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教材《桥的形状和结构》名师推荐1
- 格式:ppt
- 大小:15.08 MB
- 文档页数:38
1、《桥的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桥的形状和结构》是小学科学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7课。
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活动:1.观察比较各式各样的拱桥。
2.了解大跨度的钢索桥。
3.“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
我在教学中,将前两个活动作为重点来研究。
桥的形状结构明显外露,容易观察研究。
桥的形状结构变化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它的形状结构是和功能相适应的。
本课的活动设计意在带领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桥梁结构,加深和拓宽前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为下一课用纸造桥培养兴趣和开阔视野。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粗线、木板、绳子。
教师自己准备:桥梁模型、竹条、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几分钟播放各种桥梁图片一、导入新课1、谈话看着这些图片中的桥梁,他们又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桥梁的作用、材料、形状、结构等)2、示题:桥的形状和结构二、研究拱桥1、请同学来给我们造一座拱桥。
2、学生上台塔桥,教师从旁协助。
老师已经在两边筑好了结实的桥墩(课件示意)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个拱桥是怎样建造的。
(两边向中间建造)3、简单了解造桥工人搭建拱桥的方法(课件示图),体验科技的进步。
4、我们来检验一下这座桥的质量,请同学上来走一走,说说感受(感受拱桥的承重能力)。
5、(课件示图:公园中的石拱桥),它们建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拱桥来连接公路吗?有办法解决吗?(在拱上铺路面)6、你见过其他的拱桥吗?我们来观赏一组照片。
观赏一组拱桥,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都是拱桥,路面分别在上、在中间、在下面)(可以适当的从桥墩的大小、桥面与水面的距离、周围的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桥梁建设与周围的环境、人们的需求、建设资金等因素有关。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7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1)一. 教材分析《2.7 桥的形状和结构》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了解桥的设计原理和承重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种桥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桥梁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桥的形状和结构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桥的设计原理和承重能力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的特点,知道桥的设计原理和承重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的特点,知道桥的设计原理和承重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桥的设计原理和承重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了解桥的特点。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和测试桥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桥的形状和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的形状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不同桥梁的特点,了解桥的设计原理和承重能力。
3.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和测试桥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