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年鉴_罗伟忠_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_概况
- 格式:pdf
- 大小:327.12 KB
- 文档页数:2
广州港集团竞争力对比与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广州港集团是广州市的主要海运口岸和集装箱中转中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港集团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广州港、南沙港和开发区港三个港口的综合性港口集团。
与其他国内外港口相比,广州港集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广州港集团需要深入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制定更有效的战略和措施,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广州港集团的竞争力,包括与其他国内外港口的比较,以及对内部经营、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广州港集团的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1.分析广州港集团的现状和历史发展2.分析国内外主要港口的竞争力水平及其发展趋势3.分析广州港集团在港口物流、集装箱中转、航运、码头装卸等方面的竞争力优劣势4.分析广州港集团的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5.提出提升广州港集团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书籍、论文、报告等文献资料,了解广州港及其他国内外主要港口的现状和历史发展,以及其竞争力水平和发展趋势。
2.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考察广州港及其他主要港口的设施、运营情况、管理模式等,获取第一手资料,较为准确地了解各港口的真实情况和竞争力水平。
3.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港口运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港口在航运量、集装箱运输、货物吞吐量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其竞争力水平。
4.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港口业内专家的访谈,获取他们对广州港集团的评价和对其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广州港集团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广州港集团的竞争力,找出其竞争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将有助于广州港集团做好自身调整和优化,提高港口的竞争力。
此外,本研究还将为其他港口和物流企业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
广州港历史概述广州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重镇,广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港城相伴相生。
早在东汉初年,广州港的远洋运输已达波斯湾。
从唐代市舶使、宋代市舶司,到清代粤海关及“一口通商”;从十三行到广交会;从新石器时代的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到秦海、唐涂、宋地沧海桑田;从黄埔古港到南沙港······广州港历经2000多年营运长盛不衰,从而成就了闻名于世的东方大港、世界大港!进入20世纪以来,广州港与广州城相融共进、快速发展,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为广州市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广州港与广州城相辅相成。
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港口,广州港兴起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蓬勃于当代,孕育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延续了2000多年的强盛繁荣。
一、古代广州港秦汉之际是广州港初步形成时期,东南亚、南亚甚至波斯湾地区的货物在番禺(广州古称)集散,使番禺成为西汉时期最著名的九大都会之一。
三国东吴重臣歩骘重修番禺城,广州再次成为岭南政治、经济中心,对外贸易愈加繁荣。
隋唐时期的广州港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港,而且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港口,众多蕃商云集,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两宋时期的广州港对外贸易规模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市舶司的建制也愈加完善,为朝廷税赋提供了大力支持。
南宋末年至元代末年,以广州为起点的陆上交通线、近海国内交通线和远洋航线仍在进一步扩展,元代从广州港出发的船只可直抵大都(今北京市区)。
明代对外贸易政策几经变化,但广州港始终是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
清代鸦片战争前,广州港更是取得一口通商的地位,是清代官方对外交流的最重要枢纽。
在远洋航行方面,广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在两汉时期,从广州港出发的船只便可沿海岸线往西南行,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魏晋至宋元时期,随着造船、航海技术进步,广州港对外航线不断扩展,最远能到达非洲东海岸。
广东省的十大港口一览展开全文1、广州港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综合性枢纽港。
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
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可以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2016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44亿吨,同比增长4.5%,居华南第一位,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六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8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0%。
2、深圳港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
世界上港口比较知名闻名,全市260公里的海岸线被九龙半岛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
西部港区位于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水深港阔,天然屏障良好,南距香港20海里,北至广州60海里,经珠江水系可与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各市、县相连,经香港暗士顿水道可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
东部港区位于大鹏湾内,湾内水深12至14米,海面开阔,风平浪静,是华南地区优良的天然港湾。
2016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21409.87万吨。
3、湛江港湛江港前身为“广州湾”(也是湛江旧称,湛江曾沦为法国殖民地)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雷州半岛(湛江市),东临南海,南望海南岛,西靠北部湾,北倚大西南。
湛江港素以天然深水良港著称,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中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的出海主通道,是全国20个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现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2016年湛江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5633.38万吨。
4、珠海港珠海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右岸,珠江八大出海口的五门( 金星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 汇流入海处。
珠海南与澳门陆地相连,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隔虎跳门、崖门与台山新会相望,北与中山接壤。
全市 7660 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 6030 平方公里,拥有 146 个海岛,陆域面积 1630 平方公里。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简况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是2004年2月26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广州港务局依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而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石油、煤炭、粮食、化肥、钢材、矿石、汽车等货物装卸(包括码头、锚地过驳)和仓储、货物保税业务以及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代办中转、代理客运;国内外船舶进出港拖轮服务、水路货物和旅客运输、物流服务。
兼营港口相关业务。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
在腹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广州港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
1999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跨入世界亿吨大港的港口。
之后,港口发展一年一大步,到2008年吞吐量达到3.47亿吨,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100万标准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4位。
其中,2008年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65.5万标准箱。
广州港集团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0个;万吨级以上装卸作业浮筒13个;万吨级装卸锚地23个(其中最大锚泊能力30万吨)。
附:2006-2008年广州港集团生产数据
广州港集团生产数据统计。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港务管理局组建方案和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的通知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港务管理局组建方案和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的通知(穗府[2003]59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广州港务管理局组建方案》和《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三年十月二日广州港务管理局组建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1号)、交通部《关于贯彻实施港口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工作意见和建议的函》(交函水〔2002〕1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双重领导港口下放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2〕93号)的精神,结合实际,制订广州港务管理局组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广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港政实行属地管理,实现“一港一政”,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加强港口行政事务的统一管理,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港、航行政管理体系,促进港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原则。
1.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剥离原广州港务局的下属企业,组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依法界定原广州港务局承担的港政管理职能。
2.按照港政与航政合一管理的原则,在原广州港务局港政管理职能和广州市航务管理局港政、航政管理职能的基础上,组建广州港务管理局,依法对港口和航务实行统一管理。
3.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和调整机构,精简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办事效率。
广州港口的发展现状
广州港口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其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壮大。
近年来,广州港口的吞吐量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20
年广州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500万标箱,成为中国内地
第三大港口。
广州港口还拥有广东省最大的水域面积以及较为完善的设施和服务体系,能够满足大规模货运需求。
此外,广州港口还积极推动港口一体化发展。
目前,广州港口已经与珠海港口合并建立了广珠港务公司,形成了规模更大,功能更齐全的港口集群。
广州港口还积极与周边港口合作,加强运力资源整合和航线网络优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港口设施方面,广州港口也进行了不断的升级和扩建。
例如,在南沙新区,广州港口新建了南沙港区,并引进了现代化码头设施和智能化管理系统。
这些举措使得广州港口能够容纳更多大型货船,提供更高效的货物装卸和仓储服务。
另外,在推动港口保税物流和跨境电商发展方面,广州港口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广州南沙港保税区成立以来,吸引了众多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并提供了便利的进出口通关服务,促进了跨境贸易的繁荣。
总体而言,广州港口的发展现状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
未来,广州港口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港
口基础设施,推动港口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港口码头仓储情况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地区之一、作为中国外贸大省,广东省有许多重要的港口,承担着重要的码头和仓储功能。
首先,广东省最重要的港口是广州港。
广州港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是中国第三大港口,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深水港之一、广州港的仓储设施非常完善,各类仓库和堆场面积达到数十万平方米。
广州港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代化的设施吸引着大量的货物和船只。
目前,广州港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扩建和升级工程,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货运需求。
除了广州港,深圳港也是广东省另一个重要的港口。
深圳港位于深圳市蛇口,是中国第四大港口。
深圳港的仓储能力也非常强大,各类仓库和堆场面积达到数十万平方米。
深圳港是中国内地货物出口的主要通道之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代化的设施使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
此外,珠海港、湛江港和江门港也都是广东省重要的港口。
珠海港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是中国八大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港口主要用于货物出口和入口贸易。
湛江港位于湛江市,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石化港口之一,也是广东省重要的煤炭、铁矿石和木材进口港。
江门港位于江门市,是广东省重要的代理性国际港口,主要进行货物出口和入口贸易。
广东省的港口码头仓储情况一直非常紧张。
由于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港口和仓储设施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广东省政府一直在加大港口和仓储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港口的运输能力和仓储效率。
目前,广东省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港口扩建和升级工程,提高港口的装卸能力和服务质量。
同时,广东省政府还在推动港口和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货物的跟踪和管理效率。
此外,广东省还鼓励港口和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仓储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和错误。
总之,广东省的港口码头仓储情况紧张,但政府和企业正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港口的装卸能力和仓储效率。
随着广东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相信广东省的港口和仓储设施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浅谈广州港的发展趋势分析一、广州港的基本情况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石油、煤炭、粮食、化肥、钢材、矿石、汽车等货物装卸(包括码头、锚地过驳)和仓储、货物保税业务以及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代办中转、代理客运;国内外船舶进出港拖轮服务、水路货物和旅客运输、物流服务。
兼营港口相关业务。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
在腹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广州港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
1999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 1 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跨入世界亿吨大港的港口。
之后,港口发展一年一大步,到2010 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 4.11 亿吨,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 3 位,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254.6 万标准箱,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 4 位。
其中,2010 年广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 2.69 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84.5 万标准箱。
广州港集团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0个;万吨级以上装卸作业浮筒14 个;万吨级装卸锚地23 个(其中最大锚泊能力30 万吨)。
二、广州港发展现状目前,广州地区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广州港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广州港与世界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多个港口有贸易来往。
与国际14 个港口缔结友好港,世界前十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辟班轮航线。
港口群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如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码头、仓库、场站、机械等,还有货运代理、船公司、船舶代理、物流公司、拖车公司、报关公司等物流配套网络。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
在腹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广州港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
1999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 1 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跨入世界亿吨大港的港口。
之后,港口发展一年一大步,2009 年,广州市完成货物运输总量 5.25 亿吨,与2000 年的 2.46 亿吨相比增长113%;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由2000 年的1.25 亿吨上升到3.64 亿吨,增幅达191%,集装箱吞吐量更是连续两年突破1100万TEU巩固了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分别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3位和第4位;2010年12月20日,作为珠三角两大龙头港之一的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成为继上海港、宁波- 舟山港之后,第三个货物吞吐量进入“4 亿吨俱乐部”的港口。
王红尧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摘 要:通过对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功能定位、后方临港产业规划与发展的分析,对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的空间功能布局进行梳理与优化,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对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扩展、提升。
关键词:规划布局 功能定位 挖入式港池1.概述广州港新沙港区位于东莞市麻涌镇、珠江狮子洋东岸,是以集装箱、煤炭、矿石、粮食和化肥等物资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
新沙港区后方现已建成大型粮油加工区,并已进驻中粮、中储粮油、统一嘉吉、益海等厂商,港区后方的广东粮油食品现代加工及物流配套项目以及五矿(麻涌)钢铁物流园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区域粮油、杂货海运需求旺盛,亟需配套建设大型通用码头。
同时,由于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近十多年来,广州港以南沙港区为重点加快建设10万吨级至2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码头,“十三五”期间还计划新建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因此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原有的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定位已不适应广州港对其区域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布局。
随着区域经济及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将逐步调整为以服务后方临港产业为主,主要开展散粮、食用油、件杂货等物资运输、兼顾集装箱转驳运输的综合性码头区。
2.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功能定位分析从广州海港自身来看,目前广州海港已经形成以南沙港区为主导、黄埔港区和新沙港区为辅助、内港港区逐步调整为城市功能的港区发展格局。
因自然条件优越,广州港集装箱运输重点布局南沙港区,而新沙港区集装箱运输主要作为南沙港区的补充。
根据港口最新发展形势,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作为集装箱专业化作业区的定位已不合时宜,但可考虑充分利用驳船岸线发展集装箱驳船运输。
同时,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具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其后方布局有大量粮油、钢铁加工贸易等临港产业,为其未来发展提供较好支撑。
基于临港产业发展趋势,统筹考虑与深圳港等珠三角其他港口发展趋势,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定位为以粮油、钢铁等件杂货为主、同时为充分利用驳船岸线考虑集装箱驳船运输以缓解广州海港集装箱驳船码头能力紧张的局面。
广州港码头调研报告广州港码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港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为了更加了解广州港码头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首先,广州港码头的发展情况十分良好。
根据调研数据,广州港在过去几年中的货物吞吐量实现了持续增长。
目前,广州港已成为南中国地区主要的集装箱、散货和油品运输中心。
广州港还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先进的起重机和自动化装卸系统,这为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吞吐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广州港面临的挑战也较为突出。
调研中,我们发现,港口的吞吐能力已接近饱和。
当前,广州港的航道和码头都在高峰时段面临拥堵问题,这对港口业务的运行和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港口的后勤服务和配套设施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还有,港口的环保和安全问题也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以防止可能的事故和环境污染。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增加港口的吞吐能力。
可以通过扩建航道和码头的方式来增加港口的服务能力。
其次,完善港口配套设施。
可以注重发展港口周边的交通、仓储和物流设施,以提高港口的整体效能。
同时,应加强港口的环保和安全管理。
加强港口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最后,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港口的智能化程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提高港口的操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总结,广州港码头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也需要应对一些挑战。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港口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贸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港务局关于发布《广州港口章程》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港务局•【公布日期】2006.06.06•【字号】穗港局[2006]99号•【施行日期】2006.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海关综合规定正文广州港务局关于发布《广州港口章程》的公告(穗港局〔2006〕99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规定,为告知和说明广州港口基本情况、港口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事项,公布本港口贯彻执行有关港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具体措施,广州港务局组织制定了《广州港口章程》,现予发布。
本章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1988年《广州港港口管理章程》自本章程施行之日起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局长黄国胜广州港务局二○○六年六月六日广州港口章程目录第一章港口概况第二章港口管理机构第三章港口公用设施及管理第四章港口经营第五章船舶进出港第六章港口服务第七章港口安全与环境保护第八章港口应急事件处理第九章禁止与限制性规定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港口概况第一条港口位置广州港口(以下简称本港)位于华南沿海的珠江入海口(23°06″N ,113°26″E),由海港和内河港组成(本港区域图见附件一)。
第二条港口自然条件本港地处北回归线之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6至10月为热带低压和台风活动季节,年平均降水量为1702.5毫米,年平均气温21.8℃,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春末和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
本港水域受不正规半日混合型潮汐影响,水流动力表现为不规则往复流,平均潮差小于2米。
第三条港口范围本港分布在珠江口水域及沿岸的广州市、东莞市等行政区域范围。
第四条港口水域(一)海港水域海港水域由以下水域边界范围内的珠江干流及相关支流形成的水域组成:1.东边界:东江口以铁路桥为界;麻涌河口以四航局预制厂码头与新沙驳船码头连线为界;淡水河口以北岸转角与南岸河口水闸连线为界;东莞江口以坭洲头灯桩与华润水泥厂码头连线为界;仙屋涌口以虎门轮渡码头与虎门电厂码头连线为界;川鼻河口以沙角码头内侧至亚娘鞋岛的上围角连线为界。
专利名称:一种叉车吊臂用的自动摘钩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谢汉章,刘菁,吴望春,覃北海,赵红成,钟汉高,周杞华,黄小勇,张海杰,白相涛
申请号:CN202121069529.0
申请日:20210519
公开号:CN215626564U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吊臂用的自动摘钩装置,包括以管路依次连接的气泵、干燥器、储气罐、控制阀、快速接头和气动钩,气动钩安装于叉车吊臂,所述管路通过快速接头与气动钩对接,控制阀安装于叉车的驾驶室用于控制所述管路内气流的通断,储气罐、干燥器、气泵安装于叉车内并位于驾驶室下方。
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摘钩,实现人货分离。
申请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粮食通用码头分公司地址:5101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东路406号港口中心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程长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广州港集团五年发展结硕果
佚名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2004年2月26日,广州港集团公司按照国务院关于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组建成立,开启了广州港发展的崭新时期。
5年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集团全体员工紧紧抓住各个发展阶段的战略机遇,开拓创新,拼搏进取、迎难而上,不断推动集团公司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总页数】3页(P26-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广州港港口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重大改革广州港务局、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J], 庄儒仲
2.连云港港大陆桥海铁联运结硕果 2011年上半年连云港港口-阿拉山口集装箱班列开行400列 [J], 张义忠
3.扭亏解困结硕果巩固发展铸辉煌--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三年脱困成果的调查报告 [J], 宣钢办公室;党委宣传部;财务处
4.基于SWOT分析的广州港集团无水港发展研究 [J], 欧阳琴
5.广州赴港培训人员结硕果 [J], 敝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