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四单元《采山谣》|苏少版 (共77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0.10 MB
- 文档页数:77
第四单元采山谣第一课时课题教学内容1.唱:《树叶儿飘飘》2.动:歌表演打击乐伴奏教学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这首歌,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
3.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在活动中表现,在创造中发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抒情美好的声音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切分音、全音符以及长音等节奏的正确掌握。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沙球、树叶、电子琴、纱巾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发学生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个填字游戏吧,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一叶知秋秋色宜人秋高气爽)[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本节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师:你们知道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吗?(秋天)。
对,都是描写秋天的。
你是怎样感觉秋天的来临的?(学生观看秋天的景色)师:秋天到来时,它会告诉那些细心的小朋友:用你的眼睛,会看到(湛蓝的天空);用你的鼻子,会闻到(飘香的桂花和满园的果香);用你的耳朵,能听见(秋虫的鸣叫)。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律动:[过渡语]:你听,那随风飞舞的树叶在和我们说悄悄话呢?1.思考:小树叶它是怎样说话的呢?谁来学学?2.声响模仿:听听,小树叶是怎样对老师说的呢?(看课件树叶飘落的画面)学生模仿小树叶飘落的声音:沙沙沙沙03.思考并动一动:小树叶飘落的时候它是什么样子的?大风中的小树叶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小风中的树叶呢?4.律动:随着音乐来表现风中的小树叶。
(动画:飘落的小树叶)画外音乐:秋天来临了,小树叶变黄了,起风了小树叶开始飘落了,风大了,小树叶在空中随风飘舞,风小了,小树叶随风飘落到地面。
(背景音乐:《树叶儿飘飘》)[设计意图:运用模仿树叶说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童趣,在律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树叶的可爱,从心灵上走入秋天,走进歌曲。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十课《采贝歌》。
本课主要学习歌曲《采贝歌》,理解歌曲的意境,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教材涉及的章节为第二章第三节“大海的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采贝歌》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使学生了解海洋文化,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采贝歌》的演唱,音乐知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课件、黑板、音乐教具(如沙锤、铃铛等)。
学具: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大海的印象,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歌曲《采贝歌》,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境,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和旋律。
3. 实践环节:分组练习,每组挑选一名领唱,其他成员配合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采贝歌》2. 歌词:按照歌曲段落,书写歌词。
3. 旋律:用简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4. 音乐知识:简要介绍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将《采贝歌》演唱给家长听,并让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无标准答案,以学生演唱表现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海洋的歌曲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进一步了解海洋文化。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剧表演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深度。
4.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性和评价方式。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于《采贝歌》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和音乐知识的理解。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十课《采贝歌》。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采贝歌》,解歌曲节奏、旋律、歌词;引导学生感受大海宽广与神秘,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采贝歌》节奏、旋律、歌词。
2. 培养学生对大海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索欲望。
3. 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歌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海边采贝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 歌曲学习:播放歌曲《采贝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分句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节奏、旋律和歌词;带领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大海边,感受大海宽广与神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
六、板书设计1. 《第十课采贝歌》2. 歌曲旋律:用五线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3. 歌词:将歌词分行展示,突出重点歌词。
4. 节奏变化:用符号表示歌曲中节奏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采贝歌》,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情境。
2. 答案:学生需将演唱过程录制下来,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大海歌曲、故事、图片等,下节课进行分享,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海热爱。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掌握《采贝歌》演唱技巧,感受到大海美丽与神奇,激发他们对音乐热爱和对大自然向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歌曲学习过程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二、情感体验引导和激发三、作业设计实施与反馈一、歌曲学习过程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1. 分句教唱:将歌曲分成若干句,逐一教唱,让学生充分感受每句节奏和旋律特点。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第十课《采贝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二章《大海的礼物》第三节《采贝歌》。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采贝歌》的歌词、旋律、节奏,以及了解采贝的相关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采贝歌》的歌词、旋律、节奏,并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 了解采贝的相关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控制。
2. 教学重点:熟练演唱歌曲《采贝歌》,了解采贝的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采贝壳模型。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采贝壳模型,引导学生谈论大海,激发他们对大海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播放《采贝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3)教师示范演唱,并指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4)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效果。
3.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出现的难点节奏,并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采贝歌》2. 内容:(1)歌词(2)旋律简谱(3)节奏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采贝歌》。
2. 答案:演唱过程中注意音准、节奏,表达出对大海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大海的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
(2)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深入了解大海的生态环境,为创作以大海为主题的歌词提供素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控制。
2.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出现的难点节奏,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