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民航概论》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3.51 KB
- 文档页数:6
《民航概论》教案(修订)第一章:民航发展简史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的发展历程。
2. 掌握民航业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3. 认识民航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民航的起源与发展2.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历程3. 世界民航业的发展概况4. 民航业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民航业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民航概论》2. 课件:民航发展时间轴、重要事件图片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民航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民航业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民航组织与管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组织的结构与职能。
2. 掌握民航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 认识民航业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教学内容1. 国际民航组织(ICAO)与我国民航局2. 民航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民航政策法规体系4. 民航企业组织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组织、管理原则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航企业管理的实际案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民航概论》2. 课件:民航组织结构图、管理原则等。
3. 案例资料:民航企业管理的成功与失败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民航组织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民航管理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民航市场分析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市场的特点与竞争格局。
2. 掌握民航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
3. 认识民航市场的趋势与机遇。
二、教学内容1. 民航市场的特点与竞争格局2. 民航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3. 民航市场趋势与机遇4. 民航市场营销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市场特点、竞争格局等。
2. 数据分析法:分析民航市场需求与供给数据。
3. 小组讨论法:探讨民航市场趋势与机遇。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民航概论》2. 课件:民航市场分析图表、数据等。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民航概论》这门课是航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以从事民航事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为视角,对民用航空的历史及发展、飞机的一般介绍、飞行基本原理、空中交通管理、民用机场、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运输和客舱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
主要针对学生能够在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更多的民航运输服务知识,对民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共45学时,理论42 学时,实践3学时。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航发展史,对飞机、发动机及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航空气象、空中交通管制、机场、民航运输、适航维修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在本课程教学中,应重点突出民用航空的基础知识,强调航空服务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录像、VCD、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
按照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世界民航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历程2、了解飞机的动力装置及系统3、掌握飞机的飞行过程;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4、掌握空中交通管理的定义和任务。
5、了解民用机场的基础知识6、掌握旅客运输流程及重要旅客服务要求7、了解民航货物运输相关知识8、掌握客舱设备的分布及使用。
四、教学时数分配按照航空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开设45 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实习)课3 学时,各章节教学时数分配如下:。
《民航概论》教案(修订)章节一:民航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民航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运作模式。
3. 了解民航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教学内容:1. 民航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民航的主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机场、民航局等。
3. 民航的运作模式:航班安排、机票销售、行李托运等。
4. 民航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民航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民航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运作模式。
3. 邀请民航业界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民航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章节二:航班类型和航班安排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航班及其特点。
2. 掌握航班安排的原则和流程。
教学内容:1. 不同类型的航班:国内航班、国际航班、货运航班等。
2. 航班安排的原则:安全性、准点率、客座率等。
3. 航班安排的流程:航班计划制定、航班时刻表编制、航班调度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不同类型的航班及其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航班安排的原则和流程。
3. 安排学生参观机场航班调度中心,了解航班安排的实际操作。
章节三:机票销售和客票预订教学目标:1. 了解机票销售的方式和渠道。
2. 掌握客票预订的流程和规则。
教学内容:1. 机票销售的方式:直销、分销等。
2. 机票销售的渠道:航空公司官网、旅行社等。
3. 客票预订的流程:选择航班、输入个人信息、支付等。
4. 客票预订的规则:退改签政策、座位分配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机票销售的方式和渠道。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客票预订的流程和规则。
3. 邀请航空公司销售代表进行讲座,分享机票销售和客票预订的实际操作经验。
章节四:行李托运和货物运输教学目标:1. 了解行李托运的规定和流程。
2. 掌握货物运输的方式和流程。
教学内容:1. 行李托运的规定:行李分类、重量限制、尺寸限制等。
民航概论教案打印版(总3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本课程的研究内容、目的与方法一、研究内容1、航空:活动仅限于大气层内,大气层的厚度从地面算起为150~200KM;其中民航的巡航高度为~18KM;思考:第一架飞机的产生时间?航天: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摆脱了重力的约束,进入宇宙。
思考:民航属于哪个范围?2、主要内容:航空及民航的发展史;(航空工业的发展;国外、国内民航业的发展;民航管理体制)航空器(飞机)的构造及飞行的基本原理;航空器活动的环境及导航;(大气层的气候现象对航空的影响)空中交通管理;机场(候机楼、海关、饮食、安全保卫、事故援助等);航空运输;(客、货运;航空公司;航空法规)适航管理;通用航空二、目的:1、达到的教学目标;2、介绍一下航服专业的就业方向:空乘;候机:检票、安检;机场餐饮;售票;导游课解;民航客货运输;航空市场营销与策划;三、研究方法:围绕民用航空来掌握;作为总体性课程要有全局视野;第二节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一、民用航空在航空业中的位置(一) 航空业包括:航空器制造业:A300---600,空中客车飞机公司(欧州);B737—200 ,Boeing波音飞机公司(美国),麦道公司等。
军事航空:执行保卫国家领空;(空军,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民用航空:航空运输(飞机:客运,货运(包括:救灾货资急用,鲜活物品如昆明鲜花,民用航空又可以分为商业航空(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
(二)民用航空的定义1、定义: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2、民用航空包括2商业航空:(航空运输)是指以航空器进行了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
介绍它的发展前景。
通用航空:商业航空(航空运输)作用民用航空的一个部分,划出去之后所剩下的部分。
3、通用航空包括:航空作业:工业航空:航空物探,航空吊装,航空环境监测等。
《民航概论》教案(修订)第一章:民航发展史1.1 民航的起源和发展1.2 我国民航的发展历程1.3 世界民航的发展趋势1.4 民航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章:民航产业及组织结构2.1 民航产业链概述2.2 航空公司概述2.3 机场概述2.4 民航局及行业协会概述第三章:民航运输业务3.1 民航旅客运输3.2 民航货物运输3.3 民航客货运输的组织与管理3.4 民航运输业务的发展趋势第四章:民航机场运营与管理4.1 机场运营概述4.2 机场飞行区管理4.3 机场航站区管理4.4 机场运营与发展趋势第五章:民航服务质量与管理5.1 民航服务质量概述5.2 民航服务质量管理5.3 民航服务质量改进与提升5.4 民航服务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第六章:民航安全管理6.1 民航安全管理概述6.2 民航安全规章制度与标准6.3 民航安全管理工作流程6.4 民航安全管理发展趋势第七章:民航机型及技术发展7.1 民航机型的分类与发展7.2 民航飞机的主要技术参数7.3 民航飞机的制造与维修7.4 民航飞机技术发展趋势第八章:民航市场营销与战略规划8.1 民航市场营销概述8.2 民航市场营销策略与方法8.3 民航市场分析与预测8.4 民航企业战略规划与发展第九章:民航人力资源与管理9.1 民航人力资源概述9.2 民航人力资源管理9.3 民航人才培养与选拔9.4 民航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第十章:民航与环境10.1 民航与环境的关系10.2 民航对环境的影响10.3 民航环保措施与政策10.4 民航与环境和谐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民航发展史补充说明:在讲解我国民航的发展历程时,应重点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民航事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民航产业的快速崛起。
世界民航的发展趋势部分,应着重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民航业的竞争格局、航空运输需求的变化以及新技术对民航业的影响。
二、民航产业及组织结构补充说明:在民航产业链概述中,应详细描绘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Chapter民航业的发展历程民航业的重要性民航业的基本知识030201《民航概论》课程背景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考核方式02民航基础知识Chapter民航定义及分类民航定义民航分类民航发展历史及现状发展历史自20世纪初赖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民用航空经历了从初创、快速发展到全球化等阶段。
如今,民用航空已经成为全球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状目前,全球民用航空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包括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安全挑战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在影响着行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航空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推动着行业的持续发展。
民航产业链结构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下游03航空器与飞行原理Chapter0102航空器分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固定翼航空器旋翼航空器扑翼航空器030405航空器类型及特点航空器的飞行原理主要涉及到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
伯努利定理表明流体在速度增加时压力降低,而牛顿第三定律则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航空器通过发动机产生推力或拉力使自身前进,同时通过机翼形状和角度产生升力以克服重力。
空气动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与物体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力和相关物理现象的科学。
在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主要研究气流与航空器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升力、阻力和稳定性等问题。
为了优化航空器的性能,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飞行原理飞行原理与空气动力学基础VS升阻比升力与阻力的比值,用于衡量航空器的气动效率。
航程航空器在给定条件下能够飞行的最大距离。
载重航空器在给定条件下能够携带的最大有效载荷。
适航标准适航标准是指航空器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安全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性能和适航性。
适航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速度航空器的飞行速度,包括巡航速度、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等。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民航概论》这门课是航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以从事民航事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为视角,对民用航空的历史及发展、飞机的一般介绍、飞行基本原理、空中交通管理、民用机场、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运输和客舱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
主要针对学生能够在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更多的民航运输服务知识,对民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共45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3学时。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航发展史,对飞机、发动机及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航空气象、空中交通管制、机场、民航运输、适航维修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重点突出民用航空的基础知识,强调航空服务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录像、VCD、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
按照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世界民航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2、了解飞机的动力装置及系统
3、掌握飞机的飞行过程;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4、掌握空中交通管理的定义和任务。
5、了解民用机场的基础知识
6、掌握旅客运输流程及重要旅客服务要求
7、了解民航货物运输相关知识
8、掌握客舱设备的分布及使用。
四、教学时数分配
按照航空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开设45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实习)课3学时,各章节教学时数分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