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失意 路在何方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三星产业发展趋势三星产业发展趋势摘要:三星是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以电子产品制造业为主,涉及电子设备、半导体、通信技术、显示屏技术等多个领域。
本文通过对三星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三星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1. 三星产业的发展历程1.1 创业初期的技术制造发展1.2 进入国际市场与品牌建设1.3 多元化发展与战略转型1.4 增强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1.5 全球市场的占有与市场扩展2. 三星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2.1 智能手机市场的挑战与机遇2.2 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2.3 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的兴起2.4 显示屏技术的进一步突破3. 未来三星产业的发展展望3.1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3.2 适应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发展3.3 加强合作与生态系统建设3.4 面向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4. 结论1. 三星产业的发展历程1.1 创业初期的技术制造发展三星成立于1938年,起初是一家贸易商,主要经营食品和纺织品。
到了1960年代,三星开始进军技术制造领域,生产小型电子产品。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三星在60年代末开始生产黑白电视机,并逐渐在电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1.2 进入国际市场与品牌建设在1980年代,三星加速向国际市场扩张,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渠道。
三星开始注重品牌建设,积极投入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
这一战略的成功使得三星的电子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并奠定了三星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1.3 多元化发展与战略转型到了1990年代,三星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进军电子设备、半导体、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三星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之一。
同时,三星还开始进行战略转型,将重心从传统的硬件制造转向软件研发,瞄准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领域。
1.4 增强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为了实现战略转型,三星加大了研发投入,建立了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星想摆脱现在的差异化困境,砸点钱就够了吗?三星电子刚刚熬过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年,但是这个苦日子才刚起了个头,剩下的路依然不好走。
2014 年第三季度,三星利润同比缩水 60%,而且这不仅仅体现在它规模最为庞大的手机业务上。
由于三星的产业链上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手机业务的失利也导致其半导体等业务的利润下滑。
这一切似乎都暗示着其纸老虎这一真实身份。
时至今日,没有优质的生态系统,一个手机厂商凭什么维持它产品的高溢价?而除了 iPhone,其他手机厂商又如何能在单一Android 系统上创造出一个差异化的优质生态圈呢?因此,三星的差异化战略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不是从目前已经是一片乱局的Android 手机市场切入,而是提前布局下一个增长点。
“物联网”应该就是三星找到的灵丹妙药。
“5 年内,三星 100% 的产品都会变成物联网产品”,三星电子总裁尹富根在 CES 2015大会上这样表示。
作为一个硬件起家的公司,三星试图在软件端发力,通过物联网来整合三星电子的各个业务,从洗衣机到冰箱,从手机到电视。
然而,在软件开发一向疲软的三星能否有效的完成这一目标令人怀疑。
毕竟,这个市场已经有了苹果的 HomeKit、Google 的 Nest、高通的 AllSeen,这个据说价值 7 万亿美元的市场挤满了淘金者。
三星表示并购是它切入这个市场最主要的方式。
三星高达 630 亿美元的现金流为它的并购战略增添了几分底气,去年年底它购入了智能家居的初创平台 SmartThings。
这是这个成立不足三年的公司已经接入了上百个智能硬件产品,三星旗下的智能家电也毫无疑问会接入进来。
除此之外,三星还联合了27 家伙伴公司。
不过这些还远远不够,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 Neil Shah 对彭博这样表示:“三星有一个关于所有东西都联系在一起的未来图景,但是它目前还没有经验和能力来把所有资源整合到一起(以完成这一目标)。
84《中国外资》 2019年第11期三星首尔总部大楼(中)跨国公司NCS经营Operation ■ 文/ 杨清清 黄嘉敏三星三季度预期利润暴跌56% 拐点或在2021年“在消费电子行业不振的大环境下,各种相关产业的销量均在下滑。
”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指出,“我们认为目前走出下探的趋势并不明朗,时间点或将在2021年。
”这是三星电子连续第四个季度利润大跌。
“目前消费电子进入了30年不遇的低谷,直接导致包括手机芯片和闪存芯片在内的半导体行业需求不旺盛。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认为。
三星电子的“苦日子”还远未结束。
10月8日,三星电子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初步财报指引。
初步指引显示,三星电子第三季度合并营收预计介于61万亿韩元至63万亿韩元之间,按中间值计算为62万亿韩元(约合518.06亿美元),较今年第二季度的56.13万亿韩元增长10.46%,较上年同期的65.46万亿韩元下降5.29%。
营业利润预计介于7.6万亿韩元至7.8万亿韩元之间,按中间值计算为7.7万亿韩元(约合64.34亿美元),较今年第二季度的6.60万亿韩元增长16.67%,较上年同期的17.57万亿韩元下降56.18%。
这也是三星电子连续第四个季度利润大跌。
“目前消费电子进入了30年不遇的低谷,直接导致包括手机芯片和闪存芯片在内的半导体行业需求不旺盛。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对于三星这样的全产业链公司而言,既涉及显示面板、芯片,又涉及终端产品,遭遇前所未有的消费电子市场低迷,整个业务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半导体业绩不振曾经半导体业务是三星电子的“现金奶牛”,如今则成为了业绩的负累。
三星电子自去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达到峰值的14.87万亿韩元后,其业绩一直受限于半导体行业的低迷状态。
2018年第四季度,三星电子的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当季净利润8.46万亿韩元(约合76亿美元),环Nov. 2019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85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中国外资Issue11 2019比下滑31%,同比下滑36%。
揭密:三星坠落究竟是谁之过?最近,三星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财报。
从财报上来看,三星业绩坠落的速度宛如流星一般快速,而且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
三星2014年一季度运营利润为8.4万亿韩元(约合80亿美元),同比下滑4.3%。
仅仅三个月以后,三星二季度营收为52万亿韩元(515亿美元),同比下滑约10%;运营利润为7.2万亿韩元(71亿美元),同比下滑24.5%!更让人担心的是,近日三星发布的三季度初步财报显示,营收仅为47万亿韩元(约合442亿美元),同比下滑20%;运营利润更是同比下滑59.7%,仅为4.1万亿韩元(约合38亿美元)。
业内专家则对此表示,对三星而言,最糟糕的日子还没有到来,困难才只是刚刚浮出水面。
三星财报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呈现下滑趋势,而且下滑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其中,运营利润的下滑幅度几乎是三星近五年来最大的一次。
但面对急速下滑的营收和利润,三星高层似乎显得束手无策。
四个季度,也就是一年的时间,三星都处于坠落状态,这对于这样一家巨头来说,不能容忍之痛。
更严重的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下滑的态势似乎没有丝毫减弱、停止的迹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三星业绩一落千丈的呢?首先,在国内中端移动市场上,三星受到国产手机品牌,如小米、华为、联想、中兴及二三线厂商的严重冲击。
近一年来,国产品牌大打大屏、高配、低价战略,这就使得用户在同样的配置,同样的系统,更理性的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国产品牌,而三星仅以品牌附加值就要卖出天价,则越来越不被用户所认可。
再者,在高端移动业务领域竞争不过苹果。
面临新老帅交替的当下,三星没有支撑起自己宠大商业帝国的核心力量。
不管是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还是可穿戴的设备等热门产品,迄今的三星几乎没有具有大革命性意义的技术和产品。
如今的三星它更像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代工厂,只是将Android系统、Windows 系统塞入一堆硬件中而已。
反观三星自以为老对手的苹果,虽然硬件与设计上面临与三星一样的问题,但其毕竟还拥有专属自己的灵魂——iOS、OS X、App Store……。
四面楚歌,三星手机前景堪忧
KOL;Amw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文摘》
【年(卷),期】2017(000)016
【摘要】近日,三星手机在中国可谓是坏消息连连,先是临阵换帅,接着又传出内部机构改革和裁员的消息。
与此同时,作为年度旗舰机型的GalaxyS8系列,首月在国内销量仅30多万部。
从这一系列信号看来,三星手机在中国前景堪忧……【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KOL;Amw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3
【相关文献】
1.景观设计前景堪忧--浅谈我国目前景观设计 [J], 刘玉海
2.2020年亚洲PTA市场前景堪忧 [J], 钱伯章
3.国际船舶市场:短期前景堪忧 [J], 孙超;孙聿薇;宋歌;李芳敏
4.张小泉增长前景堪忧依赖外协核心技术外泄风险不容忽视 [J], 京达财经
5.均瑶健康前景堪忧 [J], 叶浅;梁煦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国“后三星时代”隐忧作者:芮晓恒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4年第13期三星集团掌门人和精神领袖、72岁的李健熙因心肌梗塞入院治疗已一个多月了。
自1987年从其父、三星创始人李秉哲接棒以来,他带领三星从一家亚洲二流企业发展成真正的顶级跨国巨头,助推韩国创出“汉江奇迹”,一跃成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
6月9日韩国媒体说,李健熙的手脚已能轻微移动,睁眼时间也增加到7-8个小时,预示病情有所好转,但仍未恢复意识。
李健熙的健康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可见这位韩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人物”和三星对韩国异乎寻常的重要性。
正如韩国人将三星称为“三星共和国”,将李健熙喻为“经济总统”一样,李健熙之于三星,恰似三星之于韩国。
在李健熙因病逐渐淡出之时,三星要为“后李健熙时代”作足准备,韩国也要为“后三星时代”作好应对。
三星的“十字路口”20多年来,随着三星的日益强大,韩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三星已是不争的事实。
今天的三星集团涉足电子、建筑、金融等众多领域,年营业收入总额高达约3000亿美元,可为韩国创造约1/4的国内生产总值。
仅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三星电子一家,2013年营业收入就高达2100亿美元,相当于同期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年度净利润280亿美元,相当于韩国主板市场全部49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49%。
由于三星电子的市值总额占到韩国主板市场的约18%,三星电子的股价下跌往往会导致韩国股市的同步下挫。
三星电子对韩国出口的贡献也大得惊人——2013年整个韩国的出口额增长了2.7%,但刨去三星电子,韩国的出口额将下降3.6%。
因此,不少人质疑三星是否已经绑架了韩国经济。
更有人担忧,如果三星增长开始放缓甚至步入衰退,那韩国经济是否会受到冲击而一蹶不振。
更令韩国政府和民众担心的是,三星几乎由李健熙家族一手掌控,随着三星不断扩张,三星对韩国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力也达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
近10年来有关三星的内幕交易、政商丑闻、压制中小企业等负面事件不断浮现,更让人忧虑其是否会不当运用影响力而损害整体社会的利益。
三星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三星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公司,其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对其竞争优势的维持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三星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
一、宏观环境1.经济环境:全球经济景气度、国内外政策和经济环境对三星的市场规模和销售收入有直接影响。
例如,全球经济不稳定会导致消费者对高端电子产品的购买意愿下降,从而影响三星的销售业绩。
2.社会文化环境:人们对科技的需求和追求、消费观念的改变等因素也会影响三星的市场营销。
例如,人们对便携式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新技术的追捧,促使三星加大对这些领域的市场开发。
3.政治法律环境:各国政府的贸易政策、法律法规对三星的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也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可能采取关税、政策限制等措施,限制或促进三星产品的进出口和销售。
二、微观环境1.竞争对手:三星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来自苹果、华为等知名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
这些公司也在高端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市场上有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三星需要通过市场营销策略来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
2.消费者:消费者对三星产品的需求和购买行为受到其个人需求、财务能力、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三星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来了解消费者需求,以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战略。
3.渠道和供应商:三星与各种渠道和供应商合作,包括电商平台、线下零售商、运营商等。
这些合作伙伴对于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覆盖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三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市场渗透和产品销售。
1.品牌优势:三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品牌及其产品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信赖。
该品牌优势为三星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渠道。
2.创新和技术: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公司,三星在电子产品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
通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三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3.全球市场开拓:三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市场渗透能力。
通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销售和服务中心,三星能够接触更多潜在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没有灵魂的三星电子据三星电子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一季度运营利润为5.85万亿韩元(约合51.5亿美元),而包括手机业务在内的三星电子电信部门,第一季度运营利润达到4.27万亿韩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两倍,占据了公司运营利润的73%,以及营收的一半以上。
电信部门“高增长”与其它部门“低疲软”,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而这种“瘸腿”业务模式,相信不会利于三星电子的发展,况且其主营业务的核心产品三星手机,也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美好,其在与苹果公司的遭遇战中,已经出现不稳的苗头与不好的迹象。
最近《IT时代周刊》报道称,苹果公司近期向日本尔必达公司广岛工厂下达大笔DRAM芯片订单,占苹果芯片需求的三成。
受此消息影响,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股票价格暴跌6%,市值缩水100亿美元。
芯片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必须具有的内部存储器,苹果为得到此芯片的最优价格,常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
此次苹果意图,“似乎不想让三星控制全球的芯片市场,于是辅助尔必达与三星芯片市场对抗,以维持苹果的谈判能力。
”其次,三星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必然加剧与苹果的竞争。
但因二者之间暂无法割断的供应关系,苹果短期内无法和三星划清界线。
不过,苹果可能会慢慢脱离对三星的依赖,朝代工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前进,以便具有更多的优势。
而这,似乎正让市场对三星的信心有所动摇。
苹果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IT公司,不仅对供应链的把控,已经得心应手,即使三星再强大也无力避免。
而被掣肘的三星电子除了因订单引起的纠纷,眼下更是祸不单行,因为最近苹果又对三星发动了新一轮法律攻势,它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theU.S.InternationalTradeCommission)禁止进口三星最新款智能手机——也就是近来热卖的GalaxySIII。
此诉讼中,苹果指控三星的Android手机抄袭iPhone和iPad。
苹果与三星在美国的官司,不仅备受关注,也挑动了所有与三星手机合作客户的神经。
三星失意路在何方?
深度阅读来源:中国经营网2015-07-03
三星的手机虽然技术好、配置高,但却没有自己独特的标签;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发现现在大家买苹果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当三星和苹果定位是一样的时候,人们反而更倾向于购买苹果手机;还有,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小米联手美的集团、魅族牵手阿里巴巴等等,都对三星造成了现实的冲击。
这两年中国手机市场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从原本的苹果、三星“两极”争霸的局面,变成了现在苹果依旧一路领先、国产手机迅速崛起、其他国外手机品牌走向下滑甚至消亡的局面,三星算是被冲击比较大的一个品牌。
1. 哪些原因造成了目前三星市场份额急剧缩水的状况?
李光斗:这两年中国手机市场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从原本的苹果、三星“两极”争霸的局面,变成了现在苹果依旧一路领先、国产手机迅速崛起、其他国外手机品牌走向下滑甚至消亡的局面,三星算是被冲击比较大的一个品牌。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星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减弱。
三星走的是时尚路线,但是现在的手机普遍追求“颜值高”,三星反而走在了后面;而且现在人们更加追求个性化、定制化,配置作为主要卖点已经难有吸引力,而三星的手机虽然技术好、配置高,但却没有自己独特的标签;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发现现在大家买苹果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当三星和苹果定位是一样的时候,人们反而更倾向于购买苹果手机;还有,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小米联手美的集团、魅族牵手阿里巴巴等等,都对三星造成了现实的冲击。
2.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优势是否有所下滑?
李光斗:以前我们一说到手机品牌,首先想到的就是苹果、三星、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品牌,但是现在随着手机制造的门槛已经很低了,一下子冒出了很多新的好品牌,国产手机品牌借势整体突围,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大有超越老牌手机厂商之势;一些明星跨界做手机,也带走了一部分的消费者,明星效应加粉丝经济,使得手机的神秘感消失。
这些现状也对三星的品牌优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再者,随着80后、90后,乃至00后成为手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品牌观念发生了改变,三星通过大量营销打造品牌的做法,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对于年轻消费群体而言,三星的品牌出现了老化,虽然消费者都知道你的名字,但是很难为你的产品买单。
品牌核心竞争力减弱,加上国产品牌和苹果的两面夹击,让三星的中国之路遇到瓶颈。
3. 与小米等国内手机品牌“亲民”的形象相比,三星的品牌形象似乎还是“高高在上”的,请问三星的营销思路是不是落后了?像三星这样的品牌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怎么去做营销?
小米的成功告诉我们粉丝经济的重要性,这是全民参与的时代,一味的高高在上很难满足时下的消费者,“你若端着我就无感”是新一代年轻人的品牌观,三星如果还继续只走“高高在上”的路子,很难取悦年青一代的消费群体。
三星S6的曲面设计虽然够有新意,但是有时候剑走偏锋不应成为企业的主战略。
虽然三星在互联网营销方面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奥斯卡群星自拍合照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三星终究还是要全面提升自己的互联网思维,而不能把过多自己定位在传统智能手机厂商的角色。
而国产手机厂商前有小米、后有魅族,在网上玩的是风生水起,粉丝经济、参与感等新营销手法更是小米成功的利器。
而三星手机,在这些方面似乎没有多少亮点。
其实“互联网+”时代讲求的是互联互通,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互融合。
这个“+”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桥梁的作用,拉近企业也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三星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手法上十分成熟,有一整套的营销手段,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三星却没能做好相应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靠打广告、请明星代言就行的。
转变营销观念、发动粉丝的力量、和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合作建立生态圈等等,在这些方面上三星还需多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