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新课标情景式名句名篇默写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2015年高考100道新课标卷高考语文试题默写测评题2015年高考100道新课标卷高考语文试题默写测评题西安六一八中学柳志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5、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7、荀子在《劝学》开头连用几个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生茶自己的重要性。
8、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琵琶弹奏的全过程,最后又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9、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处在富家子弟中间,虽缊袍敝衣也毫不动心,他解释原因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__,__。
1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比喻来论证学习可以诗人超过原有的水平。
1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含蓄表达了苏轼渴望被皇帝重新重用的心情。
1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不愿露面演奏的句子是:___,____14、《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 。
【名篇名句默写】2015-2019高考情景类默写真题汇编《论语》(1)(2019全国卷Ⅲ)《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答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2018全国卷Ⅰ)《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2017山东卷)《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答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2015山东卷)《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答案】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荀子·劝学》(1)(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答案】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答案】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答案】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念奴娇(大江东去)》(1)(2019全国卷Ⅲ)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2018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3)(2017山东卷)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答案】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4)(2015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015年高考各地模拟卷情景式名句默写专题一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请写出《醉翁亭记》归后情景的句子:,。
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
⑶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道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历为世人传唱。
2.(1)《荀子〃劝学》中表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句是‚▲,▲‛。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名句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3.(1)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1)送别,自古以来让人情难以堪,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表现得气势豪迈,已经开阔,其中的‚,‛更成为千古名句。
(2)《卫风〃氓》中表现男女主人公少年时在一起愉快地生活情景的诗句是‚,‛。
(3)庄子《逍遥游》中‚,‛两句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
5、(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曰,。
(2)杜甫在《登高》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无限悲戚地感叹道,,一个年迈憔悴而孤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
(3)《琵琶行》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虽素昧平生,而相似的经历竟使他们有着故人般的感受的句子是,。
6、(1)荀子《劝学》中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名句是‚,。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喻说理的名句是‚,。
(完整版)高考情景默写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新课标初中情景默写自主训练——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初中必背50篇1.《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给出过多个定义,《学而》中“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不生气,这也是君子的表现。
2.《论语·为政》对“学”与“思”的关系有精辟论述:“_______,_______。
”3.面对“贤”者与“不贤”者,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提出了做人的两个要求:“_______,_______。
”4.“青松翠柏”早在《论语·子罕》中就成为孔夫子托物言志的对象,他说:“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请教孔子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个人终生的修养追求,孔子讲出了那个字,并用八个字做出了千古流传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6.当两样东西不能同时拥有时,有舍才有取。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就以“鱼”和“熊掌”为喻,谈到了舍得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_。
”7.孟子主张“仁”“义”比“生”更重要,不“仁”不“义”比“死”更可恶,用《鱼我所欲也》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
”8.“万钟”的财富是常人所向往的,但孟子在《鱼我所欲中》以“义”的高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
”9.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指出了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意义。
10.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必定会导致国家灭亡的两个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
”11.《曹刿论战》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出色的平民军事家的形象,当有人劝曹刿不要参与此次战事时,曹刿自信地说:“_______,_______。
”12.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凭借着鲁庄公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打一仗。
【名篇名句默写】2015-2019高考情景类默写真题汇编《论语》(1)(2019全国卷Ⅲ)《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答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2018全国卷Ⅰ)《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2017山东卷)《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答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2015山东卷)《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答案】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荀子·劝学》(1)(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答案】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答案】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答案】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念奴娇(大江东去)》(1)(2019全国卷Ⅲ)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2018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3)(2017山东卷)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答案】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4)(2015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015年高考语文备考(课标卷)——情境型名句默写练习题《琵琶行》(唐·白居易)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2017年全国高考名句默写(情景式默写)【2017年】【2017年高考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答案】(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辍)(3)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解析】该题考查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默写时要看清题目要求:(1)句中“‘君子’与‘小人’心态进行对比”;(2)句中“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3)句中“骇浪惊涛的壮丽景色”。
名句默写题难度不大,但考生很容易出现会背但不得分的现象,原因就是写了错别字,比如本题中的坦荡荡、长戚戚、掇(辍)、卷等字尤其要注意。
【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笔画要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第(1)句的“澹”“竦”不能写错;第(2)句的“复”共9画,不能多写一横。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新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论语》十二章(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
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
2.劝学(节选)(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
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节选)(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模拟试题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以往的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目类型。
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必将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未来预测:名句名篇的考查题目类型必定会进行创新,也会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而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这样的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
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模拟试题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
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6.身教重于言教。
对此,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其身正,;其身不正,。
”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选举中落选,再次证明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正确。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3.诗缘情,亦蕴理;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登飞来峰》“--------------,--------------------”,就蕴含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而苏轼《题西林壁》“----------,----------”,则说明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14.《氓》第三章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抒写“无与士耽”之情。
15.岳阳楼真是幸运,既有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也有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苍凉;而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更使它名震天下。
16.秋江风光向为文人所钟;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前赤壁赋》“______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史论贵立论精警;如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18.唐诗至老杜而大成。
观“登高”一题,先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占据时间高度;复有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占领空间制高点;至老杜《登高》一出,其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成千古佳句。
19.稼轩以词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古英雄叱咤风云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而怀才不遇之感愤尤深,“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孟子·鱼我所欲也》里对“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所作出的选择是“----------,---------”;龚自珍《己亥杂诗》里表现诗人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诗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3.我们由唐太宗的“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可联想到《论语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由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联想到《孟子》里含义相近的“生于忧患,____________”;而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晋陶渊明独爱菊”,则可从陶诗中找到佐证“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36.人们对山水的感受,全因心情有别。
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两句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范仲淹《渔家傲》中“千嶂里,_______________”则写出塞上之荒僻。
37.古诗文中不乏以“水”喻阐发事理或寄寓情思的佳句。
如《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___________”。
38.唐人陆参作《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
秦民绝,秦民灭。
”以四个三字句发端。
杜牧作《阿房宫赋》“祖《长城》句法”,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后世文学是在吸收前人文学营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张可久《殿前欢·客中》:“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
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难。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其中“青泥小剑关”就化用了李白《蜀道难》中写“青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剑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雨本寻常,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读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们能感到初秋傍晚的清新美好;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我们可触摸到初春细雨的润泽滑腻;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清闲与淡然;读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便觉得那点点冷雨从词人的心中落下,滴到我们心上,霎时凄凉浸遍全身。
46.《论语》中讲了许多学习之道,如点明温习之好处的“_____________”,指出认真学习、时常温习的快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颂勤奋学习、耐心教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