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的水溶性色素
- 格式:ppt
- 大小:690.00 KB
- 文档页数:16
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针对绿脓杆菌的感染,准确的分型鉴定结果对于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关于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的详细报告。
血清学分型是通过检测绿脓杆菌外膜蛋白O抗原(O抗原)和鞭毛蛋白H抗原(H抗原)来进行的。
根据O抗原的差异,绿脓杆菌可被分为多个血清型,常见的有O1、O2、O3等。
而根据H抗原的差异,绿脓杆菌又可被分为多个血清亚型,如H1、H2、H3等。
根据我们的鉴定结果,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的绿脓杆菌O抗原为O1,H抗原为H2。
据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该患者感染的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为O1:H2型。
绿脓杆菌的不同血清学分型可能与其致病性、耐药性和流行病学特征有关。
因此,对于临床治疗和预防的选择,了解绿脓杆菌的血清学分型非常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绿脓杆菌O1型是最常见的致病型。
它通常与多种感染相关,包括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和伤口感染等。
而H2型则表明绿脓杆菌具有特定的鞭毛蛋白,这可能与其移动性、侵袭性和致病性有关。
根据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的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该菌株的致病特征,并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O1型的感染,通常可以选择青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而对于H2型感染,可以考虑使用针对该鞭毛蛋白的特异性抗生素。
绿脓杆菌的血清学分型还对疫苗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研发针对不同血清学分型的疫苗,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不同类型的绿脓杆菌感染。
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对于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绿脓杆菌的血清学分型,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指导疫苗研发,并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绿脓杆菌感染的传播。
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来说,对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的深入研究和了解将有助于提高对该病原菌的认识和防控水平。
绿脓杆菌检验方法pseudomonas aeruginosa 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甚广,空气、水、土壤中均有存在。
1 方法提要根据本菌生物学特征: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菌素。
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条件下生长等,可与类似菌相区别。
2 培养基和试剂2.1 1.05284.0500(绿脓)培养基制法:取44.5g 于1 L水中,加温使溶解,调pH为7.2,煮沸过滤后补足液量,溶解混匀,,121℃15min灭菌后备用。
平板制法:将灭菌后培养基倾注5CM平板约3CM厚,冷却凝固后贮藏于冰箱(4℃)3仪器3.1 培养箱:37℃、42℃。
3.2 锥形烧瓶。
3.3 过滤装置。
3.4 灭菌平皿。
3.5 灭菌刻度吸管。
3.6 显微镜。
3.7 载玻片。
3.8 接种针、接种环。
3.9 电炉。
3.10 高压消毒锅。
4 操作步骤4.1 菌落的培养:取250ml样品经0.22μ无菌过滤后,将过滤后的滤膜用无菌镊子轻轻取下贴于制备好的平板上,并将气泡赶走,置37℃培养48h。
如有绿脓杆菌生长,则有呈黄绿色或蓝绿色菌落出现。
4.2 分离并提纯培养:挑取典型菌落,划线接种在普通细菌琼脂平板上,置37℃培养24h。
4.3 染色镜检:挑取单一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者应进行氧化酶试验。
4.4 氧化酶试验:取一张氧化酶试纸放在灭菌平皿内,用无菌玻璃棒挑取绿脓杆菌菌落涂在滤纸片上,在15~30s之内,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时,为氧化酶试验阳性,若培养物不变色,氧化酶试验阴性。
4.5 绿脓荧光试验:取4W/366nmUV灯观察菌落,可以看到产生荧光。
4.6 42℃生长试验:挑取纯培养物,接种在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上,放在41~42℃培养箱中,培养24~48h,绿脓杆菌能生长,为阳性,而近似的荧光假单胞菌则不能生长。
5 检验结果报告1)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氧化酶阳性,应报告检出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检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20-06-12T16:07:53.667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作者:母永贵[导读] 绿脓杆菌又被称为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形状呈长方形,喜好氧气,只进行单向的运动。
绿脓杆菌又被称为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形状呈长方形,喜好氧气,只进行单向的运动。
绿脓杆菌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细菌,对植物也具有机会性感染,因为被感染后渗出液呈绿色,因此而命名。
绿脓杆菌在大自然中广泛分布,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正常人的肠道、皮肤以及呼吸道中也存在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分解蛋白质的能力较强且能产生多种与毒力有关的物质,例如:胰肽酶、外毒素a、胶原酶等等。
人体的任何部位及组织都可能发生绿脓杆菌感染。
常见感染部位有呼吸道、角膜、尿道。
绿脓杆菌会使人体免疫受损,虽然并不常见,但绿脓杆菌可能会造成肺炎,若隐形眼镜清洁不当也有机会引起眼角膜绿脓杆菌感染。
那么这种细菌该如何检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绿脓杆菌的检测以及注意事项。
一、绿脓杆菌检测方法由于绿脓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它的实验特征为产生绿色色素和氧化酶,因此利用这一特征可以采取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
然后进行生化实验和菌体检验,检测的主要设备和材料为显微镜及恒温培养箱,选择的培养基和试剂为NAC琼脂平皿、NAC液体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尿素培养基、营养明胶、氧化酶试剂等。
检测程序如下:首先制作培养液,将样液放入培养基中,室温控制在37℃静置24小时。
将已经接种的NAC液体培养基放置在恒温37摄氏度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然后观察其生长情况。
将并未产生绿色色素的样本转种于NAC琼脂平皿?,同样在37度恒温的环境下培养24小时。
绿脓杆菌在NAC液体培养基中会呈现出均匀浑浊状态,并带有菌膜,大部分菌株能够在培养液上半部分形成绿色色素,在NAC琼脂平皿上会形成边缘不齐且扁平的锯齿状菌落,菌落的直径为2~3毫米。
绿脓杆菌绿脓杆菌(p.aeruginosa)一种致病力较低但抗药性强的杆菌。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伤口感染较常见的一种细菌。
能引起化脓性病变。
脓汁呈绿色,故名绿脓杆菌(p.aeruginosa)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
大小为1.5~3.0×0.5~0.8um,g-杆菌。
菌体一端一般有一根鞭毛,运动活泼。
无芽胞,米液型菌株有多糖荚膜或糖萼,具有抗吞噬作用。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专性需氧。
菌落形态不一,多数直径2~3mm,边缘不剂齐,扁平湿润。
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透明溶血环。
液体培养呈混浊生长,并有菌膜形成。
绿脓杆菌能产生两种水溶性色素:一种是绿脓素,为蓝绿色的吩嗪类分合物,无荧光性,具有抗菌作用。
另一种为荧光素,呈绿色。
绿脓素只有绿脓杆菌产生,故有诊断意义。
但广泛使用有效抗生素后筛选出的变异株常丧失其合成能力。
分解蛋白质能力甚强,而发酵糖类能力较低,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甘露醇、乳糖及蔗糖,能液化明胶。
分解尿素,不形成吲哚,氧化酶试验阳性,可利用枸椽酸盐。
绿脓杆菌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
o抗原含有内毒素和原内毒素蛋白质两种成份。
原内毒素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低毒性,免疫原性强的保护性抗原,不仅存在于不同血清型绿脓杆菌中,而且广泛存在于假单胞菌属的其他细菌以及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g-细菌中,是一种良好的交叉保护抗原。
绿脓杆菌能产生多种与毒力有关的物质,如内毒素、外毒素a、弹性蛋白酶、胶原酶、胰肽酶等,其中以外毒素a最为重要。
绿脓杆菌外毒素a为一种热不稳定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66,000,经甲醛或戊二醛处理可脱毒为类毒素,并被特异性抗毒素中和。
毒性强,注入动物后,主要靶器官肝脏可出现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坏死;其他脏器病变有肺出血和肾脏坏死。
外毒素a机理与白喉毒素有些类似,即最终使核糖体上延长因子2(ef~2)失活,抑制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但具体过程不同。
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指绿脓杆菌,该菌对人有致病力,可使伤处化脓,引起败血症等。
检测方法是《化妆品卫生规范》下面是详细的检测方法:1.增菌培养:取1:10样品稀释液10mL加到90mL SCDLP液体培养基中,置37℃培养18h~24h。
如有绿脓杆菌生长,培养液表面多有一层薄菌膜,培养液常呈黄绿色或蓝绿色。
2. 分离培养:从培养液的薄膜处挑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上,置37℃培养18h~24h。
凡绿脓杆菌在此培养基上,其菌落扁平无定型,向周边扩散或略有蔓延,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常扩散有水溶性色素,此培养基选择性强,大肠艾希氏菌不能生长,革兰氏阳性菌生长较差。
在缺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培养基时也可用乙酰胺培养基进行分离,将菌液划线接种于平板上,放37℃培养24h,绿脓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扁平,边缘不整,菌落周围培养基略带粉红色,其它菌不生长。
3. 染色镜检:挑取可疑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者应进行氧化酶试验。
4. 氧化酶试验:取一小块洁净的白色滤纸片放在灭菌平皿内,用无菌玻璃棒挑取绿脓杆菌可疑菌落涂在滤纸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一滴新配制的1%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15s~30s之内,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时,为氧化酶试验阳性;若培养物不变色,为氧化酶试验阴性。
5. 绿脓菌素试验:取可疑菌落2~3个,分别接种在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上,置37℃培养24h,加入氯仿3mL~5mL,充分振荡使培养物中的绿脓菌素溶解于氯仿液内,待氯仿提取液呈蓝色时,用吸管将氯仿移到另一试管中并加入1mol/L 的盐酸1mL左右,振荡后,静置片刻。
如上层盐酸液内出现粉红色到紫红色时为阳性,表示被检物中有绿脓菌素存在。
6.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挑取可疑的绿脓杆菌纯培养物,接种在硝酸盐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37℃培养24h,观察结果。
凡在硝酸盐蛋白胨水培养基内的小倒管中有气体者,即为阳性,表明该菌能还原硝酸盐,并将亚硝酸盐分解产生氮气。
绿脓杆菌检测方法一、基本原理绿脓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产生绿色色素和氧化酶等生化实验特征,因此,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菌体检验和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二、主要设备和材料包温培养箱、显微镜三、培养基和试剂NAC液体培养基、NAC琼脂平血、普通营养琼脂平血、糖发酵培养基、尿素培养基、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硝酸盐培养基、营养明胶、氧化酶试剂。
四、检测程序NAC液体培养基37C24h有绿色色素和菌膜室温放置至72h有绿色色素和菌膜产生无绿色色素、有菌膜氧化酶试验革兰氏染色镜检报告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半固体动力试验氧化酶试验42C 生长试验五、操作步骤1.采样采取回盲部内容物、粪便或病灶组织、分泌物。
2.分离培养将已接种的NAC液体培养基置37C包温培养箱中培养24h 后观察生长情况,对未产生绿色色素者转种丁NAC琼脂平也,37C包温培养24h。
3.鉴定3.1生长特性及菌落特征绿浓杆菌在NAC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浑浊生长、有菌膜、大部分菌株可在培养液上半部形成绿色色素;在NAC琼脂平也上形成扁平,边缘不齐呈锯齿状,23mm的菌落,大部分菌落可产生绿色色素而致使培养基呈绿色,部分菌株需延长培养时间方可产生色素。
3.2菌体特征革兰阴性杆菌,菌体长短不一。
3.3氧化酶试验阳性被检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及产生绿色色素,可报告检出绿脓杆菌。
3.4生化试验对不产生绿色色素的菌应做如下鉴定,见表1。
表1绿脓杆菌的主要生化特性葡萄糖木糖乳糖蔗糖枸椽酸盐尿素明胶液化靛基质硫化氢硝酸盐还原产气+一+/一+一一+:阳性;一:阴性;+/-:多数菌株阳性3.5半固体动力试验阳性3.642C生长试验阳性4.结果报告凡符合上述各项检测结果者做出阳性报告,不符合者做出阴性报告。
绿脓杆菌形态特征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阴性的杆状细菌,以下是其主要的形态特征:
1. 形态:绿脓杆菌是直杆状细菌,长度约为1.0-3.0微米,直径约为0.5微米。
2. 群体:绿脓杆菌通常以单株或成对出现,也可以以簇或链状形式出现。
3. 颜色:绿脓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时,可能呈现绿色、蓝绿色或青绿色的色素。
这是由于其产生的非水溶性蓝绿色花青素(pyocyanin)导致的。
4. 运动性:绿脓杆菌具有单极或双极鞭毛(鞭毛数目可以有多个),使其具有活动性。
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单极或双极鞭毛运动。
5. 质地:绿脓杆菌的菌体质地较软,不易形成浑浊的沉淀。
需要注意的是,绿脓杆菌的形态特征可能受到生长条件、培养基成分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其形态特征可能会有所变化。
为了准确鉴定绿脓杆菌,通常需要结合其他的生理学和生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习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习题集绪论部分一、名词解释②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病害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③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仁及核膜,细胞器不很完善的微生物二、填空题1.按照结构、化学组成不同将微生物分成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三型。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射菌和细菌;病毒属于非细胞性微生物。
2.发明显微镜的人是列文虎克。
3.微生物学的创始人是巴斯德和科赫。
三、选择题A型题E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A.支原体B.放线菌C.衣原体D.细菌E.以上都不是B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不同主要是A.单细胞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C.在人工培养基能上生长D.有细胞壁E.对抗生素敏感B型题A.Louis PasteurB.Joseph ListerC.Robert KochD.FlemingE.Edward jennerD1.青霉素的发现者C2.证明微生物是传染病致病因子的是C3.首个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科学家是A4.发明巴氏消毒法的是X型题1.下列微生物特征中正确的是ABCDA.个体微小B.种类繁多C.分布广泛D.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到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除细菌外还包括有ABCDEA.放线菌B.支原体C.衣原体D.立克次体E.螺旋体第一篇细菌总论第一章细菌的形态及结构一、名词解释芽胞:是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浆及核质集中并逐渐脱水浓缩,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的圆形和椭圆形的小体;菌毛: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菌体上生长有一种比鞭毛数目多、较直、较短的毛发状细丝;性菌毛:仅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比普通菌毛略微稍粗,一个菌体只有1~4根,通常由质粒编码。
带有性菌毛的细菌具有致育能力,称为F+菌或者雄性菌;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进行自我复制,为环状闭合的双股DNA分子;L-型菌:能有效生长及增值,没有细胞壁的细菌异染颗粒:指白喉杆菌菌体的染色性不均匀而出现的染色较深的颗粒二、填空1.根据细菌的基本形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化妆品铜绿假单胞菌检验与鉴定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依照GB/T 7918.4—87标准对化妆品进行绿脓杆菌的检验,近期从不同类别的化妆品中检出四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多株恶臭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
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检验与鉴定过程中应用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和乙酰胺作为选择性分离培养基,采用微量管手工鉴定与API 20NE、VITEK生化鉴定仪器鉴定进行比较,对不同鉴定方法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鉴定分析Discussion of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aeudomonasaeruginosa in ComesticsAbstact According to Standards GB/T7918.4-87, we recently detected 4 Pa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several Pseudomonas putida in varied comestics. This article analysed the adoption of Cetrimide Agar and Acetamide Agar, comparing Synchron artificial identification and API 20NE as well as VITEK.Key words Paeudomonas aeruginosa Identification Analyisis1材料、仪器与方法1.1 材料、仪器样品来源:汕头口岸进出境的化妆品。
主要试剂:SCDLP液体培养基、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乙酰胺等培养基,革兰氏染液等购自北京陆桥公司、绿脓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购自广东环凯公司;氧化酶试剂、API 20NE 测试条、VITEK GN/GNI测试卡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仪器:VITEK-32型、VITEK2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
绿脓杆菌病(Pseudemonasaeruginosadisease)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一、病原学绿脓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一种能运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为1.5~3.0μm×0.5~0.8μm,单在、成双,有时呈短链。
本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的菌落为圆形,中等大小,隆起,湿润粘稠,多数边缘整齐(用低倍镜观察边缘薄而不齐,似葵花瓣状),淡绿色,菌落周围的培养基为蓝绿色,有芳香气味;在普通肉汤中培养24h呈均匀浑浊,继续培养至72h可产生菌膜,培养液呈蓝绿色,并且呈粘糊状,用白金铒蘸取少许能拉成丝状;蓝绿色的绿脓菌素可溶于水。
本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灰绿色;在三糖铁培养基上不产生硫化氢,菌落呈灰色,斜面部位呈粉红色,底部不变黄。
本菌发酵部分糖不产气,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阳性,需氧。
二、流行病学绿脓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土壤、水、肠内容物、动物体表等处都有本菌存在。
鸡、火鸡是最常见禽类宿主。
浸蛋溶液中可能也会污染此菌。
腐败鸡蛋在孵化器内破裂,可能是雏鸡爆发绿脓杆菌感染的一个来源。
近年来我国发现的雏鸡绿脓杆菌病,主要由于注射马立克氏疫苗而感染绿脓杆菌所致。
当气温较高,或再经长途运输,会降低雏鸡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出雏季节多发。
雏鸡对绿脓杆菌的易感性最高,随着日龄的增加,易感性越来越低。
三、临床症状雏鸡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体温升高(42℃以上),腹部膨胀,两翅下垂,羽毛逆立,排黄白色或白色水样粪便。
有的病例几乎看不到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达70%~90%。
有的病例出现眼球炎,表现为上下眼睑肿胀,一侧或双侧眼睁不开,角膜白色浑浊,膨隆,眼中常带有微绿色的脓性分泌物。
时间长者,眼球下陷后失明,影响采食,最后衰竭而死亡。
也有的雏鸡表现神经症状,奔跑、动作不协调,站立不稳,头颈后仰,最后倒地而死。
若孵化器被绿脓杆菌污染,在孵化过程中会出现爆破蛋,同时出现孵化率降低,死胚增多。
化妆品中绿脓杆菌的检测1.检测绿脓杆菌的意义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属假单胞菌属。
它在自然界分布甚广,空气、水、土壤中均有存在,在潮湿处可长期生存,对外环境的抵抗力比其他细菌强,抗干燥的能力也强。
含水分较多的原料、化妆品易受其污染,绿脓杆菌对人类有致病力,常引起人体的眼、皮肤等处感染,特别是烧伤、烫伤及外伤患者感染上绿脓杆菌常使病情恶化,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眼睛受伤感染后可使角膜溃疡并穿孑L,严重可致失明。
目前,该菌已是防止医院感染和药品、化妆品及水等必须严加控制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规定:在化妆品中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因此,在化妆品中检测绿脓杆菌具有重要意义。
2.绿脓杆菌的生化特性绿脓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鞭毛,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为需氧及兼性厌氧类细菌。
绿脓杆菌能代谢产生一种绿色的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变成绿色,受它而引起的化脓感染,脓液就常带绿色,因此而定名为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可分解葡萄糖;对明胶具有液化、溶解作用;能还原硝酸,盐成为亚硝酸盐,并将亚硝酸盐分解产生氢气;绿脓杆菌具有氧化酶(靛基氧化酶)能将试剂(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甲基对苯二胺)氧化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还可在42℃的温度下生长繁殖。
绿脓杆菌的这些生化特性常用来作为分离和鉴别它的方法。
3.检验操作及结果报告(1)检验操作步骤增菌培养:将试样液稀释无菌操作加入SCDLP液体培养基中,置37'E进行24h分离培养。
该类培养基选择性强,大肠杆菌不能生长,革兰氏阳性菌生长完全受到抑制。
观察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典型绿脓杆菌菌落特征是菌落扁平无定型,向周边扩散或略有蔓延,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常扩张有水溶性色素。
证实试验:①染色镜检:取上述可疑为绿脓杆菌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试验。
②氧化酶试验:挑取可疑菌落(同上)置于滤纸片上,滴加一滴新配制的5%二甲基对苯二胺试剂,15~30min内,出现红色至紫红色,为氧化酶试验呈阳性;若不变色,为氧化酶试验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