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
- 格式:ppt
- 大小:14.18 MB
- 文档页数:39
考点二十八物质结构与性质学问点讲解一、原子结构1. 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学问,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 K、 L、 M、 N、 O、 P、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其次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溢后再填充下一层。
理论探讨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 K L M N O ……能级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各能层电子数 2 8 18 32 50 ……(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依次是ns、np、nd、nf……(2)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3)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2. 构造原理依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几乎全部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即电子所排的能级依次: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电子填充的先后依次(构造原理)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ns (n-2)f (n-1)d np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目标与素养: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能级分布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微观探析)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熟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
(宏观辨识与模型认知)3.熟练掌握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微观探析与科学探究)一、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2.宇宙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宇宙⎩⎨⎧⎭⎬⎫氢H :约为宇宙原子总数的88.6%氦He :约为氢原子数的18二者合起来约占宇宙原子总数的99.7%以上 其他90多种天然元素的原子总数加起来不足1% 3.地球的组成元素地球上的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仅22种金属元素:绝大多数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2.能级(1)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能量的不同,将它们分成不同能级。
(2)能级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 、p 、d 、f ……组合在一起来表示,如n 能层的能级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n s 、n p 、n d 、n f 等。
(3)能层序数等于该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如第三能层有能级3s 、3p 、3d 。
(4)s 、p 、d 、f 能级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1、3、5、7的二倍。
3.能层、能级中所容纳的电子数 能层 (n )一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符号 K L M N OPQ……能级 1s 2s2p3s 3p 3d 4s 4p4d 4f 5s …… …… …… ……最多 电子 数2 2 6 26 1026 10142 ……...... ...... (2)81832………… ……2n 2(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几个能层和能级?[答案]3,4。
(2)能级n s能量一定大于(n-1)d的能量吗?[答案]不一定。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1.构造原理(1)含义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在能级上的排列顺序是:电子先排在能量较低的能级上,然后依次排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
(2)构造原理示意图微点拨:①不同能层同能级符号的能量,能层越高,能量越高。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课程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高低顺序,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
认识基态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2.知道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激发与跃迁。
3.能说明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与宏观物体运动特点的差异,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
微点注解——名师引领·新知学习1920年,丹麦科学家玻尔在氢原子模型基础上,提出构造原理,开启了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周期律的篇章。
1925年以后,玻尔的“壳层”落实为“能层”与“能级”,厘清了核外电子的可能状态,复杂的原子光谱得以诠释。
1936年,德国科学家马德隆发表了以原子光谱事实为依据的完整的构造原理。
一.能层与能级1.能层(1)含义:根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将核外电子分为不同的能层(电子层)。
(2)序号及符号能层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分别用K、L、M、N、O、P、Q……表示,其中每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个。
(3)能量关系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K)<E(L)<E(M)<E(N)<E(O)<E(P)<E(Q)。
2.能级(1)含义:根据多电子原子的同一能层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能级。
(2)表示方法:分别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等表示,如n能层的能级按能量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n s、n p、n d、n f等。
3.能层、能级与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能层(n) 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 ……能级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最多电子数2 8 18 32 ………………2n2由上表可知:(1)能层序数等于该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如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说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 ↑↓ ↓ ↓ ↑ ↑ ↑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