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描述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点的确定有关,能根据参照点的变化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根据生活实例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感爱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2 过程与方法:在描述路线过程中,会正确选择参照点,会根据参照点正确说出另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空间观念,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感受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根据描述的路线,自己画出路线图。
2 教学难点根据参照点的变化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师】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生】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距离。
【师】根据平面图,在作业纸上完成下列问题。
(1)医院在图书馆__东__ 偏_北__ __30o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400__米;(2)图书馆在医院__西__ 偏_南__ _30o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400___米;(3)动物园在图书馆南偏西2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 m。
请在平面图上标出动物园的位置。
思考:第(1)题和第(2)题的区别是什么?提示:第(1)题和第(2)题的参照点不同,第(1)题的参照点是图书馆,第(2)题的参照点是医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第二章位置与方向(二)第2节描述并绘制路线图2 探究新知[1]描述路线图【投影】出示例题3。
1、学生观察情境图,明确台风移动路线。
(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
(2)指名汇报。
【师】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
台风从生成地,经过C地和A市,最终到达B市,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2、分段描述,理解移动路径。
(1)第一段,从台风生成到C地。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教学反思1、《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教学反思今天校领导安排来听我的随堂课,按照进程我上了《位置与方向》中最后一个例题——《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例题呈现了“公园定向运动路线图”,让学生学习在观测点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做一做”呈现了学生合作画路线图的情境,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鉴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我做了如下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出示了两种类型的题目,用角度来描述物体的方向和两个相对物体的位置关系描述。
这些都是本节课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为本课的学习铺设了桥梁。
第二部分,探究新知,先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我出示例题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提问要准确描述出方向与距离,我们得先做好什么呢?学生都知道要量出角度与计算出距离。
第一段路程,我示范,在观测点上先画出方向标,找到较小的角测量出角度,在这里量角器的使用我也细致得讲解了,确定了方向后,我让学生用比例尺测量、计算出该段路程是多少,这样确定了方向和距离就可以描述从教学楼出发到1号检查点怎么走了。
接着,我提示学生在1号检查点处标上方向标,选择较为小的夹角测量大小,然后再测量计算出路程,用这种方法在书上尝试完成。
然后黑板上示范校对后,让他们说一说从1号检查点到2号检查点怎么走,注意说出方向和距离,再根据方向和距离说一说2号检查点到终点怎么走,待学生熟练后尝试用“先、再、最后”全部连起来说一说。
在学生基本能描述路线图后进入第绘制路线图的环节,我提示学生先定下起点和比例尺,在黑板板演一部分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选取了书上练习题,先根据描述绘制路线图,再说说回程时候的方向和路程。
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问题也很多。
课后周主任和宋老师、叶老师都参与了讨论,给我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指明了方向,再加上听了黄老师的课后得到一些启示,把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归纳如下:1、课堂语言有时过快,老师的语速不应该是一层不变的,碰到比较难懂的问题和重点部分要放慢语速。
2.2描述并绘制路线图教案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教学内容】: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教学目标】: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知识与技能: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描述并绘制路线图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描述并绘制路线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学会如何描述路线图,掌握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明确路线图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描述路线图的能力,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路线图。
3. 培养学生绘制路线图的能力,能够根据给定的信息绘制出正确的路线图。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路线图的描述方法和技巧。
2. 路线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路线图的示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纸笔,用于绘制路线图。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路线图的示例,引导学生理解路线图的概念和作用。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讲解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描述路线图的能力。
3. 练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描述路线图的能力。
4.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讲解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绘制路线图的能力。
5. 练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绘制路线图的能力。
板书设计1. 路线图的概念和作用2. 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3. 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作业设计1. 描述并绘制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 描述并绘制本地区的某个景点的路线图。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描述并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描述和绘制路线图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描述并绘制路线图的练习,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难点讲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描述和绘制路线图的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教学难点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1. 分步骤教学:将描述和绘制路线图的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逐一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步骤的技巧。
第3课时描述并绘制路线图
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掌握绘制路线示意图的方法。
3.通过对路线图的学习,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在描述路线图时,观测点是不断变化的。
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重新确定方向标,描述路线图或画出路线图。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22页例3、“做一做”和第26页“练习五”的第8、9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案设计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1.回顾根据平面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
完成下列填空。
小辉家在小明家______偏______ ______方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绘制路线图部分的内容掌握情况没有达到理想目标,学生在绘制路线图时,对于观测点的改变,心里明白,但不知道当观测点变了,观察时就要站在观测点的位置,也就是要在观测点画出方向标,学生操作时不太清楚,经常容易出错,需要多加练习。
课时教案
主备教师: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P23 例4 )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教学难点:
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教材分析:
例4呈现了“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做一做”呈现了学生合作画路线图的情境,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学情分析:
学生在观察主题图时,已经对“公园定向运动”有所了解,知道为什么到达每一处后要确定要到的下一个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由于学生容易理解校园定向运动这个素材,而且在三年级时已经掌握了利用方位名词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因此,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再在全班汇报。
教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三角板
总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展示公园定向运动地图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7页,看看这幅图,我们在进行定向运动游戏的时候,我们手里所拿的地图,一般不会是大图上所显示的原地形图,而且是右下方的用各种符号表示的地图,那同学们,我们在拿到这样一张地图时,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呢?
我们再对这右下方的地图做简化,我们得到一个路线图,从这个路线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在整个定向运动过程中,我们应该都经过哪里,及每个地方都在什么方向上距离多少远,利用这个图我们就可以按照图所指的方向去进行定向运动游戏了。
根据这个路线图,你能正确描述出每个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吗?请每人先用量角器帮助,确定每个赛段的方向和路程,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
我们在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时,要先用量角器确定下个地点的位置,再量出距离,然后连起来说。
表达时,尽量用上“先……再……接着……”等词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二、新知探究
1.那么要准确描述出方向与距离,我们得先要做好什么呢?(先要量出角度与计算出距离。
)
2.1号位置点在起点教学楼的什么位置呢?请同学用之前的方法量出角度与算出距离标在图上。
并请同学说说1号位置点在起点教学楼的相对位置。
对于距离确定计算可让学生说一说。
3.从起点出发往1号位置点走,就是向北偏东45度方向走200米,那么接着从1号位置点出发,最后到终点又该怎么说呢?同桌两
人看着路线图合作完成,并尝试描述。
4.反馈:点名同学对最后两段的方向、距离分别加以说一说。
同时让同学在小组内尝试描述整个路线的方向与距离。
5.如果还得跑回来,那又怎么说呢?请同学说一说,进一步认识位置的相对性。
6.针对该路线图,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同桌在本子上互提互答,而后请部分同学说说。
三、实践应用
1.课本25页第3题。
(1)填好表格内的相关内容。
并要求同桌描述小玲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路线的方向与距离。
(2)求小玲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先求出总路程和时间,再用路程除以时间求出速度。
2.课本26页第5题。
(1)先看一看电车第一段的行驶路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图上长是多少?代表的距离是多少?
(2)完成电动车行驶的路线图。
四、总结提高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描绘路线图时,要先看起点位置,并标出“东、南、西、北”方位。
再定方向,偏多少度,最后看看要走多远。
每走到一个位置都要这样做。
我们便于记叫做“三看”
一看起点,在哪里?找到!
二看方向,向哪里偏?看准!
三看长度,走了多远?按单位长度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