(2017·宿迁中考)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
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A.①→③→② B.③→②→①C.②→③→① D.③→①→②2.(2017·东营中考)如图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 )A.(30°N,90°W) B.(30°S,90°E)C.(30°N,90°E) D.(30°S,90°W)(2017·青岛中考)读经纬网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4.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B.乙全部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地区C.丙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D.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2017·苏州中考)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
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1)。
读图回答5~6题。
图15.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B.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C.这一天 14 点太阳升得最高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6.次日,地球运行在图2公转轨道上的哪一段( )图2A.① B.② C.③ D.④(2017·烟台中考)地理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探究地球运动基本原理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右面是演示过程中的一幅光照图,据图回答7~10题。
7.通过演示观察,小明对地球上每天的昼夜更替现象做出了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自转有关②与地球公转有关③与地球上五带有关④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有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地球一小时”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复习练习
1.(2017·郴州中考)乐乐在看新闻联播时,了解到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他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应查阅( )
A.世界地形图B.世界政区图
C.韩国政区图D.美国政区图
(2017·内江中考)一不明物体坠落在(62°N,65°E)的地方。
下图为经纬网图,据此完成2~3题。
2.要寻找不明物体,应到( )
A.①地B.②地C.③地 D.④地
3.不明物体坠落在( )
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
4.(2017·湘潭中考)右图为经纬线图,图中虚线为南回归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经纬度是60°S,150°W
B.B地位于东半球
C.A地位于C地的西南方
D.A地比B地早迎来日出
5.(2017·枣庄中考)小明在一幅地图上,量算出香港与可燃冰试开采点的直线距离为5.7 cm,查阅资料知道香港距离可燃冰试开采点约285千米。
于是她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
A.1∶1 624 5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1∶5 000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6.245千米
(2017·湘潭中考)读某地等高线简图(单位:米),完成6~7题。
6.甲山山顶的海拔可能为( )
A.710米B.670米C.570米D.510米
7.图中乙河的流向大致是( )
A.由西南流向东北B.由东流向西
C.由西北流向东南D.由西流向东
(2017·临沂中考)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能加深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
结合图1、图2完成8~9题。
8.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小明同学拿着地球仪围绕电灯转一周演示地球的公转(图1,箭头代表公转的方向)。
正确的演示图是( )
图1
9.图2中,四个地点的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
是( )
A.①地产生极昼或极夜现象
B.②地四季变化明显
C.③地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
D.④地季节与②地相反
(2017·日照中考)2016年,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
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也早已列入。
读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古代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 )
A.地球自转规律B.农作物生长周期
C.天气变化特点D.太阳直射点移动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
A.拉萨B.南宁
C.乌鲁木齐D.呼和浩特
(2017·怀化中考)读下列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13题。
12.对上面四种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b全年温和湿润
C.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雨
13.对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a南北回归线附近
B.b极地附近
C.c亚马孙平原
D.d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14.(2017·德州中考)读我国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的主体走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地区的耕作制度____________,主要植被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所临海域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渔场。
(3)图示地区夏秋季节易受到________灾害天气的影响。
(4)该地区计划在a、b两条河流上建设一座小型水电站,应选择______河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C 6.B 7.B 8.B 9.C
10.D 11.C 12.B 13.D
14.(1)西北—东南走向(2)一年两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舟山(3)台风(4)a a河流比b河流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