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解决
- 格式:ppt
- 大小:936.00 KB
- 文档页数:70
液相色谱仪的维护保养和注意事项
一、日常维护保养
1.清洗和清理仪器内部定期清洗和清理液相色谱仪的内部,包括流动相管道、检测器、色谱柱等
部分,以防止堵塞和污染。
使用专用的清洗液清洗仪器,并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
2.检查泵密封和柱塞杆定期检查液相色谱仪的泵密封和柱塞杆,确保其正常运转。
若发现密封圈
磨损或柱塞杆有异物堵塞,应及时更换或清理。
3.更换过期或损坏的零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液相色谱仪的一些零件可能会过期或损坏,如流
动相过滤器、单向阀等。
发现这些零件出现问题时,应及时更换,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4.校准仪器为保证液相色谱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应定期进行仪器校准。
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
二、使用注意事项
1.防止压力过高或过低液相色谱仪的正常运转需要稳定的压力。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压力过高
或过低,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害。
若发现压力异常,应及时检查泵、流路和检测器等部分,并采取相
应措施。
2.避免使用不适当的流动相流动相是液相色谱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不适当的流动相可能会影
响分离效果和仪器寿命。
在使用流动相时,应注意其纯度、极性和组成等参数,并根据实验要求选
择合适的流动相。
3.定期检查泵密封和柱塞杆液相色谱仪的泵密封和柱塞杆是仪器的重要部件,若出现故障可能会
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泵密封和柱塞杆的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或
维修。
液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封跃鹏邱赫男(国家环保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北京,100029)来源:«分析仪器»1日常维护1.1 泵泵是液相色谱仪的心脏,须精心维护和保养。
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泵,其基线平稳,保留时间重现性好,梯度洗脱时压力变化缓慢而平稳。
要使泵具备良好的操作性能,应该保持泵系统的清洁。
具体做法如下:(1)要选择优质的容剂和试剂,在进入仪器前用0。
45um膜过滤,并进行脱气处理。
(2)泵开始使用时,一定要用合适的流动相彻底清洗干净。
(3)定期检查并更换在线过滤片及有关的垫圈,并经常清洗进液处的微孔滤头。
(4)改变流动相时,应避免沉淀产生,以防止泵堵塞。
1.2 色谱柱色谱柱是化合物分离的关键。
保养良好的色谱柱应具有很高的塔板数,且仪器基线平稳。
色谱柱比较娇气,在平时的工作中须注意以下事项:(1)色谱柱不能够碰撞、弯曲或强烈震荡;安装时,一定要保证阀件或管路的清洁。
(2)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脱气处理,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高粘度的流动相。
(3)在满足灵敏度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小进样量。
如果样品比较“脏”,要进行净化或提纯处理。
(4)分析结束语后,要清洗掉进样阀中残留的样品,并用流动相或适当的溶剂清洗色谱柱。
(5)如色谱柱长期不用,应该用适当的有机溶剂保存并封闭或定期给柱子补充合适的流动相。
1.3 检测器对于紫外检测器,在分析柱平衡的差不多时,开启检测器;在分析完成后,马上关闭检测器。
1.4 进样器分析结束后,应反复冲洗进样口,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或堵塞。
2 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既使日常精心维护的液相色谱仪,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或使用者经验不足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或故障。
现将液相色谱仪容易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介绍如下:2.1 保留时间变化保留时间的变化有三中情况:波动、缩短、延长。
保留时间出现波动时,应检查柱温是否处于恒温状态,如果设置为室温,气温的变化会引起保留时间的波动,应该设置为恒定温度;等度和梯度间还没有充分达到平衡状态时,应该用十倍以上柱体积的流动相去平衡色谱柱;缓冲液浓度太低时,应换用>25mmol/L的缓冲液;色谱柱被污染或已经接近柱寿命时,应更换保护柱或换新色谱柱。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一、泵故障1. 故障现象:泵无法正常启动或启动后无法正常停止。
解决方法:检查泵头是否有污物堵塞,清除污物;检查泵头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线是否接触良好,如有松动,重新插紧。
2. 故障现象:泵的流量不稳定或无法调节。
解决方法:检查泵头是否有污物堵塞,清除污物;检查泵头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线是否接触良好,如有松动,重新插紧;检查泵头与柱塞之间的密封圈是否损坏,如损坏,更换密封圈。
二、流动相跑空1. 故障现象:流动相液位下降至最低液位以下,导致无法正常进样。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的储液瓶是否已空,如已空,重新更换储液瓶;检查流动相的流速设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重新设置流速;检查管路是否有泄漏点,如存在泄漏点,修复泄漏点。
2. 故障现象:流动相液位迅速下降,导致无法正常进样。
解决方法:检查废液瓶是否已满,如已满,倾倒废液;检查管路是否有堵塞或弯折,如有,更换管路或调整管路布局。
三、峰面积重复性差1. 故障现象:同一色谱条件下,每次运行同一色谱图时,峰面积重复性差。
解决方法:检查进样阀的切换次数是否过多,如过多,减少切换次数;检查进样针的清洗是否彻底,如不彻底,加强清洗;检查样品前处理的稳定性是否可靠,如不可靠,重新进行样品前处理。
2. 故障现象:不同色谱条件下,每次运行同一色谱图时,峰面积重复性差。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的组成是否恒定,如不恒定,重新配制流动相;检查色谱柱的稳定性是否可靠,如不可靠,更换色谱柱;检查检测器的波长是否准确,如不准确,重新调整波长。
四、峰丢失1. 故障现象:在色谱图中看不到预期的峰。
解决方法:检查进样针是否堵塞或断裂,如堵塞或断裂,更换进样针;检查进样阀的切换次数是否过多,如过多,减少切换次数;检查样品前处理是否可靠,如不可靠,重新进行样品前处理。
2. 故障现象:在流动相中添加了某种物质后,出现了预期之外的峰。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中添加的物质是否稳定,如不稳定,重新配制流动相;检查检测器的灵敏度是否足够高,如不够高,调整灵敏度;检查色谱柱的类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更换色谱柱。
液相色谱分析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液相色谱维修保养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方式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棘手的小问题。
其中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
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345kPa 以内或在50PSI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1压力过高这是液相在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1、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
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
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
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
如果压力降至100PSI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
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
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
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
问题无法解决可考虑更换色谱柱。
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要点液相色谱仪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经常会遇到一些故障。
以下是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的分析及解决要点:1.噪声增加:可能原因:进样器泄漏、柱床固定不良、柱床老化、流体系统不稳定等。
解决方法:检查进样器和柱床的连接,更换柱床,检查流体系统并重新校准。
2.峰形畸变:可能原因:柱床老化、进样器问题、流体系统堵塞等。
解决方法:更换柱床、清洗进样器、检查流体系统并进行维护。
3.基线漂移:可能原因:溶剂质量不纯、流体系统不稳定、进样器问题等。
解决方法:更换纯净溶剂、检查流体系统并重新校准、清洗进样器。
4.压力异常:可能原因:流体系统堵塞、泵的柱床老化、柱床压力限制等。
解决方法:清洗流体系统、更换柱床、检查柱床的压力限制。
5.进样器问题:可能原因:进样器泄漏、进样器柱床老化、进样器阀门不灵活等。
解决方法:检查进样器的连接,更换进样器柱床,润滑进样器阀门。
6.柱温控制问题:可能原因:柱温控制器故障、柱床老化、温度传感器问题等。
解决方法:更换柱温控制器、更换柱床、校准温度传感器。
7.柱床老化:可能原因:使用时间过长、样品残留、溶剂残留等。
解决方法:更换柱床、进行柱床维护、清洗柱床。
8.溶剂选择错误:可能原因:溶剂质量不纯、溶剂选择不适合分析物等。
解决方法:更换纯净溶剂、重新选择合适的溶剂。
9.柱床堵塞:可能原因:样品残留、溶剂残留、柱床老化等。
解决方法:清洗柱床、更换柱床、进行柱床维护。
10.柱床压力限制:可能原因:柱床老化、流量设置不合理等。
解决方法:更换柱床、重新设置流量。
在解决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确定故障现象,并记录下来,有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了解仪器的正常工作原理,对比故障现象,定位故障的可能原因。
逐一排除故障可能原因,一步一步进行检查和测试,从最简单的可能原因开始排除。
如果无法解决故障,及时向仪器供应商或相关专家咨询,并提供详细的故障描述和测试结果。
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柱床、更换柱床、校准流量和温度等。
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处理液相色谱维护和修理保养Agilent液相色谱仪的常见故障处理Agilent液相色谱仪12901、Agilent液相色谱仪—出峰不佳,峰分叉(1)色谱柱被污染;(2)柱头填料塌陷。
处理对于这种情况,先用纯水反向冲洗柱子,然后换成甲醇冲洗,接着用甲醇+异丙醇(4+6)冲洗柱子(冲洗时间的长短由样品污染的情况而定),再换成甲醇冲洗,然后用纯水冲洗,zui后甲醇冲洗正向冲洗柱子30分钟以上。
如冲洗后仍旧出峰不佳,则考虑第二种情况。
对于第二种情况,拧开柱头,检查柱填料是否硬结或塌陷。
去除硬结部分(污染的填料),装入新填料,滴一滴甲醇,填料下陷,再填,用与柱内径相同的顶端平滑的不锈钢杆压紧,再填平,滴甲醇,再压紧反复几次,直至装满填平。
柱头用甲醇冲洗干净,擦净柱外壁的填料,拧紧柱头,用纯甲醇冲洗30分钟以上。
2、Agilent液相色谱仪—既无压力指示,又无液体流过(1)泵密封垫圈磨损;(2)大量气泡进入泵体。
处理对于这种情况,更换密封垫圈;对于第二种情况,在泵作用的同时,用一个50ml的玻璃针筒在泵的出口处帮忙抽出空气。
3、Agilent液相色谱仪—柱压高原因(1)缓冲液盐分如(乙酸铵等)沉积于柱内;(2)样品污染沉积。
处理对于这种情况先用40~50℃的纯水,低速正向冲洗柱子,待柱压渐渐下降后,相应提高流速冲洗,柱压大幅度下降后,用常温纯水冲洗,之后用纯甲醇冲洗柱子30分钟;对于第二种情况,由样品的沉积引起污染的C18柱,和纯水反向冲洗柱子,然后换成甲醇冲洗,接着用甲醇+异丙醇(4+6)冲洗柱子(冲洗时间的长短由样品污染的情况而定),再用换成甲醇冲洗,然后用纯水冲洗,zui后甲醇冲洗正向冲洗柱子30分钟以上。
4、Agilent液相色谱仪—气泡溢出流动相内有气泡,关闭泵,打开泄压阀,打开purg键,清洗脱气,气泡不断从过滤器冒出,进入流动相,无论打开purge键几次,都无法清除不断产生的气泡。
液相色谱仪5种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液相色谱仪是一种常见的分析仪器,在实验室中广泛运用。
但在实验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液相色谱仪的常见故障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帮助实验人员提高实验效率和结果准确性。
故障1:峰缺失在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时,有时会发现某些峰的积分值明显偏低,或者甚至完全缺失。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可能原因:•柱子老化:液相色谱柱子长时间使用后,固定相可能流失或减少,导致结果出现峰缺失现象。
•进样量过大:进样量过大会使筛选柱中固定相与溶剂质量比例失衡,固定相与溶剂的分配不均匀,导致出现峰缺失现象。
•混杂:在样品制备时,不同的物质可能相互混合,导致某些组分不能被分离出来。
•溶剂挥发:极性溶剂如甲醇、乙醇等挥发性高,可能存在液相进样器进入柱子后被挥发掉的情况,影响分离。
处理方法:•柱子检测和维护:长时间使用后,液相色谱柱子的使用寿命会有所下降,建议定期检测和维护柱子。
•调节进样量:对进样量大小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样品与固定相之间的比例均匀。
•加强样品制备:对样品进行充分的制备和清洁,避免溶剂挥发和不同组分混杂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故障2:峰畸变峰畸变是指在分离的过程中,某些峰出现形状异常的变化。
峰畸变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可能原因:•溶剂流速过快:溶剂流速过快,使柱子温度在某些区域过高或过低,导致峰的畸变。
•浓度不均:样品中各种组分的浓度不同,会使分离出的峰形状偏移或发生变化。
•柱子填充不均:柱子填充不均匀,导致分离出的峰形状不正常。
•流量不均:液相色谱仪内流体发生过快或过慢,可能会导致峰的畸变。
处理方法:•调节流速:合理地调整溶剂流速,使柱子内的流体分布均匀,以避免在特定点出现温度异常。
•调整样品浓度:避免样品中某种组分过多或过少,导致分离出的峰的畸变。
•检查柱子的填充和维护:检查液相色谱柱子的填充情况和保养,确保柱子填充均匀、表面光滑,避免填充物团聚、不均匀等情况。