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各章节思考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15
一、A型题(每题1分,共计60分)1、中兽医学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是指〔4 〕①整体观念和阴阳学说②整体观念和五行学说③阴阳五行学说④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⑤脏腑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2、可以用阴阳互根观点来解释的是〔4 〕①热者寒之②寒极生热③阴中求阳④阳损及阴⑤阴平阳秘3、一奶牛胃热重用生石膏后出现腹泻,当属〔4 〕①重阴必阳②阴胜那么寒③热极生寒④阳消阴长⑤阴阳离散4、属于阴阳偏胜的治疗原那么的是〔2 〕①阳中求阴②寒者热之③阴中求阳④阳病治阴⑤阴病治阳5、以下药物中,以药性划分属于阳的药物是〔5 〕①黄连②苦参③白头翁④大黄⑤山药6、五行的相生规律是〔 4 〕①木土水金火木②水火木金土水③金木水火土金④火土金水木火⑤土金木水火土7、五行之土不包括〔3 〕①五体之肉②五志之思③五化之收④五色之黄⑤五方之中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4 〕①酸先入肝②辛先入肺③咸先入肾④甘先入心〔脾〕⑤苦先入心9、不属生克规律的治法是〔 5 〕①佐金平木②培土生金③益火补土④滋水涵木⑤引火归元10、五行之中肺气缺乏,可见〔3 〕①水侮金②火侮金③木侮金④土侮金⑤金侮木11、用生克乘侮理论来说明,肾病影响及肺属于〔3 〕①相侮②相乘③子盗母气④母病及子⑤相克12、临床见肝气横犯脾胃,其传变关系是〔4 〕①母病及子②相侮③子盗母气④相乘⑤相生14、根据“虚者补其母〞的治法是〔 4 〕①疏肝键脾②泻南补北③平木佐金④健脾化痰⑤清肺泻火15、构成动物有机整体中心的是〔2 〕①脑②心③五脏④六腑⑤经络系统16、“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是指〔 1 〕①五脏②六腑③奇恒直腑④脏腑⑤经络17、肾之在液为〔3 〕①涎②汗③唾④泪⑤血18、具有“华盖〞之称的是指〔 3 〕①心②肝③肺④脾⑤肾19、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可产生的病理产物是〔 1 〕①痰饮②瘐血③结石④气滞⑤积食20、一奶牛发情紊乱,首先考虑以下功能异常的脏器是〔1 〕①肝、肾②肾、心③肝、脾④心、肺⑤肺、肾21、喜卧不喜站,应首先考虑〔1〕①脾不健运②心阳不振③肺气不宣④肝气不疏⑤肾不纳气22、肾阳的生理效应不包括〔 3 〕①化气②温煦③固摄④推动⑤兴奋23、不是三焦的主要生理的是〔5 〕①是卫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②是气化的场所③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④疏通水道,运行水液⑤能主持和调节全身之气机24、气的气化作用是指〔5 〕①气机的变化②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③谷料转化为精气④水液转化为津液⑤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25、脾气不能升清,称为〔 2 〕①气脱②气陷③气闭④气直溜⑤气缓26、“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依据是〔4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载气⑤津能化气27、贫血时,常在补血药物中配伍益气之品是因为〔 2 〕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能载气⑤血为气母28、剧烈腹泻时不可轻用〔2 〕①补气剂②发汗剂③养阴剂④生津药⑤补血药29、后肢的三条阳经的走向是〔 2 〕①从头走后肢②从后肢走头③从头走前肢④从前肢走头⑤从后肢走腹30、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3 〕①督脉②任脉③冲脉④带脉⑤血脉31、“一源而三歧〞的三条脉是〔1 〕①督、冲、任②任、冲、带③冲、督、带④任、督、带⑤阴跷、阳跷、冲32、易伤肺阴的邪是〔5 〕①火②唳气③风④暑⑤燥33、中寒是指〔2 〕①寒邪伤于肌表,郁阻卫阳②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③内生之寒④感受外寒⑤寒邪直中脾阳34、既能耗气伤津,又常挟湿邪侵犯机体的邪气是〔4 〕①火②燥③风④暑⑤寒35、“内伤七情〞,影响脏腑气机,以下描述不对的是〔1 〕①恐那么气乱〔下〕②悲那么气消③思那么气结④怒那么气上⑤喜那么气缓36、“百病多由〔4〕作祟〞。
7:[单选题]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参考答案:B1:[单选题]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参考答案:B2:[单选题]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参考答案:D3:[单选题]顺气安胎的药是()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参考答案:C4:[单选题]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参考答案:D5:[单选题]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参考答案:A17:[单选题]"君主之官”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A6:[单选题]泻肺火宜用()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参考答案:E7:[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参考答案:AD8:[多选题]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参考答案:ABC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参考答案:BE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参考答案:BC11:[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12:[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参考答案:ABCDE13:[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参考答案:CDE1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参考答案:CDE15:[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参考答案:ABC1:[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E2:[多选题]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参考答案:AB3:[单选题]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C4:[单选题]"伤于()者,下先受之”A:风B:寒C:暑D:湿E:燥参考答案:D10:[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治疗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参考答案:ABCDE11:[多选题]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中兽医学习题绪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中兽医学、辨证论治、整体观念;(2)简答题: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3)问答:举例说明中兽医学发展史中4个主要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代表性著作、人物和事件等。
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一章阴阳五行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生克制化;(2)解答题: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相互关系;(3)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脏腑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藏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焦;(2)简答题:脏腑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肢体器官的联系各有哪些?六腑及其主要功能各有哪些?(3)问答题:五脏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六腑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章气血津液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气、气机、血、津液;(2)简答题:气的生成和分类;气的功能;血的功能;津液的功能;气血津液的病理各有哪些?(3)问答题: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第四章经络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2)简答题: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和流注次序;(3)问答题:举例说明经络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病因病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病因、外感、疾病;正气;邪气;病机;六淫;疫疠;内伤;痰饮;瘀血;(2)简答题:六淫各自的特性及致病特征;病机包括哪几个方面; (3)问答题:内伤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正气和邪气各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各类病因?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第六章诊法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四诊;四诊合参;望诊;察口色;闻诊;切脉;脉象;(2)简答题:四诊的基本内容各包括哪些?察口色的方法及各种病色及其主证;切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六要脉及其主证;(3)问答题:举例说明四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第七章辨证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2)简答题:简述八纲辨证中八纲含义及其主证;中兽医学中常用的辨证方法及其意义;第八章防治法则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同治、异治、内治八法、三因制宜;(2)简答题:预防的原则包括哪些;治疗的原则包括哪些;内治八法的基本含义;(3)问答题:举例说明中兽医学防治法则在畜牧生产和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中兽医学试题一、填空(30分)1、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2、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3、相乘的实质是(相克太过),相侮的实质是(反克)。
4、血液正常运行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心搏动正常)(脉管完整)(血液性状正常)。
5、“汗为(心)之液”6、肺的肃降功能主要表现在(吸入清气)(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内入脏腑)(保持呼吸道的洁净,有排痰功能)。
7、脾统血的机理是(脾气固摄作用)。
8、阳黄多因(湿热)侵犯肝胆所致。
9、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降)为主。
10、宗气的生理功能有(贯心脉)(行呼吸)。
11、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13、一源三歧是指(督、任、冲脉)。
14、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中寒)(伤寒)。
1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有一定的季节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可单独存在,也可两个以上全犯机体)(侵入途径:口鼻、皮毛)。
16、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
17、白色主(虚)证;黄色主(湿)证;赤色主(热)证;青色主(寒、痛、风)证;黑色主(极)证。
18、内伤久病的虚证见于浮脉其机理是(虚阳浮越)。
19、促脉呈(数而不规则)间歇;结脉呈(缓而不规则)间歇;代脉呈(缓弱而有规则)间歇。
20、补阴阳以补(肾)脏腑为主。
21、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22、实热证出现“四大症状”是(阳明经证),治法是(清热生津),所选方剂是(白虎汤),方药组成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3、“是结不是结,(三江)(蹄头)穴(血)”。
24、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25、中医的八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26、中草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动物)(矿物)。
27、神曲消(谷)食,麦芽消(草)食,山渣消(肉)食。
1 什么是中兽医?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
2 中兽医学的特点?整体观念(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动物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辨证论治3 中兽医学有哪几个发展阶段?有何名著?1.汉代出现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2.唐代李石编著的《司牧安骥集》为我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一部中兽医学古籍,也是最早的一部兽医学教科书。
3.明代喻本元、喻本亨兄弟于1608年编著了《元亨疗马集》4 阴阳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
”1.阴阳的交感相错2.阴阳的对立制约3.阴阳的互根互用4.阴阳的消长平衡5.阴阳的相互转化5 五行的概念相互关系及顺序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A. 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1)五行相生生:资生、助长、促进。
木火土金水木五行中的相生关系称为母子关系(2)五行相克克:制约、抑制、克制。
木土水火金木(3)五行制化1.是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2.《类经图翼·运气上》:“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B. 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1)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是事物间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
木土水火金木(2)五行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木金火水土木(3)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犯母6 心与肾:体现在“水与火”及神明两个方面心肾相交:心阳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共同抑制心阳,以防心阳太过。
心火和肾水之间这种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也叫水火相济。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与程序一名词解释:1.理学诊断法即基本检查法,就是兽医人员用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对病畜进行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和嗅诊等。
2.捏粉状也称面团状,特征是稍柔软,手指按压如同压于生面团上,留有指痕,手指挪开后指痕缓慢平复,多无热无痛,见于体表的水肿(浮肿)。
3.坚实感特征是有坚实致密感,硬度如肝,是组织间细胞浸润或结缔组织增生的结果,见于炎性肿胀。
4.冲击式触诊冲击式触诊是用并拢的手指或拳头抵住被检部位,作连续数次短而急促的冲击,常用于确定腹腔是否积液,若有液体,强力冲击时,可引起震动发出拍水音。
5.问诊问诊就是以询问的方式,听取家畜所有者或饲养、管理人员关于病畜发病情况和经过的介绍。
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平时的饲养、管理及使役或利用情况等。
6.清音清音也叫满音,是叩诊音的一种,其振动持续时间较长、音响强、清脆。
如叩打正常家畜肺区中部所发出的声音,表明肺组织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二.填充题:1、临床基本检查法包括: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嗅诊。
2、触诊的症状学也叫触感,主要有:捏粉状;波动感;坚实感;硬固感;捻发样等。
3. 三种常见的基本叩诊音为:浊音;清音;鼓音。
4. 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饲养、管理及使役或利用情况。
5. 对就诊病畜一般应按:病畜登记;病史调查;现症检查以及病历书写等顺序进行检查。
6. 举出三种牛的常规保定法:牛鼻钳保定;六柱栏保定法;牛头角根保定。
三问答题:1.试述视诊的一般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答:观察病畜时,不要先急于接近它。
可先站在动物的左侧前方2-3米的位置,观看其全貌。
然后绕病畜一周,从前向后、边走边看,有顺序地观察全身各部,到病畜后方时,稍停一下,观察尾部、会阴部、臀部,同时对照两侧胸腹部及臀部的状态和对称性;由右侧走到前方。
最后牵遛动物,观察运步情况。
如发现病畜某一部分或系统有异常现象,再侧重详细检查。
视诊时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①刚到的病畜,让其休息后再检查。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2分)1.《司牧安骥集》的作者是___B___。
(A)张仲景(B)李石(C)喻氏兄弟(D)叶天士2.《元亨疗马集》的作者是____C__。
(A)张仲景(B)李时珍(C)喻氏兄弟(D)叶天士3.消耗营养物质发挥功能属于___A___。
(A)阴消阳长(B)阳消阴长(C)阴阳互根(D)阴阳转化4.病起之初为风寒证,后期出现热象属于___D___。
(A)阴阳对立(B)阳阴互根(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5.阴阳平衡失调则产生偏盛偏衰,其中阴盛生_A_____。
(A)内寒(B)内热(C)外寒(D)外热6.阴阳平衡失调则产生偏盛偏衰,其中阳虚生__D____。
(A)内寒(B)内热(C)外寒(D)外热7.动物雌雄交媾,精卵相融,新个体得以产生,属于___A___。
(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转化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属于___D___。
(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转化9.太极图主要用于说明___A___的相互关系。
(A)阴阳(B)五行(C)气血(D)脏腑10.下列疾病传变中属于子病犯母的是__B____。
脾病传肝(B)脾病传心(C)脾病传肺(D)脾病传肾11.属于相乘为病的是__B___。
(A)心病传脾(B)肝病传脾(C)肺病传脾(D)肾病传脾12.属于相侮为病的是__B___。
(A)心病传肝(B)脾病传肝(C)肺病传肝(D)肾病传肝13.五行中,木的特性是__B___。
(A)炎上(B)曲直(C)从革(D)润下14.五行中,火的特性是___A__。
(A)炎上(B)曲直(C)从革(D)润下15.五行中,土的特性是__D___。
(A)炎上(B)曲直(C)从革(D)稼穑16.五行中,金的特性是___C__。
(A)炎上(B)曲直(C)从革(D)润下17.五行中,水的特性是__C___。
(A)稼穑(B)曲直(C)润下(D)从革18.既为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的是__A___。
7:[ 单选题 ]A:精神兴奋 B:脉象无力 C:呼吸低微 D:耳鼻下列脏腑中 , 与肺相表里的是()发凉 E:午后潮热A:心 B:大肠 C:小肠 D:胆 E:胃参考答案: BC参考答案: B11: [ 多选题 ] 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1:[ 单选题 ]()下列气中 , 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A:心 B:肝 C:脾 D:肺 E:肾A:宗气 B:元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参考答案: DE参考答案: B12: [ 多选题 ] 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2:[ 单选题 ]A:黄连 B:黄柏 C:青皮 D:白头翁 E:黄芩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参考答案: ABCDE洪大的()13: [ 多选题 ] 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A:表热证 B:半表半里证 C:心火上炎 D:阳明A:大黄 B:芒硝 C:辛夷 D:白芷 E:苍耳子经证 E:肝火上炎参考答案: CDE参考答案: D14: [ 多选题 ] 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3:[ 单选题 ]A:玉堂 B:通关 C:开关 D:锁口 E:百会顺气安胎的药是()参考答案: CDEA:黄芩 B:艾叶 C:苏梗 D:青皮 E:寄生15: [ 多选题 ] 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参考答案: C A:归脾汤 B:四君子汤 C:参芩白术散 D:四逆4:[ 单选题 ]汤 E:四神丸肝病传脾 , 病理传变规律是()参考答案: ABC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土侮木 D:木乘土1:[ 单选题 ] 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E:表里同病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参考答案: D参考答案: E5:[ 单选题 ]2:[ 多选题 ] 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治病求本 D:扶正数,其证为()祛邪 E:望闻问切A:风热表证 B:风寒表证 C:太阳中风 D:阳明参考答案: AB经证 E:半表半里证3:[ 单选题 ] 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参考答案: A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7:[ 单选题 ] "君主之官”是()参考答案: CA:心 B:肝 C:脾 D:肺 E:肾4:[ 单选题 ] "伤于()者,下先受之”参考答案: A A:风 B:寒 C:暑 D:湿 E:燥6:[ 单选题 ] 泻肺火宜用()参考答案: D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黄芪 E:黄精10: [ 多选题 ] 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治疗参考答案: E A:柴胡 B:大黄 C:郁金 D:栀子 E:黄连7:[ 多选题 ] 气滞性胎动不安用()参考答案: ABCDEA:苏梗 B:黄芩 C:白术 D:砂仁 E:杜仲11: [ 多选题 ] 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兽医专业思考题(中级)一、专业课思考题1、为什么把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领域?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哲学思想运用天医学领域,促进并指导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些哲学思想已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气—元论(太极图式)和阴阳五行学说。
气—元论与现代的“世界是物质和运动的统一”的哲理本质上是一致的,强调的是唯物的世界观和世界的本原(源)统一性.。
2、中兽医中的藏象学说中的脾与西兽医中的脾脏有何区别?中国传统医学脏象学说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人畜的生命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不可忽视的一脏。
脏器脾系指现代解剖学认定的啤,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主要参与造血、过滤、储存血液及调节血量,两者概念不尽相同。
3、实证和虚证的病因、主证和治疗原则是什么?(一)虚证虚证的形成,或因体质虚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
4、中医中常见的五种正脉与反脉有哪些?二、TRIZ理论基础思考题1、简述TRIZ理论的定义、核心思想、主要内容和体系架构。
学习本门课程有哪些好处?2、资源有哪些类型?请为信息资源和能源资源举例。
3、每逢下大雪,机场需要用强力鼓风机来清除跑道上的积雪。
如果在积雪很厚的情况下,强力鼓风机往往也不能有效地清除积雪。
这里的技术矛盾是什么?4、请用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解释帆船运输系统。
三、学习体会要求参加本次知识更新培训的学员结合本专业内容,写一篇学习体会,具体要求如下:1、请培训学员结合本专业学习内容自拟学习体会题目。
2、学习体会题目要求为黑体、二号。
3、学习体会正文要求为宋体、小四。
4、学习体会字数要求为3000-5000字左右。
5、学习体会标准用纸为A4纸。
《中兽医学》习题绪论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首先提出“治未病”的以防为主的医疗思想,见于:()A .《伤寒杂病论》B .《内经》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2.设有专职兽医诊治“兽病”和“兽疡”是在:()A .宋代B .唐代C .西周D .秦汉之际3.我国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的书籍名为:()A .《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厩苑律》D .《新修本草》4.《元亨疗马集》兽医教科书是:()A .《元亨疗马集》B .《新修本草》C .《司牧安骥集》D .《肘后备急方》5.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是:()A .《肘后备急方》B .《齐民要术》C .《痊骥通玄论》D .《元亨疗马集》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中兽医的基本理论导源于《》一书。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该书收载药物种。
3.我国在代由朝廷颁布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
4.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是和。
5.奠定中医和中兽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主要见于编著的《》一书。
6.我国最早的官办兽医教育的开端是在。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什么是症、证、病?三者之间关系如何?2.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为什么说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2.怎样理解辨证论治?第 1 章阴阳五行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A .绝对的B .有条件的C .单方面的D .量变的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A .阴阳对立B .阴阳依存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3.心病传变到肺属于五行的:()A .相乘关系B .母病及子关系C .子病及母关系D .相侮关系4.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水为火之所不胜B .金为土之子C .木为水之子D .土为水之所胜5.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A .抑木扶土B .培土制水C .滋水涵木D .佐金平木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五行相生关系又叫____关系。
第一章药理学基础1.何谓疾病?其含义有哪些?答: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引起生命活动障碍,导致畜禽经济价值降低。
2.各种外因的致病特点有哪些?答:分为生物性病因、化学性病因、物理性病因、机械性病因、营养性病因五类(1)生物性病因: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致病特点是:A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B具有比较严格的传染途径、侵入门户和作用部位——选择作用;C是否发病取决于病因和机体抵抗力强弱;D具有传染性;(2)化学性病因及其致病特点化学性病因包括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类、农药、化学毒剂、毒草等。
致病特点有:A有短暂的潜伏期;B对机体的毒害作用有一定的选择作用;C是否发病取决于病因性质、剂量、结构、作用部位和机体状态;D能损伤机体,也能被机体中和、解毒和排出(3)机械性病因及其致病特点机械性病因包括一切外力因素引起的跌打损伤.致病特点有: A 对组织不具选择性;B 无潜伏期及前驱期或很短;C 只引起疾病,不参与疾病的发展;D 致病程度不受机体影响;E 转归方式常为病理状态。
(4)物理性病因及致病特点物理性病因包括高温、低温、电流和放射线等致病特点是: 需要达到一定强度或作用较长时间才能引起发病。
(5)营养性病因营养性病因主要是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供应不平衡,包括营养供给过剩和营养供给不足。
其致病特点是发病缓慢,最初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典型症状时已到中后期。
3.以感冒为例,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风寒外邪入侵健康动物,上呼吸道黏膜发抵抗力下降,上呼吸道黏膜发炎,炎性产物被吸收,体温升高→吞噬细胞机能增强,清除上呼吸道微生物,黏膜炎症减退,黏膜损伤修复,感冒消退,康复。
另一方面,上呼吸道黏膜发炎黏膜充血肿胀,分泌增多,感觉过敏,流鼻涕,喷鼻,咳嗽,清除上呼吸道微生物,黏膜炎症减退,黏膜损伤修复,感冒消退,康复。
相反,发炎后,黏膜炎症继续发展,机体抵抗性进一步降低,支气管炎,肺炎,最后恶化。
绪论1、何谓中兽医学?中兽医学即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精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和独特的诊疗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方药、针灸及病证防治技术。
2、为什么说中兽医学具有完整的学术体系?①中兽医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有基础学科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它有过渡学科包括针灸,中药方剂学,它有临床学科,包括内外科产科学②中兽医有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即汗、吐、下、温、和、情、补、消八法。
外治法即贴敷法、掺药法所以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3、试述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⑪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动物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动物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密不可分,功能上相互为用、相互协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②动物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相关性:机体与自然界对立统一,息息相关,机体不能脱离外环境,而外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到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
⑫辩证论治辨证就是利用四诊收集资料,分析判断,认识疾病证候。
论治则是根据辨的证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法、方、药。
临床上,辨证论治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具体应用形式。
①同病异治:同种疾病由于不同病因或在不同阶段,所辨的证不同,故治不同。
②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其发展过程中,所辨的证相同,故治相同。
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2.事物阴阳分属的依据是什么?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请举出理由阐述之。
物质与功能可否用阴阳概括说明之?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无形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强壮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属阳;凡是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有形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虚弱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属阴。
中兽医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俩种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
4、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滋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借以说明事物间有相互协调的一面。
5、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和制约关系,借以说明事物间相拮抗的一面。
6、藏象:“藏”,即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即形象或征象,指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7、六邪:是指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邪。
8、风邪:风是春季的主气,但一年四季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亦可见于其他季节。
9、寒邪:寒为冬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
寒邪有外寒和内寒之分。
10、正气:指动物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因素的抵抗力。
11、辨证论治:是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
12、正治:又称逆治,是逆着疾病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逆是指所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症象的性质相反。
13、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治疗通泄病证的方法。
14、炮制:根据中兽医药理论,依照辨证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包括对药材的一般修治整和对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15、饮片:经炮制后的药物成品。
16、归经:指中药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7、处方:根据用药法度,依据病情需要,将一味或多味药物组成一个有机的处方。
18、培土生金:健脾补气以益肺气。
19、急下存阴:由于津液日益耗损,急须用泻下药通大便,泻去实热,以保存津液。
二、填空题1、脉象:浮脉(表证)、沉脉(里证)、迟脉(寒证)、数脉(热证)、虚脉(虚证)、实脉(实证)、洪脉、细脉。
兽医专业思考题(中级)一、专业课思考题1、为什么把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领域?答: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借以阐明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并应用于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2、中兽医中的藏象学说中的脾与西兽医中的脾脏有何区别?中医学的脾系统包括脾、胃、四肢、肌肉、口唇等。
而西医的脾就是指腹腔中的一个脾脏而已。
3、实证和虚证的病因、主证和治疗原则是什么?答:虚证:(—)虚证病因:先天不足,畜体虚弱,后天失养,劳役过度,饮喂不足,久病,生病耗损。
(二)虚证主证:精神不振,耳鼻头低,体瘦毛焦,行走无力,卧多立少,劳役多汗,形寒肢冷,心悸气短,脉象细弱。
(三)治则:补虚。
益气、养血、滋阴、补阳。
实证:(一)实证病因:A感受外邪,如风寒B脏腹失调引起,如胃肠气不通而致胃食滞粪结。
(二)实证主证:腹痛,精神兴奋,变热,气促喘粗,便秘。
(三)治则:泻实攻邪是治疗实证的主法,实则泻之。
4、中医中常见的五种正脉与反脉有哪些?4、中医中常见的五种正脉与反脉有哪些?1)洪脉与细脉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
主热证,阳热亢盛。
常见于高热病人。
细脉脉形细如线,脉形窄,波动小。
主虚证(气虚血少)。
常见于诸虚劳损,慢性病患者。
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
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
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2)滑脉与涩脉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
母畜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涩脉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疾患。
(3)沉脉与浮脉沉脉脉搏显现部位深。
轻取不显,重按始得。
7:[单选题]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参考答案:B1:[单选题]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参考答案:B2:[单选题]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参考答案:D3:[单选题]顺气安胎的药是()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参考答案:C4:[单选题]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参考答案:D5:[单选题]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参考答案:A17:[单选题]"君主之官”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A6:[单选题]泻肺火宜用()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参考答案:E7:[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参考答案:AD8:[多选题]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参考答案:ABC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参考答案:BE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参考答案:BC11:[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12:[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参考答案:ABCDE13:[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参考答案:CDE1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参考答案:CDE15:[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参考答案:ABC1:[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E2:[多选题]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参考答案:AB3:[单选题]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C4:[单选题]"伤于()者,下先受之”A:风B:寒C:暑D:湿E:燥参考答案:D10:[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治疗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参考答案:ABCDE11:[多选题]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绪论1、何谓中兽医学?中兽医学即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精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和独特的诊疗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方药、针灸及病证防治技术。
2、为什么说中兽医学具有完整的学术体系?①中兽医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有基础学科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它有过渡学科包括针灸,中药方剂学,它有临床学科,包括内外科产科学②中兽医有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即汗、吐、下、温、和、情、补、消八法。
外治法即贴敷法、掺药法所以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3、试述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⑪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动物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动物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密不可分,功能上相互为用、相互协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②动物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相关性:机体与自然界对立统一,息息相关,机体不能脱离外环境,而外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到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
⑫辩证论治辨证就是利用四诊收集资料,分析判断,认识疾病证候。
论治则是根据辨的证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法、方、药。
临床上,辨证论治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具体应用形式。
①同病异治:同种疾病由于不同病因或在不同阶段,所辨的证不同,故治不同。
②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其发展过程中,所辨的证相同,故治相同。
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2.事物阴阳分属的依据是什么?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请举出理由阐述之。
物质与功能可否用阴阳概括说明之?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无形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强壮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属阳;凡是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有形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虚弱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属阴。
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加以区分的,单一事物无法确定阴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
3.阴阳对立的涵义是什么?阴阳至根互用的涵义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阴阳对立的含义是指阴阳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属性是相对的,同时又是统一的。
如:生理机能方面,亢奋为阳,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动物体的生理状态。
阴阳互根互用的含义是阴阳互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如就动物体而言,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互相助长关系。
4.阴阳转化的依据和条件各是什么?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的关系如何?阴阳双方发生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的互藏互寓,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条件:阴阳消长或随阴阳消长而转化,或在阴阳消长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产生。
阴阳消长和相互转化是阴阳运动的最基本形式,阴阳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则取得动态平衡,否则便出现阴阳的转化。
5.怎样用阴阳的运动规律和形式解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1在病理方面①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ⅰ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ⅱ偏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ⅲ转化: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②说明疾病的发展③判断疾病的转归2治疗方面:①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a.偏盛治则—实则泻之。
阳偏盛用热者寒之可辅以养阴;阴偏盛用寒者热之可辅以养阳;b.偏衰治则—虚者补之。
阳偏衰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偏衰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a.用阴阳属性划分药物气、味、升降沉浮; b.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阴阳失调。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行学说五行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
“五行”的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②五行的特性是什么?五行的特性已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五种物质的抽象。
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生长、升发、条达、舒畅;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温热、升腾、向上;3、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有“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
”“土载四行”之说;4、金曰从革,金的特性:肃杀、变革、潜降、收敛;5、水曰润下,水的特性: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③事物的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依据:按照五行的特性以“取类比象”或“推演络绎”的方法,根据事物不同的形态、性质和作用,分别将其归属于五行之中。
方法:1. 取类比象(直接归类法)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
2. 推演络绎(间接推演法)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无法以直接归类法纳入五行之中,因此古人运用间接推演法。
④什么是五行的生克和制化?五行的相生指相互促进、助长、资生的作用。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的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化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⑤五行相乘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原因各是什么?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产生原因:太过和不及五行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
次序:木→金→火→水→土→木产生原因:太过和不及⑥母子相及的形式和产生原因是什么?形式是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母病及子:指五行中作为母的一行异常,必然影响到子的一行,结果是母子都出现异常。
子病犯母:指五行中作为子的一行异常,会影响到母的一行,结果是母子都出现异常。
⑦怎样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理的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是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
主要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类型。
母病及子(顺传):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如肾病及肝。
子病犯母(逆传):又称子盗母气,指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如心病及肝。
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为病:指相克太过而为病。
相侮为病:指反克为病。
⑧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
根据相生规律提出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1)补母:即“虚则补其母”,适于相生不及的虚证。
培土生金法:健脾气以补肺气;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金水相生法:养肺阴以滋肾阴;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
(2)泻子:即“实则泻其子”,适于相生太过的实证。
如肝旺泻心法,肾实泻肝法。
⑨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
、根据相克规律提出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抑强扶弱:用于相乘相侮的病证,指抑制功能过亢之脏,扶助虚弱之脏,从而纠其偏颇。
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补脾利水;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泻南补北法:泻心火滋肾阴。
脏象学说①藏象与藏象学说的概念各是什么?藏象: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
象,指内部脏腑组织器官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生理、病理)藏象学说(以“象”观“藏”的学说)概念:是通过对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在形态与生理功能上有何特点?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形态:实质性脏器,满而不实。
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五脏藏神,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形态:多为中空性的管腔器官,实而不满。
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以通为用。
六腑是受纳消化饮食物并传导、排泄糟粕。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子宫)。
形态:多为中空性的管腔器官,类似六腑功能:贮藏精气,与六腑有别,故称奇恒之腑,功能似脏,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③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什么?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整体观念在藏象学说中的体现。
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体内五脏、六腑、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的联络、气血的贯通连接作用及功能的配合隶属关系,构成五大功能系统。
二是五大功能系统之间又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相互助长和制约,维持着整体生命活动。
三是在五大功能系统之中,五脏贮藏精气,主持气化。
心藏脉,脉舍神,在志为喜;肺藏气,气舍魄,在志为悲;脾藏营,营舍意,在志为思;肝藏血,血舍魂,在志为怒;肾藏精,精舍志,在志为恐。
六腑的功能从属于五脏,奇恒之腑贮藏的精气也源于五脏。
五脏通过体窍、精神与外环境密切联系。
五脏功能健旺,动物体其他器官活动才能正常,身体才能强壮。
2,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器官具有独特的内涵中医: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多个解剖学脏器的功能。
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多个中医脏腑的功能中。
两者关系是理论模型与实体模型关系,交叉关系④脏腑与脏器有什么区别?“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1,“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的结构,2,“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器官而言。
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五脏1、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心主血脉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心主血脉的条件:(1)心的阳气充沛(起主导作用)(2)血液充盈(3)脉道通利2、为什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在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使之相互协调,为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3、为什么说“心在液为汗”?汗是津液发散于肌腠的部分,即汗由津液所化生。
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血汗同源。
由于血为心所主,故称“汗为心之液”,又称心主汗。
4,心主通明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心藏神(心主神明)(1)含义:是指心为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是生命活动的根本。
(2)神的物质基础是精气(3)心藏神的生理功能①任物作用:接受、处理、反映信息。
——主管精神、意识、思维。
②主宰作用——五脏六腑之大主。
4(补充题)、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心脏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从脉象、口色上反映出来。
心气旺盛、心血充足—脉象平和,节律调匀,口色淡红。
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脉细无力,口色淡白。
心气衰弱,血行瘀滞—脉涩不畅,脉律不整或有间歇,出现结脉或代脉,口色青紫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