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诊疗学课件 针灸(第三讲)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8
中兽医针灸穴位马的针灸穴位一、头颈部穴位大风门(一个穴名,三个穴点。
其中,一个是主穴,两个是副穴)[位置]头顶部,门鬃下缘正中为主穴,由主穴向两侧斜下方各旁开3cm为两副穴。
三穴点成一正三角形[主治]破伤风、脑黄、心热风邪(脑炎、脑膜炎、脑水肿、脑积水等)通天[位置]额部正中,两眼窝(眶上窝)正中连线的中点,一穴[主治]脑黄、脑颡(额窦蓄脓)龙会[位置]两外眼角连线的中点处,一穴[主治]心热风邪、颈部风湿通堂[位置]两内眼角连线的中点处,一穴[主治]同龙会穴外唇阴(唇外)[位置]上唇外面,两鼻孔下缘连线正中点,一穴[主治]上唇肿胀、消化不良等鼻前(降温)[位置]上唇外面,两鼻孔下缘连线上,鼻内翼旁开1cm处,左右侧各一穴[主治]发热、感冒、中暑抽筋[巧治穴位][位置]两鼻孔内下缘连线中点稍上方,一穴[主治]肺把低头难(颈部风湿)分水[位置]上唇外面,旋毛正中,一穴[主治]冷痛(肠痉挛)、中暑、歪嘴风(面神经麻痹)耳尖[位置]耳背侧,耳大静脉的内、中、外支汇合处,左右耳各一穴[主治]冷痛、感冒、中暑睛俞[位置]上眼睑正中,额骨眶上突下缘,左右眼各一穴[主治]肝经风热、肝热传眼、睛生云翳、月盲、夜盲睛明[位置]下眼睑泪骨(眼箱骨)上缘,两眼角连线的内、中1/3交界处,左右眼各一穴肝经风热、肝热传眼、睛生云翳、月盲、夜盲[主治] 大眼角内,瞬膜基部内侧方的凹陷中,左右眼各一穴大眼角[位置](内眼角)) 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爆发火眼([主治] 骨眼[巧治穴位]外缘,左右眼各一穴闪骨) 内眼角瞬膜[位置]( [骨眼症主治]开天[巧治穴位])(][位置眼球上,角膜背侧缘,黑白睛角膜和巩膜交界处,左右眼各一穴浑睛虫病]主治[三江[位置]内眼角下方3cm处的血管(眼角静脉)上,左右侧各一穴[主治]冷痛、肚胀、月盲、肝热传眼大脉[位置]内眼角下方4.5cm处的血管(眼角静脉)上,左右侧各一穴[主治]冷痛、肚胀、月盲、肝热传眼太阳[位置]外眼角后上方约3cm处的血管(面横静脉上),左右侧各一穴[主治]肝热传眼、中暑、脑黄眼脉[位置]在太阳穴后上方4.5cm(太阳穴后1.5cm)处的血管上[主治]同太阳穴。
绪论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第三篇中药及方剂第四篇针灸第五篇病证防治绪论 1 中兽医学的概念2 中兽医学的学习意义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4 中兽医学的教学方法和要求1 中兽医学的概念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治手段的传统兽医学(P1)。
2 中兽医学的学习意义2.1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2.2 中西兽医结合需要2.3 指导个人保健2.1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A 治疗学上适应现代医疗观B 治疗的疾病谱广泛,方法独特,效果明显C 中西医药结合,优势互补,创新潜力无穷2.2 中西兽医结合需要大家畜(牛、马)疾病中药防治中小家畜(猪,羊)疾病中药防治家禽(鸡,鸭,鹅)疾病中药防治宠物(狗,猫)疾病针灸、中药防治做个合格的兽医,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中西兽医结合(于船)2.3 指导个人保健SARS-中医药介入*显著改善患者发热、胸闷、咳嗽、汗出、乏力等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改善时间早*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较低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3.1 整体观念3.2 辨证施治3.1 整体观念3.1.1 家畜本身的整体性3.1.2 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家畜本身的整体性脏- 腑- 官窍- 形体- 系统心-小肠- 舌 - 脉 - 心系统肺-大肠- 鼻 - 皮 - 肺系统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现代化畜牧业四大技术支柱主要是优良的品种、完善的动物营养、兽医防疫体系及家畜适宜的生活生产环境。
其中前三项经过多年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卓著,惟独环境因素存在着难以避免的气候变化、畜牧场规划设计以及环境管理等人为的缺陷,以致优良畜禽品种的生产性能不能充分发挥;营养完善的全价饲料因环境的变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兽医防疫体系中,环境管理问题已成为各种疫病发生发展的诱因、穷于应对,难以控制。
因此,良好的环境是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2 辨证论治3.2.1 病、症、证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